刘建宏:“语录”证明有人无知 世界杯在中国是闹剧
admin 02-14 次遇见新浪体育讯 刘建宏,作为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南非世界杯的主力解说员,八个“进了”引发球迷热议。世界杯后,《北京青年周刊》以《20年电视人,8年解说路——从春晚主持人到体育类金话筒第一人》为题对他进行了采访报道,以下为文章节选。
打破饭碗漂到北京
从2002年客串解说世界杯德国对巴拉圭的比赛算起,刘建宏的足球解说生涯正好是8年,经历了两届世界杯,而他的电视职业生涯可以追溯到20年前。1990年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毕业后,刘建宏被分配到石家庄电视台,除了广告、电视剧外,其他电视台的所有工种他都干过,不过由于是地方电视台他接触体育类节目的机会并不多。“刚到石家庄电视台我在秘书科做过接待工作,又去播出部和发射部等技术部门锻炼了一年。1990年底石家庄人民看的电视剧《渴望》都是我负责播放的,那是我迄今为止看过最全的一部电视剧。那时我更想做一个时政记者,去跑社会新闻,做一些对社会有着更直接影响的事情。”
1991年,刘建宏如愿调到新闻部当记者,干过一段时间的时政新闻,并且创办了石家庄电视台第一个评论性新闻栏目《新闻纵横>。后来他还做过经济、社教等类型的节目,甚至还主持过一次石家庄电视台的春晚。“当时导演是让我撰稿,后来问我敢不敢去主持,初生牛犊不怕虎,那时年轻气盛,我马上就答应了。”刘建宏在石家庄电视台整整干了6年,他把电视这个行当几乎所有的工种都干过了,包括摄像、记者、编辑、撰稿、主持人。
1996年的正月十五,刘建宏现在依然清楚地记得这个对他来说具有转折意义的日子。他离开石家庄来到北京,想要找找有没有什么发展机会。“一下火车,我就看到了西客站对面的中央电视台大楼,于是我就去找了在中央电视台工作的师弟张斌。中午,张斌带我到央视三楼食堂吃饭,饭桌上还有两个人,黄健翔和韩乔生。他们三人就在饭桌上讨论即将开播的《足球之夜》,我在旁边听着。一顿饭下来,我下定了决心,离开石家庄,加盟《足球之夜》。”
央视临时工刘甲B
1996年4月《足球之夜》横空出世,除了韩乔生和黄健翔两位主持人,节目组里只有张斌一个人是央视的正式员,其他人都是临时工。在组里刘建宏的身份十分混杂,基本上什么活都干。他说那时候还处在初创期,人手真的不够,”七八个人十来杆枪。大家都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往哪搬。我忙完自己的工作,就给大伙打饭,敲字幕,做摄像,贴票报销等等,什么活都干过,现在回想起来感觉依然有股创业的豪迈”。
由于在石家庄电视台积累的丰富电视经验,节目组把甲B的一摊子活都交给他一个人负责,因此他得到一个外号“刘甲B。刘建宏说这都要感谢在石家庄电视台6年的磨炼,虽然缺少体育节目的经验,但是对电视节目的制作流程并不陌生,”当时组里其他人很多连摄像机、编辑机都没摸过。我到《足球之夜》之后第一趟出差是和段暄一起,那是我第一次坐飞机。到了机场我就不知道怎么办了,换登机牌都不会,所以就跟在段暄后面学。到了上海,我们拍北京国安对上海申花的一场比赛。我以为段喧的经验丰富就让他拍,没想到段暄拍出来的带子颜色根本不对,原来他不知道拍之前要先调白平衡”。
回忆起《足球之夜》草创阶段的艰苦岁月,刘建宏说:“那时候虽然不规范,但是机会非常多,每个人都充满热情。我刚来北京的时候,不喜欢正点下班。因为我觉得正点下班对我是种痛苦,因为一下了班我就不知道自己该去哪。看着外面楼上的灯光,你可能不由自主地会想,哪盏也不是属于我的啊!所以会有那种感觉……就是茫然,甚至还有点酸楚。”初到北京,刘建宏的感觉跟现在众多为梦想来到北京拼搏的年轻人并无太大的差别。“那个时候还好,工作给了我逃避的一个可能、一个机会,我就可以一直干活。那个时候经常干到凌晨两三点,然后回去一觉醒了第二天接着干活,觉得时间过得非常快,自己也非常高兴。”
加盟《足球之夜》两年之后的1998年,刘建宏完成了一次对足球记者来说仿佛教科书一般的采访。1998年8月22日甲B联赛第16轮,陕西国力队2-3不敌云南红塔队。赛后,作为国力队主教练的贾秀全语出惊人,“个别队员表现奇怪,场外东西很多,防不胜防”。有记者敏锐地追问是哪名球员,贾秀全毫不犹豫地点出,“3号隋波”。追问出这个爆炸性消息的记者,正是刘建宏。
之后刘建宏采访出席新闻通气会的足协副主席南勇,面对刘犀利的提问,对着镜头,南勇慌了阵脚,无法确切回答问题的他,连着说了17个“这个”,并被剪辑播出。后来,因此事,《足球之夜》一度被足协“封杀”。
回首往昔,刘建宏坦陈当时的做法有值得商榷之处,但是他也惋惜,要是1998年由《足球之夜》掀起的这场足球领域的打假、扫黑运动能够得到重视的话,中国足球就不需要走一个12年的轮回了。
……
争议在意料之内
BQ:稳重和真诚可以说是你解说的标签,但这届世界杯你选择了改变,为什么突然要突破原有的模式?
L:这次所谓我比较沉稳和厚重的风格并没有被根本性地改变。可能很多人会觉得我好像有改变,其实这种改变只是在原来的基础之上做了一定的调整,或者说是做了一些尝试。大的框架我是没有变化的,还是我原来的那种风格,但是因为我尝试了些新东西,人们一下子就忽略了我原来的风格。这些新尝试可能使我原来那些一下子被抛开了,毕竟新东西更打眼。
我是一个喜欢探索的人。了解,熟悉、掌握了足球解说这项工作之后,我会问自己就停在这儿了吗7为什么一成不变呢?我有没有办法突破?我是想有所尝试的,也做了相应的准备,例如世界杯第一张黄牌,我说这个队员坐了“黄牌沙发”。
BQ:完成了这些新尝试,你个人感觉效果如何?
L:我觉得挺好,不好我就不会说出来了。但是必然有一些人会不明白或者不接受,这很正常。梅兰芳大师当年演京剧的时候还演过现代戏呢,他刚开始演现代戏的时候也有人不接受。当然我不能跟大师比,我的意思是在我们的领域里,有没有要求解说就必须是一成不变的,为什么就不能带有一些时代性呢?实际上我听到的关于“黄牌沙发”这句话的反馈,赞誉声要远远地超出反对的。目前我看到的说不好的,他们根本就说不出理由来。
其实我还有很多类似的语言,被我憋到嘴里,后来我想有些东西就别太刺激那些人的神经了吧。比如说球进了但是裁判吹越位了,我会说这是个“诈和”。后来我想还是算了,有些东西我可以在日常的解说里再进行一些尝试,不一定一股脑儿地都放在世界杯上。
BQ:你的改变是蓄谋已久的,新尝试所造成的反响也都在你的意料之内?
L:多数都在我的意料之内。
BQ:探索、改革总是会有流血牺牲的。你有准备吗?
L:我既不会流血也不会牺牲,顶多就是被骂两句而已,没什么不可以的。况且央视领导很支持我,我们领导在世界杯开始之前就跟大家说,要有一些探索和创新,不要总是固步自封。
8个“进了!”有不足
BQ:目前对你解说争议最大的就是连喊8个“进了!”,为什么当时要选择这种方式?
#p#分页标题#e#L:实际上这种解说方式我已经想了一段时间了,但世界杯小组赛我为什么没有拿出来?我心里也在犹豫,到底要不要说,直到有一天一件小事影响了我。有一天一个外国同行拎着摄像机来到我们的评论席采访我,问题基本都是怎么看这场比赛,英格兰能不能拿世界冠军之类的。采访最后,他让我用我们的方式说一下“进球了!“其实这一直是我不满意的地方。拉美的解说员一看球进了他就“goal……”长音就开始了。欧洲的解说员们会有一些程序性的解说,比如进了一个特别漂亮的进球,他们会说”what a goal!“翻成汉语还真不好翻译。而我们呢?就只有“球进了!”。大点声,语气重点,到头了。
我觉得汉语的表达方式肯定还有很多,为什么不能多一些表达的方式?汉语有它自己的韵律感,不能拉长音。但是可以有一些别的处理。甚至我在想,评书、话剧、相声和电影,这里边都是语言的艺术,都可以供我们解说借鉴的。我既然干上了解说这行,总要去探索,去做点贡献吧。
BQ:我个人认为,连喊8个“进了!”有点发力过猛,尤其是和之前的解说明显有一个断点,衔接上不是很连贯。
L:对,你说得对。之后我自己也在听,毕竟这是在实验,我听过以后发现有些地方还需要调整。但是这种全新的表达方式只要我处理得好,一定能让大家听着更舒服。
BQ:解说中注入个人情感无可厚非,但毕竟是面向广大观众,艺术加工也是必要的。
L:我和段暄、贺炜在前方其实也在探讨。我个人不赞同解说员在现场评论的时候把自己的嗓子喊劈,听到这种声音坐在电视机前的观众是会浑身发冷的。这次解说我有“过”的地方,但我强调解说的艺术性,绝不能喊劈了,那样就是在制造噪音了。任何艺术都讲究控制,在可控的范围内就是好。如果你真能达到“随心所欲不逾矩”,那是最高境界。在此之前,首先要有个控制。我的解说一定是有一个底线,不能够扯着嗓子喊。老北京的街头叫卖也都是带着韵律的,不是乱喊一气。
BQ:你认为这次改变的大方向是完全正确的吗7
L:探索吧。我的表达是没有问题,就是现在还很粗糙,需要再去好好打磨一下。至于连喊8个“进了!”,我要再修饰它,慢慢地找到更好的方式。
BQ:再有新的尝试之前,你会先在下面录音练练,找到感觉之后再用吗?
L:这玩意儿练不了。我记得是朴树说过,汉语写歌词太难了。周杰伦好像也有类似观点,所以他把歌词故意唱得很含混。但我不这样认为,汉语有它自己独特的韵律,你把它独特的韵律找到了,就可以很好地表达了。同样写歌词,为什么罗大佑、李宗盛的歌词就贴在音乐上,非常舒服呢?他们就是找到了汉语和音乐之间的关系。我现在就是要找到汉语和足球比赛之间的合理关系。
“语录”证明他们无知
BQ:你怎么看现在网络上对你的炮轰,以及流行的“刘建宏语录”?
L:我知道,这是一些网络推手受雇于某些商业网站在做这些事情,有他们自己的利益在里面。但我不想跟他们计较,计较有什么用呢?他们都已经这样做了,而且现在网站雇用网络推手已经成为了一种常规手段。他们雇人不停地到各种论坛里灌水、煽风点火之后不明情况的人都跟起风来了,这是他们的常规打法。网上的这些炮轰和语录,我看了就乐,我说你们真有趣,也不觉得你们自己无知,网络推手的水平不能再高级一点?
BQ:“语录“对你毫无压力?曾经韩乔生对这些“语录”就很头疼。
L:我的语录流行不起来。他们给我准备了好多年了,但是你发现哪条流行起来了?我们做解说员的有口误是正常的。哈维全场96脚传球,他也有一两脚是传不到位的。何况是在比赛现场那种状态下,所有人都会有失误的。就看大家怎样去理解这些失误了。比如,我确实把南非主教练的国籍说错了,谁都知道这是一个口误,仅此而已。
BQ:你会逐条解释这份“语录”吗?
L:我犯不着。他们里面杜撰了很多条,真真假假虚虚实实。在几条真的里面,他们会放几条假的。我看了网上那份“语录”,最后发现始终就是小组赛那点东西,我后来
又说了两场八分之一,两场四分之一,一场半决赛,我发现他们也没再总结出新的来。我让他们失望了,最后他们自己也觉得无趣。
BQ:你对网上骂你的人怎么看?
L:我觉得很正常。说句实话我们算是小型公众人物,不算大型。你只要是个公众人物就会被骂。对于我们来说,反正你得接受。如果你连这点心理承受能力都没有的话,别干了。这个太正常了。
BQ:现在网上章鱼保罗被叫做“章鱼帝”,“重复帝”是你、“口误帝”是段暄、“文艺帝”是贺炜,你们完全被网络娱乐化了。你怎么看?
L:这些根本就流行不起来,只不过是一个噱头而已。我就不相信,三年,别说三年了,就是三个月之后,还有人会去说这个事?这很可笑,只不过是一些人在自娱自乐。
世界杯在中国是出闹剧
BQ:南非归来你在博客中多次提到中国足球,现在足协说中国要申办2026年世界杯,你怎么看中国申办世界杯?
L:在世界杯决赛现场我和韦迪也聊了两句,我相信世界杯的那种氛围他一定会感受得到。足球是全球第一运动,世界杯的影响力甚至超越奥运会。世界杯30天席卷全球,只有64场比赛,其创造的商业价值以及全球的影响力,这些你没法回避。至于申办世界杯,我觉得是一定要做的。
BQ:国家队主教练高洪波提出中国的头脑+日本的纪律+韩国的斗志体能,世界杯结束后他又说学习西班牙风格。对目前的中国队来说,这些能成立吗?
#p#分页标题#e#L:不成立。到了国家队的层面上,这些做不到。风格不是你想形成就能形成的,只能说追求这种风格,但是能不能形成,很难。巴塞罗那20年的努力才把这条路走通了。在国家队层面上,你想今天学这个风格,明天学那个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