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城记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最新
02-20 次遇见利用了寒假一天的时间,一口气把《双城记》读完了。些许震撼,些许愤怒;些许感动,些许欣慰,一时间充斥了我的心。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双城记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最新,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第一篇:《双城记》读书笔记摘抄
众所周知,法国大革命是人类史上的一个血的印记。而《双城记》真实地描绘了统治阶级的凶残和腐朽。通过阅读《双城记》,我深深的感受到了法国大革命时期法国统治阶级与广大人民之间的尖锐矛盾,体会到了作者狄更斯的思想“鲜血无法洗去仇恨,更不能代替爱”。
《双城记》以法国大革命为背景,描绘了十八世纪的一位医生梅尼特从监狱中重获自由,和女儿一起到伦敦生活,五年后,他们在法庭上为名叫代尔纳的法国青年作证,露西和代尔纳因相爱而结婚。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代尔纳因身为贵族后裔而遭逮捕并判死刑。在千钧一发时刻,一直爱恋露西的英国青年卡尔登代替代尔纳上了断头台。
卡尔登是书中最富魅力,也是最为复杂的一位人物,他颓废消极,浑浑噩噩地生活着。求学时,他只替同学写作业,工作后,即使拥有一身才华,他仍然选择默默无闻的打工。但是,在他冷漠的外表下,没有看到他有一份深沉的感情。他温柔的,执着的爱着露西,甚至最终为了露西愿意奉献出自己的生命。他让我们看到了他对露西那深沉的爱:用自己的性命换回自己心爱的女人的家庭幸福与她的笑颜。无论在哪个时代,卡尔登对露西的爱都显得那么珍惜和高贵。
相较于卡尔登所代表的温柔与爱,得伐石太太则是杀戮和血腥的象征。因为亲人惨死在代尔纳叔叔与父亲的魔掌下,所以她一生只为仇恨而活。得伐石太太的嗜血固然使人不寒而栗,也叫人不禁感叹仇恨的力量。18世纪末的法国,就被这种执拗复仇的火焰燃烧成了修罗地狱。
小说同样也赞美了其他角色:梅尼特医生正直高尚,且善良宽容,是仁爱的理想化身;露西则是爱和温情的化身;代尔纳是给统治阶级指明出路的人。这些人物表现出来的种种美德,都是作为人道主义者的狄更斯所热情赞颂的。
作者狄更斯是19世纪英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主要代表。他以妙趣横生的幽默、细致入微的心理分析,以及现实主义描写与浪漫主义气氛的有机结合著称。他所著的《双城记》以法国贵族的荒淫残暴、人民群众的重重苦难和法国大革命的历史,来影射当时的英国社会现实,预示着这嘲恐怖的大火”也将在法国上演。
我完全赞同卡尔登在临死前说的:“复活在我,生命在我,信我的人,虽然死了,也必复活;凡活着信我的人,必永远不死。”这就是狄更斯为“最坏的时代”开出的良药,然而这毕竟是一种理想。有人说,《双城记》作为一部不朽的著作,如果没有卡尔登的存在和所作所为,这部小说就失去了它的价值和光辉。
卡尔登的死,就像是羽毛轻柔地飘落水面,没有水花,却涟漪阵阵。它提醒了我们:真正的自由与平等是无法用断头台建立。
我们不能因为岁月而忘记《双城记》给我们带来的教训,我们要从中获得,学到点什么,希望两百年后的我们能创造出真正平等、自由、博爱的新世纪,希望卡尔登临死前看到的世界,将会是我们未来的世界!
第二篇:双城记读书笔记
最近读了一本书,《双城记》。《双城记》的故事很精彩,比时下很多电视剧精彩多了,无论是生动的程度还是悬疑性。与狄更斯相比,时下国内的很多作者的灵魂显得孱弱得多,苍白得多。国内的文学作品或影视作品结果一般都很光明,好人好报,恶人恶报,有情人终成眷属。《双城记》里,有情人虽生活在了一起,好人卡囤却为此上了绞刑架,可怜的小裁缝也蒙冤上了绞刑架。蒙冤的人,内心不是愤懑不平的,而是平静祥和的。没有信仰的人很难理解这种殉道式的心态。中国即使有悲剧,也往往是小家子气的哀怨。西方有些悲剧却很大气,透着普罗米修斯式的精神气质。
第三篇:《双城记》读书笔记
《双城记》读书笔记
正文:
这是一个短暂而又漫长的寒假。说它短暂,因为快乐的时光总像顷刻间的白驹,一纵即逝。而又说它漫长,因为对我这个英文功底不深厚的“半调子”来说,读一本纯英文小说是多么痛苦的事情呐!
较我现阶段而言,读书的基本是将一本书看懂。也就是字词句意通顺,事理情节清晰,文章结构通晓,我要求的并不多,这些也就足矣!至于其根本的文章精髓及文章中心思想,我则只需浅尝辄止,不再深入钻研。或许这是读文章看小说最为忌讳的,可是于我这个“半调子”,看懂一本书已是万幸中的万幸啦!因此这篇读书笔记重点在于总结英语学习方法,而略谈《双城记》本身的内容。
这些日子我拜谒了狄更斯的巨著《双城记》。说来也巧得很,那晚母亲正醉心于一部电视连续剧,情节则是一位英语老师向她的学生们介绍英文小说《双城记》。此时的我正在网上搜寻英文小说,以便陶冶情操、提升文化修养。在空闲暇时能够丰富精神生活,并且能够极大而有效地提升自己的英文水平。恰巧浏览到《双城记》,于是我将其作者和本书的主要内容大概了解了一番。恰逢母亲问我《双城记》的作者是谁,我便脱口说出狄更斯,随即母亲对我很是赞许,当然我满心欢喜。这也就是我平下心来读这本小说的原因。
当我真正品味这书香时,我发现这本小说的生词并不是太多。除了从没见过的guillotine即断头台,还有我没记牢的peasant即农民外,我还真没发现几个词是陌生的。看来平时的稳扎稳打是得到回报的,我当然很享受这种过程。试问:若看到的复杂词汇都是自己平时记过的,难道你没有一种成就感汇上心头么?
仔细看来,若将这一句句话翻译成明确的中文,确实有些难度。我常常是看懂了英文的意思,可是却找不到恰当的中文,那种滋味,唉,真是憋得慌。这个毛病也验证了我英文功底的不扎实,中文功底的薄弱吧。我曾看过这么一篇介绍英文学习方法的文章,就是提升英文水平的同时也必须提升中文水平。这样才能达到二者之间的融会贯通,翻译也就难成问题。的确,若英文或是中文只能自己一人理解,那它又怎能称之为语言呢?语言就是人际间交流的工具,翻译的前提就是精通二者。熊掌切好了,鱼也去好了鳞,等着就是蒸掌烧鱼兼得了。 据我所知,一位成功的翻译家,哪个不具有深厚的汉文学功底兼外语水平?譬如俄文学翻译家草婴,即盛峻峰,将托尔斯泰的小说翻译的淋漓尽致。还有著名的文学翻译家傅雷,
他的文学翻译作品多的更是惊天骇俗。前人的光辉挂在那里,你借来找找路也不算剽窃。这里我就总结了一个心得:当读完一章英文之后,再将大师的中文翻译读一遍,对比自己的理解和翻译,陴补缺漏,这真当有所广益了。但千万不要认为只要看了前人的经验你就能得道升天,而只有在翻译中通过对不同方法的捉摸和比较,才能自己摸索出最佳的翻译方法。
不知怎的,在我看完《双城记》后,总有一种莫名的感觉,那就是英文辞藻和中文词藻没法比,可能是我本身文学功底薄弱没能理解吧。但是我从这里就看出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同一句英文可以用不同的词藻形容。这恰恰也反映了一个问题:翻译的方式千奇百变,但都可以用一种方式理解。比如《双城记》开篇:
it was the best of times, it was the worst of times. it was the season of light, it was the season of darkness. it was the spring of hope,it was the winter of sadness. it was the year one thousand seven hundred and seventy-five.
这整段介绍了法国大革命前夕的社会背景。很明显看出这里几乎不存在生词,很容易翻译。但细看它的结构可以发现,运用了排比的手法,将背景渲染的淋漓尽致,展现了一个黑暗阴森的腐朽的贵族统治下的法国。我们可以将其结构还原,用中文排比将其翻译出来,也就是直译:
那是最好的年代,也是最糟的年代。那是光明的时节,也是黑暗的时节。那是希望的春季,也是悲伤的冬日。那是公元1775年。
我们也能这样去理解:这是一个充满矛盾的年代。
理解的时候大可以一扫而过而不必深究其意。我想,看一本外语书不只是将其翻译成中文,最重要的还是理解文章的要义。当然我现在还只是个“半调子”,但在不断的锻炼之后,我还是会摒弃最初那浅薄的想法的。
总的看来,读英文小说就得坚持不懈。一部两部其实根本不算什么,一本一本的读下去,英文水平才会有所见长。我个人认为《双城记》最适合初步看小说的人读,难度很小可以增加信心。以上的学习方法更需要贯彻到实处,读书笔记也是经过不断的记录总结下来的。这就是我关于《双城记》的读书笔记。
截止时间2014年2月6日
第四篇:双城记读书笔记
《双城记》读书笔记
1.院系:经管学院班级:2014182姓名:徐思韵
2.日期:2014年8月18日
3.篇目:
第一部 book the first《复活》 recalled to life
第一章 时代 (the period)
第二章 邮车 (the mail)
第三章 幻影 (the night shadows)
第四章 接头 (the preparation)
第五章 酒店 (the wine shop)
第六章 鞋匠 (the shoemaker)
第二部 book the second
《金线》 the golden thread
第一章 五年后(five years later)
第二章 法庭 (a sight)
第三章 失望 (a disappointment)
第四章 庆贺 (congratulatory)
第五章 柴狗 (the jackal)
第六章 数以百计的来人(hundreds of people)
第七章 大人在城里 (monseigneur in town)
第八章 大人在乡下 (monseigneur in the country)
第九章 果刚的脑袋 (the gordon's head)
第十章 两个诺言 (two promises)
第十一章 搭档小像 (a companion picture)
第十二章 体贴的人 (the fellow of delicacy)
第十三章 不体贴的人(转载需注明来源WWW.HAOwoRd.COM) (the fellow of no delicacy)
第十四章 诚实的生意人(the honest tradesman)
第十五章 编织 (knitting)
第十六章 编织不已 (still knitting)
第十七章 某夜 (one night)
第十八章 九天 (nine days)
第十九章 一个建议 (an opinion)
第二十章 一个请求 (a plea)
第二十一章 回音震荡的脚步(echoing footsteps)
第二十二章 海潮继续增高 (the sea still rises)
第二十三章 烈焰升腾 (fire rises)
第二十四章 飘向磁礁 (drawn to the loadstone rock)
第三部 book the third《暴风雨的历程》 the track of a storm
第一章 密号 (in secret)
第二章 磨刀石 (the grindstone)
第三章 阴影 (the shadow)
第四章 风暴中的平静 (calm in storm)
第五章 锯木工 (the wood-sawyer)
第六章 胜利 (triumph)
第七章 敲门 (a knock at the door)
第八章 一手好牌 (a hand of cards)
第九章 胜卷在握 (the game made)
第十章 阴影的实质 (the substance of the shadow)
第十一章 黄昏 (dusk)
第十二章 黑夜 (darkness)
第十三章 五十二名死囚(fifty-two)
第十四章 编织结束 (the knitting done)
第十五章 脚步声永远消失(the footsteps die out for ever)
摘抄:①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也是愚蠢的时代;这是信任的年代,也是怀疑的年代;这是光明的季节,也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的春天,也是失望的冬天;我们的前途无量,同时又感到希望渺茫;我们一齐奔向天堂,我们全都走向另一个方向……
②如果,在今晚你说的是真的话……
没有任何人爱我和依恋我,
没有人来感激我或尊敬我,
没有人的心中有我……
我没做过任何值得怀念的好事或益事,
那么,对你而言这七十八年,
可能就是七十八个沉重的诅咒。
我已复活……
上帝曾经这样说,
他信我……
虽然他已死……
但他将活着……
凡信我者……
将得永生。
这是我做的一件最美好的事,
好过我曾做过,
这是我曾有的最舒服的休息,
我从没这么舒服过……
4.评论:
最初看完这本书的时候,只是对于法国大革命背景下的硝烟弥漫,一场暴动中催生的另一场暴动的残酷血腥唏嘘不已,为革命群众奋起反抗爆发出的伟大力量而震撼,也为他们在革命进一步进行时不分黑白的复仇行为而愤怒。可是后来当我再次细细品味这本书的时候,我看到的更多的,是在这样灰暗看似永远找不到光明前路的时代背景下所涌现的极为崇高的人性闪光点,他们就好像是凄茫的夜空中闪烁的永不明灭的星星,相信在作者和我的心中,他们永远都不会陨落。因为只有无私的道德情怀和至高的精神是永生不息的。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也是愚蠢的时代......,”
这是我所摘抄的第一段,更是深刻在所有读过这本书的人的内心的经典语句。这段话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它在开篇就道出了狄更斯对于这场革命的更迭过程的态度和评价,道出了其对它的担忧。的确,革命是一种压迫取代了另一种压迫,一场直接浓重的血腥暴动替代了另外一场血腥。对攻占巴士底狱以及对暴动民众的一系列描写——血腥,残忍,狡诈,恶毒是小说最为引人注目的地方。那些封建贵族势力实为可恨,让手无寸铁的民众毫无还击之力,也更导致了他们失去了明辨是非的理智,最终催生了一场更为不合理的时代闹剧。
但是,并不是所有活在那个时代的人的内心都像封建的上层贵族阶级那样阴狠毒辣,像受尽剥削的革命群众那样被仇恨夺去了心智,而我就被作者笔下的像卡尔登这样极少数的坚持正义、良心的理想主义者所深深打动。
卡尔登是怎么样一个人呢?小说中描述:“太阳悲悲切切,切切悲悲的冉冉升起,它所照见的景物,没有比这个人更惨的了。他富有才华,情感高尚,却没有施展才华流露情感的机会,不能有所作为,也无力谋取自己的幸福。他深知自己的症结所在,却听天由命,任凭自己年复一年的虚度光阴,消耗殆尽。”
这是个自甘堕落湮没了自己的才华和青春的年轻人,为何自甘堕落?小说中似乎并没有交代,自从他一出场就是如此,并且也没有对他的家事背景描写也并不多。个人认为,这个人代表狄更斯自己,因此他无需过多描述——卡尔登的堕落,源于自己对日渐堕落的社会的失望。他走上断头台前曾说过,“我看到这个时代的邪恶,和造成这一恶果的前一时代的邪恶,逐渐为自己赎了罪而消亡。”
被自己遗弃的悲观者——卡尔登,在朋友遇到困难,在所钟爱的女子的丈夫即将被送上断头台时,他突然出现,在被救人还不之所以的情况下,以自己的生命做代价,在紧要关头使了个掉包计策救出了自己的所爱女子的丈夫。
我摘抄的第二段就是卡尔登的心声,在那样一个动荡、人心难测的年代,看似被时代抛弃的他竟还有这样的崇高的精神境界,他的心灵并没有被仇恨所蒙蔽。卡尔登从事法律工作,他才华横溢,但看到了太多尔虞我诈,民众的堕落,权贵的奸诈时时刺激着他的神经,他看不到未来,看不到光明,看不到出路,又不想同流合污,争取那些其实易如反掌的利益,于是不如自暴自弃,沉溺于酒精,甘心被庸才利用。本来争取到了露西的爱,也许会刺激他争取一些世俗的成功,来维护个人家族幸福,可他偏偏下手慢了,被达奈占了先,于是只好把爱藏在心底,继续纵酒。没有人关心自己,自己也不关心任何人,这种孤独的心理状态是非常痛苦的,所以当他看到可以通过牺牲自己来维护露西的家庭幸福这样一个实现个人价值的机会,他义无返顾的抓住了这个机会,因为这可以使露西一辈子记住自己,也可以说是“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的典型了。狄更斯通过对这个人物的歌颂告诉我们仇恨对抗仇恨只会使人疯狂,而自我牺牲,利它才会带来福音。当然了,这也是理想主义的想法,绝大多数人都不会达到这种境界。所以这种理想主义,也只能是寒夜中的星光吧。
总之,双城记这部巨著给我带来的是关于爱与恨,革命与复仇的交织的关系的思考,在那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包容和爱也许更能超越生与死,成为凌驾于人的灵魂之上的东西。
第五篇:《双城记》读书笔记
《双城记》读后感
利用了寒假一天的时间,一口气把《双城记》读完了。些许震撼,些许愤怒;些许感动,些许欣慰,一时间充斥了我的心。我为革命群众奋起反抗爆发出的伟大力量而震撼,也为他们在革命进一步进行时不分黑白的复仇行为而愤怒;为卡顿对露西真挚无私的爱而感动,也为小说尾部卡顿的美丽憧憬,为他生命的延续而欣慰。
这部小说是狄更斯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在法国大革命广阔的真实背景下,他以虚构人物梅尼特医生的经历为主线索,把冤狱、爱情与复仇三个互相独立而又互相关联的故事交织在一起,情节错综,头绪纷繁。虽然人物和主要情节都是虚构的,但却深刻地揭露了法国大革命前深深激化了的社会矛盾,强烈地抨击贵族阶级的荒淫残暴,并深切地同情下层人民的苦难。 然而这部小说最能打动我的部分却是卡顿对露西珍贵的爱情。它虽然闪现于一时,却持久了一世。爱情,是什么?是包容,是索取?是单纯的占有,还是博大的宽容?这个话题如此陈旧却依旧没有答案。
在现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中,我们总是在想到底有没有长久,有没有无私?“为了你,为了你所亲爱的任何人,我愿意作任何事情。倘若我的生涯中有值得牺牲的可能和机会,我甘愿为你和你所爱的人们而牺牲。”卡顿在《双城记》中给了我们答案,给了一个人应该有的对于爱情的信念。 太多的分离让我们这一代人丧失了对真爱的追求,丧失了很多信心,很多理想。然而卡顿牺牲式的死亡却给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记忆,也唤回了我的很多希望,很多畅想。卡顿对露西的爱是专一的,更是坚定的,在那个动荡的年代,他用自己无私的爱和生命给予了露西一个美好的未来。当他作为查尔斯的替身,平静地接受本不属于他的死亡,安详地走上断头台时,这悲剧的故事便拥有了充满希望的结尾。他崇高的爱,拯救的不只是一个生命,更点亮了自己碌碌无为的一生,在人们心中树立了他一直渴望拥有的果断、坚定的形象。 露西是幸福的,她不仅拥有了父亲的爱、丈夫的爱、仆人的爱,更重要的是她还拥有卡顿那份只属于她的爱情。卡顿爱她,却并不要回报。在她生活无忧的时候,他只是默默地看着她,祝福她;在她的生活出现困境,爱人被囚时,却挺身而出,代替“情敌”走上了断头台。只要爱人幸福的活在这个世界上,自己就可以了无牵挂,正是怀着这样简单而满足的愿望,卡顿可以没有难过和忧伤的观望露西的幸福,可以离开得那么从容。相信很多女孩和我一样羡慕露西,羡慕有那么多人用心用生命来爱她。 查尔斯是幸运的,从第一次法庭上的转败为胜到最后的成功逃脱,卡顿——这个本该同他针锋相对的情敌,却一次又一次的帮了他。表面上看是因为卡顿爱露西,而露西又深刻的爱着查尔斯,但事实上查尔斯出色的人品也是卡顿愿意帮他的原因之一。因为他知道露西在他身边一定能够得到幸福,一定能够在未来的日子里开心快乐,他认同露西的选择,同时也作出了自己的选择。也许会有人觉得卡顿傻,为卡顿不值,但我想,为所爱的人奉献一切应该也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事吧。 爱常常比恨更为强有力得多,这话很对。
看完《双城记》,我突然醒悟,发现原来世上本没有真正的恨与爱,所有的一切都是相对的。正如这部小说的经典开篇:“那是最美好的时代,那是最糟糕的时代;那是智慧的年头,那是愚昧的年头;那是信仰的时期,那是怀疑的时期;那是光明的季节,那是黑暗的季节;那是希望的春天,那是失望的冬天;我们全都在直奔天堂,我们全都在直奔相反的方向--简而言之,那时跟现在非常相象,某些最喧嚣的权威坚持要用形容词的最高级来形容它。说它好,是最高级的;说它不好,也是最高级的。”所有的事都没有固定的性质,无所谓好,也无所谓坏。重要的不是这件事本身怎么样,而是一个人应该用什么样的心态去对待身边的人和事。就像卡顿对于查尔斯,本该是恨的,因为是他使得卡顿失去了拥有露西的机会,是他使得露西眼中再无他人。但卡顿却选择用博大似海的爱来化解这种恨。也许在他眼中查尔斯已经不是查尔斯,而是露西的一部分,是他所爱的人的一部分,因此也是他所爱的一部分。
从另一个角度说,如果没有查尔斯,可能还是会出现查三斯、查四斯、查五斯的,卡顿如果选择了恨,岂不是要恨很多人,要恨一生、恨一世、恨在每一天了么?卡顿是聪明的,所以他没有选择恨,而是将恨升华成了一种最最伟大的爱。即使他死了,即使他不能再亲眼看到露西的幸福,相信他也能在天堂感受到爱人的笑,感受到爱人的快乐。卡顿会活在每个人的心中,不止是露西、查尔斯,还有更多的读者,更多的后人。他的精神会永存,他会得到永生!
有人说爱情是自私的,爱别人甚于自己的人都是傻子。但在狄更斯的《双城记》中,我感受到的却是一种超脱世俗的最纯洁、最崇高的爱。这种爱纯得像冰、热得像火,是人性中最美好的、最悲壮的行为,是一种理想化的美。它可以默默的悄无声息,也可以爆发出无限的力量和勇气。为了情人的幸福牺牲自己的生命,哪怕这种牺牲是因为拯救自己的情敌。这样的故事不可思议,也超出了一般人的承受能力。但它传递给我们的却是作者对于人性、对于爱情的思考。爱一个人,就是要给他(她)幸福,哪怕这种爱会伤害自己,哪怕这种爱会让自己消失?? 卡顿的牺牲是一种重生,他之所以能够坦然得面对死亡,正是因为他看到了希望,看到了未来。他知道自己的离去可以带给所爱的人更多的快乐,也可以换来更多人的幸福。他没有怨恨革命者,也没有埋怨任何人,他所做的只是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完成自己爱露西的心愿,实现自己的誓言。 常听人说:“爱一个人要爱他(她)的全部。”爱她的好,她的坏,甚至是她的爱。爱上情敌,不可思议,但卡顿却诠释得很好。对于一般人来说那么恐惧的死亡,在爱情面前却是那样的微不足道。活着也许会美好,但如果看着所爱的人每天伤心流泪,相信那便会变成一种巨大的煎熬,所以卡顿选择了欣慰的去死,那是一种安详的无畏,一种沉静的离开。
同卡顿相比,当今的爱情似乎被强加了更多的东西。金钱、权力、地位、利益??这些本不该成为爱情的影响因素的东西却占据了越来越重的份量。人们不是为了爱而爱,而是为了生存而爱。很多情况下,虚伪代替了真诚,物质凌驾于精神。也许我们是一群理性的动物,也许我们所做的是最好的选择。但我们是否应该感到惭愧,是否应该正视自己的每一段感情呢?难道人活着只是为了吃好喝好睡好么?媒体上报道出的一个个为情仇杀的事件,应该为当今的人们敲响警钟了,大家应该仔细想想,他们,究竟是为爱而杀还是为恨而杀呢?如果我们不能博大的活着,世界就会了无生趣,失去色彩。 转而回到《双城记》,卡顿的伟大赋予了他太多的光芒,但就这个人物本身来讲,他还是有悲剧的性格。他太小看自己,可以说是有些自卑,因此放任了自己,又因为放任而感到绝望。最终他没能尽力的追求露西,而只是把对她的爱隐藏在内心,默默地承受着煎熬,无私地付出,却不求一丁点儿回报。这种爱凄美而崇高,但却过于低调。如果卡顿能够努力,如果卡顿愿意争取,露西未必不会选择他,而他同样能给予露西很好的幸福。 总之,《双城记》带给了我们太多的思考和感悟。关于爱,关于恨,关于复仇,也关于重生。当小说尾部卡顿看到希望的时候,我仿佛也从整部书有些阴郁的情绪中看到了点点星光。所以,卡顿的存在不仅仅是作者对爱的渲染,更寄予了狄更斯对未来的信心。
不错,当人与人之间没有了恨,当所有的恨都升华为爱的时候,没有复仇,没有血腥,有的只会是幸福的欢笑,灿烂的阳光。 再次感动于狄老的良苦用心,感动于卡顿至死方休的梦、沁人肺腑的情,更感动于这份人世间最崇高、最永恒、永不退色的爱,那么难得,那么美好,也必将永存!
以上,就是我爱范文网52fw.cn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双城记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最新全部内容,更多作文内容,请各位同学持续关注我爱范文网52fw.cn。
【双城记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最新】相关推荐文章:
红星照耀中国读书笔记摘抄好词好句及感悟2021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