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政府工作报告讲的十大难题,怎么解决?
52fw.cn 12-28 次遇见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课题组
解读政府工作报告,正确的打开方式是什么?这个问题我们也思考了很久,思考的结果是:要向人大代表们看齐,带着问题去听、去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政府工作报告是政府的“年度述职”,因此,人大代表们的角度,就是要看政府的工作做得怎么样,对于国家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做出了怎样的回答。
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带着哪些问题去听、去读呢?我们通过头脑风暴,“开诸葛亮会”,认为有十个问题需要听明白。其中首先是全局问题:经济增速稳得住吗,其次是在农业供给侧改革之年的重中之重——吃饭大事,接下来是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倒计时”阶段事关“全面”的大事:全国各区域怎样发展?此外有关工业、房价、民生、供给侧改革、金融形势、环保和参与全球治理的问题也是国计民生大事。弄清楚了该带上哪些问题之后,我们做了关于这些问题背景情况的功课,算是“题干”。在总理做了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之后,第一时间我们把听到的答案记了下来,并联系“题干”做了初步分析。以下就是我们的“作业”。
问题一:经济增速稳得住吗?
全球经济增速下行压力加大,中国怎样稳住?确实让人好想看到答案。
当前,世界经济的情形可以用“五低二高”来概括,即:低经济增长、低国际贸易流量、低通货膨胀、低投资增长、低利率、高债务水平和高度依赖货币政策。2017年全球经济面临的挑战比去年只多不少,例如即地缘危机、难民危机、潜在增长率下降,金融市场更加脆弱,贸易投资增长乏力,“逆全球化”思潮和保护主义倾向抬头等。中国国内看,结构性问题突出,改革进入攻坚期的利益关系深刻调整等,也是局面复杂。
在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总理明确提出:2017年中国经济增速仍有信心有底气领跑全球,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6.5%-7%,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居民收入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从中可以看出,在2016年实现增长6.7%,经济增速重回主要经济体第一之后,中国对2017年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有着满满的信心。
经济能否稳得住,不仅看增速,更要看结构。政府工作报告告诉我们,2016年,通过着力抓好“三去一降一补”,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等举措,中国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自2013年本届政府履职以来,中国经济增速分别为7.5%,6.9%,6.7%,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位居前列。中国经济增速是在经济总量超过60万亿元的高基数上取得的,现在国内生产总值每增长1个百分点的增量,相当于5年前1.5个百分点、10年前2.5个百分点的增量。经济规模越大,增长难度随之增加。
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为实现“十三五”经济年均增长保持在6.5%以上的预期增长目标,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政府报告中就2017重点工作任务做出部署:将大力推进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从这一政策部署中,我们可以看到经济增长速度能够保持中高速的根本信心来源。此外,对全面深化各领域改革的部署,也使我们看到经济结构的优化进程:推动消费升级和有效投资相促进、区域城乡发展相协调;优化区域发展格局,统筹推进三大战略和“四大板块”发展;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比重大幅提升;持续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综合运用金融、土地、财税、投资、立法等手段,建立房地产市场稳健发展的长效机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把防控金融风险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加快改善生态环境以及推进共建“一带一路”等。
展望2017,中国经济不仅能够稳住增速,而且经济结构将继续优化升级,在世界经济大局中“乱云飞渡仍从容”!
问题二:吃饭大事有保障吗?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三农”问题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同时也直接关乎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因此,重农固本一直是重中之重。2017年堪称农业供给侧改革之年,此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明确提出“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思路,“吃饭大事”的改革如何推进呢?成为对政府工作报告的巨大期待。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总理提到,2016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经济形势,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6.3%,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240万人。接下来要“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强农惠农政策,拓展农民就业增收渠道,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动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互促共进,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
从政府工作报告中我们可以发现,农业供给侧改革取得积极进展,实现了“十三五”的良好开局。同时也应注意到,我国农业发展面临新形势、新挑战,表现为当前居民农产品消费需求正快速从“吃饱”向“吃好、吃得安全健康”转变,这与我国农业生产大而不强、多而不优的问题形成突出矛盾。此外,农业供给侧改革需加快补齐农业现代化短板,而农业信息化是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升级的重要技术手段。因此,“互联网+”成为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推手,依靠农村电商、农业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和商业模式,可有效补齐我国农业现代化的短板。
在上述背景下,未来我国农业发展的重点领域主要包括农民增收、农业提质增效、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农业现代化等,其中,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仍是改革的主要方向。具体而言,去库存,就是要做好农业结构调整的“加减法”,增加绿色、有机等优质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供给,减少一般、过剩农产品供应。此外,还要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拓展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增加农业附加值;降成本,就是要提高农业效益和竞争力。当前我国农业结构性问题是供求结构失衡,背后的问题是农业经营规模小而造成生产成本较高,应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通过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减少化肥农药不合理使用,降低生产成本;补短板,就是要在“吃得好吃得安全”的新形势下继续提升我国粮食和食品安全保障能力。一要完善农业再保险体系,以持续稳健的农业保险助力现代农业发展;二要完善粮食等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三要加强农村公共设施供给,建设文明、美丽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