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何沦为“学渣”
小编 10-08 次遇见我們爲何淪爲“學渣”
又一個學期即将結束了。每年這個時候,無數的大三學生修完了大部分學分,卻沒有回家過暑假。他們或一頭紮進圖書館,或在各種培訓機構裏學習,或開始報名名校的保研夏令營,這一切都爲了一件事——讀研。
然而,在那些高考失利、心有不甘的學霸們摩拳擦掌準備讀研“翻身”時,那些本科出身普通高校、如今在名校讀研的“人生赢家”們,卻屢屢暴露自己的短板。他們學習踏實,有着傳奇般考研逆襲的經曆,卻時常躲不過“出身”帶來的尴尬,競争不過那些本科來自名校的同學。
于是,這些驕傲的學霸到了名校卻被動變成了“無知寶寶”:不懂的專業名詞、沒見過的專業設備、不熟悉的名師……種種原因也讓他們開始思考,自己爲何與同學有了差距。
曾經的學霸,如今的“井底之蛙”
李梓是清華大學的研三學生。平常和同學在一起,他總是不太願意提起自己的本科學校。說起與本科學校4年的“感情糾葛”,李梓也不清楚,到底是誰虧欠了誰。
和很多普通本科出身的學霸相似,李梓也曾有過高考失利、痛下決心、考研逆襲的一系列經曆。然而,上了清華他才知道,原來高考時與名校的“擦身而過”,帶來的卻是與同學在視野和學術上的雙重差距。
“我和本科出身名校的同學相比,就像井底之蛙。”造成這樣差距的原因,在李梓看來主要是因爲本科時科研接觸面太窄。
李梓本科在東北地區的一所普通高校就讀。作爲生物學相關專業的學生,他幾乎沒有機會進入學校的實驗室。“大一大二的時候,老師們會說,你們還小,很多知識都不懂,等到大三再去實驗室吧。”
當他要求參與做實驗時,仍被老師拒絕。理由很簡單:我們不鼓勵本科生進實驗室,又不确定你以後會不會留在學校讀研,你要是考研走了我們不是白培養你了嗎?學校的實驗室主要是給留在本校的研究生們用的!
“其實哪怕是刷刷試管,我都願意。”李梓說。
到了大三,李梓終于可以做實驗了。然而一個班幾十人分成幾組,每組大概隻有一兩個人能真正動手做實驗。一個班裏進過實驗室的人寥寥無幾。
後來,李梓已經沒有時間進實驗室了。和很多準備考研的同學一樣,他需要選定專業、開始複習。到了讀研究生時,他才發現很多同學在大一大二時就已經熟悉了實驗室的操作流程,自己還不如一個本科生。
“我沒有機會盡早培養起專業興趣,沒有機會鍛煉科研思維,我的動手能力也很差。雖說是本科母校帶我走進了這一領域,但如今這些差距也不得不說是她造成的。”李梓無奈地說道。
而對于在中國科學院某所就讀研究生的梁浩然來說,本科時眼界的限制還在于自己接觸不到最新的研究成果。
本科畢業于華北一所非985高校的梁浩然記得:“本科時我們用的都是學校自己出的很老的教材,很多最新的研究成果都沒有。”由于師資水平有限,很多任課老師也跟不上最新學術進展。
有時,學校也會請一些國内知名的學術“大腕”過來做講座。梁浩然發現:自己在班上成績雖然年年拔尖,卻聽不懂“大腕”們在講什麽,有些專業名詞他甚至連聽都沒聽說過。
“我的本科學校對于交叉學科的教授和引導也不夠,比如生物物理、化學生物等。很多學科在本科時都沒有相關課程,讓我們失去了很多了解不同專業方向的機會。”這導緻的最直接的問題是:當梁浩然和他的同學在選擇讀研方向時,根本不知道要報哪個專業,隻能憑感覺。
本科學校課程低要求,“是福是禍”
在接受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采訪時,不少從普通高校考入名校的研究生反映:本科學校的課程要求低,使他們在本科時沒有嚴格要求自己并提升專業能力,最終導緻與名校出身的同學越差越遠。
熊康本科就讀于河北某普通高校,學習成績優異、滿懷專業理想的她爲了“能受到名師的教誨,和優秀的同學一起學習”,考取了中國人民大學的研究生。
與本科學校相比,人大的平台爲熊康提供了更多更優質的資源。一開始,熊康并不在意自己本科學校和人大的差距。她甚至覺得,差距反而證明了自己的努力刻苦。但她逐漸意識到,“有些東西是硬傷,跨不過去的”。
在研究方法課上,熊康被要求每周閱讀幾十甚至上百頁的英文文獻,并在課堂上發言。看着其他同學在課堂上侃侃而談,連文獻都沒讀完的她備受打擊。課後,熊康忍不住問坐在身邊的同學,卻被告知他們在人大讀本科時就已經習慣了這種閱讀強度。
事實上,熊康的本科學校設置的專業課程通過率很高,别說閱讀文獻,甚至連布置作業都很少有過。期末考試有的是開卷,有的是交課程論文,即使是閉卷考試,突擊複習幾天也能拿到高分。現在的她開始覺得,自己越來越難融入這群“人大的親生孩子”了。
畢業于某農林類211高校的方浩成是清華大學的直博生,在以優異成績考入清華以後,他也遇到了和熊康一樣的問題。
“我在本科時有一門課最拿手,結果到了研究生時這門課幾乎要墊底。”方浩成認爲,這一課程應是該專業十分重要的基礎課,但在大學時隻是作爲選修課,而且授課内容十分簡單,“不用考試随便就過了”。
方浩成回憶道,本科時開卷考試很多,那時的他很高興,覺得考試太容易了。
“當時有一位老師的課程要求嚴,結果學院就找到這位老師,告訴他這門課挂科率太高了,應該要求低一點,别讓大家都挂了。”方浩成認爲,就在這樣的環境下,老師對學生的要求變得越來越低,而學生就更難自我要求了。
低要求的課程設置和培養模式讓能力較差的學生可以輕松度過大學4年,而對于把名校設爲目标的學生來講,這樣的低要求不僅導緻他們基礎更差,也讓他們失去了“開腦洞”的能力與機會。
“我們對于有些課程的重視度不夠,基礎也很差,上了研究生才知道原來有些課的内容很重要。和清華本科的同學相比,我缺乏創造力和想象力,他們基礎好,‘腦洞’都很大。”方浩成說道。
而在某知名研究所就讀心理學研究生的陳集看來,自己本科學校的有些老師都不了解自己的課程,有時“自己就把自己講暈了”。
#p#分页标题#e#“由于師資缺乏,按照培養計劃,有些老師不得不教一些非自己研究方向的課程。曾經遇到一位老師,講着講着就讓我們自己看書,他說他也不太明白了。”陳集表示,或許老師們自己也很無奈,這都是普通高校的“心酸”。
以考研爲辦學目的是對學生不負責
除了普通高校與名校的差距造成的知識短板之外,這些本科時期在普通高校就讀的名校研究生,還經曆了很多名校本科畢業的同學想象不到的迷茫和焦慮。
現在協和醫學院就讀研三、畢業于某理工類普通院校的吳雪就對自己的未來已迷茫了很久。
“我所在的本科學校一直在宣傳自己的考研升學率,考研時我不知道自己對什麽感興趣,隻知道學習好就得考研,卻不知道爲什麽考研。如今我才發現,我選了一個自己不是很喜歡的專業方向。”吳雪說道。
“唯升學率”不僅讓吳雪找不到适合自己的研究方向,還讓她感到自己除了那點考研知識,其他什麽都不會。
4年的本科生活不僅沒讓吳雪找到适合自己的研究方向,還讓她感到自己除了那點考研知識,其他什麽都不會。“我的專業英語水平達不到閱讀原版文獻的程度,社會學、經濟學基本知識的缺乏更讓我在專業研究的時候受到局限。連很多課程需要的公開演講對我來說都很困難。”
此外,臨近畢業的她在找工作時還遭遇不少“閉門羹”:很多招聘單位都對求職者的本科學校有所限制。一看到她非985的本科背景,很多單位在“簡曆關”就pass她了。
“爲什麽現在招聘時用人單位會對本科學校有偏見和限制,就是因爲有些人在大學時沒有接受到全面完整的本科教育。” 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在接受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采訪時表示。
熊丙奇認爲,現在一些普通本科院校以“考研率”作爲自己的辦學目标,學校爲了考研的同學改變課程安排,淪爲“考研基地”,這已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
“一些學校對學生進行考核時,非考研相關的科目就讓老師放水,讓大家都過。他們也不要求、甚至不鼓勵學生參與實踐、實驗、實習,學生還是高中式的學習模式。這樣培養出來的學生就算考研分數高,各方面能力還是有所欠缺,學術能力有些偏弱,畢業也很難找到合适的工作。”熊丙奇說。
在目前的“普通高校本科生——名校研究生”的成長模式下,學生可以擺脫普通本科高校的身份,成爲一所名校的研究生,但是“不能隻爲考一個文憑。在本科階段就要考慮培養自己的學術能力,以便考上研究生後得到更好的發展。隻爲考研而學習,獲取到的知識和能力都非常有限”。
“出身”好壞并不代表能力高低。北京某知名高校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教授認爲,自己所認識的一些普通本科高校考入名校的研究生,在本專業甚至學校中都取得了十分優異的成績。然而,他們的确需要付出比名校本科畢業生更大的努力,才能追趕甚至超過他們。
因此,對于普通學校的學生來講,熊丙奇認爲可以選擇考研,但要有長遠的規劃。而一些普通本科高校要反思自己的人才培養模式。
“本科院校不應以考研率爲辦學目标。”熊丙奇說,“以考研爲辦學目的,是一種功利的辦學方式,這是對學生的不負責任。”
對于這些普通本科院校,熊丙奇建議,其發展的出路就是“搞好師資建設和課程建設,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在同等層次上做到一流”。 (來源:中國青年報)
我们为何沦为“学渣”
又一个学期即将结束了。每年这个时候,无数的大三学生修完了大部分学分,却没有回家过暑假。他们或一头扎进图书馆,或在各种培训机构里学习,或开始报名名校的保研夏令营,这一切都为了一件事——读研。
然而,在那些高考失利、心有不甘的学霸们摩拳擦掌准备读研“翻身”时,那些本科出身普通高校、如今在名校读研的“人生赢家”们,却屡屡暴露自己的短板。他们学习踏实,有着传奇般考研逆袭的经历,却时常躲不过“出身”带来的尴尬,竞争不过那些本科来自名校的同学。
于是,这些骄傲的学霸到了名校却被动变成了“无知宝宝”:不懂的专业名词、没见过的专业设备、不熟悉的名师……种种原因也让他们开始思考,自己为何与同学有了差距。
曾经的学霸,如今的“井底之蛙”
李梓是清华大学的研三学生。平常和同学在一起,他总是不太愿意提起自己的本科学校。说起与本科学校4年的“感情纠葛”,李梓也不清楚,到底是谁亏欠了谁。
和很多普通本科出身的学霸相似,李梓也曾有过高考失利、痛下决心、考研逆袭的一系列经历。然而,上了清华他才知道,原来高考时与名校的“擦身而过”,带来的却是与同学在视野和学术上的双重差距。
“我和本科出身名校的同学相比,就像井底之蛙。”造成这样差距的原因,在李梓看来主要是因为本科时科研接触面太窄。
李梓本科在东北地区的一所普通高校就读。作为生物学相关专业的学生,他几乎没有机会进入学校的实验室。“大一大二的时候,老师们会说,你们还小,很多知识都不懂,等到大三再去实验室吧。”
当他要求参与做实验时,仍被老师拒绝。理由很简单:我们不鼓励本科生进实验室,又不确定你以后会不会留在学校读研,你要是考研走了我们不是白培养你了吗?学校的实验室主要是给留在本校的研究生们用的!
“其实哪怕是刷刷试管,我都愿意。”李梓说。
到了大三,李梓终于可以做实验了。然而一个班几十人分成几组,每组大概只有一两个人能真正动手做实验。一个班里进过实验室的人寥寥无几。
后来,李梓已经没有时间进实验室了。和很多准备考研的同学一样,他需要选定专业、开始复习。到了读研究生时,他才发现很多同学在大一大二时就已经熟悉了实验室的操作流程,自己还不如一个本科生。
“我没有机会尽早培养起专业兴趣,没有机会锻炼科研思维,我的动手能力也很差。虽说是本科母校带我走进了这一领域,但如今这些差距也不得不说是她造成的。”李梓无奈地说道。
而对于在中国科学院某所就读研究生的梁浩然来说,本科时眼界的限制还在于自己接触不到最新的研究成果。
本科毕业于华北一所非985高校的梁浩然记得:“本科时我们用的都是学校自己出的很老的教材,很多最新的研究成果都没有。”由于师资水平有限,很多任课老师也跟不上最新学术进展。
有时,学校也会请一些国内知名的学术“大腕”过来做讲座。梁浩然发现:自己在班上成绩虽然年年拔尖,却听不懂“大腕”们在讲什么,有些专业名词他甚至连听都没听说过。
#p#分页标题#e#“我的本科学校对于交叉学科的教授和引导也不够,比如生物物理、化学生物等。很多学科在本科时都没有相关课程,让我们失去了很多了解不同专业方向的机会。”这导致的最直接的问题是:当梁浩然和他的同学在选择读研方向时,根本不知道要报哪个专业,只能凭感觉。
本科学校课程低要求,“是福是祸”
在接受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采访时,不少从普通高校考入名校的研究生反映:本科学校的课程要求低,使他们在本科时没有严格要求自己并提升专业能力,最终导致与名校出身的同学越差越远。
熊康本科就读于河北某普通高校,学习成绩优异、满怀专业理想的她为了“能受到名师的教诲,和优秀的同学一起学习”,考取了中国人民大学的研究生。
与本科学校相比,人大的平台为熊康提供了更多更优质的资源。一开始,熊康并不在意自己本科学校和人大的差距。她甚至觉得,差距反而证明了自己的努力刻苦。但她逐渐意识到,“有些东西是硬伤,跨不过去的”。
在研究方法课上,熊康被要求每周阅读几十甚至上百页的英文文献,并在课堂上发言。看着其他同学在课堂上侃侃而谈,连文献都没读完的她备受打击。课后,熊康忍不住问坐在身边的同学,却被告知他们在人大读本科时就已经习惯了这种阅读强度。
事实上,熊康的本科学校设置的专业课程通过率很高,别说阅读文献,甚至连布置作业都很少有过。期末考试有的是开卷,有的是交课程论文,即使是闭卷考试,突击复习几天也能拿到高分。现在的她开始觉得,自己越来越难融入这群“人大的亲生孩子”了。
毕业于某农林类211高校的方浩成是清华大学的直博生,在以优异成绩考入清华以后,他也遇到了和熊康一样的问题。
“我在本科时有一门课最拿手,结果到了研究生时这门课几乎要垫底。”方浩成认为,这一课程应是该专业十分重要的基础课,但在大学时只是作为选修课,而且授课内容十分简单,“不用考试随便就过了”。
方浩成回忆道,本科时开卷考试很多,那时的他很高兴,觉得考试太容易了。
“当时有一位老师的课程要求严,结果学院就找到这位老师,告诉他这门课挂科率太高了,应该要求低一点,别让大家都挂了。”方浩成认为,就在这样的环境下,老师对学生的要求变得越来越低,而学生就更难自我要求了。
低要求的课程设置和培养模式让能力较差的学生可以轻松度过大学4年,而对于把名校设为目标的学生来讲,这样的低要求不仅导致他们基础更差,也让他们失去了“开脑洞”的能力与机会。
“我们对于有些课程的重视度不够,基础也很差,上了研究生才知道原来有些课的内容很重要。和清华本科的同学相比,我缺乏创造力和想象力,他们基础好,‘脑洞’都很大。”方浩成说道。
而在某知名研究所就读心理学研究生的陈集看来,自己本科学校的有些老师都不了解自己的课程,有时“自己就把自己讲晕了”。
“由于师资缺乏,按照培养计划,有些老师不得不教一些非自己研究方向的课程。曾经遇到一位老师,讲着讲着就让我们自己看书,他说他也不太明白了。”陈集表示,或许老师们自己也很无奈,这都是普通高校的“心酸”。
以考研为办学目的是对学生不负责
除了普通高校与名校的差距造成的知识短板之外,这些本科时期在普通高校就读的名校研究生,还经历了很多名校本科毕业的同学想象不到的迷茫和焦虑。
现在协和医学院就读研三、毕业于某理工类普通院校的吴雪就对自己的未来已迷茫了很久。
“我所在的本科学校一直在宣传自己的考研升学率,考研时我不知道自己对什么感兴趣,只知道学习好就得考研,却不知道为什么考研。如今我才发现,我选了一个自己不是很喜欢的专业方向。”吴雪说道。
“唯升学率”不仅让吴雪找不到适合自己的研究方向,还让她感到自己除了那点考研知识,其他什么都不会。
4年的本科生活不仅没让吴雪找到适合自己的研究方向,还让她感到自己除了那点考研知识,其他什么都不会。“我的专业英语水平达不到阅读原版文献的程度,社会学、经济学基本知识的缺乏更让我在专业研究的时候受到局限。连很多课程需要的公开演讲对我来说都很困难。”
此外,临近毕业的她在找工作时还遭遇不少“闭门羹”:很多招聘单位都对求职者的本科学校有所限制。一看到她非985的本科背景,很多单位在“简历关”就pass她了。
“为什么现在招聘时用人单位会对本科学校有偏见和限制,就是因为有些人在大学时没有接受到全面完整的本科教育。”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在接受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采访时表示。
熊丙奇认为,现在一些普通本科院校以“考研率”作为自己的办学目标,学校为了考研的同学改变课程安排,沦为“考研基地”,这已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一些学校对学生进行考核时,非考研相关的科目就让老师放水,让大家都过。他们也不要求、甚至不鼓励学生参与实践、实验、实习,学生还是高中式的学习模式。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就算考研分数高,各方面能力还是有所欠缺,学术能力有些偏弱,毕业也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熊丙奇说。
在目前的“普通高校本科生——名校研究生”的成长模式下,学生可以摆脱普通本科高校的身份,成为一所名校的研究生,但是“不能只为考一个文凭。在本科阶段就要考虑培养自己的学术能力,以便考上研究生后得到更好的发展。只为考研而学习,获取到的知识和能力都非常有限”。
#p#分页标题#e#“出身”好坏并不代表能力高低。北京某知名高校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教授认为,自己所认识的一些普通本科高校考入名校的研究生,在本专业甚至学校中都取得了十分优异的成绩。然而,他们的确需要付出比名校本科毕业生更大的努力,才能追赶甚至超过他们。
因此,对于普通学校的学生来讲,熊丙奇认为可以选择考研,但要有长远的规划。而一些普通本科高校要反思自己的人才培养模式。
“本科院校不应以考研率为办学目标。”熊丙奇说,“以考研为办学目的,是一种功利的办学方式,这是对学生的不负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