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健康或将赴港上市?医药电商战火重燃
52fw.cn 08-01 次遇见近日,有消息称,京东计划让京东健康赴港上市,拟筹资10亿美元,目前京东健康已经在进行上市计划,预期2020年底或2021年初完成。
针对相关传闻,京东方面对时代财经表示“不予置评”。
目前京东已坐拥京东数科、京东物流、京东健康和京东工业品四大垂直赛道的“独角兽”企业。
今年6月18日京东成功在港二次上市后,有观点认为,接下来很可能会迎来京东系上市潮。在京东数科确定回归科创板上市,京东物流也频频传出独立IPO消息的情况下,京东健康上市似乎显得顺理成章。
尽管京东健康CEO辛利军一再强调国内健康产业是大到“可能碰不到竞争对手”的蓝海,但随着多家互联网巨头入局,这个市场已经硝烟弥漫。
估值仍有巨大想象空间2019年5月,京东健康正式宣布独立运营。在此之前,京东健康鲜少出现在公众视野中。
但早在2013年初,京东开始销售保健品,这也被视作为京东涉足大健康领域的开端。2016年1月,京东第三方药品零售业务正式开展,4个月后,京东大药房上线,开始自营药品零售,这标志着京东正式进军医药电商行业。
据时代财经了解,京东健康主要包括医药电商、互联网医疗、智慧医院解决方案、健康服务等四个业务板块。广义上的医药电商涵盖了药品零售、药品批发以及非药物的泛健康类的商品零售(如医疗器械、保健品、滋补品,以及体检、医美服务等消费医疗服务)等业务,拥有B2B、B2C、O2O等多种业务模式。
其中B2B业务以医药批发平台“药京采”为核心。根据“药京采”公布的数据,截至2020年6月底,“药京采”的下游采购商家已经超过了17万。
B2C业务则以京东大药房为核心。目前京东大药房为全国收入规模最大的零售药房和多个药品生产企业的单一最大零售商。
辛利军在2019年7月接受采访时透露当时京东健康的全年业务收入超过100亿元,并且已经实现了盈利。
尽管京东健康并未对外披露各业务板块的详细营收情况,但京东健康相关人士向时代财经坦言,医药电商是京东在医疗健康行业的起点,同时也是京东健康目前为止最成熟、营收规模最大的业务板块。
身处同一赛道的阿里健康(00241.HK)和平安好医生(01833.HK)早已登陆港交所,但还在盈利道路上挣扎,已经实现盈利的京东健康独立上市并非不可能。
目前阿里健康和平安好医生在港股市值均超过1000亿港元,年初至今,股价涨幅也都超过100%。
根据京东健康去年11月完成A轮优先股融资时公布的情况,京东健康的估值约为70亿美元,约合542亿港元。作为同类平台中少见的盈利企业,京东健康如果真的要赴港上市,估值还有很大想象空间。
医药电商硝烟四起事实上,和京东一样,国内大部分互联网企业都将医药电商作为医疗健康赛道的切入点。
2011年6月20日,阿里首次上线淘宝医药馆,但很快就因为没有网上售药资格,被浙江药监局叫停并责令整改。
经历一波三折后,2012年2月天猫医药馆正式上线。2016年,阿里健康的另一重要品牌阿里健康大药房也正式上线运营。
阿里健康的业务布局和京东健康类似,分为5大业务板块:医药自营、医药电商平台、消费医疗、追溯及数字医疗和互联网医疗。
但目前为止阿里健康仍然靠“卖药为生”。
根据阿里健康财报,2020财年(2019年3月-2020年3月)医药自营业务收入为81.339亿元,医药电商平台业务收入为11.703亿元,两大业务板块合计收入93.042亿元,占阿里健康总收入的96.95%。
2018年,拼多多也加入了这场医药电商混战。
虽然比阿里、京东晚入局,但拼多多的发展势头并不弱。一年内,拼多多医药健康类目下的商家大约有30万,大药房旗舰店已经超过1000家,品牌旗舰店超过100家,类目在架商品超过1500万件。
尽管同为医药电商平台,阿里、京东和拼多多在某种程度上也延续了其在大电商领域的特性。
例如京东健康在医药电商业务上,直接与药品生产企业合作,再依托于京东的仓储、物流和末端配送能力,加强了渠道覆盖能力,能够帮助药企拓宽销售市场。
背靠国内最大的电商平台,阿里健康大药房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截至7月28日,阿里健康大药房的关注人数就超过846万,其B2C平台的年度活跃消费者已超过1.9亿。
但同时,阿里健康这种又当裁判又当运动员的做法也引来了争议。2017年10月,天猫将首页“医药健康”的导向页面从天猫医药馆变成了阿里健康大药房,把天猫医药馆的流量集中导向自营店。当时阿里自营店的成交单数占天猫医药馆药品类别总成交单数的90%以上。
拼多多则是将B2C模式贯彻得最彻底的。目前为止,拼多多是三大电商平台中唯一一家没有做自营药店的平台,价格也最具优势。
以拜唐苹(阿卡波糖片)为例,规格为50mgx45片的拜唐苹在阿里健康大药房和京东健康大药房的售价均为33元/盒,而在拼多多上,规格为50mgx30片的拜唐苹售价仅在16元左右。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盘和林7月28日在接受时代财经采访时表示,“摆在拼多多面前的问题是,药物一直是人们认为最能体现一分钱一分货的产品,并且尤其看重药品质量,消费者能否对低价药品有充足的信任,还需要时间来进行检验。”
垂直平台PK互联网巨头亿欧智库报告显示,2018年我国医药电商市场规模978亿元,占医药流通市场规模的4.5%,同期美国的医药电商份额是中国的7.5倍,这表明我国的医药电商仍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在这偌大市场里不止阿里、京东和拼多多三个玩家,除了跨界互联网巨头外,还有早已布局的垂直平台。
2011年,医药经济报、药店经营周报以及中国非处方药协会共同发起了医药电商“十强”评选,入选名单包括金象网、江西开心人、星辰商城网、平安1号药网、八百方网、好药师网、广东健客网、医药网、辽宁盛生网、青岛百洋健康网。
近十年过去了,平安1号药网和平安集团分手后,变身1药网成功登陆美国纳斯达克(111集团,NASDAQ.YI),金象网被被挂号网收购,曾经的“十强”大多早已默默无闻。
易观2020年3月发布的医药流通行业APP活跃度榜单显示,1药网以208.7万人的月活跃人数位列第一,京东的“药京采”位列第8,阿里健康则没有上榜。
医疗健康行业高级分析师陈乔姗7月29日在接受时代财经采访时表示,目前垂直平台“医+药”的闭环已经建成,有较大规模医师储备,在专业服务方面会更具优势。“阿里(医师人数)目前没有那么多,京东也在建立自己的医师团队,但是磨合度还没有垂直平台那么高。”
不过,从流量角度而言,综合电商平台的确有天然优势。根据《中国企业家》报道,阿里健康和京东健康合计约占全国在线药品交易市场的70%。
#p#分页标题#e#互联网规划专家杨波7月29日对时代财经表示,京东和阿里具有海量用户基础,这是其他垂直医药平台不具备的优势。“京东、阿里也具备承担药品销售风险责任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