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飞做电商,2300亿美金后的新故事
52fw.cn 07-28 次遇见在流媒体领域,自制内容打造护城河是奈飞成功的秘诀。2013年,奈飞的第一部自制剧《纸牌屋》面世,该剧单集成本高达400万美元,有数据估算,奈飞需要在一年内新增100万订阅用户才能覆盖其成本。但《纸牌屋》推出之后大受欢迎,不仅在之后提名艾美奖剧情类最佳剧集,还让奈飞仅2013年第一季度就新增用户300万。这让奈飞尝到了甜头,2018年、2019年在原创内容的预算都在120亿美元以上。
可以发现,无论是早期的DVD租赁业务,还是后期的流媒体业务,内容始终是其核心竞争力。奈飞依靠差异化内容提升用户粘性,带动会员的大幅度增长,进而增加营收。在几次转型过程中,不变的是奈飞的会员制商业模式,时至今日,奈飞依然没有任何广告收入,会员费几乎是全部的收入来源。风险在于,一旦遭遇付费会员停止增长,就会对营收增长造成影响。
而很显然,这一问题已经出现了。最新财报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奈飞的全球订阅用户人数达到2.08亿,低于此前预测的2.1亿。此外,一季度的付费用户仅增加了398万人,远低于华尔街629万的预测数字。
奈飞需要新故事,这不仅仅是因为其会员增长已经逐渐看到天花板,也因为其特有的商业模式在不断被复制——奈飞用十年积累了2亿用户,而Disney+只花了近两年时间,就在全球累积了1亿订阅用户,越来越多的对手让它不得不未雨绸缪。
首先是内容的萎缩,迪士尼和HBO上线自己的流媒体平台后,都拿回了自己作品的版权,包括迪士尼系列IP内容在内,《老友记》、《生活大爆炸》等知名作品也已经从奈飞下架;其次是价格的打压,Disney+的月费仅为 7.99 美元,Apple TV+的费用为4.99 美元,而奈飞每月基础会员8.99美元,高级会员17.99美元,价格上并没有优势。
如何应对?放眼整个互联网,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会员、广告、游戏、电商,是商业变现的四条路径。会员增长上奈飞看到了上限,广告业务本质与会员体验相悖,剩下可选择的范围就更小。其中,电商一直是高效变现的消费场景,也是一条被迪士尼验证过的路径。根据TitleMax2019年统计数据显示,全球最赚钱的25大IP中有8个IP来自迪士尼,这些IP累计经济价值高达3551.82亿美元。
从这个角度出发,通过电商来做IP变现,对于奈飞来说无疑是个好生意。
03
从视频电商到内容电商
一方面是丰富营收结构的野心,另一方面是解决外部竞争的隐患。
但奈飞做电商到底能不能成?从前,奈飞做的是平台经济,赚的只是优质内容带来的会员费;现在,Netflix.shop是纯零售业务,要让优质内容产生重复的收益,这才是奈飞想要解决的问题。事实上,这也是所有视频网站都舍不得放过的肥肉。
国内的优酷、爱奇艺、腾讯、B站很早就开始试水电商业务。
上半年火爆的网剧《山河令》,剧中角色身穿的戏服在闲鱼上拍出22万的天价,优酷随后将扇子、发簪、水壶等剧内道具都拿出来拍卖,从拍卖价格来看也相当抢手;B站也在悄悄布局电商,它有两个隐秘的电商入口,一是放在APP底栏的“会员购”,另一个则是藏在UP主主页里的"商品"。前者是B站自营,主要售卖手办、模型、图书、动漫周边等二次元向商品,后者则算是UP主的个人店铺,主要是为了方便带货。
上述这些案例,我们可以简单归集目前视频网站的电商逻辑,主要分成两个阶段:
1、过去以优爱腾为代表的玩家,最擅长的是在视频中加贴片广告,与其说是内容变现,不如说是内容带货,属于一次性行为,是视频电商的基本玩法;
2、现在是依托于优质内容做再创造,直接创作出新的商品来做零售业务,多次开发IP,更接近于内容电商的运营逻辑。
后者也是奈飞选择的转型之路,它和迪士尼做深、做长IP价值的逻辑是相通的,比起迎合需求,它更像是创造需求。从这个层面来看,迪士尼才是奈飞真正的对手。
奈飞和迪士尼,共同的优势是手握大量优质IP。奈飞在流媒体业务上多年耕耘,积累的用户是其押注电商的砝码,2亿用户被培养起为服务买单的消费习惯,奈飞再将用户引流至Netflix.shop,这将是一个庞大的潜在消费群体。但问题在于,经历过疫情的冲击,原本更依赖于实体商店销售的迪士尼也意识到了线上渠道的重要性,同样在大力加码电商。今年3月,迪士尼宣布将关闭北美至少60家迪士尼商店,以专注于运营电商业务。
在电商领域,双方看似站在了同一跑道。但「电商在线」认为,迪士尼要领先一步。在中国,迪士尼已经建立起全套的授权体系,早在2015年就已经入驻天猫,如今粉丝超过200万,迪士尼要做的只是把商品从线下搬到线上。而奈飞却要从开发商品、搭建授权网络开始做起。
相比之下,奈飞自营电商的模式更重,速度也更慢。迪士尼借助第三方电商平台的力量,可以快速扩大销售规模,运营起来也更为轻量级。如果从长远来看,很难说哪一种模式更占优势,但至少在强敌环伺的现阶段,奈飞或许应该尽可能地将触角伸到更多消费场景。入驻成熟的第三方平台,将更多的商品带到消费者面前,这同样也是抢占市场份额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