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京燕:与学生一起“玩转”地理
52fw.cn 06-10 次遇见人物档案:
李京燕 北京市第四中学地理教研组组长,地理正高级教师,北京市地理特级教师。
曾先后获得“全国优秀中学地理教育工作者”、“全国计算机辅助地理教学评优课一等奖”、“全国教育技术应用成果大奖赛一等奖”、“全国中学地理教学教案评选优秀教案奖”、“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教师奖”、“北京市师德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和奖项。出版个人著作《学教断想》。
她的教育生涯跨越乡村、职教、中专、普教,接触学生涵盖山村、城镇,常态、优秀;涉足课内学科必修、课内外结合选修、校外科技三种课堂;足迹遍及祖国的“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一种经历生成一套思想,李京燕的教学思想便植根于这样的源头。循着李京燕的思想轨迹,听她讲教学故事,一起来看李京燕如何与学生一起“玩转”地理。
“立足社会的课堂,学生收获的不仅是应用型知识,更收获了态度、情感、价值观、意志品质、坚持、责任等非智力情感。”——李京燕
“大世界”成为“小课堂”
社会是学生未来发展的主战场,今天的学习必须放眼明天的社会发展。“但是学生很难有机会在社会‘课堂’学习,因此,校园小课堂必须拓展,从而打破学生对学习认识的局限性。”李京燕认为,当推向社会的学习与校园环境学习有机结合时,学生对学习的认识就会超越“接受、考试”等狭隘的认识了。
基于这样的想法,李京燕总是想方设法将课堂搬进大自然中去。
“四勤五分田”
2007年10月,在北京四中科技实验楼的西侧出现一块小小的试验田,在此后7年的时间里,这块仅有25平方米的土地上种植过小麦、玉米、黄瓜、西红柿、水萝卜、辣椒等多种农作物。这块试验田名为“四勤五分田”,取义“通过耕种农作物,让学生们不再‘四肢不勤、五谷不分’”,而它的主人就是北京四中地理老师李京燕和她的学生们。
说起这块试验田的诞生,北京四中校长刘长铭记忆犹新:“当初李老师提出这个要求时,我实在舍不得把这块刚刚种好的草坪铲掉。”原来,当初这块本应是草坪的地面20多年来一直是一个破旧的自行车棚,为了使校园看上去更整洁和美观,学校刚刚把它整治好成为草坪。后来在李京燕老师的执著要求下,“四勤五分田”诞生了。
李京燕介绍说,那段时间,学生们几乎每天放学后都在试验田里劳作到六七点才走。“虽然很辛苦,但这是这些孩子生平第一次与土地亲密接触。通过亲自翻地、松土、筛土,他们自然而然地对泥土产生了感情,必然对自己亲手耕种的植物倍加呵护,能够感受到人体和微生物的共生,他们的世界不再局限于书本。”
除此之外,节水灌溉、垃圾处理、预防病虫害等问题,成为学生们在种植的过程中经常思考的问题。“虽然他们可能找不到更好的办法去解决实际的问题,但是经历过这些的学生,在他们的脑子里就建立了‘真实践’和‘假实践’结合的场景。”李老师认为,通过了解这块真实存在的土地的情况,使书本上的知识和实际有了接轨,从而让学生们懂得了,不仅仅是学习书本上的知识才是学习。
“当学生们丰富了对学习的认识之后,他们对校内的学习的认识也会改变,他们会认为校内知识的学习是学习前人的知识,属于间接经验的学习,而学习社会上其他的知识是直接经验的学习。”李京燕希望通过种地,学生们能够感受人与自然合作创造“农作物艺术品”的过程,懂得生活处处皆学问,而他们的知识还远远不够,必须把前人的经验积累起来,才能解决现实问题,于是学生就有了一种内在的学习的欲望。“一旦他们想去学了,那些作业和考试就不再是负担了。”
“综合自然地理实验室”
从很早以前开始,李京燕就有一个梦想——在北京四中创建一个地理实验室,“可以在其中设计几个基本的实验,比如风力侵蚀、流水侵蚀等,每一届的学生入学之后都到那里动手做一做,目的是让学生尽可能接触真实的世界。但是这个实验室不是真实的世界,也不是纸质的世界,它是纸质世界和真实世界之间的一个桥梁。”
事实上,多年之前四中曾有一个地理教室,20世纪90年代的时候,因为种种原因,地理教室被改成计算机房。从此,筹建一个超越地理教室的地理实验室就成了李京燕的一块“心病”,每次去大学参观实验室的时候,她都会在头脑中勾画四中实验室的样子。
后来有了一个契机,北京四中有了一笔建设实验室的钱,也有了一间可以建成实验室的房子。在别的学科还没有具体规划的时候,李京燕第一时间向学校递交了申请和计划书。于是,2013年初,在北师大赵济教授、中科院陈佐忠教授、北师大邱维理老师的启发、支持和指导设计下,这个拥有120平方米的“综合自然地理实验室”建成了。
去年下半年,李京燕带着高三的学生在这个实验室上了一节课,当学生看到水从“山”上冲下来,冲出一个扇形的地表形态——“冲积扇”的时候,他们非常兴奋。这让李老师很惊讶:“‘冲积扇’是高三学生最熟悉的知识点之一,几乎每次上课都会在黑板上画,学生们怎么会对如此熟悉的东西那么兴奋呢?”学生们的回答解答了她的疑惑:“老师,您知道人什么时候最兴奋吗?就是心里知道的一件事,被实验印证了的时候。”
“这就是实验的魅力,地理的魅力。”李京燕说,“在这个半模拟的空间中,有沙子、水、岩石等真实世界的东西,然而大的世界又被压缩在一个小尺度的空间中,学生将来走进真实世界的时候,就会对真实世界有一个更直观的认识。”
“课堂只是在建筑空间上有局限,但对人的思维是开放的,我们要借助小课堂,把思维的大视角打开,让校园小世界无障碍地连接社会大世界。”——李京燕
“小课堂”连接“大世界”
“局限在‘小世界’,教师只是跟着教材‘小打小闹’,很难看清楚大世界的发展轨迹,这样的教学跟不上时代变化,无法与时代接轨,是无用的教育。”因此,在李京燕看来,小课堂的教学材料要取自大世界。
“情境化教学”
李京燕认为,大世界是包含“学科发展需求、社会需求、学生发展需求”的真实世界。小世界是聚焦课堂的一个“情境”。“情境”是大世界与小课堂之间建立联系的纽带。
而怎么选定一个沟通学生与社会交流的话题情境呢?李京燕的答案是从社会中找案例,从学科知识系统中拿方法,案例如同“白菜”,方法是“刀”,教给学生,用“刀”切“菜”,教学过程就是引导学生在小课堂体会“用刀切菜”的大世界。
#p#分页标题#e#李京燕的课堂经常会选择一些课本上没有的案例,用书中所教的知识和方法来分析和解决现实中存在的问题。李京燕认为,现在的孩子整日都局限在学校,与外界的联系大多是通过电脑、手机,对世界缺乏真实的“触感”,对社会上发生的事没有兴趣,从而对学习提不起兴趣,对世界也漠不关心,“而我的课就是要让他们与外界建立联系。”
“比如我会告诉他们,组装生产苹果手机的工厂富士康,最早落脚我国台湾,之后为什么产业逐渐转移到大陆沿海,直至内陆?产业转移的规律是怎样的?”李京燕告诉记者,由于很多学生正在使用苹果产品,他们会觉得这样的案例与他们的生活联系密切,从而增加他们的兴奋点。”
“把地理生活化、情境化,让地理与学生的生活尽可能贴近。”这是李京燕授课的法宝之一,她认为,“当学生对你讲的东西不感兴趣的时候,就让他感受你的‘想’;当他对你讲的东西产生了兴趣时,就让他跟着你‘想’,最终的目的是让他自己‘想’。”
在李京燕的课堂上,学生们很少低头记笔记,李京燕会发散性提出很多问题,比如在分析长江三角洲的地理环境背景、人类环境影响时,她会将产业转移、跨区域资源调配等知识穿插其中,“授课不是让学生找答案,而是引导他们充分思考,帮助他们在脑子里形成属于自己的知识脉络。”
“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是北京四中一直提倡、四中人最引以为豪的特色之一——大量自由支配的时间、丰富的课外活动,以及可以依据个人兴趣主动选择的选修课。多年来,李京燕一直担任着学校地理研究性学习的指导任务。
在指导学生根据真实的地形地貌,按照一定的比例完成一个地理模型时,李京燕与学生一起讨论方案,跪在地上画等高线、和黏土、刷石膏,一起经历失败、总结经验,直到最后的成功。
“我会为学生讲解什么样的等高线做出来是山脊,什么样的等高线做出来是山谷,以及剖面图所显示的地质构造等,但更多时候是与学生们一起探索研究。”李京燕说,“在这个过程中,我既是参与学生讨论的引导者,也是根据学生需求及时答疑、提出建议的引导者。”
在这种课型中,李京燕将自己放在和学生一样的位置上,并通过与学生的近距离交流,细心观察学生的态度、情感、价值观的变化,观察并引导学生怎样提问、怎样思考、怎样倾听、怎样评价、怎样合作。
此外,她还发动身边一切可以调动的资源,努力让学生走进“真科学”,和真正的科学家接触。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金德生,中科院心理研究所金锋,北京生态文明工程研究院王方辰,北师大邱维理、邹学勇……这些科学界鼎鼎大名的人物,都曾经被李京燕请进四中的课堂,面对面与学生交流。“我的想法是,要让学生有个‘高起点’,知道什么是专业水准,将来向着这个方向努力。”
除了帮助学生与科学家面对面之外,她自己还努力成为“半个科学家”。从2000年以来,她除了带学生赴新疆、内蒙古、海南等地进行野外科考外,个人还跟随民间科考队奔赴青藏高原进行科学考察,考察了长江、黄河源区;进入可可西里腹地,在人迹罕至处留下足迹。她说:“引导学生做科学,教师必须是半个科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