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化学老师十年跑4万公里 写下50万字跑步日记
52fw.cn 06-17 次遇见资料图。
春节假期过去,和常人“敞开吃、出门逛、家里躺”不同,刘勇的选择有些“清流”——他在“疯狂”跑。从大年三十到正月初七,他平均每天跑步17.52公里,朋友圈里的跑步日记一日未停。
对刘勇而言,跑步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课上,他是教书育人的高三化学老师,课后,他拥有另一个身份——十年跑足4万公里的跑步“大神”,曾蝉联重庆国际马拉松市民组冠军。
化学老师成“跑迷”
2月初,上游新闻重庆晚报慢新闻记者在重庆十八中铁山坪校区见到了刘勇。时值气温不足7℃的隆冬,他身着一件灰色运动外套,内搭薄毛衣。和他人动辄三五件的冬日防寒穿搭比起来,显得有点格格不入。“我不冷。”似乎看出了记者的疑惑,刘勇笑言,“我不喜欢穿得太多,像我冬天跑步的时候,照样穿短裤,连感冒都很少。”
他清瘦,戴一副眼镜,人显得温和斯文。很难想象,三尺讲台上教化学,看上去颇有儒雅书生气的刘老师,跑起步来却是自带三分痴劲的“巴山牛”。
在重庆长跑圈,“巴山牛”是个响当当的名号。谈起取名初衷,刘勇说自己是四川巴中人,自小在大巴山下长大。“我想用‘巴山牛’三个字提醒自己,要一直发扬大巴山老黄牛吃苦耐劳的执着精神。”
▲刘勇在办公室翻阅化学教案从完成4万公里跑量到写下50万字的跑步日记,背后隐藏着的不易,刘勇都经历过:跑步的腿像灌满了铅,喉咙似吞了血。但数字每增一次,这些就越显得不值一提。
采访中,刘勇不止一次提到,若谈跑步,自己是个没有故事的人。明明擅长篮球、羽毛球、散打等,他最后却选择了看起来最为枯燥无趣的跑步。
像塑胶跑道上一颗最平凡无奇的胶粒,刘勇开始长跑的原因既无励志故事的坎坷,也无成功故事的际遇。“跑步最不容易受伤。”在他看来,篮球得邀约伙伴,羽毛球得有场地,散打得有对手。“这么一想,跑步受到的制约性最小,最容易坚持。”
2009年9月11日,刘勇在华蓥山避暑,正式练习长跑,在4万公里跑量的起跑线上迈开了第一步。3公里是第一步的距离,4个月后,这个数字累计至175公里。他成长得很快,从175公里到2010年的1366公里,2011年的3202公里,2012年的4030公里,直至2018年的5309公里。
▲刘勇正在跑步(受访者提供)跑出业余顶尖水平
刘勇跑量的提升和马拉松比赛息息相关。“一开始我觉得每天跑三公里很不错了,但每参加完一次马拉松,又感觉好像自己还能再多跑一点。”10年里,刘勇共参加全程马拉松比赛63次,半程马拉松比赛14次。为了参赛,刘勇的足迹已经遍布全国32个省份。
“我最好的名次,是在2018年阆中古城国际马拉松赛上获得的第二名。”刘勇回忆,这并非是他跑得最快的一次。2014年厦门国际马拉松赛,他以2小时40分37秒创造了他个人全马比赛的最好成绩。那一年他45岁,离他第一次完成马拉松仅仅过去了3年,耗时却缩短了整整一小时。
这个成绩是什么概念呢?记者就相关问题咨询了重庆市长跑协会秘书长朱剑。“对业余跑者来说,跑进3小时内就是高手,2小时40分就是顶尖高手。”朱剑告诉记者,这需要一定天赋。如果考虑到年龄,刘勇这个成绩可以说相当难得,提高的速度也很让人惊叹。
不加努力,哪有跑步大神?仅谈天赋,则必失其魂。成绩的背后是刘勇在十八中操场上日复一日地奔跑,操场第五道一圈430米,刘勇每天少则20圈,最多的一次用4小时39分跑了150圈。“我跑步的时间由我排课的情况的决定,下午有课就早上跑,有晚自习就下午跑,一到周末会去提高跑量。”
仿佛为了把“没故事”贯彻到底,刘勇称自己尽量让跑步的过程变得纯粹简单。一双跑鞋,一块运动手表,一套合适的衣裤,若是冬天再加一双防风手套。“足够了。”刘勇说,他跑步的时候从不带手机,也不听音乐,甚至脑海中什么也不想。“只有一个念头——跑下去。”
▲刘勇正在跑步(受访者提供)正确打开方式是跑步+记录
日常训练的成果由马拉松检验,提高成绩刘勇却自有一套训练方法。作为业余跑者,他一直通过总结经验来不断地完善自己的训练体系,并将其记录在跑步运动日记上。
上肢训练如仰卧起坐、健腹轮;上肢力量练习如俯卧撑;柔韧性练习包括拉伸压腿……详细的训练方法同2019年的运动计划一道,被写进了刘勇的第五本运动日记里。自2009年接触长跑以来,运动日记至今累计50万字。刘勇除了手写,还会将其同步到论坛和朋友圈,以供更多跑友参考。
▲刘勇的跑步运动笔记在刘勇看来,写日记的目的一开始很简单——为了督促自己坚持跑步。“跑了才能每天都写,不跑就写不出来。”他直言,他从未刻意追求过马拉松成绩。“只要训练到位,成绩自然就出来。和每天坚持跑步一样,我已经把写运动日记当成了一种习惯。”
每每回答跑友们“你是如何怎么跑出好成绩?”,刘勇总会提到一句话:“你看看我的日记就知道。” 日记详实地记录了他每天最基本的跑步时间、跑步距离、耗时、配速到跑步心情、身体反应、放松方式,甚至涉及体重、心率、血压等相关数据。“就算当天跑休,我也会做相应力量或上肢训练,让自己有‘事’可记。”
“包括“晨脉”这种细枝末节的数据,都可成为锻炼效果的依据,这和运动状态息息相关。”刘勇随手翻了一篇日记给记者介绍,“常人的晨脉大概在70-75次/分钟,我常年运动,有些心动过缓,是48次/分钟。但如果哪天这个数字快了很多,就说明我的身体出现了疲惫,今天的训练和跑步里程就会适当调整。”
#p#分页标题#e#字迹工整端正,年月周计划一目了然,还用红笔对长距离跑步次数做以标注。日记的丰富与用心程度绝不亚于一本教案,只不过学生摇身一变成了天南海北的跑友。刘勇把日记形容成自己心路历程的修行,但更多的跑友却称其为“跑步宝典”,备受追捧。
马拉松爱好者兴哥从2013年开始关注刘勇,亲眼见证了他从跑步爱好者到跑步大神的蜕变。“这个蜕变过程很激励我,让我次年也开始在朋友圈写起了运动日记。”网友大伟作为刘勇的忠实粉丝,每日更是雷打不动地“追更”。
“日记信息量丰富,指导性、实战性非常强。”大伟介绍,他尤其喜欢看比赛总结日记。“巴版(指刘勇)在日记里谈到他今年1月6日在厦门全马比赛中,因为前半程速度过快,成绩并不太理想。记录的经验和教训对我自己参加长跑比赛的影响很大。”
▲刘勇正在跑步(受访者提供)跑友为他开了一场庆祝会
相比“巴山牛”的名字,那些和刘勇熟识多年的跑友更爱亲切地称呼他为“巴版”。2011年,刘勇创建“重庆跑吧”论坛并成为版主,“巴版”之名由此得来。按刘勇的话说,10年前重庆跑马拉松的着实不多,为了更好地组织跑友,几个由他创建的重庆马拉松交流QQ群便应运而生。他笑道,“我也算是重庆跑团的元老了。”
记者看到,刘勇手机中有十几个与跑步相关的微信群,一到周末,群友们便活跃于照母山、龙头寺公园等跑步圣地。刘勇常是活动组织者,和大家多因跑结缘,48岁的春天便是其中一位。春天调侃:“我们认识7年了,除了老婆娃儿,我平时就数和刘勇相处的时间最长。”
“他这个人,不仅跑步厉害,人也实在。”谈起今年一月初的“4万公里庆祝会”,春天在电话里打开了话匣子。“刘勇这么低调的人,怎么会主动给自己开庆祝会?”春天说,“是大家想对刘勇尽一份心意,正好趁着他跑量达到4万公里的机会,
▲刘勇正在跑步(受访者提供)面对跑友们的谢意,刘勇却直言不讳,“我这些帮助其实算不得什么,反而是在和大家的交流中,我经常会因为别人一句话茅塞顿开。”“周天才老师曾说我抬脚过高,王志成老师曾说我呼吸过紧……”他说,这些提点都令他受益匪浅。庆祝会上30多位跑友齐聚,为跑到四万公里的刘勇祝贺;酒杯齐举,同样也为每一个人奔跑的梦想所喝彩。
谈到未来的打算,刘勇坦言他对跑马成绩已经没有太大追求。“我今年已虚岁50,虽没有大的病痛,但长期跑步多少带来的韧带发炎和跟腱炎依然存在。”速度的快慢于专业跑者来说至关重要,刘勇说起跑步成绩却显得轻描淡写——他更看重跑步带来的快乐。“我心理有数,5年前个人全马的最佳成绩我以后都不可能再打破。”
“10年跑了4万公里,坚持的故事才刚刚写到一半。我现在想努力突破10万公里,再继续跑个十几年吧。”只要不打雷闪电,跑步于刘勇,便是风雨无阻。
“我不会停。”他说得坚定,“人至中年回头看,跑步依然是我做得最好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