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标配研究范本(我与人民日报的故事)
52fw.cn 04-12 次遇见我是一位拥有新闻实践经验背景的高校新闻教育工作者,自上个世纪末告别安徽一家省级晚报(《新安晚报》)转岗到一所新闻院校(安徽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以来,就一直把自己对媒体的深切体验与眷念之情代入到平时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之中去。其中,就包括与《人民日报》的一番精神交往与现实交情。
记得2013年国庆前夕,我在给新闻学专业大三学生上《党报研究》这门选修课,《人民日报》是这门课的教学标配,走进课堂时,我发现一些同学却对这门课不太感兴趣。
虽然,选修课是学生自愿选择的课程,但他们上课的劲头普遍不足,听课的注意力也不集中,有时感觉自己就像一个人在唱“独角戏”,课堂气氛一度较为沉闷。
于是,我干脆停下讲课,通过课堂提问的方式了解学生学习的意愿。我当时向全班主要问了两个问题:一是,你们既然不愿意听课,那又为何选择这门课呢?学生答曰:“不是对这门课感兴趣,只是为了冲着这门课的2个学分”;二是,你为什么对《人民日报》不感兴趣,能简要说说你的真实想法吗?同学们虽然七嘴八舌,但几乎异口同声说《人民日报》会议报道多,严谨有余,活泼不足,不符合年青人的阅读兴趣。
我说,那我要做个现场微型调查,请你们如实告诉我,你们到底有多长时间的《人民日报》阅读史?同学们说,平时很少阅读,或者几乎没有完整阅读过。我接着问,那你们对《人民日报》的结论又是如何得来的?答曰:听别人说的。我说,我暂时不准备否定你们既有的观点,但布置一个课外作业,请你们连续10天完整阅读《人民日报》,两周后开展课堂讨论,说说你眼中的《人民日报》与心目中的《人民日报》是否一致?同时提醒他们,学新闻的同学一定要注意用事实说话。
谁知,两周后的课堂一扫往日沉闷的气氛,你一言我一语,讨论起来热闹非凡。绝大多数坚持连续完整阅读10天《人民日报》的同学表示,《人民日报》版面很多,会议报道或领导讲话一般只是反映在头版,其他版面报道的内容其实十分丰富,内政外交、国计民生,无所不有。尤其是副刊“大地”上刊登的许多散文、诗歌、小说,看过甚至爱不释手。因此,他们认为以前对《人民日报》的评价有误会,有偏见,纷纷愿意收回原先的不实观点。
于是,我趁热打铁从作业中精心挑选了几位做得比较好的同学做课堂重点发言,分析《人民日报》的报道究竟好在哪里?结果课堂听课效果大大出乎我的预料。就在这个班,后来有一位名叫郭云涛的同学从此坚持每天阅读《人民日报》直到毕业,本科毕业后考取了硕士研究生,他的本科和研究生毕业论文都是研究《人民日报》。我经常把这件事作为生动的例子讲给一届又一届新闻系的学生听,作为教学改革案例推荐给一拨又一拨单位新进的同事们。
因为自己是新闻媒体记者出身,我的研究视野和方向就自然放到新闻业务研究上。由于《人民日报》是我多年来每天必读的报纸之一,所以我经常把《人民日报》的报道作为研究的范本和对象。我研究《人民日报》主要分为这样几种情形:
一是研究《人民日报》的典型报道。如《思想性·个性·人情味——试析增强典型人物报道时代感和吸引力的三个着力点》《人物通讯采写的共通性和个性化差异——对国内几家权威媒体关于张云泉先进事迹报道的解读》《新闻媒体节庆日报道的现状与问题探析——基于2011年国内主流媒体的国庆报道》《标题之间的“跨界”与“混搭”》《党报开展舆论监督就要敢于“发声”和“亮剑”——对人民日报三篇批评报道及其“回应”之断想》《新媒体时代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的重构》等论文,就是以《人民日报》的某篇具体报道为研究对象。
二是研究《人民日报》记者的采写编行为规范。如《从几则新闻报道实例看新闻记者的社会责任感》《灾难性事件中的新闻舆论监督平议——从广西南丹特大矿难事故谈起》《观察采访在新闻报道中的价值与意义——基于我国新闻战线开展的“走转改”活动》《“政治家办报”思想的理论渊源、嬗变历程与时代内蕴》等论文,报的某个栏目或版面。如《“号外”也应是张新闻纸——部分报纸申奥“号外”采编的得与失》《“门面”的“装璜”与“经营”——21世纪首日部分报纸一版比较》《党报开展新闻监督和舆论引导的新路径——对<人民日报>“求证”栏目的实证研究》《践行群众路线的党报实践——以人民日报<读者来信>版为研究样本》《传播仪式观视阈下中国政治图谱的演变——基于<人民日报>国庆日头版报道及社论的分析》等论文,分别是对《人民日报》的头版或具体栏目进行的研究和阐释。
以致国内新闻传播学界有同行这样笑称,这些已经正式发表的学术论文完全可以汇编成书,取名为《人民日报研究》,我觉得创意很好,下一步可以考虑纳入研究和出版计划。
在我这些年与《人民日报》的交往和经历中,有这样几件事给我留下颇为深刻的印象:
一是《人民日报》出版社原新闻编辑室主任田玉香,她从研究刊物上了解我专门研究党报,就在2012年岁末通过邮局专门给我寄来她执编的《人民日报口述史第一部——战火染红青春岁月》,里面还附有一封信件,希望此书“对地方报纸的研究提供宝贵的资料”,让我很受感动和触动。
二是与《人民日报》政治文化部读者来信编辑室主编、现新疆分社社长杨明方先生的一段信件交往。当我把那篇研究读者来信版的文章发给杨主编后,他两次在邮件中回复道:“沈教授,真诚感谢您对《人民日报》读者来信版的高度关注和潜心研究!看到您发来的研究成果,我们感到高兴,也备受鼓舞。欢迎您与我们保持联系。”“沈教授,您对我们读者来信版的研究很专业,值得我们认真拜读,好好学习。至于建议谈不上,我就把去年底我们专刊室(现已更名为读者来信编辑室)的工作总结发给您,仅供参考。今天下午我们政治文化部要开一个业务研讨会,《人民日报》社领导参加,我在发言稿中也会提到您的研究。”后来,杨主编虽然去了《人民日报》新疆分社,而我们之间一直保持着联系和友谊。
三是与《人民日报》安徽分社原社长、资深记者刘杰的情谊。近几年,作为我校特聘教授,刘杰先生经常应邀来校与我校师生座谈讨论新闻采写经验,他的“头条背后的故事”自从在《新闻战线》连载后,一直作为我校新闻与传播学院的讲课内容。
这么多年来,《人民日报》一直是我的教学标配、科研范本,成为我生活中的良师益友,始终陪伴着我,滋养着我,激励着我。人生下半场,我和她仍将不离不弃,呵护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