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郎口中学另类教改
52fw.cn 07-07 次遇见 这样的课堂教学,是杜郎口中学的常态。记者 马跃峰摄这些年来,杜郎口中学的教改引起极大关注,不乏仿效者,也不乏质疑声。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教育需要的是创新理念,生搬硬套只能再次坠入传统教学的藩篱
中考结束。山东省茌平县杜郎口中学又交了一份不错的成绩单:高中录取率98.43%。报考重点高中96人全部录取,占毕业生总数的75%。
很少有一所乡镇公办中学,会像杜郎口中学这样,因“出格”的表现被议论——学校收取每人60元门票,每天却仍然有成百上千游客来参观;学生上讲台教课的时间竟比老师还多,但居然还有着较高的升学率;每年涌入的十多万游客带活了镇上的经济,甚至让县城里的宾馆起死回生……
一种颠覆性的教改
杜郎口,位于山东省茌平县的一个乡镇。当地人世代以农业为生,没有人会想到今日的杜郎口会因一所学校闻名。
杜郎口中学有24个班,1460名学生。
教室里没有讲台,一面有窗,其余三面设黑板,学生们相对而坐。老师在课堂上只准讲10分钟,多讲一分钟都要挨罚;上课的时候,学生或坐或站,自由自在。这样的布局,是校长崔其升要求的。
崔其升:我们对课堂有严格的时空要求。空间上,“砸”讲台、撤讲桌,教室三面设黑板。时间上,老师讲课不超过10分钟,其他时间让学生讲。
农村的孩子普遍内向,对这种学习方式很不习惯,不敢说,也不会说。家长也不理解:我们交钱让孩子上学,老师却不教了?还有的家长担心,成绩好的学生在课堂上会被拖累。
崔其升:表现欲、成就感、认同心,是学习的最大兴趣。不管原来基础怎样,只要学生能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效果就能好起来。学生成绩和能力大幅提高,家长的意见就没有了。而且,优秀生通过讲解,将知识内化,掌握得更加扎实。学习差的孩子,可以同时进步,学有所得。
在实践中,杜郎口中学逐步形成了“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即课堂自主学习三特点: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自主学习三模块:预习、展示、反馈;课堂展示六环节: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现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展示课上,有学生不愿开口,老师就不断鼓励,并给以恰如其分的好评。只要克服了第一次,以后学生就会主动参与。
崔其升:教师最大的悲哀在于包办,学生最大的问题在于依赖。课堂上,我们不看老师讲得多精彩,只看学生学得多主动。老师讲5分钟内容,学生可能用40分钟才能解决。可是,一旦他消化了,不仅掌握了知识,还获得智力提升,有一种成就感。
一场针对教师的“反思”
教学楼大厅的墙壁上,多媒体显示屏流动播放语文、数学、英语、政史地、理化生、音体美6个教学组对老师的课堂评价。四周摆放几十块反思板,写着各科老师的自我教学评价。
音乐老师张红英在反思板上写道:本周是选修课,音乐课堂是设计歌唱《我们走在大路上》,感觉不十分理想:歌唱教学把握不住旋律,教师参与过多;课件制作相对简单,没有形象地插入视频。下一步要教会学生唱谱,掌握指法。
杜郎口中学的教学改革不仅在课堂,也延伸到了课下。每天早上7:50—8:10,下午2:00—2:20,学校召开教师反思会,当场评点教师上课得失,当面奖惩。
1997年调任杜郎口中学校长的崔其升,还记得当时的情况:教师人心浮动,学生厌学情绪严重。
崔其升:1998年的一个毕业班,入学60名学生,毕业仅剩11人。究其原因,就是教师满堂灌,忽视了学生的成长需要。
崔校长决定把改变课堂教学面貌作为改革突破口,彻底解决学生“不爱学、学不懂”的问题。1999年秋,杜郎口中学对教师上课、备课、业务学习做出新规定:老师微笑上课,杜绝抄袭教材及现成教案,每周写一篇学习笔记。学生课堂上的活动量不少于35分钟。
学校还设立考评组,领导首先成为工作样板,提供直观、具体、可操作的案例,只有优秀老师才有资格当领导,奖金、福利等也聚焦课堂。
改革,当然会触动有些人的“奶酪”。有的人教学质量上不去,或从领导岗位“下”来,便写匿名信,给校长崔其升罗列了“十大罪状”,检察院曾经一周到学校查两次。直到后来,县教育局调整了一些人的岗位,改革才得以坚持。
不过,理顺了改革理念、教师观念和推动机制,提升农村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习惯,就“四两拨千斤”了。
一个引发争议的样本
改革收到的最吸引人的效果,是在考试成绩上。2005年中考时,杜郎口中学268人报考市重点茌平一中,就有267人被录取。随后3年,杜郎口中学的中考成绩一直都名列茌平县前三名。
既能提高学生素质,又能提高学习成绩,这无疑对于整个教育界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在这个光环下,大批的教育界人士如潮而至。
正泰东方大厦是茌平县唯一一家四星级酒店。从春节到“五一”,这家酒店每天接待四五百人,每月十几个组团,目的地全是杜郎口中学。这段时间,酒店因杜郎口中学而增加的营业额超过50万元。镇里的多家宾馆,客户几乎全是到杜郎口中学取经的老师。近几年,杜郎口中学至少接待了50万参观者。
一所乡村中学的“另类”教改,正以一种被观摩的民间方式传播开来。
另一种质疑也出现了。杜郎口模式毕竟产生和适用于初中阶段,随着学生们进入高中课堂,这一模式会不会半途而废?对此,茌平县教育局副局长谢金国比较乐观。
谢金国:杜郎口中学开放课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绕不开升学率。学生回到传统课堂后,也会感到不适应,但从他们的表现看,课堂发言率、学习积极性都很高。
事实证明了谢金国的话。这几年高考改革,题目越出越活,从杜郎口中学毕业的学生,自学能力强,考试成绩好。2006年,毕业生中有80人参加高考,本科录取37人,远高于全国平均录取率。
在观摩杜郎口模式的人群中,国家关工委教育专家指导中心副主任冯恩洪颇有心得。他认为,有研究显示,老师讲授后24小时,学生的知识巩固率为5%;学生在交流、合作中学习,24小时后知识巩固率为50%。冯恩洪将杜郎口改革的意义总结为:老师相信学生,释放学生潜力,教改不再纠缠于外部枝蔓的修理,而是直接进入要害。
崔其升:管理创新和教师学养至关重要。我们努力的方向,就是教师要专业、学生要海量学习,最终实现学科整合。
这些年来,杜郎口中学不乏仿效者。但同时,对杜郎口中学的教改也始终不乏质疑之声。有学校曾强行推广杜郎口中学的教学模式,但收效甚微。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杜郎口是学不来的。
崔其升:其实,教育需要的是创新的理念,生搬硬套只能再次坠入传统教学的藩篱。
这,恐怕才是另类杜郎口中学带来的最大启发吧。(记者 马跃峰/《人民日报》2010年07月09日12版) (来源: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肖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