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公”匠精神把教育扶贫融入当地的长远发展
52fw.cn 06-11 次遇见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也是教育脱贫攻坚工作的总攻之年。坚决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是一场硬仗。
打硬仗,精锐上。南开大学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坚决贯彻落实教育部部署要求,充分发挥本校教育资源优势,在教育扶贫领域向对口帮扶的甘肃省庄浪县不断加力。
在庄浪,农村中小学生正在南开大学援建的一间间“公能”素质教育发展教室(以下简称“公能”教室)中,以“玩”促“学”,感受素质教育的新成果。在此基础上,南开大学借鉴天津职业教育国际知名品牌鲁班工坊概念,并同中小学生特点结合,将“公能”教室再升级,两间开展劳动教育、锤炼工匠精神的南开大学鲁班工坊已经建设完成。南开大学还充分让研究生支教团、南开书屋、朗读亭等软硬件教育资源发挥作用,带着感情、带着责任,让孩子们得到更好成长,为新时代教育扶贫提供“南开方案”。
“公能”教育,一个都不能少
这是一间小小的教室,却蕴含着大大的能量!
“‘公能’教室让学生的心回到了学校!”谈起“公能”教室,庄浪县万泉中学校长徐全运表示,这间教室不仅让学生提升学习兴趣,更对控辍保学起到了重要作用。
庄浪县韩店小学学生正在“公能”教室上课。聂际慈/摄
小丰、小威、小西曾是让万泉中学老师颇为头疼的三名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厚的他们,甚至一度离校辍学,不管老师、家长如何劝说,都不肯返校复学。2019年下半年,南开大学援建的“公能”教室落户万泉中学。这间教室集科技、音乐、美术、书法等功能于一身,既有现代化的设备,以“硬实力”强基,更通过“爱国三问”主题墙等文化元素,传递“公能日新”的爱国理念,以“软实力”铸魂,培育学子爱国奋斗之“大公”,锻炼学子求索知识之“真能”,让庄浪中小学生感受科技日新月异发展的同时,更坚定“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之志向。
得知万泉中学建起了“公能”教室,这三名同学都主动回到了学校,并充分利用起教室的各种设备。在“公能”教室,他们可以操纵AI机器人、无人机,体验3D打印技术,自己组装电动车模型、并进行简单编程,用机械臂准确拾起、清理路上的“障碍物”……
万泉中学副校长高继平是该校“公能”教室的辅导教师,让他印象最深的是,“小威用乐高积木拼装一个复杂的汽车模型,从下午六点多一直做到晚上九点半晚自习下课,三个多小时,他全程心神专注,做得有模有样”。
从濒临辍学到心回学校,万泉中学的老师们欣喜地看到,这三名同学不仅沉浸于“公能”教室,也在其他方面有了显著进步:体育生小丰每天很早就会来到学校操场跑圈训练,小威会在文化课上认真听讲,小西曾被诊断患有抑郁症,在“公能”教育与心理辅导的联合作用下,得到了较大好转。
“万泉中学的600多名学生,全部来自当地村镇,目前全校所有学生以兴趣小组为单位,每周一三五都会定时来到‘公能’教室上课,实现了全校全员全覆盖。”徐全运认为,对学生要因材施教,每个同学的兴趣特长不同,有的同学就是动手能力很强,不能以文化课成绩一刀切,“公能”教室已经成为学校开展劳动教育的重要载体。
庄浪学生正在“公能”教室操作机器人。聂际慈/摄
针对庄浪县农村学校多、学生多,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的情况,南开大学着眼于推动当地基础教育资源均衡化和高质化,加大力气援助庄浪乡镇一级的学校发展教育事业,把好钢用在刀刃上,把“公能”教室建到乡镇去。
目前,南开大学和南开校友已累计投入近600万元,在庄浪建设了29个“公能”教室,这些教室正发挥着重要作用——韩店小学把语文、音乐、美术、科学课的课堂搬到“公能”教室,让其起到普惠性作用,受惠所有学生;郑河中心小学以“公能”教室设备为基础,开辟一层楼的“公能”空间,充分发挥各个功能模块的作用……
2020年,南开大学和南开校友还将再投入360万元,新建17间“公能”教室,实现庄浪全县乡镇中心小学、乡镇初级中学、县城小学全覆盖,让3.5万余名中小学生受益。
“公”匠精神,助力劳动教育
南开大学鲁班工坊配备有多样且先进的木工设备。聂际慈/摄
南开大学鲁班工坊不仅重视外在的技能培养,更重视内在的精神养成。每间南开大学鲁班工坊都有醒目的工匠精神文化宣传栏,“匠心独运、精雕细琢、精益求精、追求极致”“敬业、精益、专注、创新”……以精神激励引导同学们争做新时代工匠精神传承者。
安全第一,南开大学鲁班工坊制订了严格的安全规定规程。聂际慈/摄
“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为保障学生身心健康,南开大学鲁班工坊还特别制订了严格详细的安全操作规程与安全管理规定,并配备专用急救箱,严格依规操作,安全生产。
#p#分页标题#e#据了解,南开大学鲁班工坊的课程设计遵循由浅入深,从模仿到创新的原则,同学们首先学会看图、选材、切割、打孔、敲打和拼插、粘贴等基本技能,了解各种传统工具的常识和作用。随后进行模仿制作,通过使用部分工具和材料制作教学套件中提供的小木工制品,掌握锯木、刨削、组装等技能,各类自动化机床设备的结构原理和使用方法,培养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锻炼空间想象力,了解传统工艺和现代机械加工。最终让学生掌握榫卯等复杂结构的高级技能,三维设计、3D打印和激光切割的原理和应用等,实现木工作品的独立创作。这其中的每个教学环节都是围绕一件制作、完成一个任务、进行一项设计、形成一样产品来开展学习实践。
庄浪实验小学学生正在接受南开大学鲁班工坊培训。聂际慈/摄
大国工匠的核心能力在于勤劳和创造。学生们在南开大学鲁班工坊能感受中国传统工艺的文化内涵,并在劳动教育实践中,通过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碰撞,启发创新思维,锻炼动手能力,培养协作精神,实现增强劳动意识、提升科学素养与坚定文化自信三者的互相促进。
南开大学鲁班工坊将“公能”精神与国家所需的“工匠精神”相结合。聂际慈/摄
“建设南开大学鲁班工坊,不仅为训练具备精湛劳动技能的工匠,更是要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让工匠成为‘公’匠,真正为国家、为社会作出贡献。”南开大学扶贫办负责人说。
【1】【2】
(责编:崔新耀、王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