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桥”人
小编 03-03 次遇见
去年三月初,与老伴一起去大连看望钟万勰先生和杨老师。
以往,杨老师与老伴时常也会有电话交谈和隔空关照,见面还是第一次,二人碰面时都有些兴奋,叽叽咂咂的说不完的话;我与钟先生是经常见面,不在一处也是时有关注和交流。况且钟先生说“正事”时定会滔滔不绝,那次实在是不敢打搅太久,怕影响二位休息,所以说得不多。
由于时间不能太久,而钟先生一见面就眉飞色舞地介绍近期他学生取得新成果,流体的,滔滔不绝。我知道,还有一位研究电磁场学生,出国了。临了,钟先生特意问及了上海宇航学会的那个“秘书长”,其实我也有蛮长时候没有吴文煊的消息了,所以一回到上海就着手,通过学会与其联系上了。
……
吴秘书长喜欢称呼我为“陆总”,不知是客套还是抬举,我着实不是这个命的人,也一直不喜欢,还有些反感,当面纠正过几次都没有改口,就懒得再说了。直到有一次,被老伴狠狠地揶揄了一把……
那次,从上海市宇航学会出来,骑着“老坦克”顶着当午的烈日往回赶。骑到龙华路周家湾附近,发觉轮胎漏气了,夏日炎炎,路上行人稀少,好不容易在小区弄口有一修车的摊头,谁知遇上“敲竹杠”的。戴一顶遮阳的宽边草帽,一上手就把内外轮胎都矬破,全链罩撬弯,然后点上一根香烟,漫天开价。看这副嘴脸,气不打一处出,可以“一工抵三工”,以节假日标准收费都没有问题,也不能如此欺负受委屈吧。不修了,扔下一张零钱推着车就走。车子在“咯蹬咯蹬”中推着,本来还能骑的“老坦克”,变得推着都不顺。正逢龙华路一带正在开掘,沿路上几乎没有遮阴的树木,没有歇脚的商店,憋着一肚子的气,办公室是去不了了,近一个小时,一直倔着推到家里。到家时近乎有些脱水了,灌满水,洗把脸,就找一张席子铺在通风处,趴下。想睡也一时半忽而睡不着,刚要迷糊时,电话来了,老伴从隔壁递过打开“免提”的手机,只听里面在呼叫“陆总,陆总……”
“这个‘陆总’正趴着,爬都爬不起来了……”老伴在身后飘过一句不咸不淡的……
其实,想在上海航天局做一个关于“控制”的示范项目,这个想法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了,是从想着做一个自主可控软件系统的一开始就有这个想法。
当时,钟万勰先生有个学生吴志刚,在美国进修,按照计划快回来了,发来一份E-mail,说要回来。说起当地的一些高级别技术研讨会不让参加,有些不快,而与钟先生一起研究开发的那些技术,大家都很有兴趣,蛮看好的,自认为这些小卫星的控制技术,比起国外通行的要更经济、精确、可控。钟先生回信要他再待些日子,有机会还是可以多交流交流,同时把这份邮件转发给我,当时就暗暗萌发了在国内航天的控制行业中搞个示范项目的想法。
力学和控制本应该可以分成是二个不同领域的学科技术,而自主创建的结构力学与控制理论模拟关系,则用交叉学科的视角看问题,用状态空间法来解决问题,是一种自己研究出来的鲁棒控制H∞理论,把其捏在一起,当然是另辟奇径、出奇制胜啊。在北京举办学习班期间,很多年轻人会在会后、晚间聚集在饭店里常常讨论到深更半夜。听到这个消息,正遇上科委的张鳌点名要我去筹建上海CAE技术公共服务平台,如能在上海航天系统里实现“最优控制理论”的示范工程,想到这些愿景时都会使人热血贲张。
当时,上海CAE技术公共服务平台已经在国内最大吨位的门式起重机风激振动(抖振)分析、东海大桥的功率谱分析、采煤机牵引行走机构的接触应力分析、上海地铁车轮踏面沟槽磨耗的研究……都取得了有别于其他成熟商业软件的多项成果,还与上海大学合作,开发了可以进行远程共享平台开发软件的管理系统,类似有些如今日热门的“云计算”吧。整个共性技术的公共服务平台算是初露雏形,还蛮自满得意的,如能在卫星编队队形的重构以及飞机起飞等控制类领域,再能展示其别家远不及的功能,无疑将使平台建设更上一层楼。
平台建设的成果取得,离不开诸如宇航学会吴文煊、航空学会徐春栋、力学学会叶其琪、吴慧玲……的鼎立相助和热心拥戴。当我把钟万勰先生的关切告诉他时,秘书长说了一句“只是搭搭桥的,搭桥……”科学技术协会既是政府联系科技人员的桥梁和纽带,也是推动科技成果交融普及应用的平台。无疑,吴文煊们是个当仁不让的“搭桥”人。是他们,在打造科研成果的市场化过程中,开拓出一块基础理论和技术应用的试验地;是他们,在科创中心建设的浪潮中,集聚起一块创新要素和资源配置的聚集地;是他们,推动传统社会里的“熟人”关系,架起了一座科学技术和产业革命的体系化桥梁。上海的今日,无不包含着这群科协人“海纳百川、追求卓越”的胸怀和气魄,以及无私的付出和汗水。
吴志刚回国后,与钟先生的另一位学生谭述君,得到宇航学会的大力支持,吴文煊秘书长更是全程陪同、亲力亲为,促成在上海航天系统里控制专业所(803所)做了多场有所长出席、科技委主持的专场会议进行交流普及,面对面提问、进现场探讨、合作具体项目,出成果验证。其过程中,梁晋才院士、孟执中院士、甘克力所长等多位专家亲自主持项目论证、进度和验收会议,其结果认定在航空航天中达到了“燃料省、精度高、速度快”的预期。
随着项目效果的可喜成果取得,吴文煊秘书长又策划了在上海卫星总体设计所(509所)的一场专场学术交流。钟万勰先生和他的学生高强做了专题报告,以案例开始,进行实例对比,再以理论作为基础,会场气氛热烈。台下这群平时“7×24”“白加黑”工作的年轻人提问凄厉,台上图表和动画,以及公式推导当仁不让,出门时还围着汽车在讨论不休。又一场“真刀真枪”的项目就在眼前,吴文煊秘书长在一旁笑着提醒我。
#p#分页标题#e#2010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在一等奖缺席的情况下,“基于模拟关系的计算力学辛理论体系和数值方法”获得二等奖的第一位。一项全新的理论体系足以支撑起一个行业的崛起,而一个行业的崛起需要许许多多人为之付出辛勤的努力和“搭桥”。记得与钟先生在一起的时候,他会时常给我讲许许多多与其一起相伴走过的人,有的人我并不熟悉,有的技术我也并不熟悉,而如今他又惦念起上海宇航学会的吴文煊秘书长,人们不能也不会忘记他,当然我也不会忘记他,可还是有些不喜欢他称呼我的“那个”。
其实我本来就不是什么“总”的。记得当在最后落实吴承伟承接一项“锂电池”攻关时(记得还特意把吴老师从大连请到上海来做了一场论证报告),接到项目经费停止时才被告知。虽然前有市科委领导、正副院长的大会小会“宣布”时“副主任”“常务副主任”委任头衔,由于没有红头文件,原来我这个负责人也是“野豁豁(不着边际)”的“黑来来”一场闹剧,啥都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