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三板斧为演讲稿写作增色添彩
52fw.cn 08-04 次遇见 说起高考作文,很多人不由自主地想到议论文或记叙文写作。多年以来,高考作文主要是以这两种文体为主,但近几年的高考作文题与应用文写作愈加紧密地联系,如:2015年全国卷1“请给小陈、老陈或其他相关方写一封信”、2017年全国卷I“给外国友人的一封信”、2019年高考作文全国卷I“热爱劳动”演讲稿和全国卷“以青年学生当事人的身份完成写作(演讲稿、书信等)”。针对这一命题趋势,笔者以演讲稿为例,谈谈在应用文写作中,如何编排素材、把握写作对象的情感。
什么叫演讲稿?高考演讲稿文体如何写好?3月8日冠华作文搜狐自媒体平台发表了《抗疫停课不停学备战高考作文:专家告诉你如何写好演讲稿文体》,今天就不重复讲解了。其实演讲和作文在规律上有重大的区别。许多人写不好演讲稿,原因很多,其中之一是不明白一个道理:演讲和作文不同,文章的读者是单独一人,而演讲则面对众人、一人自由,可断断续续,且不受他人影响;多人共聚一室,情绪受周围的影响。他人的笑声或嘘声、会场的活跃或沉闷都会鼓舞或打击每一个人的情绪。更重要的是,演讲者与听众面对面,不像文章作者与读者互不相见,读者的情绪、反应不影响作者的情绪,而在会场上,演讲者不单纯是发出信息,同时又在现场接受听众的信息反馈,现场的反应立即影响演讲者的信心、情绪、才智的发挥,甚至决定其成败。那么,考场演讲稿除了符合特定的写作格式外,还有什么特殊要求呢?
第一斧一一内容的针对性
演讲稿作为一种实用文体,是为演讲准备的书面材料,意在公众面前就某一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既然是为了阐述某一问题而展开的,那么,演讲稿的写作就应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惟其如此,它才能够真正发挥它的实际功用,解决实际问题。要让演讲稿具有针对性,需要注意听众的身份,研究听众的意愿,讲大家关心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做到有的放矢。
【名家范例】
五年前,严几道先生为本校校长时,余方服务教育部,开学日曾有所贡献于学校。诸君多自预科毕业而来,想必闻知。士别三日,刮目相见,况时阅数载,诸君较昔当为长足之进步矣。予今长斯校,请以三事为诸君告:
一曰抱定宗旨。诸君来此求学,必有一定宗旨,欲求宗旨之正大与否,必先知大学之性质。……
二曰砥砺德行。方今风俗日偷,道德沦丧,北京社会,尤为恶劣,败德毁行之事,触目皆是,非根基深固,鲜不为流俗所染。诸君肄业大学,当能束身自爱。……
三曰敬爱师友。教员之教授,职员之任务,皆以图诸君求学便利,诸君能无动于衷乎?自应以诚相待,敬礼有加。至于同学共处一室,尤应互相亲爱,庶可收切磋之效。……
一一节选自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技法提炼】
议论文在高考作文中一直以来都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我们把演讲稿写作和议论文比较会发现,演讲稿中“内容的针对性”这一要求其实和议论文写作中的“开门见山”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我们都知道,所谓“开门见山”,指的是文章开头很快就直截了当地点明写作主题,即在文章的开始部分直接以片言明旨,亮明自己要说的问题、表达的观点、抒发的情感。反观上文,蔡元培先生开门见山,在简单地回顾了自己与北大的渊源之后,就以校长的身份直截了当地对青年学子提出了三点要求,这三点要求绝非泛泛而谈,而是直接针对当时的社会风气和北大的沉疴而提出的,可以说每一点都极富针对性,事关北大的前途和命运,故字字句句都能切中肯綮、直指人心。
【考场范文】
俗话说:“不劳动,无以立。”斯言不谬!劳动既是我们修身立命的根本,又是我们自我发展的途径。用勤劳去创造价值,用打拼去实现梦想,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更是我们每一个青年人内心深处的真实信仰。有的人认为,新时代,劳动可以被机械取代,有的人认为劳动太累,甚至以劳动为耻。但我认为,我们应以劳动为荣,热爱劳动,积极投身于劳动。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有着劳动的传统。古有男耕女织,有春秋战国时期的铁犁牛耕,我们生产出了满足人们温饱的水稻,创制出了曲辕犁、水车等,这些都是劳动下的产物。劳动推动着生产工具和生产关系的变革,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劳动。而今,我们生活中亦有诸多先行者:是南仁东戴着安全帽亲身勘测选址打造天眼,是秦明飞扎根基层助力乡村振兴,是港珠澳大桥建设者不畏艰难铸就世界奇迹……他们通过劳动实现自己的价值,完成了自己的梦想,更为中国梦助力,这些都离不开劳动。
——湖北一考生《用勞动书写新时代》
【师夷长技】
作者围绕标题写作目的明确,开篇引用俗语,论述劳动的价值与意义。接着,直接指出新时代人们对劳动的错误态度,顺势得出论点。文章第二段,作者运用名句和事例加以论证,所举事例皆是新时代背景下的各个不同岗位的劳动者,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同时也让论点更深入人心。
第二斧一一论点的集中性
为了充分调动听众的注意力,观点要十分集中,与其讲许多问题,一个都没有留下印象,不如讲很少的问题,让人家久久不能忘怀。在普通文章中可以讲十个问题,在演讲稿中最多只能讲两三个问题,而且这两三个问题还得很紧密地在逻辑上串连起来,以层层推演的方式,一环扣一环地展开。
【名家范例】
可爱的男女少年,我们的旧村里我们可做的事业多得很咧!村上的鸦片烟灯还有多少?村上的吗啡针害死了多少人?村上缠脚的女子还有多少?村上的学堂成个什么样子?村上的绅士今年卖选票得了多少钱?村上的神庙香火还是那么兴旺?村上的医生断送了几百条人命?村上的煤矿工人每日只拿到五个铜子,你知道吗?村上的工厂没有避火的铁梯,昨天火起,烧死了一百多人,你知道吗?……有志求新生活的男女少年!我们有什么权利,丢开这许多的事业去做那避世的新村生活!我们放着这个恶浊的旧村,有什么面孔,有什么良心,去寻那“和平幸福”的新村生活!
——节选自胡适《非个人主义的新生活》
【技法提炼】
“非个人主义”新生活即是“社会的”新生活。胡适先生围绕“非个人主义”新生活,设想了多个与之相关的生活场景,并用排比式疑问句把场景铺排起来,反复申说、渲染,进而使之不断地呈现在读者的眼前,语言铿锵有力,逐步击溃了那些推崇“个人主义生活”的男女青年的心理壁垒,带着他们往自己的观点上走。
演讲所面对的是聚在一起的众人,现场感极强,需要充分考虑受众对演讲者的制约,这就要求演讲稿的写作必须论点集中,分析议论时也应紧紧围绕一个观点。而这一点恰十台暗合了议论文写作中的“点题”。高考作文的立意不仅要准确,而且还应该在行文时将其显豁地展现出来,在作文中要不断提到文题,点名你的行文和问题的关系,这样才能引领读者(听者)随着你的思维而去。
【考场范文】
劳动,是全人类共同遵循的准则,从茹毛饮血的原始社会到如今辉煌的现代文明,是劳动推动历史车轮前进。劳动,也是自古以来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在田地中精耕细作创造了绵亘不绝的文明古国奇迹,开拓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创作了不可胜数的精神财富,“耕读传家”的传统绵延了千载,“民生在勤,勤则不匮”的祖训萦绕耳畔,劳动已是中国人血液中流淌着的基因。
节物风光不相待,桑田沧海须臾改。四十年改革开放,无数国人点滴劳动汇聚成时代洪流,使中国国力显著提升。农民劳动让我们端紧饭碗,工人的汗水是高楼大厦的每一块砖瓦,科研工作者使大国重器频频惊艳世界!没有劳动绝不会有今日举世瞩目的成就。
——选自广东一考生《点滴劳动,共筑盛世》
【师夷长技】
该考生开篇即紧扣演讲主题,对劳动的意义作了深入思考,认为劳动已是国人血液中的基因,正是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无数国人之点滴劳动汇聚成的时代洪流筑就了今日之盛世。行文中,考生引用诗句,以古人用辛勤的劳动造就现在强大的祖国,同时辅以凝练的事实论据强化了观点,使论点更集中,并深入人心。
第三斧一一语言的煽动性
演讲与作文的不同,归根到底在于作文是单方面的输出信息,演讲是在现场与听众交流信息,这种交流是双向的。除此之外,听众与听众也处在双向交流之中,严格地说,演讲是三角信息的相互交流。
在演讲会场中,如果要让演讲者与听众,听众与听众三方面有心领神会的交流,演讲者就要尽一切可能抓住会场上每一个听众,不让任何一个人走神。此时你的语言必须唤起他们的注意,使得他们的精神集中。所以演讲稿的语言一定要明快,耍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关键是缩短心理距离,贴近听众的感觉和情绪,这样就可能有某种煽动性。
【名家范例】
这几天,大家晓得,在昆明出现了历史上最卑劣最无耻的事情!李先生究竟犯了什么罪,竞遭此毒手?他只不过用笔写写文章,用嘴说说话,而他所写的所说的,都无非是一个没有失掉良心的中国人的话!大家都有一枝笔有一张嘴,有什么理由拿出来讲啊!有事实拿出来说啊!为什么要打要杀,而且又不敢光明正大的来打来杀,而偷偷摸摸的来暗杀!这成什么话?
今天,这里有没有特务?你站出来!是好汉的站出来!你出来讲!凭什么要杀死李先生?杀死了人,又不敢承认,还要诬蔑人,说什么“桃色事件”,说什么共产党杀共产党,无耻啊!无耻啊!这是某集团的无耻,恰是李先生的光荣!李先生在昆明被暗杀,是李先生留给昆明的光荣,也是昆明人的光荣!
——节选自闻一多《最后一次演讲》
【技法提炼】
文段所用的词汇虽然都很平常,但是却很有力量。闻一多先生多处用了疑问句、感叹句,表述直白毫不含蓄,让人能够感受到作者对李公朴先生的尊敬和对反革命分子的强烈不满。加之第二人称的使用,给人强烈的现场感。
好的演讲稿一定要让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仿佛置身现场,听到演讲人那一番或慷慨激昂或振奋人心或发人深思的话,因此类似于呼告、设问、移情等手法也是必不可少的。另外,要有煽动性,用语的力度就得和一般文章不同。比如,在一般文童,你反对一砷观念,只要说这是不对的,但是在演讲中,就要带一点情绪。你说:这是错误的,可能还是不够分量。你可以说:这是荒谬的。
【考场范文】
我想问一问,以胜利者姿态宣扬“公理战胜强权”的列强们,你们所说的公理在哪里?我想问一问,去参加胜利者庆典的政府官员们,我们国家的尊严在哪里?我想问一问,山东的父老乡亲、兄弟姐妹们,你们能接受美好的家园落入日本的现实吗?我更想问一问,在这里集会的同胞们,你们能接受一个国土沦丧、山河破碎的华夏神州吗?
亲爱的同胞们,今天,我站在这里,就是为了表明我们的态度:面对列强带着讥笑递过来的合约,我们有权利说:不!维护国家领土完整,不签字!维护民族尊严,不签字!维护世界的公理公正,绝不签字!
也许有人会说,一介书生的几声呼喊,怎么可能影响到政府,怎么能改变时局呢?我这里的回应是,在这个危难时刻,如果所有的人都默默地接受这样不公正的現实,那才是中华民族最大的悲哀,中华民族最大的耻辱。
——选自吉林一考生《我为什么站在这里?》
【师夷长技】
开篇作者运用排比、反问等修辞,在回答“我为什么站在这里”这一问题前,先给听众接连提出了四个问题,四个问题由浅入深,层层递进,语言富有气势且引人思考。接着,作者用三个感叹句表明自己站在这里的原因,浓重的爱国情,感人肺腑;极强的现场感,让人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
最新高考资讯、高考政策、考前准备、高考预测、志愿填报、录取分数线等
高考时间线的全部重要节点
尽在"高考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