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生物教案:《》教学设计
52fw.cn 07-09 次遇见
1 教学目标
在人教版高中课标教材《分子与细胞》(必修1)“第四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的“第1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中,安排了“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的活动课,并给出了一个实验设计的参考案例,这给师生提供了广阔的思维拓展空间:如实验中为什么要选择蔗糖作为实验材料?浓度为什么要确定为0.3 g/mL蔗糖?能不能选用其他实验材料或试剂?等等,学生头脑中充满着一个又一个的“?”。随着“研究性学习”在各地中学的推行与普及,高中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基本的探究能力,因此,我对该活动确定了以下目标:
1.1 知识方面:
(1)了解植物细胞发生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基本过程情况;
(2)理解植物细胞发生渗透作用的原理。
1.2 技能方面:
(1)初步学会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方法;
(2)培养“假设—实验—结论—应用”的基本科学探究能力。
1.3 态度情感方面:
(1)领悟科学探究思想方法,体念探究活动中的成功感,增强学科兴趣和自信心;
(2)培养尊重科学、事实求是的学风;
(3)培养交往合作能力。
2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实施探究实验,确定实验的材料、试剂的种类与浓度,并进行应用创新。
3 教学难点
在探究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4 课前准备
(1)实验课前,教师要求学生复习渗透作用原理及其发生条件,并做好预习,理解实验原理,了解实验目的要求和方法步骤;
(2)材料器具:洋葱、黑藻;蔗糖、KNO3、清水;天平、显微镜、秒表及其他实验器材等。
5 教学方法
合作式探究教学法
6 教学过程(见下表)
7 教学反思
(1)尽量为学生创造探究活动的机会。兴趣是动力之源,兴趣是成功之母。高中学生的自主独立意识已经相当强,教师应激发其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进行教材规定的学生实验教学时,切不可简单局限于课本中的“条条框框”,教师应尽可能创造条件引导学生实施探究性实验活动。
(2)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培育学生创造的激情。教师必须设置好探究历程的梯度,并且不能超出学生当前的认知结构和认知水平,并适时、恰当地给学生创新提供帮助,使其能享受成功喜悦,激发并能维持学生的创造热情。
(3)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在探究性学习活动过程中,一方面应严格遵守教材理论,但不一定拘泥于课本。如本实验中教师有意提供了KNO3这一实验试剂,虽然实验结果与教材设计有所区别,但只要认真分析实验现象,就可以深化对植物细胞渗透吸(失)水原理的认识,并进一步理解植物吸水与吸收矿质元素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过程,使知识实现升华。更为重要的是,本探究活动的设计突出了学生主动探究能力的培养力度,如观察能力、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尊重科学事实、实事求是的科研态度和学风等,这对于学生日后独立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十分有益。另一方面应将探究实验活动的成果予以适当拓展、延伸,进行应用创新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