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市人社局档案管理服务中心副主任魏娇
52fw.cn 06-08 次遇见芳心许兰台 匠心惠民生
作为年轻一代的档案人,她没有耀眼的头衔,也没有传奇的履历,研究生毕业于湘潭大学档案专业的她,以专注赢得认可,以专业收获赞誉,不但屡获表彰奖励,还多次收到群众“点赞”。她是市人社局档案管理服务中心副主任魏娇,年仅32岁的她,与档案结缘却有14载——本科4年、研究生3年、从业7年,始终初心不改、孜孜不倦,是我市档案行业的青年“翘楚”。
她为9万名企业职工守护“历史凭证”
近年来,位于炮台路96号的市人社局档案中心陆续接收了130多家市直改制企业移交的89602份下岗职工档案。“档案为凭,一纸千金。群众利益无小事,守护好、利用好档案,就是最大限度维护下岗职工的权益”。魏娇是这么看的,也是这么干的。
由于部分改制企业并未及时移交档案。以前,总有曾经是下岗职工的长辈,让魏娇帮忙查找档案下落。他们从“铁饭碗”到自谋职业,档案去了哪里,平时并没有过多关注。如今,不少人已届退休,档案作为原始凭证,直接影响养老金的发放——工龄多长,年龄多大,是否为特殊工种,特别是1996年国家建立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以前的视同缴费年限,都要通过档案记载来审核甄别,由此决定养老金何时领、领多少,攸关千家万户的民生保障。
学用相长,练就业务担当。学了7年档案专业的她,已然是档案管理行家,但她并不满足于理论储备,而要在实践中摸爬滚打。库房内外,每个角落都了然于心;窗口服务,每个环节都精通掌握。在她的主笔下,《档案查借阅制度》《新增档案数字化加工流程》等一批制度出炉;在她的坚持下,硬件不断升级迭代:档案装具不合格,必须专门定制;强弱电未分离,必须重新走线;温控不达标,必须添置一体式温控仪;库房和前台未分流,必须重新改造场地……
热心服务,铸就群众口碑。作为档案库房的“掌门人”,既要把好关、守好门,更要为办事群众大开方便之门。2019年9月,魏娇接待了两位退休30多年的耄耋老人,由于担心误算了养老金,要求调取档案重新核查。经查,档案并未接收,线索戛然而止,但她并没有就此作罢,耐心帮助推敲去向,并通过电话跨馆查询,在市档案馆的协助下,终于找到了老人的退休审批表。随后,她又帮着核算,确认无误后,消除了老人如鲠在喉多年的疑虑,特意送来“热忱为民·心忧群众”的锦旗。由她具体组织的“档案服务进社区”活动更是备受称道。到龄退休人员职工档案审核过程中,由于信息不对称,以往都是群众上门查询进展。“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魏娇意识到,办理退休的群众跟自己父母年纪相仿,有的住得远,出一趟门要耽搁半天,在路上多奔波一次,子女多担心一回。她打定主意,要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逐一走访红日机械厂、电磁铁厂、水运公司、恒立公司等改制企业职工比较集中的社区,将服务窗口搬到居民家门口,定期送服务送政策上门,在市民身边解决市民最关心的问题。
守正创新,成就工作佳绩。魏娇的视野常常不囿于一隅,她由接待群众受到的启发,联想到服务模式的变革,不少“金点子”被主管部门领导采纳。其中一项创举,成为我市迎接国家营商环境评价“劳动力市场监管”(一级指标)的亮点之一:为了解决档案查询和业务经办脱节问题,避免群众往返跑、反复找,她利用服务窗口进驻政务大厅的契机,极力推动数据共享和业务联办,将查档审档作为“首问负责制”的入口,通过内部“击鼓传花”,实现“一窗式受理”和“最多跑一次”,开创了全省人社领域档案查询利用的先河,并激发了社保业务“综合柜员制”改革,受到《中国劳动保障报》推介报道。
事无大小,贵在坚持。她分管查档服务以来,年均接待查询近万人次,档案无一错失纰漏,群众无一投诉举报。
她为420万页纸质档案完成“基因编序”
近9万份改制企业职工档案,全靠人工查找,冗余环节多、耗费时间长,档案利用效率亟待提升。作为办理退休等手续的前置条件,既要甄别档案真伪,防止人为篡改;又要迅速调档审档,避免延误退休。魏娇深知,依靠传统的管理模式和技术手段,已难以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也难以杜绝社保基金虚报冒领隐患。
2015年起,魏娇独挑大梁负责起市人社局档案管理数字化项目建设,经过多方考察学习、反复评估论证,她自主完成了可行性分析报告,高标准制定了项目实施方案,摸索掌握了档案数字化加工标准。为了力争把材料分类做到更精细,便于日后索引查找更便捷,一本档案便演化出几十道工序;为了确保档案不错不漏,她便亲自搭建加工场地,形成安全闭环;为了提升加工人员专业水平,她便亲自担任培训主讲人,写出近万字的讲义;为了确保加工质量,她便蹲守现场示范操作流程,并提出“三分离”“摸三遍”(即:数据加工方、质检方、中心工作人员都作为独立的质检方,质检场所、设备、时间分离,并严格按初检、复检、抽检方式进行质检)的质检方式。那段时间,她刚好有了身孕,妊娠反应十分剧烈,但为了让所有档案如期完成“基因编序”,她一直坚守现场,直到小孩出生前一个星期。同事们笑称,魏娇视使命如生命,数字化项目是她孕育的另一个“宝贝”。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努力,整个项目共完成纸质档案扫描420万多页、条目著录350多万条,关键数据都经过她的把关,归档案卷都留下了她的指纹。如今,系统运行平稳高效,查找复印档案时间由15分钟以上缩短至1分钟以内,并避免了纸质档案接触式风险,在抗战老兵参战档案、失业补助金申领凭证等突发爆增式查档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外,在实体库房饱和的情况下,新增接收数字化档案3000多份,一举实现了档案资源数字化、档案管理信息化、档案服务智能化目标,得到省人社厅的充分肯定,兄弟市州慕名前来参访取经。
为了打破空间制约,构建“互联网+档案”,她提出自己筹建官微,为群众提供“掌上”服务。说干就干,不到一周,魏娇主导的“岳阳市破产改制企业职工档案公众号”正式上线,能够提供远程查询咨询服务,部分事项实现“一次都不跑”,引来大家阵阵赞叹。接下来,她还打算自学教程,申请云端数据库,接通后台资源库,在确保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实现即时查询、自主利用和全天候服务。
她为14载光阴岁月吟咏“青春无悔”
人们常说,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
#p#分页标题#e#出生农村的魏娇坦言,高考志愿是父亲拿的主意,但知女莫若父——性格沉稳的她,具备一名档案工作者的潜质。7年的求学生涯,不断加深并印证着父亲的判断——从档案学滥觞到流变,她都能娓娓道来;从文书档案到会计档案,她都如数家珍;从档案学到管理学,她都融会贯通。关键是,她热爱这门学科,并热爱这项事业。
专业的熏陶和浸润,让她义无反顾。2014年,她通过考录进入岳阳市人社局档案中心,成长为档案专业技术骨干和中坚,并于2017年获得了档案中级职称。有人说,档案管理枯燥乏味,与故纸堆为伴,与密集架为伍。不少曾经的同窗跳槽了、曾经的同事轮岗了,但魏娇仍然坚定地站在档案行业里,甘之如饴,乐此不疲。
疫情期间,政务大厅逐步开放,尽管有了“线上”查档通道,但一些年纪较大的办事群众仍然习惯面对面咨询。魏娇主动请缨,去政务服务窗口值班。恰逢国家推出失业补助金政策,前来问询政策的群众挤爆了大厅,一些改制企业职工符合基本条件,但需要提供档案中“解除劳动协议”凭证。她一边帮助失业职工查找档案,一边扮演起政策讲解员角色。几个月下来,她不但接待服务了上千人次,还帮助两位滞留在外地的失业职工找到档案,通过微信将扫描件传输过去,并指导完成了“线上”申领。
“人社人为人民”“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魏娇用自己的方式践行着双重使命。青春无悔,她把最好的时光献给最爱的事业;踏歌而行,她用最初的理想致敬最美的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