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海伶事迹材料
52fw.cn 08-17 次遇见一根“线”,连接大山内外两个世界,架起产业致富桥梁;一张“网”,让诸多山珍飞往大山深处;一个“社”,吸引上千名农户及贫困群众踊跃加盟发展生态产业,组成青川县新型产业大军,实现了小农生产与互联网经济的对接。八年电商之路,赵海伶带4000多农户及贫困农户叩开了致富的大门。
在青川板桥海玲山珍生产基地,一张张来自国内外的特色农产品订单正源源不断地飞来。从“小作坊”到“大产业”,从“单打独斗”到“集团作战”,从“孤帆独舟”到“联合舰队”……赵海伶正和她的新型产业大军紧张地忙碌着,做强做大特有的,延伸发展没有的,实现了小农经济向农业产业化的“展翅高飞”。在她的带领下,当地贫困农户正从脚下的红土地上体味着不同时代的幸福。
一、特色产品“上规”带领贫困群众飞得更稳
赵海伶是一个地道的山里娃,打小时候起就梦想着有一天家乡人能够看到外面的世界。2009年10月,从四川外国语大学毕业后,放弃了在大城市生活,选择回到青川创业,在淘宝开设网店销售当地黑木耳等土特产,成为了全国第一位从事农村电子商务的实践者。她克服没有物流、没有网络、没有住房等困难,借助现代科技,赵海伶一年里就销售当地农户上百万元的土特产。
2010年,她成立海伶山珍商贸有限责任公司,为解决公司加工原料问题,由公司牵头组织恒丰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吸引了200多户农户成为合作社社员,在乐安、板桥、姚渡建起了200多亩的食用菌、蜂蜜标准化产业示范基地,当年网络销售额突破180万元,助农户均增收5000元以上。她先后获得了“5·12”汶川特大地震“新生榜样”、阿里巴巴“全球十佳网商”等称号。
2013年,公司按照“公司+新型经营主体+农村电子商务”、“生产订单+保护价收购”、“股份合作+按股分红+基地带农户”等运作模式,完善推广“合同订购”等基本利益联结机制,积极探索建立统一服务、股份作合作、一体化经营等多种形式利益联结机制,联系了企业和农户,连接了生产、加工和销售,沟通了山里山外,有效激发了农户发展产业的积极性。同时,随着电商产业的壮大,海伶山珍还带动了快递行业和当地种植行业,为一大批大学生和农村留守妇女提供了家门口就业的平台,吸引了140余名年轻人一起返乡创业。她先后荣获“感动广元十大人物”、四川省“三八”红旗手、“全国乡村好青年”、“CCTV2014年度三农人物”等荣誉称号。
二、品牌产品“出国”带群众飞得更远
作为牵头组建的合作社,能够网住众多种植户,赵海伶是怎么做到的?专业合作社的吸引力究竟在哪里?“我们合作社的标准化基地主要起示范作用,引导种植户以保持原生态种植模式为基础,实现科学化、规模化、网络化,”赵海伶说,“我们免费技术培训和指导,免费提供菌种,全力打造生态品牌,主动当产品的代言人,努力开拓销售市场,保持价格稳定,彻底消除种植户后顾之忧,对广大农户特别是贫困群众来说几乎是无任务成本。”
如今,她用新思维打开山里世界,她用新经济富裕山乡农村!她开创了“公司+新型经营主体+农村电子商务”、“生产订单+保护价收购”、“股份合作+按股分红+基地带农户”等运作模式,完善推广“合同订购”等基本利益联结机制,积极探索建立统一服务、股份作合作、一体化经营等多种形式利益联结机制,联系了企业和农户,连接了生产、加工和销售,沟通了山里山外,架起了农民致富增收的金桥。
赵海伶说,通过近年来的网商实践,她和团队已经熟练掌握了农村电子商务的管理运行规则。伴随当前农村电子商务产业的发展壮大,她的经营方向和重点将转向线下市场,由虚拟网络创业转向实体经济,她准备通过青川特色农副产品进入超市、景点,实现线上线下齐头并进,让合作社成为种植户与市场的“红娘”。目前,她牵头组建的合作社已筹资800余万元在青川县孔溪乡建设了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厂,占地6000平方米,合作社将结合网络平台、生产基地和加工厂房,形成产、供、销一体的现代化的涉农实体,重点加工蜂蜜、食用菌等,努力打造高端农产品,积极开拓国外市场,让合作社的农副产品飞得更远,最大限度满足市场需要。销路有了,产品又从何来?货物的质量又如何得到保障?赵海伶又是怎样通过电商带领老百姓致富增收的呢?带着疑问,记者在赵海伶的陪同下来到了板桥乡红旗现代农业园区木耳种植基地。
据赵海玲介绍,木耳种植基地由公司牵头组织老百姓成立合作社,合作社坚持合作共赢的发展理念,健全科技服务体系。有效促进了农民增收。股份中公司占股不超过10%,公司负责租地、提供优质菌种、种植技术、垫资主要原材料、回收产品等工作,社员和农户负责种植。老百姓种植木耳几乎是零成本,老百姓投入耳棒,公司将政府给予的每根木耳棒1.5元的补贴转交给老百姓,老百姓将收获的木耳卖给公司,获得利润。如果老百姓不愿种植木耳,也可以到园区务工,木耳种植到采摘都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可以解决当地不少老百姓就业问题。
“老百姓承包基地种植木耳,一亩地可获利1.5万元左右。”赵海玲说,来园区务工的老百姓每天至少也可以挣到80元左右一天,技术工人的工资还会更高,比如耳棒钻孔,日工资就有100多元。老百姓愿意加入合作社,一年的收入不会低于在外地务工。
三、集团产品“着色”我们飞得更稳
“过去的单一产品风险和成本都很高,比如木耳,只能生长两年,而我们的合作社可等不起这个时间,开拓市场没有等待。”赵海伶说,“今后我们要打造更多品牌产品,不仅要种植木耳,还要种植竹荪、天麻等特色产品,不断延伸产业链,真正实现农副产品从“小作坊”到“大产业”过渡,从单纯的电子商务领域向实体经济转型。
在合作社经营上,为发挥每个人的聪明才智,让所有人都有主人的感觉,还要打消他们心中的顾虑,赵海伶让种植户入“干股”,享受年底“分红”。她以1200元/亩的较高价格从当地农民手中租借土地,还让他们在自己土地上打工,参与种植,不仅学到技术,还可以领到劳务报酬。每年底,每个种植户还领到每亩500元不等的分红。同时,她还积极为种植户争取国家各项产业惠农政策,在发展产业的同时,可以享受政策“福利”,极大地调动了种植户的积极性。
当前已进入蜂蜜收获季节。赵海玲和他的几名同事开着一辆皮卡车和一辆面包车,奔走在青川的大山深处。为了收集到好蜂蜜,他们平均每天要走五小时左右的山路。“我们随车有3名技术人员,和养蜂农户联系后就上门收购。先检查质量,查看浓度、纯度等,收完后,立即进行杀菌、灌装、密封,确保蜂蜜品质。”赵海伶告诉记者,正宗的土蜂蜜通过电商销售价格超过百元/斤。
#p#分页标题#e#“青川的大山深处,没有工业污染,所产的蜂蜜也是纯天然的。”赵海伶说,老百姓家的蜂蜜都是“散放”在附近山坡上,由着蜜蜂们在野外自由翻飞,采着大山各种各样的野花花粉,蜂蜜的品质也是最好的。做电商卖青川老百姓家的蜂蜜,不仅是因为老百姓家蜂蜜的品质高,还有另一个原因,她是地地道道的青川人,她希望能带着老乡脱贫致富。因为蜂蜜不像木耳这些农产品可以建立园区进行统一管理,所以,必须和深山里的老百姓建立合作关系,给予资金及技术上的帮扶,让其扩大种植规模,产出高品质蜂蜜。
青川西阳沟自然保护区附近居民杨鸣夫妇,养蜂约20年。他有六七十个蜂桶,散放在海拔2000米左右的山上,蜜蜂采百花酿成“百花蜜”,杨鸣就是赵海伶的“供应商”之一。以前,杨鸣家每年至少可以产出500多斤蜂蜜,但苦于愁销路,20元/斤的低价,都很难将蜂蜜全部卖出。在与青川海伶山珍商贸有限责任公司合作后,公司给予一定技术资金补助,杨鸣夫妇扩大了养蜂规模,将蜂桶发展数百个,散放在西阳沟自然保护区内,现在每年至少可以产出2000多斤土蜂蜜。而赵海玲给予了40至50元左右一斤的价格回收,杨鸣夫妇养蜂一年可收入达10万元左右。杨鸣夫妇成功后,还带动了周边13户居民发展了养蜂,还成立了养蜂专业合作社,带动周边老百姓致富。
现如今,赵海伶的蜂蜜产品已远销至东南亚、欧盟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赵海伶说,发展产业,不能单一,否则随时会面临市场上各种风险。在下乡与老百姓的接触中,赵海伶得知,许多贫困农户在务农过程中,采摘了很多草药,但没有销路。为此,赵海伶成立了收购中药材的公司,在部分乡镇设置收购点,贫困农户将平时采摘的中药材存起来,存到一定量的时候,可以直接送到公司,也可以送至收购点。赵海玲告诉记者,以前这些贫困农户采摘的药材根本没有销路,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药材变成废物,他们开始收购药材后,刺激了贫困农户采摘药材,还让贫困农户卖到了合理的价格,实现了增收。
近年来,中医药发展规划已经升级至国家战略,创新健康大数据应用,发展“互联网+中医药”。2伴随着中医药将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工作推进,赵海伶又看到了商机,他决定带领群众特别是贫困户大力发展为中药材产业,让青川大山深处的生态中药材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也为群众增收致富拓展新的渠道。目前,已有500多户农户加入到赵海伶的中药材种植的产业大军中来。用当地老百姓的话说:“跟着海伶干肯定没错,我们相信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