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爆赚28000:趣头条如何套路7000万人,凭空估值16亿美元?
52fw.cn 06-13 次遇见趣头条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蹿红,惊艳不少人。
3月16日,趣头条完成超2亿美元B轮融资,腾讯领投,顺为资本、小米等明星资本跟投。投后整体估值超16亿美元。在此之前,趣头条赴美上市的消息也刷了一波存在感,相当撩人。
在此之前,很多人并没意识到它的存在。
趣头条是什么?
趣头条是一个类似今日头条的资讯类APP。从页面截图来看,与今日头条十分类似,也被不少人当成是今日头条的“模仿之作”。
从公开信息看,趣头条于2016年6月上线,2017年挤入中国新闻客户端排行榜前10名。
截止2017年底,累计注册用户超7000万。其中,月活近3000万,日活超1000万。
之所以不为人所知,是因为这些用户大都不在一二线城市,而是在三四线城市。他们属于网络舆论场的边缘人群,并没有被主流关注到。又因为趣头条的女性用户达到70%。因此,有评论说趣头条就是资讯界的拼多多。
腾讯之所以投资它也是这个原因,“趣头条敏锐地抓住一、二线以外城市社交流量的快速崛起,为大量非一二线城市用户提供资讯和内容消费体验,是非常有价值的尝试。”
弹窗的内容多为民生内容,符合用户定位
下沉到三四线城市,为三四线城市用户提供资讯服务。显然,他们也有资讯刚需,这和快手下沉到三四线城市,为三四线城市用户提供短视频和直播内容服务的商业逻辑是一样的。所以,看起来这是一个成功的具有创新性的商业模式。
不过,如果你仔细观察,确切来说,为三四线城市用户提供资讯服务只是一个幌子,一张精细包装起来的面具而已。
趣头条是资讯平台吗?
相信大家记得,前不久被取缔的“非法集资”平台钱宝网的口号就叫“看广告赚钱”,用户缴纳一定保证金,根据保证金多少,领取包括看广告、写问卷等等任务,然后赚取利息。其实,看广告只是幌子,因为广告都是钱宝网投资者投的,看广告对广告方并没有任何好处,存在的目的是包装它的“庞氏骗局”的核心。利息只和投资额挂钩,与广告任务毫无关系。
这不是说趣头条是钱宝网,但趣头条的内容的确产生了类似钱宝网广告的效果,它让人(或许是投资者)产生了一种这是一家内容平台的错觉,而它事实上并不是。
如何否定这一点呢?从表面上看,它有图文和视频内容,对热点也及时响应,还有不少权威媒体(比如人民网(603000,股吧)、中国新闻网)入驻。
但是,难以否认的是,极少人会主动阅读趣头条的内容。
它内容质量实在差,“三声”对其评论是:趣头条的内容更为单一,基本以转载的图文和UGC视频为主可看性低。同时由于广告出现极为频繁,趣头条的用户体验也很差。
金融八卦女的原创内容被搬运至趣头条
但这也不是最关键的,有人会说,三四线城市用户对内容质量并不敏感。
关键在于,趣头条始至终都依靠现金手段驱动用户阅读、评论。这是它这座大厦的基础,也是其用户规模和活跃度的根本。
与其说趣头条在提供内容,不如说趣头条在提供某些任务,通过现金手段刺激用户完成这些任务,达到获得相应用户规模和用户活跃度的目的。
趣头条的核心:网赚
趣头条的招牌及核心归根结底一句话:
看内容赚钱。人们多多少少听过“看广告赚钱”、“看新闻赚钱”之类,这并不特别。区别在于,金钱刺激的手段是平台的全部,还是只是一部分。这是一个平台定位的问题。而趣头条明显倾向于全部而不是一部分。
科幻电影一般上演这样一个俗套的电影情节:在未来世界里,某种体制可以精确计算人们的需求和欲望,并给于精准的满足。
趣头条深谙其道,它建立了一整套极其精确的金币奖励体系,你能够想到的如何增加和提高一款APP的用户量和活跃度的一切方法,都被简化为奖励体系中的某个项目。
签到、答题、阅读、阅读推送资讯、连续阅读奖励……都用相应的金币奖励,驱动用户去阅读,连续不断阅读。
邀请新用户(它叫收徒)、晒收入、唤醒徒弟(提醒自己拉新的用户阅读)、分享朋友圈……都有金币奖励,驱动着用户去分享朋友圈,去为平台拉新。
用户完成相应任务获得相应金币奖励,这些金币可以提现,金币越多,用户赚的也越多,用户获得相应现金激励(1000金币换算为5毛钱左右)。
这是一张严密的冷冰冰的网,充分挖掘人性的弱点和可能性,只为增长用户规模和提高用户活跃度服务。
一定程度上,这使得趣头条可以操控用户。比如它的刚刚结束的新活动:“每周狂赚28000元”。这次活动恰巧发生在趣头条预备赴美上市以及B轮融资消息曝光的期间,不乏用高额奖励达到短期内提高数据表现的目的。
显然,这样的商业模式很独特,而且比拼多多更独特,拼多多是电商平台,这点无须质疑,但趣头条是不是资讯平台,这点就值得质疑,它更应归类为网赚平台。
有人曾提过一个很务实的问题,即趣头条如果停止金币激励,日活会不会瞬间掉成0?这绝非危言耸听。
用户到底能不能赚到钱?
当然,没人关心趣头条的内容如何,绝大多数人更关心趣头条到底能不能赚钱?
#p#分页标题#e#这个问题也牵涉趣头条盈利模式的核心,如何保证用户能赚到钱,并持续为平台制造流量、引流,但又防止用户无节制赚钱(趣头条显然不能一直烧钱),并使之服务数据提升,而这又是趣头条盈利和获得融资的基础——这是一个颇为复杂的工程。
但是,偏偏在这点上,趣头条受到不少争议。在社交媒体上,质疑趣头条无法提现,以及莫名被封杀的用户非常多。
知乎用户质疑趣头条无故封杀用户
在百度搜索“趣头条 封号”,可以搜索到161万个链接,足见封号现象之普遍。
而趣头条给出的理由往往又十分模糊,让用户不明所以。
对于这种现象,我们不妨脑洞一下,这些用户已经完成了相应任务,获得相应的奖金(比如735块)后,结果趣头条判定该用户违规,封停用户的账户,735块被清零。
不难发现,出现这样一种结果:
趣头条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它拥有该用户为它带来数据提升,但它一分钱都没有付出。
如果这样的用户越多,趣头条的成本其实也就越低。
知乎有一条评论是这样说的:
出了一段时间的趣头条,现在告诉大家是假的,就算没有被封号的也只有20%左右。他们大部分是金额少,活跃度高(隔几天上线)的这种情况才能提现。像我这种邀请到几百人金额几千的都是被禁封的,如果大家不想玩个几十块就不要做了。
虽然是难以想象,但它展示了一种可能性:那就是趣头条可以通过封杀提现用户的手段,达到控制成本的目的。
很大程度上,趣头条和用户是对立的,如果趣头条需要提升数据表现,就需要用更多现金刺激用户,而随着时间推移,用户的欲望会持续膨胀,趣头条需要付出的代价也将水涨船高。
所以,这其中必须有腾挪的空间,必须节制大部分用户的收益和欲望(趣头条复杂的、易犯规的激励及提现规则就是必要手段),当然同时需要保证让少部分用户能够赚钱,而且可能赚到不少(至少从公开数据看是这样的),以此吸引更多用户参与。这是一个可以想象的灰色空间。
最后,以下这个问题留给所有趣头条用户反思:是否为趣头条作嫁衣裳,却所得甚少呢?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金融八卦女频道。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李佳佳 HN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