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论文:抵制三俗文化,还网络清朗空间
52fw.cn 05-02 次遇见近年来,各媒体选秀、相亲节目日益增多,恶搞、炒作、歪曲所谓的“艺术”花样百出,庸俗、低俗、媚俗文化群魔乱舞,腐蚀着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的价值观,危害深远。抵制三俗文化,发扬传统文化,用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价值观势在必行。
庸俗、低俗、媚俗文化的冲击,使得社会文化趋于堕落,使文化本有的促进人的发展的功能被追逐经济利润所代替,一些传播中介一味追求商业利润而忽视文化质量,加以肆意的炒作误导众多的文化消费者,一些所谓的文化人士也沉溺于追逐名利之中,把学术研究转向于炒作图名谋利,不停的周旋于网络、媒体之间,使人们面对满天飞舞的三俗文化和满地遍布的炒作无从选择,难以辨别需要什么样的精神文化。
庸俗、低俗、媚俗文化的冲击,还使得社会心理趋于浮躁,三俗文化背后往往是经济利益驱动,导致一些青少年价值观被腐蚀,浮躁心理严重,名利表现极为强烈。想尽一切可能为名,各尽手段想办法为利,裸摄、超女现象越演越烈,网络炒作、恶搞四处盛行,使得少男少女对传统教育的怀疑,甚至直接认为只要去参加某个方面选秀一举成名,而认为读书却一无是处。一些学者也难以做得板凳冷去研究学问,也去想着办法炒作,好让自己成名;很多人也无心踏实做事工作,而是炒股、买彩票以期望一夜暴富。如此这些急功近利的现象正在使得人们身心背离。
庸俗、低俗、媚俗文化的冲击,导致青少年的名利观歪曲。超女、快乐男生等等一夜成名的节目受到少男少女们的追捧,众多的少男少女不再“十年寒窗”,而是一心参加选秀以期望一夜成名,“玉米”、“笔迷”等等疯狂追“星”,导致众多少男少女信仰严重缺失,心理严重扭曲,在他们眼里,文化就是选秀,文明就是选美,青少年价值观遭受到莫大的危机。
文化是人们对伦理、道德和秩序的认定与遵循,是人们生活生存的方式方法与准则,蕴涵着人最高贵的意义,如果一个社会主流文化阵地被庸俗、低俗、媚俗文化所占领,那必然会造成社会道德沦丧、价值虚无、信仰缺失,社会必然会趋于崩溃。只有抵制三俗文化,发扬传统文化,用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塑造我们的主流文化,才能发挥文化促进人发展的真正功能。
抵制三俗文化,必须要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经历了大浪淘沙般的洗礼,沉淀于中华民族心理结构之中,“和”、“德”、“礼”、“孝”、“信”等散发出历史幽香。而目前一些庸俗、低俗、媚俗文化尚存在严重,严重的影响了社会的正常健康有序的运行和发展。这也就需要我们既要从现实状况寻找原因,同时还要充分寻求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来匡正人心的迷失、精神的迷乱、信仰的缺失,要充分发扬其中的理念和经验,以具有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来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需求、实现人民群众的文化利益为己任,客观反映文化自身发展演变的基本规律。
抵制三俗文化,必须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长处,创造出具有强大吸引力和感召力、能够引领世界风骚的先进文化。必须面向群众、面向市场,文化的发展机制和管理体制一定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努力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又要着眼于人民素质的提高,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抵制三俗文化,必须要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一是培养正确的文化观,要积极运用优秀的传统文化和现代先进文化知识来帮助青少年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不断地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不断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强化他们对优秀文化的理解和探索,培养他们科学、全面地欣赏和理解文化内涵。二是树立正确的荣辱观,要在社会大力弘扬英雄人物和优秀人物的精神,要旗帜鲜明明确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应该坚持什么、反对什么,提供什么、抵制什么,什么样的思想行为应当受到褒奖,什么样的思想行为应当受到贬斥,激励青少年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升华精神境界,形成知荣辱、促和谐的良好社会风尚。三是树立正确的名利观,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以积极的态度,以乐观的精神,保持开阔的胸怀和健康的思维状态,去看待社会、看待未来发展。要让他们看到真正的名牌、真正的名人是厚实、厚重的,可能在经过众多的积累、众多的曲折、众多的磨难下,才成就了那点“名”,而此“名”并不是真正的内涵,真正的内涵在于“名”背后的质量、价值。那些通过庸俗、低俗、媚俗来达到一夜成“虚名”的必定被遗忘于历史,而真正立足提高自己、完善自己的经过长期积累而取得“名”才如同陈年老酒,散发阵阵清香而让人心动不已。
急求一篇毛概论文
展开全部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论文 我们党的历史上,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经过长期奋斗,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进而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把一百多年来受尽外国侵略欺凌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变成了独立的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新中国。
这场中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革命,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第一代领导集体艰辛探索奠定基础 中国革命和建设胜利的过程,也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
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领导中国共产党实现了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第一次结合,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创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新中国成立以后,毛泽东又探索马列主义同中国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实践的第二次结合。
苏共二十大后,毛泽东提出“以苏为鉴”,指出现在中国处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要求“进行第二次结合”,强调“在结合上下功夫”,“努力找出在中国这块大地上建设社会主义的具体道路”。
中央第一代领导集体为此进行了艰辛探索,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础。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是一个富有中国特色的创举。
毛泽东创造性地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为和平实现社会主义改造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新经验。
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都曾设想过,无产阶级取得国家政权以后,可以对资产阶级采取“赎买”的办法。
但是,马克思、恩格斯没有机会实践他们的设想。
列宁虽在1918年和1921年两次提出“赎买”的主张,但也因受到俄国资本家的抵制而失败。
只有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人,在世界的东方大国采取“赎买”办法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并取得了成功。
从历史上看,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曾经参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解放战争中政治上大部分中立,一部分有影响的人士表现进步,拥护新民主主义,故而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作为一个集体参加了创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其代表人物参加了新中国的政府机构。
解放后,由于帝国主义对新中国的封锁,把一部分民族工商业者的市场和原材料、零配件来源切断,一部分资金冻结,促使他们对于人民政府和国营经济的依赖程度愈来愈深,愈来愈广。
人民政府实行国家资本主义政策,私营企业可以通过接受加工、订货、代销等方式维持和发展生产,可以从企业盈余中领取四分之一作为股息。
这种富有独创性的政策因对民族工商业者的生产和收入有利而为他们普遍接受。
诚然,民族工商业者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曾同人民政府发生冲突,甚至发动猖狂进攻,但经过“三反”、“五反”运动,击退了这些人的进攻,使他们认识到抗拒改造没有出路。
1953年6月,毛泽东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要在十年到十五年或者更多一点的时间内,基本上完成国家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955年中国农村掀起社会主义高潮,有力地推动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而这种改造,采取的是“赎买”的办法,即在一定时期内,国家按核定的私股股额付给私方相当高的“定息” (年息五厘),作为“赎买”的代价。
1955年秋冬,在农业、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胜利发展的形势下,毛泽东审时度势,因势利导,把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推向高潮———从个别公私合营进入全行业公私合营。
到1956年底,私营工业人数的99%、私营商业人数的85%实行了全行业公私合营,基本上完成了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就这样,中国这个世界人口最多的大国,以和平方式有秩序地实现了社会主义运动中先进的思想家和革命家以“赎买” 方法解决资产阶级问题的伟大设想。
由于发展迅猛,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难免有些简单粗糙。
但应该看到,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创造性地采用的“赎买”政策,确实取得了史无前例的、具有深远意义的成功。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是以后一切进步和发展的基础。
除此而外,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奠基作用还有许多方面: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和《论十大关系》等著作,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毛泽东领导建立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主持制定的1954年《宪法》,确立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制度,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本保证;毛泽东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又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纠正了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和贯彻执行总路线中出现的偏差和错误,制订出一整套具体路线和具体政策,包括国营工业企业工作条例草案(简称《工业七十条》)、商业工作条例草案(简称《商业四十条》)、教育工作条例草案(共三个,分别简称《高校六十条》、《中学五十条》、《小学四十条》)、科学工作条例草案(简称《科研十四条》)、文艺工作条例草案(简称《文艺八条》)等,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各个领域,都有了比...
毛泽东思想概论论文
(一)毛泽东的实事求是原则蕴含了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精髓实事求是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基本点和精髓。
所谓实事求是,也就是从客观事物的本质去研究和探讨其中所固有的规律性。
它集中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路线。
按照这条认识路线,在实际工作中就必须始终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因此,要做到实事求是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根本的途径就是必须从实际出发,向认识的对象,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的认识过程,才能把握事物的规律,作为人们行动的向导。
在毛泽东哲学思想中,实事求是的过程,也就是调查研究的过程,即是认识客观规律的过程。
毛泽东强调尊重事实,尊重规律,就是把“实事”作为认识的出发点和根据,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论的根本立场;“是”就是指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而承认事物是按照自己所固有的规律永无止境地运动、变化和发展着,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
“求”就是去研究、去探索,通过科学研究和各种实践活动,获得真理性的认识,然后又反过来指导实践,从而达到“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这就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方法。
总之,就是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把详细地占有的材料进行分析、比较,然后加以综合性的处理,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可见,实事求是原则简洁明晰地表达了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基本内容。
也就是说,毛泽东哲学思想既是实事求是原则的根据,又是这一原则的具体体现。
因此,实事求是原则涵盖着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精髓。
实事求是原则的最根本要求就是要把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与我国的社会主义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努力探讨具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道路,以便制定出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实践证明,什么时候坚持了实事求是的原则,革命就能胜利,就能发展;反之,革命就要遭到挫折,就要失败。
这是我们党几十年的革命经验总结出的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
毛泽东在长期的革命生涯中认真总结这方面的经验和成果,并概括为实事求是这个基本原则进而把它作为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基本点和精髓。
(二)毛泽东的实事求是原则与毛泽东哲学思想具有同步性的特征毛泽东的实事求是原则与毛泽东哲学思想都是建立在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这个根本问题的认识基础上,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我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因此,它们之间具有同步性的特征。
毛泽东的实事求是原则是从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破产而汲取深刻的教训中萌发出来的。
毛泽东从青少年时代起就耳闻目睹帝国主义侵华的铁证。
中国人民在水深火热的生活中挣扎,那时他就开始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探索中国革命的道路,立志改造旧中国、创造新中国的伟大理想,他根据对马克思主义的初步理解,逐步地认识到只有从我国的实际出发,才能找到解放中华民族的正确道路。
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逐渐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社会。
当时,国难当头,民不聊生,为了拯救中华民族的危亡,大批有识之士不顾个人的安危,奋起抗争,孙中山先生就是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先驱者,提出建立一个资产阶级的联合政府,结果以失败告终。
为什么西方行之有效而拿到中国来就行不通了呢?人们都感到困惑。
唯有毛泽东洞察秋毫,独树一帜,卓越的远见,发现这些设想存在一个共同的致命弱点,就是不符合中国的客观实际。
他认为脱离中国的客观实际,建立在唯心史观基础上,把希望寄托在什么“救世主”、什么“洋人”的支持是注定要失败的。
因此,他提出“唯物史观是吾党哲学的根据”,必须依靠“民众大联合”进行革命。
这是他从我国革命实践中得出的重要结论。
因此,他从湖南师范毕业以后,走上社会就更加认识到实践的重要性。
他在《讲堂录》中写道,闭门求学,其学无用,提出一切从实际出发,要“踏着人生社会的实际说话”,要“引入实际去研究实事和真理”。
(注:《毛泽东早期文稿》(1912.6—1920.11),363页。
)认为,吾人如果要在现今的世界稍为尽一点力,当然脱离不开中国这个地盘。
关于这个地盘的情形,是不可不加以实地调查及研究。
为了研究解决中国和世界存在的各种社会实际问题,他发起成立了“问题研究会”。
在会章中,他提出要把实际问题的研究和主义的研究结合起来,把社会的实践活动和资料的调查研究结合起来,以理论联系实际相结合的方法来指导工作,以上这些主张是他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轮廓。
这对以后毛泽东哲学思想和实事求是原则及方法的形成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作用。
正是因为毛泽东非常重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所以,他才对国内外各种思想、学说进行调查和研究,并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因而能够在各种纷繁复杂的社会思潮中,最终选择马克思主义作为改造中国和世界的理论武器。
确立了他坚定的信念,彻底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实现了世界观的根本转变。
毛泽东早年这些卓越建树与众不同的认识,表现在他涉足社会就具有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
毛概论文,我心目中的毛泽东
毛泽东思想概论论文 我们的集中制,是建立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制。
无产阶级的集中,是在广泛民主基础上的集中。
各级党委是执行集中领导的机关。
但是,党委的领导,是集体领导,不是第一书记个人独断。
在党委会内部只应当实行民主集中制。
第一书记同其他书记和委员之间的关系是少数服从多数。
拿中央常委或者政治局来说,常常有这样的事情,我讲的话,不管是对的还是不对的,只要大家不赞成,我就得服从他们的意见,因为他们是多数。
听说现在有一些省委、地委、县委,有这样的情况:一切事情,第一书记一个人说了就算数。
这是很错误的。
哪有一个人说了就算数的道理呢?我这是指的大事,不是指有了决议之后的日常工作。
只要是大事,就得集体讨论,认真地听取不同的意见,认真地对于复杂的情况和不同的意见加以分析。
要想到事情的几种可能性,估计情况的几个方面,好的和坏的,顺利的和困难的,可能办到的和不可能办到的。
尽可能地慎重一些,周到一些。
如果不是这样,就是一人称霸。
这样的第一书记,应当叫做霸王,不是民主集中制的“班长”。
从前有个项羽,叫做西楚霸王,他就不爱听别人的不同意见。
他那里有个范增,给他出过些主意,可是项羽不听范增的话。
另外一个人叫刘邦,就是汉高祖,他比较能够采纳各种不同的意见。
有个知识分子名叫郦食其,去见刘邦。
初一报,说是读书人,孔夫子这一派的。
回答说,现在军事时期,不见儒生。
这个郦食其就发了火,他向管门房的人说,你给我滚进去报告,老子是高阳酒徒,不是儒生。
管门房的人进去照样报告了一篇。
好,请。
请了进去,刘邦正在洗脚,连忙起来欢迎。
郦食其因为刘邦不见儒生的事,心中还有火,批评了刘邦一顿。
他说,你究竟要不要取天下,你为什么轻视长者!这时候,郦食其已经六十多岁了,刘邦比他年轻,所以他自称长者。
刘邦一听,向他道歉,立即采纳了郦食其夺取陈留县的意见。
此事见《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刘邦是在封建时代被历史家称为“豁达大度,从谏如流”的英雄人物。
刘邦同项羽打了好几年仗,结果刘邦胜了,项羽败了,不是偶然的。
我们现在有些第一书记,连封建时代的刘邦都不如,倒有点像项羽。
这些同志如果不改,最后要垮台的。
不是有一出戏叫《霸王别姬》吗?这些同志如果总是不改,难免有一天要“别姬”就是了.我为什么要讲得这样厉害呢?是想讲得挖苦一点,对一些同志戳得痛一点,让这些同志好好地想一想,最好有两天睡不着觉。
他们如果睡得着觉,我就不高兴,因为他们还没有被戳痛。
我们的集中制,是建立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制。
无产阶级的集中,是在广泛民主基础上的集中。
各级党委是执行集中领导的机关。
但是,党委的领导,是集体领导,不是第一书记个人独断。
在党委会内部只应当实行民主集中制。
第一书记同其他书记和委员之间的关系是少数服从多数。
拿中央常委或者政治局来说,常常有这样的事情,我讲的话,不管是对的还是不对的,只要大家不赞成,我就得服从他们的意见,因为他们是多数。
听说现在有一些省委、地委、县委,有这样的情况:一切事情,第一书记一个人说了就算数。
这是很错误的。
哪有一个人说了就算数的道理呢?我这是指的大事,不是指有了决议之后的日常工作。
只要是大事,就得集体讨论,认真地听取不同的意见,认真地对于复杂的情况和不同的意见加以分析。
要想到事情的几种可能性,估计情况的几个方面,好的和坏的,顺利的和困难的,可能办到的和不可能办到的。
尽可能地慎重一些,周到一些。
如果不是这样,就是一人称霸。
这样的第一书记,应当叫做霸王,不是民主集中制的“班长”。
从前有个项羽,叫做西楚霸王,他就不爱听别人的不同意见。
他那里有个范增,给他出过些主意,可是项羽不听范增的话。
另外一个人叫刘邦,就是汉高祖,他比较能够采纳各种不同的意见。
有个知识分子名叫郦食其,去见刘邦。
初一报,说是读书人,孔夫子这一派的。
回答说,现在军事时期,不见儒生。
这个郦食其就发了火,他向管门房的人说,你给我滚进去报告,老子是高阳酒徒,不是儒生。
管门房的人进去照样报告了一篇。
好,请。
请了进去,刘邦正在洗脚,连忙起来欢迎。
郦食其因为刘邦不见儒生的事,心中还有火,批评了刘邦一顿。
他说,你究竟要不要取天下,你为什么轻视长者!这时候,郦食其已经六十多岁了,刘邦比他年轻,所以他自称长者。
刘邦一听,向他道歉,立即采纳了郦食其夺取陈留县的意见。
此事见《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刘邦是在封建时代被历史家称为“豁达大度,从谏如流”的英雄人物。
刘邦同项羽打了好几年仗,结果刘邦胜了,项羽败了,不是偶然的。
我们现在有些第一书记,连封建时代的刘邦都不如,倒有点像项羽。
这些同志如果不改,最后要垮台的。
不是有一出戏叫《霸王别姬》吗?这些同志如果总是不改,难免有一天要“别姬”就是了。
(笑声)我为什么要讲得这样厉害呢?是想讲得挖苦一点,对一些同志戳得痛一点,让这些同志好好地想一想,最好有两天睡不着觉。
他们如果睡得着觉,我就不高兴,因为他们还没有被戳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