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家屋脊文化三题
02-13 次遇见摘要:肖家屋脊文化是两湖地区龙山后期或夏代早期的考古学文化。由于考古资料的限制,该文 化许多基本问题尚未理清。本文首先通过对学术史的梳理,肯定了“肖家屋脊文化”的命名;继而对该文化出土的玉器加以考察,认为数百件精美的小件玉器当属于海岱或者中原文化传统;最后通过对聚落、墓葬资料的分析,初步认为肖家屋脊文化社会已达到较高的发展水平。
肖家屋脊文化时当龙山后期或夏代早期,主要分布在长江中游两湖地区,以湖北天门石 家河遗址群的肖家屋脊龙山后期遗存为代表。该文化以其雕刻精湛的小件玉器备受学界关注, 但由于考古资料的限制,许多基本问题尚未理清,玉器来源等问题颇多争议。本文仅对其文化命名、玉器来源、聚落形态等三个问题略加讨论。
一
两湖地区龙山时代遗存最早于 20 世纪 50 年代发现于湖北天门石河镇,后来曾提出过“湖北龙山文化”“季家湖文化”“桂花树三期文化”“青龙泉三期文化”“石家河文化”等名称, 其中以“石家河文化”一名最终为大家所公认。1991 年,张绪球以 1980 年代后期对石家河遗址群大规模发掘的资料为基础,将石家河文化明确分为三期,指出晚期的“器形方面,与前两期相比,有明显的差别”。这是对两湖地区龙山遗存分期认识上的重要进展。1992 年,他在专著中进一步指出石家河文化晚期许多器形和豫中、豫西南等地相同或相似,但认为只是“南北文化交流和融合的结果”,仍将石家河文化的早、中、晚期当作一个有机整体看待。1993 年,赵辉和张弛指出,所谓石家河文化早、晚期之间的变化,或许要大于屈家岭文化和 石家河文化之间的变化。
1993 年,白云撰文对“石家河文化”分期进行重新审视,认为张绪球所说石家河文化晚期陶器与早、中期缺乏确切的承袭关系,“不应把它们简单地归纳为同一性质的文化整体”, 但并未单独命名。文章还认为鄂西的宜都石板巷子、鄂西北的均县乱石滩等龙山遗存,都与“中 原势力对江汉地区的楔入”有关,当属于“煤山文化”石板巷子类型、乱石滩类型。
1994 年,笔者在硕士学位论文中除论述“石家河文化”“早、中期”和“晚期”陶器的巨 大差异外,还讨论了聚落形态方面的“巨变”,如早、中期有规划的石家河城到晚期基本废弃, 原建筑区被灰坑、瓮棺葬叠压打破等。1995 年,我们将湖北和豫南地区龙山后期(包括张绪球所说“石家河文化”晚期)遗存,分为豫东南、豫西南—鄂西北、鄂东北、鄂西、江汉平原等五个区,认为都与王湾三期文化后期遗存有诸多共同之处,如都流行直领瓮、罐形鼎、 直柄豆、平底碗和圈足盘等陶器,说明“龙山前、后期之交,以王湾三期文化为主体的中原龙山文化大幅度向南扩张,代替了原来的石家河文化”,并详细论证了其与“禹征三苗”事件 的关系。当时我们虽指出上述五类文化遗存各有一定特色,尤其“肖家屋脊晚期遗存地方特色最浓厚”,但并未给予命名。
1997 年,孟华平对长江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谱系结构进行了系统论述,明确将晚于石家河文化的龙山后期遗存称之为“后石家河文化”,并将其分为峡江地区西、东侧的白庙类 型和石板巷子类型、鄂西北地区的乱石滩类型。2001 年,何驽在其博士学位论文当中提出“肖 家屋脊文化”的名称,用来指称江汉平原地区龙山后期遗存。后来他还有进一步的专门论述。
综合起来考虑,以“肖家屋脊文化”指称两湖地区龙山后期遗存最为合理。
一是肖家屋脊遗址在 20 世纪 80 年代经过大规模发掘,发现龙山后期的房址、灰坑、瓮棺葬等遗迹和大量遗物,层位关系清楚。同属石家河遗址群的三房湾遗址虽然发掘更早,也 曾有过“三房湾文化”的名称,但该遗址资料有限,而且未从地层上将石家河文化和晚于它 的龙山遗存明确区别开来。
二是以肖家屋脊龙山后期遗存为代表的两湖平原腹心地区文化,虽受到王湾三期文化强烈影响,但保持本地传统最为顽强,如还有少量红陶杯、红陶钵等,凹底罐、突腹小底瓮、麻 面足鼎等也颇具特色。而豫东南、豫西南、鄂西、鄂北等地文化面貌已经和王湾三期文化很接近, 基本可以纳入其文化范畴。“乱石滩文化”、“石板巷子文化” 等名称,用来指称王湾三期文化下面的子文化倒还可商,用以代表两湖平原腹心地区在内的整个龙山后期遗存则不妥。
至于时下颇为流行的“后石家河文化”,不符合考古学文化的一般命名原则,应当只是一种权宜之计。
二
肖家屋脊文化的玉器主要发现于石家河遗址群的罗家柏岭、肖家屋脊、谭家岭等遗址,其中 1988—1989 年在肖家屋脊的瓮棺葬和文化层等当中发现 157 件玉器,2015 年在谭家岭的瓮棺葬中发现 246 件玉器,这是数量最大的两批。此外,在湖北钟祥六合、荆州枣林岗 瓮棺葬和湖南澧县孙家岗的土坑墓当中,也出土了近 200 件玉器。湖南华容七星墩遗址也出有少量玉器。总数应在 600 件以上,基本都是小件玉器。这些玉器种类多样,纹饰复杂, 雕刻技术高超,有着类似“线描”的减地阳纹艺术风格,发现以来就备受关注。由于石家河文化基本没有玉器发现,那么肖家屋脊文化这些精美玉器到底来源于何方?与周围文化的玉器有何关系?这就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绝大部分学者都认同肖家屋脊文化玉器和海岱龙山文化有密切关系,或受到过龙山文化影响。早在 1979 年,巫鸿撰文将一批国内外著录的有花纹的玉器归入龙山文化,其中有一些 其实应当属于肖家屋脊文化。20 世纪 90 年代,杨建芳、杜金鹏、邓淑萍等都指出两湖龙山玉 器与海岱龙山文化存在关系。1992 年,张绪球在他的专著中说,这些玉器,是“长江中游新石器时代文化发展到一定历史时期的必然产物”,似乎持本地起源论,但在此后的文章中则明确提到来自山东龙山文化的影响。不少学者还结合古史传说,对玉器的东方来源进行解释。比如杨建芳认为东方式玉器来到江汉,与东夷迁徙有关。类似肖家屋脊文化的玉器,不仅见于海岱,还少量见于中原的禹州瓦店、襄汾陶寺,以及北方的神木石峁等遗址。石峁的鹰纹笄等玉器,多被认为来自江汉,只是解释各有不同,杨建芳认为或与“窜三苗于三危”事件有关, 邓淑萍认为可能是征伐苗蛮的战利品,冈村秀典则说可能是周原统治者分配给陕北酋长的。
要把肖家屋脊文化玉器的来龙去脉说清楚,首先得理清年代问题。按理说,如果承认肖家屋脊文化的形成与王湾三期文化的南下或者“禹征三苗”事件有关,那么其玉器也应来自王湾三期文化等黄河流域文化。我们曾指出“禹征三苗”之后江汉地区龙山后期的年代,大约在公元前 2200—1900 年之间,后来调整到公元前 2100—1700 年之间。最近方勤和向其芳 也撰文认为“距今约 4200 年至 3800 年的肖家屋脊文化阶段,石家河文化明显受到中原龙山文化(主要是王湾三期文化)的强烈影响”。目前发现的属于王湾三期文化的此类玉器,仅在瓦店龙山二期的瓮棺 W1 中出土一件,类似枣林岗 WM1、孙家岗 M9 的玉鹰形器。从陶器来看,瓦店龙山一期相当于郾城郝家台二期,属于龙山前期晚段 ;瓦店二期相当于郝家台三期或王城岗龙山第一段,属于龙山后期早段。从测年来看,瓦店龙山一期在约公元前 23—前 22 世纪,瓦店龙山三期在约公元前 22—前 18 世纪。则居于二者之间的瓦店龙山二期当在公元前 2200 年左右,与王城岗龙山第一段年代基本一致。因此,出土玉鸟的瓦店二期的年代,就要相当于或者略早于肖家屋脊文化最早的年代。
我们再看晋南和山东的情况。晋南陶寺Ⅱ M22 所出介字冠兽面形饰,与六合 W9 和谭家 岭 W8、W9 所出基本相同。Ⅱ M22 属于陶寺遗址中期遗存,也就是陶寺文化晚期,或者龙山前期晚段,相对年代肯定略早于肖家屋脊文化,绝对年代则应该不晚于公元前 2200 年。山东临朐西朱封大墓 M202 出土有类似风格的兽面纹玉笄首,如果按照栾丰实的方案将整个龙 山文化分为六期,那么大墓年代对应第三期晚段,也就是龙山前期晚段,时代也稍早于肖家 屋脊文化。从年代上推断,只能是从晋南、山东影响到两湖而非相反。
我们在 2006 年出版的论文集中的《禹征三苗探索》一文附记中有这样一段话 :“天门石家河、钟祥六合、澧县孙家岗、荆州枣林岗等遗址墓葬中所见龙山后期小件玉器,与石家河文化和更早的屈家岭文化都缺乏联系,而与中原龙山文化和龙山文化玉器有相似之处。如形态较一致的鹰形笄不但见于肖家屋脊、孙家岗、枣林岗,还发现于禹州瓦店甚至陕北 ;类似的兽面形冠状饰既见于肖家屋脊和六合,也见于临朐朱封和陶寺大墓。可见禹征三苗前后不但有中原华夏文化南进,同时还有东夷文化的渗入”。东夷文化的渗入,还可以举肖家屋脊文化所新出的具有浓郁龙山文化特征的单耳杯、直口鬶等陶器为例。可见,至少从年代上看, 只能得出中原、东方玉器向两湖地区传播的结论。我们在《禹征三苗探索》一文中根据《战 国策·魏策二》“ 禹攻三苗而东夷之民不起”的记载,指出在以前华夏与苗蛮发生战争时,东夷可能总是帮助三苗,而这次则没有行动。现在看来,东夷很可能还参与了禹征三苗的战争。 可惜目前中原和山东考古出土的相关玉器太少,限制了对这一问题的深入讨论。需要说明的是, 虽然龙山文化兽面纹等玉器的更早源头可以追溯到良渚文化,但龙山文化和肖家屋脊文化的玉器风格与良渚文化已有较大差别,而且到肖家屋脊文化形成的时候,良渚文化已经消亡了, 因此不会是良渚文化直接影响肖家屋脊文化玉器的出现。
三
肖家屋脊文化虽然是在王湾三期文化强烈冲击下形成的,但能制造如此精美的玉器,可见有着相当实力。在两湖传统一定程度上被冲断的背景下,形成了一个怎么样的社会?这是一个十分令人感兴趣的问题。我们需要通过对聚落和墓葬的剖析来回答这一问题。
肖家屋脊文化的聚落和墓葬资料还很有限,能大略看出一定布局的有肖家屋脊和孙家岗两处。肖家屋脊遗址位于石家河古城的南部偏东,原有面积约 15 万平方米,经大面积考古发掘,揭露出肖家屋脊文化(原报告所谓“石家河文化晚期”)的一个面积约 2000 平方米的较大水塘, 正好坐落在石家河文化聚落遗迹密集的中心部位,应该是破坏了原来的很多建筑 ;在水塘以西有一座残缺的肖家屋脊文化的地面式多间房屋,房屋南侧集中分布着 30 多座瓮棺葬,水塘的东部有 20 多座瓮棺葬,这些瓮棺葬也正好叠压打破了密集分布的石家河文化的灰坑、道路等。此外, 水塘北部有肖家屋脊文化的条带状红烧土遗迹,其余就是一些灰坑。整体来看,这并非普通聚落,尤其所谓水塘更像是有意挖毁石家河文化居址形成的遗存,而瓮棺葬可能有镇压或祭祀性质。
孙家岗遗址有一个面积约 13.5 万平方米的环壕聚落,环壕内南部有多处建筑台基,环壕以东为土坑墓墓葬区。这是一处级别较高的肖家屋脊文化的中心聚落,可见其社会复杂化程度较高。最值得重视的是发掘出 200 多座土坑竖穴墓葬,分区、分群排列,或体现现实中不同级别的社会组织,整体当为家族墓地。不少墓葬随葬陶器和小件玉器,尤其是有些墓葬还随葬玉璧。此外,七星墩遗址的内城在肖家屋脊文化时期可能还在沿用。
瓮棺葬从裴李岗文化开始就在中原等地存在,但一般是埋葬婴孩,同时也埋葬成年人的,主要是仰韶文化阎村类型和肖家屋脊文化。阎村类型瓮棺葬是将成人尸骨二次捡放到“伊川缸” 当中,少见随葬品,而肖家屋脊文化瓮棺葬有的一座就随葬玉器多达数十件(如谭家岭 W8 有 45 件,W9 有 63 件)。如果说这些只是上层人物的正常墓葬,则与简陋的瓮棺本身互相矛盾, 将其解释为镇压或祭祀性质则更符合情理。孙家岗的一座瓮棺葬,就正好在北墓区东西两个 墓群之间,恐怕并非因为其墓主人地位高,而是属于墓祭遗存。禹州瓦店遗址的土坑竖穴墓都没有随葬品,恰好瓮棺 W1 中出鹰、璧、钺等玉器,也应该是祭祀性质。
无论如何,聚落形态和墓葬显示,肖家屋脊文化的社会发展水平较高,有着明显的社会分化,精美玉器的制作也是在当地完成,枣林岗瓮棺葬中出土的玉料、玉坯、石钻等可为证据。肖家屋脊文化还有在天门罗家柏岭、阳新大路铺、华容七星墩等遗址发现的铜器残片和铜粒等,说明在中原文化南下的背景下,铜器冶铸技术也从中原北方地区传播到两湖地区。只 是限于材料,聚落形态以及玉器、铜器制作等的详细情况,都还知之甚少,我们只有寄希望于新的田野考古工作。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