稽前王之采章 成一代之文物——陕西潼关税村隋墓画像石棺的视觉传统及其与宫廷匠作的关系
02-13 次遇见摘要:本文以陕西潼关税村隋废太子、房陵王杨勇墓画像石棺为研究对象,将其置于中古中国历史发展脉络和南北互动、中西交通的格局中,讨论了石棺画像的视觉传统及其与宫廷匠作的关系。首先,作者追溯了图像的视觉传统,认为此传统萌自东汉,臻于北魏,续于南北朝后期,沿革有绪,发展未曾断裂,否认“复古”之说。其次,作者列举了宇文恺、何稠、阎毗、黄亘、黄衮几位隋廷技艺臣僚的匠作经历和成就,认其中或有人参与杨勇墓的相关营造事务,进而推测阎毗诏领参与的可能性最大,且主导了石棺画稿的创作和绘制。
隋代是一个短命的王朝,从开皇元年(581)立国至大业十四年(618),历38年。其间,隋结束了3个多世纪的分裂状况,重新统一了中国,并在政治、典章、礼仪制度建设上取得了开创性业绩,大兴城的营建和大运河的开凿,更是中古中国城市史和交通史上的伟大创举。上述三项成就足以建立起人们对隋代历史地位的认知,故史学界普遍认为隋代在中古中国历史上占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地位。随着考古材料的日益丰富,近年对隋代墓葬制度及与之相关的物质文化和视觉文化的研究,亦取得了很多新成果,学者们就隋墓形制、陶俑、器物、壁画、葬具面貌,及其与南北朝的关系和对唐代的影响等问题,展开了深一步的讨论。综合目前出土材料和研究成果,可知,隋代墓葬物质文化和视觉文化末现鼎革之势,其继承整合性大于开创性。
一
2005年,陕西潼关税村发现一座高等级隋墓,出土一具体量巨大、内容丰富、雕刻精湛的画像石棺。本文以该石棺为研究对象,将其置于中古中国历史发展脉络和南北互动、中西交通格局中,通过对其视觉传统的追溯及与宫廷匠作关系的讨论,藉以揭示隋代墓葬视觉文化的具体面貌和成就。
潼关税村隋墓系长斜坡墓道多天井和小龛的圆形单室砖券墓,平面呈“甲”字形,坐北朝南。由长斜坡墓道、7个过洞、6个天井、4个壁龛、砖券甬道和墓室组成,水平总长63.8米,墓底距地表深16.6米。该墓是迄今发掘的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隋代墓葬,遗憾的是,墓志被盗,主人身份不明。从墓葬地望、形制规模、墓道壁画中的十八列戟图、石葬具奢华程度以及人骨标本鉴定等方面综合判断,发掘者认为其当是仁寿末至大业初(604-606)下葬的废太子、房陵王杨勇之墓。近年,沈睿文通过对该墓形制、壁画、随葬品、葬具以及杨勇和杨广政治立场的论述,进一步支持了发掘者的观点。认为墓葬是隋废太子、房陵王杨勇墓的观点,现已被学界广泛认同。
该墓出土石棺为青色石灰岩质地,由盖板、头挡、足挡、左板、右板和底板六块青色石板构成,盖呈拱形,前高后低,头大尾小,为典型函匣式画像石棺,棺表画像采用阴线刻和减地平雕技法。
……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