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心病”到时是什么?!
52fw.cn 07-07 次遇见原标题:“空心病”也许只是 成长的烦恼
北大新生有三成学生厌学,有四成学生不知活着的意义,“空心病”正在席卷而来——最近,这篇有关“空心病”的文章在微信朋友圈刷了屏。“空心病”这个新鲜的名词,外加北大新生的光环加成,使得话题自带“爆款”气质。不过,“空心病”真有那么严重、那么泛滥吗?心理专家认为,并不是所有的迷茫情绪都可以称之为“病”,与其将“空心病”看做疾病,不如将其看做成长的契机。
采访专家:南京医科大学附属逸夫医院医学心理科心理学博士 郑爱明
1 网传“空心病”在北大新生中蔓延
流传甚广的微信文章是一位北大心理咨询师的演讲稿,他在演讲稿中这样描述“空心病”:空心病看起来就像是抑郁症。但不是普通的抑郁症,是非常严重的情况。患者会情绪低落、兴趣减退、快感缺乏,如果到精神科医院的话,会被判断成抑郁症。“空心病”核心的问题是缺乏支撑其意义感和存在感的价值观,“潜伏期”很长,初期症状只是迷茫,后期会有强烈的自杀欲望,药物和传统的心理咨询没有作用。
最为震撼的是其中所提到的数据,即使是在北大这样“尖子生”云集的高等学府,“空心病”也有席卷而来之势:北大新生中,有30.4%的学生厌恶学习,或者认为学习没有意义,还有40.4%的学生认为人生没有意义,现在活着只是按照别人的逻辑这样活下去而已,其中最极端的就是放弃自己。
2 “找不着方向”只是情绪问题
对绝大部分学生来说,高中阶段有一个确定的目标,每天的任务也有学校和老师来主导推进,需要学生自主安排的并不多。从高中到大学,不仅仅是换了一个环境,更为根本的其实是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变化。处在交替期的年轻人,身心尚不完善,神经质和敏感性在此时又达到峰值,所以进入大学后随即遭遇迷茫期,其实是一个很正常的心理阶段。
需要明确的是,心理学和医学上的“病”有着严格的定义,程度也可能比大众想象得要严重得多,像是觉得学习没有意义、生活找不到目标,在心理学或医学上只能称得上是情绪问题,对年轻人来说,是成长中的烦恼,不能称之为疾病。
3 有过自杀意念其实很平常
30.4%的学生厌学,40.4%学生认为生活没有意义,对这些数字应该怎么看呢?心理专家告诉记者,在做心理测评时会有问卷等一些评估量表,这些工具一般是经过科学的程序编制出来的,一些国外的评估量表,在进入国内的时候也需要进行“入乡随俗”的本土化的修改。评估一个人的精神状态时,量表的结果只能作为临床评估的参考,测试的结果与量表的科学性、施测者的专业性、测试者是否真实答卷等都有关系。
“你最近有没有难过过?”“你有没有曾经出现过自杀的念头?”这些问题确实会出现在评估的问卷中,但在科学测量的体系下,并不意味着如果被调查者在这两个问题勾选了“是”的选项,被调查者的精神状态就一定是负面评价。实际上,有统计曾经指出,80%-90%的人在一生中某一时间点都曾产生过自杀或轻生的念头,这是“人之常情”。
4 绝大多数迷茫的人不需要帮助
有迷茫的情绪,并不是累积着就会转化成抑郁症或是所谓的“空心病”的。这也是为什么说“找不着方向”只能算作情绪问题,而不是病的原因。99%有着迷茫情绪的人,其实并不需要外界的帮助,他们有自己修复的能力。不论是“正性”还是“负性”的情绪,对人的生存都是必不可少的,情绪有内部的“加工系统”,人体会自己在正负性的“跷跷板”之间寻找平衡。
真正需要帮助的极少数,大致会符合三个条件,一是本身面对具体的问题,处在一个危机的状态;二是面对的问题超出了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三是本人的痛苦已经影响到了社会功能。尤其是第三点,特别重要。
5 “空心病”也不是好孩子专利
迷茫的情绪在大一新生身上集中表现,但问题的种子可能在初中、小学甚至幼儿园就已经种下了。“空心病”确实是社会大环境的体现。在家长、学生都被应试教育裹挟的大环境里,分数至上,很多学生没有自主安排生活的能力,这个问题在应试的环境下被隐藏了,而到了大学,才一股脑地爆发出来。
但是也同样需要认清的是,以成绩好坏来划分“空心病”的“易感人群”,也是不科学的。“空心病”也并不是好孩子的专利,在现实生活中,成绩很好同时自主性很强,目标明确的学生大有人在。
从个体成长的角度看,感觉到迷茫了,也并不完全是一件坏事。在调整情绪过程中的思考,也是一个寻求变化的过程,是一次成长的契机。绝大部分孩子都能在迷茫中转过弯来,陷入迷茫情绪无法自拔的,才是真正需要帮助的一小部分。
6 “空心病”并非无药可医
在演讲中,作者提到了好几位走在自杀边缘的好学生。作者也提出“空心病”不是普通的抑郁症,问题是所有药物都无效,传统的心理咨询也没有效果。这似乎将“空心病”的患者划进了“药石无医”的境地。
这么快向“空心病”投降,也许并非良策。首先,没有必要将严重的“空心病”从抑郁症或是其他已有的病症名称中那么泾渭分明的剥离开来。抑郁状态、情绪低落、兴趣减退,都是“表象”,心理学家在面对这样的患者时,有自己的一套科学的治疗流程。首先要排除的是是否有器质性的疾病导致了情绪的问题。在排除器质性疾病之后,每个患者的情况又是不一样的,是不是有躯体症状、病程时间长短、有没有影响到社会功能等等,每个人隐藏到情绪背后的症结不一样,治疗也会采取对应的药物、心理咨询等不同方案。(通讯员 董玲 记者 杨彦)
(责编:聂丛笑、权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