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报》文章《书不如旧》分享本人淘书乐趣
52fw.cn 04-23 次遇见陈昌春按:自打识字起,就爱惜字纸,幼时是小人书摊的常客,中学时是当地图书馆的老主顾。1981年进南京大学读本科时进了图书馆,曾生发读完其藏书的梦想,可惜因学业繁重等其实并未读上多少闲书。前两年因搬家,把一些已顾不上阅读的新旧非专业所涉书籍(来源多样,包括新华书店、大众书局等多地的实体书店以及网购的新旧书籍),通过学校同事群送给有意收藏的老师了,可谓物尽其用。知识无涯,生也有涯,呵呵。我曾连续几年被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图书馆检索系统排为教工借书首位,并连续几年应邀参加图书馆由校领导主持的读者座谈会。明天是读书节,《中国科学报》张文静记者前几天电话访谈我的淘旧书经历。读书节之时,有机会聊几句淘旧书故事,还是挺应景的。时光流逝,再过两年就退休了。教书有涯,读书无涯。
书不如旧
中国科学报记者 张文静
“衣不如新,人不如旧”,那么,书呢?
常人于书,大多是喜欢新的,但爱旧书之人,也有不少,他们有的是因为书的内容,有的则是因为旧书里那种特有的旧情味。
曾经,逛旧书店是知识分子的趣味,也是青年学生求知的途径。如今,旧书买卖阵地转战网上,点点手指,就能或买或卖。无论是在实体书店还是网络平台,人们淘旧书、卖旧书、读旧书的乐趣和传统没有变。在提倡节约型社会的今天,旧书的流转又多了一层意义。
在4月23日“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本报特推出专题报道,讲讲旧书与人的故事。
淘旧书
淘旧书的人,各有各的目的,各有各的故事,也各有各的乐趣。
对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副教授陈昌春来说,淘来的旧书是学习与研究工作的“必需品”。
陈昌春的淘旧书生涯开始于20年前。2001年,已工作多年、年近40岁的陈昌春又回到母校南京大学攻读自然地理学专业硕士。为了购买与专业领域相关的教材和学术著作,他开始淘旧书,“一是方便,二是便宜”。那时,南京大学鼓楼校区内及周边的几家旧书店是他最常去的书店,南京朝天宫、夫子庙那边的旧书店也都跑过。那时,南京的旧书店还在蓬勃发展。
2005年开始读博士,陈昌春的一部分兴趣转向水文学史,对旧书就更需要了。而当时,淘旧书也从实体书店时代进入到了网络淘书时代。孔夫子旧书网(以下简称孔网)从此成为他淘书的“主阵地”。近两年,他还从日本、德国和美国的旧书网买过旧书。
回顾20年的淘旧书生涯,陈昌春说自己“狂喜不多,小欣喜却不少”。
比如,他的博士论文是研究江西干旱特征的,淘到的一本《民国二十三年全国雨量报告》成为了重要的文献资料。又如,1954年长江大洪水是历史上罕见的特大洪水,出于研究与收藏兴趣,陈昌春淘到了一本当时的《长江流域水文资料》。
20年来,陈昌春的旧书少说也淘了1000本,绝大多数是学术书籍。对此,陈昌春笑言自己淘旧书“很平淡”。但其实,他也有一些不同寻常的旧书。
在专业领域之外,陈昌春对语言很感兴趣。上世纪80年代初在南京大学读本科时,他就很喜欢粤语,专门从学校图书馆借来了一本香港出版的《李氏中文字典》。最近几年突然想起这本书,也很怀念当年的大学时光,于是在孔网上又买了一本。
如果说陈昌春经历的是国内淘旧书从实体书店到网络时代的转变,那么刘凌子体验的则是日本的淘旧书文化。
刘凌子在2014年到日本,先后在福冈、东京留学,从那时起,她就接触了日本的二手书店。她几乎每周都会去逛旧书店,买些漫画、小说。也曾跟着喜欢逛旧书店的导师在广岛、名古屋等地四处淘书,淘的旧书以研究类书籍为主。
......
附:
南京旧书店逐渐绝灭—城市人文的剪影,政府、大学等或应伸以援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