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博士被当反面教材 网友:不好好学习就跟他一样
52fw.cn 07-03 次遇见6月21日,山西太谷。33岁的林文是中科院博士,毕业后成为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的一位老师,并致力研究旱作小麦水分和肥料的高效利用。因为常年蹲在地里,他被不少人误认为是农民,甚至被当成反面教材教育孩子。
农学博士常年蹲麦田,被村民误当反面教材教育孩子 (来源:梨视频)
林文表示,有人路过看到他们这副样子,就教育自家小孩:你看,上学不好好学习,将来就和他们一样!然而,从来没有人问,你们是哪个学校的,而只是问你是哪个村的。言语中带着质疑和嫌弃。林文称,自己出生农村,是农村教育了我,我知道农民朋友有多么的难,多么的不容易,当初选择学农,跟这些有一定的关系。我希望通过所学的知识,来更好地服务农村。
加强全民农业通识教育,刻不容缓!
有不少出身农村的网友表示,农民自身就看不起农民,特别是长期从事农民职业的鄙视越来越深。虽然袁隆平受到了全国人民的尊敬,可这些人中没有几个想让自己的孩子从事农业、农村工作。
一方面,农民太苦,曾经没日没夜地在田间劳作只为饱腹。粮食价格低,种地赚不到钱,一辈子受穷。再有,农民普遍受教育水平不高,生活中容易反受其害。因此农民缺乏对自身身份的认同,连同觉得种地这件事也不体面,所以会拼了命地希望孩子远离农村,彻底改变子孙后代的生命底色。因此,拿年纪轻轻却整天在田间地头“晃悠”的林文博士当反面教材也不足为奇。
另一方面,村民即便知道你是博士、硕士、大学生,但还是没有脱离农田和庄稼,读那么多书花那么钱,兜兜转转又回到了农村,就是没有出息的表现,因此林文代表的农学人才依旧没有逃脱反面教材的宿命。
可见,农民思想的局限性和短视也影响了农村的发展,和农村人才的培养。所以,农业通识教育的呼吁是全民性的,而不仅仅是针对学生。
中国孩子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嫌弃农村、逃离农村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指出,博士蹲麦田搞研究,被农民误会当作反面教材教育孩子,一方面“凸显”了博士扎根农村的研究精神,另一面也反映出中国教育的某种缺陷,几乎所有村民都把教育孩子离开农村作为培养目标。一位研究农村的学者曾表达对农村发展的看法时说,中国农村发展的最大短板在缺人才,而几乎所有的青壮年从小接受的教育都是嫌弃农村,逃离农村。可见,这一状况不改变,建设新农村却难实现。
家庭:近7成受访者不愿子女务农 辛苦又不赚钱!
2018年,中国乡村之声针对全国31省的农村居民发起大型问卷调查活动《谁在种地?》。此次调查共回收问卷591份,调查对象全部为农村居民,受访者中专职务农的占53%,兼职务农的占39%,非农工作占8%。
调查结果显示:(1)68%的受访者表示不希望儿女成为农民,其主要原因是嫌务农辛苦且收入低。(2)65.6%的受访者表示,村内没有返乡创业者。(3)72.3%的受访者表示,在外获得成功的人士不愿回村发展↓↓
高校:4个矛盾阻碍人才向农村流动
沈阳农业大学柴宇教授指出,我国涉农大学生进入县级以下基层企业、进入农村就业创业的比例还相当低。人才瓶颈已经严重制约了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步伐,而由于城乡环境差异等诸多因素,高水平人才往往不愿意留在农村。
柴宇教授指出,这其中有两个矛盾:一是现代农村对劳动力的高素质要求与本地劳动力文化水平相对较低的矛盾;二是大学生基层就业数量较少与需求旺盛的矛盾。这两个矛盾还会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存在,何时改变则取决于人才以什么样的速度流向县域。
其实,教育者和大学生已经看到了县域这个巨大的人才市场,并随着国家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基层人才需求还会持续增长。且“两个一百年”目标也都把农业现代化作为主要指标。壮丽的事业面前大学生为何胆怯?这么大的市场摆在面前,是什么在阻碍人才向农村流动?
这里也有两个矛盾:一是高校面向农村的教学科研及人才培养与农村实际接收条件与成长空间并不确定的矛盾;二是学校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与行业对大学生的要求结合不紧密的矛盾。
今年5月15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19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90501元。
年平均工资最低的三个行业分别是农、林、牧、渔业39340元,住宿和餐饮业50346元,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60232元,分别为全国平均水平的43%、56%和67%↓↓
#p#分页标题#e#从直观的职业收入对比来看,学农学子向往城市生活,羡慕白领,只要地域、岗位、薪资得到满足,就可以放弃所学专业,跨行或转行一点都不奇怪。然而,也有一部分学生将到县以下企业和农村就业列为最后选择,只有在薪资等条件满足的情况下,才表示可以接受农村工作。还有一部分大学生是在实习一段时间后改变意向的,因为农村太寂寞,卫生条件不好,公共设施欠缺,工作也不体面等。放弃专业,放弃行业,不是因为前景不好,而是因为对现状不满。
每个人都需要的农业通识教育怎么做?
一、农业应有的战略地位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曾说:谁控制了石油谁就控制了所有的国家,谁控制了食物谁就控制了全人类。这不仅是认识的高度,更是一种战略思维。疫情之下,更显示出农业与农村工作的重要性。中美贸易战也对中国农业产生着深远影响。
当真正意义上的城镇化完成,“农民”将不仅仅是“农业从业人员”,“农业从业人员”也不仅仅是农产品的初始生产者,而是赋予了农业增加值的创新者、农业相关产业价值链的构建者。到那时,“三农”的概念将自然消失,但农业却仍是永恒的产业。
从“全食物链”的角度进行农业与食物管理的顶层设计是发达国家共有的经验。所谓“全食物链”,强调从田间地头到餐桌的全链条管理,而且不仅局限于粮食安全,更强调食物安全,目前我国还没有国家层面的、系统的食物安全体系与战略。
二、农业现代化需要人才
未来农村对科学家和技术人才的数量和质量需求将是空前的。农业部发布的《“十三五”农业科技发展规划》中重点提出:农业想进步,必须科技进步,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是关键。其中在农业科研人才队伍建设、农业技术推广人才队伍建设、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促进农业人才流动方面都有具体要求和阐释。
高校一定要号召当代大学生立志兴农的精神,认识到农业领域的进步和创新需要大量有知识、有志向的大学生来引领。如今的中国农村,我们看到随着农户收入成分的多元化,国家城镇化进程加快,农业技术革新对劳动力的解放,大批青壮年劳动力放弃土地,选择进城务工。那么未来农业的最大危机就是人才,而农业大学生必将是摆脱这一危机的最佳人选。到那时,有头脑、有技术、有创新意识和奋斗精神的大学生,将通过高度机械化、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完成农业生产与分配,将农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改变人在农业生产中的位置,降低农业生产的劳动强度和成本,使种田不再像以前那么苦那么累。
当然,能有多少学生走进农村担此重任,还要取决于他们对行业发展、对自身能力有多大自信以及对农村有多深的感情。这一方面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和行业两个层面共同的锻炼和培养,另一方面也需要国家对新农村建设人才的持续投入。
三、热爱农村,重视“爱农”教育
美国对孩子从小就进行“爱农”教育。美国有个由中学生参加的未来农民协会。作为一个全国性组织,该协会活动是许多学生校园生活的重要部分。加入该组织的学生并非意味着未来真的要成为农民,而主要是为了解生物技术和其它科学技术在农业上的运用,并从中学到相关技能。目前,仅亚利桑那州就有12000名学生学习农业科学课程,其中7000多人加入未来农民协会。
与之对比,我国是一个传统农业大国,但孩子们从小接受的却是“离农教育”,一方面学校较少地开展有关热爱农村、培养技能的系列教育活动,引导学生认识农村、了解农村,让他们发现、挖掘农村的美,从而激发他们未来投身建设新农村的愿望和热情。另一方面随着城乡差异的加剧,贫富差距拉大,少有人再想回乡“当农民”的想法让更多父母对子女的培养,走上了以“跳出农门”为目的的培养误区。
总的来说,对个人而言,无论是在大城市从事非农领域的工作,还是在农村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都是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合理途径。但从振兴乡村经济的角度来看,首先希望国家从全民教育层面,加强农业通识教育,尤其是通过中小学和家庭教育普及农业知识和“爱农”意识。其次,推进涉农高校加快“新农科”教育培养体系的建设,给予其更多支持和强化实践教学的资源和政策倾斜,同时加大对农科学生的奖励和激励力度,帮助高校吸引优质生源。第三,重视农业高校与农村就业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