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生活展上找感觉
52fw.cn 07-05 次遇见“音乐生活展到底是个啥感觉?”5月8日,小提琴修复专家孙先生像大多数人一样带着疑问来到北京展览馆,参观自5月8日到10日,为期三天的北京音乐生活展。
体验的感觉
由于工作的关系,孙先生最感兴趣的还是西韵馆(提琴文化),每个馆都转了转,他再一次驻足提琴大师工坊,专心观看正在制作小提琴的提琴制作大师郑荃的每一个动作。
整个展会逛下来,孙先生似乎找到点感觉,“音乐生活展强调体验的感觉,民乐馆的装修有些理念在里面,能感觉出来。”他说,西韵馆的“生活气息”似乎还不够,和上海乐器展差不多。对于跨界展览咖啡体验区,来自香港的他觉得很有意思,他认为咖啡是音乐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很能体现音乐生活的感觉,并建议在咖啡体验区可以模仿年轻人平时的音乐生活,设计个情境,围绕某个主题来布展,比如边喝咖啡边弹吉他,旁边再有一些相关的产品,比如乐器配件、咖啡、红酒等可供选购,而不要单纯地摆摊卖产品。
文艺的感觉
跨乐馆(电子乐器、生活时尚品牌)吸引了很多流行音乐人。从“中国好声音”中走出来的戴荃是各大乐器展的常客,音乐生活展的概念是头一回听说,他感觉,与上海乐器展比起来是“玩儿”和“专业”的区别,“上海乐器展单一一点,以乐器灯光音响为主,音乐生活展,把专业的东西拉到生活中来,很文艺的感觉。”戴荃表示,对罗兰、CORT、雅马哈等品牌都挺感兴趣。在乐器展上还有很多现场演出,“演奏家的演示挺好玩的,能看到顶级演奏家是什么状态。”戴荃说。此外,他还想看看哈雷(摩托车品牌)的展位,“哈雷与摇滚有着天然的联系。”
另一位“中国好声音”学员项亚蕻也很喜欢摩托车,“哈雷和摇滚乐有很深的渊源,无缝连接。”他说,“音乐人对乐器的需求很大,对这方面的资讯也很需要,生活中又不可能把每个品牌的各个型号的乐器都试遍,在乐器展上能很直观地找到想听到的声音。”
我们也在找感觉
挂着相机满场跑的曾泽民,是主办方之一中国乐器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实地考察下来,他对这个从去年十月策划孕育的首届音乐生活展充满信心,“展会前发出去了九万多张票,今天看了以后感觉很热闹。各个演出、大师课爆满。”
“上海乐器展的商贸、合作与交流非常成功,已经做到世界三大展之一,我们想下一步出路在哪里?”曾泽民说,调研发现社会中音乐教育的推广和需求是分割的,没有直接对应联系。企业有好东西,推广很费劲,学校、社区需要音乐生活,但不知道什么样的乐器学习和音乐环境能够终身受益。“双方找不到感觉,需要一个平台,于是有了音乐生活展。生活展创意是从市场需求和行业发展两方面对接产生。”
“音乐生活展每个板块都为了展现音乐与生活的关系,对参展商门槛很高,品牌、展览模式、装修风格等等都有明确要求。将饮食文化、茶文化等生活概念融入音乐,既包容又扩展,这个定位大家都能接受。”曾泽民说。
生活中时刻离不开音乐,音乐生活展以后每年都办。曾泽民表示,还有改进的地方,还要了解更多需求。比如学校的需求,目前学校上了很多乐器设备,但是教案、教学方法、音乐教育与相关文化这方面的资源是学校教师迫切需求的。接下来,音乐生活展可能会扩展到中小学音乐教育模式的交流,把社会音乐教育、国外音乐教育的先进经验请进展会,同时,他们也可以通过这个平台寻找资源,以满足他们的需求。
第一届音乐生活展是一次尝试,因为展馆面积有限,只选了一部分项目参展,还有很多项目没有进来。曾泽民透露,一些支持单位如电商京东还有很多想要展示的东西。“我们希望在这个基础上一步步做大,踏踏实实,把好的品牌、项目和需求结合起来。北京的文化生活丰富,文化团体、教育机构集中,社会资源丰富。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搭建的平台想要进一步优化,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很多潜力可挖,我们也在找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