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教案:《再别康桥》教案设计一
52fw.cn 06-11 次遇见  教学目的:
  知识与能力通过诵读,了解诗中的意象
  过程与方法通过咀嚼、吟诵,学会鉴赏现代诗歌的“意象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歌的独特意境,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从诵读加深理解,通过理解提高诵读能力。
  教学难点:
  从诗的意象中把握徐志摩诗的艺术美。
  教学方法:
  以诵读为主,教师从旁点拨指导,学生反复朗诵鉴赏诗之美。
  教学准备:
  配乐诗朗诵,营造诗意氛围,师生共同进入意境
  教学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迄今为止,我们已经学过了不止一篇送别诗作。古人云:黯然伤魂者唯别而已矣!所以在古人的作品中,既有“西出阳关无故人”的豪迈,也有“相见时难别亦难”的苦涩,更有“杨柳岸,晓风残月”的伤感,这些都是古人对于离别的理解,那么现代人是如何看待离别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徐志摩的再别康桥,领略一下现代人笔下的别离之情!(板书:再别康桥)
  二、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
  1、阅读注释①回答问题:由康桥你想到了什么?
  [解释]:康桥=剑桥
  想到了英国的剑桥大学,牛津大学以及美国的哈佛大学等世界名校。
  2、作者徐志摩出身于富商家庭,笔名云中鹤。曾经在美国、英国留过学,回国后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与胡适等人成立了新月社,为新诗代表人物。用他本人的话说,在英国剑桥大学研究文学期间是他一生中最幸福的日子。这首《再别康桥》是作者在1928年第三次来到康桥后的归国途中写下的切身感受。很可惜,诗人在他35岁时乘飞机从南京去北平,途中飞机失事,不幸遇难,死于泰山脚下。
  三、指导朗读
  1、学生自由朗读(2分钟)
  2、指名朗读
  3、欣赏配乐诗朗诵
  4、体会、找差距
  ①感情:可以感受到这首诗抒发了作者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感情,那么这种感情是浓还是淡呢?(浓)(板书:依依惜别的深情)
  ②全诗的高潮在第几节?(第五节)因此全诗的感情是起伏跌宕的。
  ③句式:四行一节(整齐)
  ④节奏:每节押韵、节节换韵
  ⑤语气:舒缓、轻柔、低沉(悄悄、轻轻、沉默)
  5、学生默读、体会感情(2分钟)
  6、指名朗读,注意感情与节奏
  四、分析鉴赏——引导学生感受意象美
  1、[问]:读了许多遍课文,大家除了能感受到诗人依依惜别的深情外,对于作者所描写的康桥有什么印象?
  (美丽)
  可以说是风光如画。苏轼在评价王维的诗时说:“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如今我们品味着徐志摩的这首《再别康桥》是不是可以称得上“诗中有画”。(板书:风光如画)
  2、找寻意象:这康桥以及它周边的秀丽都是通过描写景物感受的。
  [问]:诗中的哪些景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
  (云彩,金柳,艳影,青荇,潭水,长篙,星辉)
  这些事物都是柔美而抒情的事物。它们都已超越了它们的自然属性,浸透了作者对康河的永久恋情。而是融入了作者主观情意的意象。
  3、总结意象:这些景物不同于普通意义上的自然景物,都浸入了作者的感情,而超越了它们本身的自然属性。这种“经诗人运思而成的寓意深刻的形象”被称之为意象。
  五、比较阅读
  与白居易的《南浦别》和李白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比较本诗的艺术特色。
  特点:构思别出心裁,不落俗套。
  ①一般别离的诗,告别的是人,而此诗不是,告别的是康桥,作别的是西天的云彩。
  ②一般别离的诗,告别时会有千言万语的嘱托与叮咛,或牵手顿足,或肝肠寸断;而此诗却从“轻轻、悄悄、沉默”渲染出了一个只着色不摹声的寂静环境,可谓是“此时无声胜有声”!
  ③独具特色的意象选取。
  没有告别送行的人,以及车水马龙,有的只是云彩,金柳,青荇,星辉等自然景物,造成一种清新感。
  六、学生讨论作鉴赏小结
  这首诗为我们描绘了康桥如画的美景,景中又蕴涵了诗人浓浓的深情,情于与景的交融值得我们细细品味,意象的选取也值得我们学习。鉴赏这样的诗歌精品,朗读与理解互相促进,我们便仿佛步入艺术殿堂与作者做心与心的交流这难道不是一种美的享受吗?
  七、再次朗读
  找一位朗读水平较高的同学配乐朗诵,全班深入体会。
  八、迁移拓展。
  分析徐志摩《生活》一诗,找出诗中的意象。
  生活①
  阴沉,黑暗,毒蛇似的蜿蜒,
  生活逼成了一条甬道:
  一度陷入,你只可向前,
  手扪索着冷壁的粘潮,
  在妖魔的脏腑内挣扎,
  头顶不见一线的天光
  这魂魄,在恐怖的压迫下,
  除了消灭更有什么愿望?
  ①写于1928年5月29日,初载1929年5月10日《新月》月刊第2卷和3号,后收入诗集《猛虎集》。
  [附:板书设计]
  云彩运思而成
  金柳比喻
  风艳影依恋之情寓意深刻
  光青荇拟人
  如潭水欢乐形象
  画长篙
  星辉离愁
  (客观物象)+(主观情意)=意象
最新高考资讯、高考政策、考前准备、高考预测、志愿填报、录取分数线等
  高考时间线的全部重要节点
  尽在"高考网"微信公众号

相关推荐
高考院校库(挑大学·选专业,一步到位!)
高校分数线
专业分数线
高考全程导航家长入口学生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