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5年,我是如何做到月薪从1900到50000?
runsly 03-30 次遇见文/Chazy Cheung
最近剛回老家一趟,感慨良多。曾經一起奮戰高考的好友,一起談論人生夢想的室友,幾乎全部已經向生活妥協,娶妻生子,麻将消遣。當然不是說這樣不好,隻是環境和機遇對于人的影響,讓人和人之間産生了巨大的差異。馬上我要開始籌備接下來三年的工作計劃和目标,也抽個空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感受。成功的經驗很難複制,因爲每個人的情況都各自不同,但是我想分享一下自己的故事,希望能對大家有一點點啓發。爲什麽大學畢業以後三四年大家差别如此之大,我也是深有體會,但是我想先從我個人的一些經曆和心路曆程開始說起。
想着2010年畢業到現在,也是從一個二本學校的應屆生随便混着找工作,後來也交到了在上海的第一批朋友。馬上進入下一個重要的人生階段,所以想總結一下。寫的不好,大家見諒。
先說我的前狀:上海一所二本金融學校畢業,市場營銷專業學生。2010年6月畢業,經曆過一段艱難坎坷才找到第一份工作,一個月工資1900。再說我的現狀:任職上海一家廣告公司策略總監職位,管理3個人的小團隊,月薪50000大神多的是,相信比我厲害的人一抓一大把。除了這個薪資之外,懂行的人都知道這也不是一個很牛的工作。因爲廣告行業說實話,良莠不齊非常嚴重,這個行業裏會吹的人比做事的人遠多多了,大部分都靠着坑蒙拐騙一路上位,我進入這個行業或多或少也受了一些影響。但是任何行業都有它自身的規則存在,無論你認同與否,當你浸染在這樣的環境中時,就要學會這個行業的生存規則,否則都會被淘汰。
我寫下這篇文章的目的不是爲了吹噓自己,因此不會誇大其詞。如果想噴,右轉出門不謝。
下面進入正篇,從我的求職之路開始寫起:
我生于1988年,湖北武漢人。高考失利,一氣之下一個人來到上海。當時來上海的時候無親無故,身邊的同學都是上海人,語言上面也有巨大障礙,那個時候光是融入這樣的環境我就花了一年的時間。上了大學以後書沒怎麽讀,倒是挺熱衷于參加各種學校活動。由于自己喜歡商業類的書籍,那時候一天到晚泡在圖書管理,看各種商業自傳、人生勵志的東西。那時候對這些都根本不懂,因爲沒有實戰經驗,所以都是看過就忘記,但也就是那個時候我開始對未來有了朦胧的一些想法。
後來學校裏舉辦上海市大學生市場營銷比賽,我和班上2個小夥伴組團參加。那時候憑着一份奇醜無比的PPT和我自己喝酒壯膽以後的即興演講最終赢得了第二名。那個時候我開始意識到,也許未來我能在這個行業做些什麽。
PS. 下面這張是當時頒獎的照片,那時候說實話自己在台上緊張的要死,哈哈——
後來到了大四開始找實習,經朋友推薦去了一家4A廣告公司,做策略實習生的工作。那個時候主要的工作内容就是負責幫忙整理PPT,在百度上搜索各種新聞、資料,然後幫助Team其他成員打打雜,像貼貼海報,剪剪視頻素材什麽的。還記得那個時候的客戶是聯合利華,經常會有一些消費者調研的項目需要廣告公司的人去跟,因此我也有好多機會接觸了一些市場營銷類的工作。那個時候完全是沖着廣告公司高大上的辦公環境去的,也沒考慮那麽多。
後來事實證明,其實工作環境對我的影響是很深很深很深的……
下面這兩張是當時辦公室正門的照片,現在應該又裝修過了,更加高大上了——
而回過頭說實話,當時作爲一個實習生,剛開始是什麽都不懂的。每一個項目的流程,需要配合的人員,客戶的要求,時間的安排,這些我都不明白。隻有從最小最不起眼的事情開始做起,比如幫助訂會議室,幫助在網上搜集開會需要的資料,幫助打電話去問其他兄弟公司的人要素材等等。當時我做這些事情的時候完全沒有想到它們會和廣告這個工作有什麽直接聯系,但是後來我才慢慢發現,這些都是彼此之間有内在關聯的。
而這也是很多做實習的同學一開始會困擾的問題:爲什麽都讓我去打雜?爲什麽都做一些沒有意義的事情?我的價值體現在哪裏?回答這個問題,我不得不先借用一下喬幫主的話(不是原文,是意思哈)
“那些看似在生命中沒有關聯、微不足道的事情就像一個個散落在各地的珍珠,當我的人生向前展望時我不會把它們都串聯起來。但是等到我回顧人生時,我必須相信這些片斷會在未來的某一天串連起來,突然有一天讓我豁然開朗”
這是什麽意思?當下我做的所有這些微不足道的事情,都對未來構建我的職業技能和生涯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回到我當時的工作,正是因爲我經常搜集資料,整理PPT,參與大家開會,我漸漸摸清楚了做“策略”這個工作所需要的技能及工作邏輯。而這直接影響到後來一件事情讓這個公司的CEO對我印象深刻。
那時候公司的CEO要準備一個演講,是介紹迪拜、紐約、香港的城市發展曆史以及它們的旅遊廣告。她需要這三個城市的曆史發展脈絡信息,發展變遷的标志事件以及這些城市的文化故事,最後落到這三個城市的城市廣告上面。我當時并沒有直接接下這個任務,而是了解了這個活動的背景、目的,以及屆時CEO要演講的時間。這些都是在我日常工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在開始工作之前先問清楚,能夠省去很多浪費的時間精力。然後我就開始在百度上搜索,選出幾個來源比較可靠的網站的長文介紹,然後以時間爲節點摘取了這三個城市的重大變遷信息。接着我去一個大型旅遊網站上找到了這三個城市的文化、消費等情況。最後再在一些廣告行業的垂直網站上找了近3年來這三個城市的旅遊廣告,最終彙總成一份25頁的PPT給到CEO.
我記得當時她看到了我的“作業”之後,直接說“Fantastic, you are amazing!”當時還是很有成就感的,也不枉費之前加了2個通宵的班。
再後來由于其他的原因,我畢業以後沒有能在這家公司留下來。但是這第一次的實習工作讓我開始模糊地了解到一些職場上面的工作心得和思維邏輯,也開始對我後面的職業生涯起到了很重要的影響。
到了2010年6月,我正式畢業。開始像大多數人一樣,在網上海投簡曆。
那時候對簡曆的制作根本沒有概念,用的網上的一些WORD模版,寫的内容也不專業,投了2個多月都是些奇葩公司打電話讓我面試。後來我的一個師兄推薦了一些包裝簡曆的方法,還給了我幾個模板。我從中選了個比較漂亮的模版,然後寫好投出去了。那時候開始意識到簡曆包裝的重要性,現在網上也有一些簡曆包裝網站,能幫大家美化簡曆。
#p#分页标题#e#在這裏稍微插一下,可能是因爲之前在廣告公司實習的緣故,對于設計、創意有一些熏陶和習慣。所以剛開始找工作做簡曆的時候我會比較在意設計感。但是我不會PS或者AI這些,所以在網上找了模版,然後把自己的信息填進去之後就生成一個很好看的簡曆,對于我那時這種沒有經驗的應屆畢業生而言很有吸引力。隻是那時候我隻是覺得好看就行了,沒想太多,但是後來我經過了一系列工作的事情之後才明白“會包裝自己”是一個很重要的技能,這個後面會細說。
隔了兩天收到一家在靜安寺附近做品牌咨詢的公司的面試電話。公司剛在上海起步,當時是被那裏高大上的辦公樓和光鮮亮麗時尚時尚最時尚的地段吸引,所以義無反顧地去了。那時候的工資是1900人民币。
看到這裏也許很多人覺得我傻,1900一個月能在上海幹啥,溫飽生活都困難。但是我那時沒考慮這麽多,就是喜歡這樣的環境,我甯願拿少工資但是在一個環境、周圍人的素質都比較高的地方,也不願意拿高工資去一個地段髒亂差的地方。我始終覺得環境對一個人的影響是很大的,長時間耳濡目染在一個比較高素質的環境裏,接觸的人和事物層次都會不一樣,這對将來自己的職場走向和發展是至關重要的。
那時候我的工作是品牌策略分析師,就是做很多的案頭研究(Desk Research)的工作。說白了就是在網上搜集整理資料,然後把它們放在提案PPT裏。看上去很簡單是不是?但就是這樣一個簡單的工作我被我的主管罵了整整一年。
這是怎麽回事?先簡單介紹一下我的主管的背景。她畢業于人民大學,後來去讀中歐商學院的MBA。之前在一家國際非常知名的品牌咨詢公司擔任策略總監的職位。她是一個非常講究邏輯的人,非常看重“因爲,所以,然後,從而”這種邏輯關系鏈。而我剛開始寫PPT其實是沒有邏輯聯系的,都是想到哪裏寫到哪裏,并且在遣詞造語上都不準确。因此每次她看到我提交給她的方案的時候她都會說“這一頁你到底想告訴我什麽” “這兩頁前後有什麽關系” “你這段話寫了跟沒寫一樣”“我說過了你怎麽還是犯這樣的錯?你有沒有長腦子?”“你簡曆寫的挺漂亮的怎麽做PPT這麽醜”再加上她是個脾氣比較火爆的人,聲音很響亮,因此可以說我每天都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殘念……
那個時候覺得自己之前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信心一瞬間被摧毀了一樣,覺得自己什麽都做不好,每天被罵。直到有一天,我老板給我推薦了下面這本《金字塔原理》:
這本書是麥肯錫經典的培訓教材,強烈推薦。整本書就講了兩個邏輯思維方法:歸納和演繹。
看完這本書之後我覺得頓時醍醐灌頂,在後來的工作中犯的錯也漸漸少了。那個時候開始我逐漸有一個思考的全局意識,再也不像剛開始工作的時候隻着重于自己手上的事情了,而是會從項目的全盤去考慮問題。而我後來做的提案報告,邏輯上也清楚了很多。例如像下面這樣:
往後的工作裏,我也越來越得心應手,接連爲公司赢下了幾個大案子。我最後做的一個案子還記得是和兩家國際品牌咨詢公司的比稿,整個方案我一個人花了一個月時間完成,最終擊敗了兩家大佬,拿下了客戶。
後來在這家公司工作了一年多以後決定離職,老板百般挽留,給我把工資提高到6000,但是我還是因爲想有更廣闊的發展而婉拒了。
這段工作經曆我總結一下,很好地培養了我邏輯思考的能力。讓我在日後遇到工作中的任何問題我都能清晰地一步步去進行拆解、分析,從而找到解決方法。這個能力其實越早擁有越好,因爲會省去非常多不必要的麻煩,并且容易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而我接下來的第二份工作,教會了我包裝自己的能力。
前一份工作我辭職以後在家呆了一個月,後來同樣海投簡曆,應聘到一家互聯網廣告公司,而且好巧不巧這家公司就在我原來公司的樓上(我果然是很看重環境的人…)
這是一家外資公司,我的直屬老板是個美國混血,大帥哥一枚。之前在美國W+K、CP+B等世界知名的廣告公司工作。他跟我之前的那個老板最大的不同在于,他是一個很會包裝自己的人,他之前大學念得是藝術設計,後來轉行做的市場傳播,因此他寫出來的PPT非常漂亮。我随便發兩張圖大家可以感受一下……
我跟随他兩年的時間,别的沒學會,就學會怎麽做高大上的PPT了… 一開始都是照貓畫虎,學着我老板的版式模仿,後來自己也會去一些國外的網站看人家做的東西,把排版啊設計都記下來,然後形成自己的風格。其實“包裝美化”是個很重要的東西,在現在的商業社會,大家都是在看“臉”。這個“臉”不僅是你長得如何,同樣也是你做出來的工作成果如何。“好不好看”直接影響别人對你的專業度評判。我經曆過無數次知名公司的提案工作,客戶對于你的工作産出都有着很高的期許,一份漂亮的提案文件直接代表着你們公司的形象。所以這方面下一番功夫是很有必要的。
然後我在這個公司經曆的另外一個很大的改變是,我在這個公司來了以後開始自己去和客戶提案了。因爲我老板不會說中文,因此很多國内的客戶需要我去代替他提案,而這也鍛煉了我演講的能力。第一次提案的時候都是很緊張的,恨不得把每一張PPT上面的内容我都會背下來,然後變成2-3句話。那個時候自己經常在家對着鏡子自己演練,久而久之提的多了,就熟能生巧了。現在已經做到提案前1個小時看一遍材料然後馬上就上去講了。而這個時候我的工資也由剛進這個公司時候的7000變成16000了。
那個時候我做出來的東西大概是這個樣子的:
已經和我之前一家公司做的東西很不一樣了。而接下來就比較順風順水了。當我掌握了“邏輯推理”和“美化包裝”這兩項技巧之後,突然覺得又上升到一個全新的層次。接下來的半年裏不斷有獵頭打電話開始挖我,而我後來跳槽到一家做汽車的廣告公司做資深策劃,工資也變成了25000. 自己也開始帶領做一些大的項目了,由于之前有足夠的經驗積累,所以都做的比較順手。
而在這個公司呆了1年半,後來有一個一直關系很好的獵頭朋友挖我去了一家知名的廣告公司做策略總監,工資一下子翻倍變成50000。
到了這個時候,我職場的道路開始就變得很寬了。并且自己也開始帶小朋友,開始把當年的一些經驗告訴他們。而我更多的工作是指導他們如何去搜集資料,寫方案等等這些當年我實習時候做的工作。這個時候很多看問題的方式和角度也與之前有了很大差别,開始更加注重效率、注重結果、而不再糾結于日常瑣碎的工作内容。到這個時候,工作更多看的是未來,是平台,是發展,而不是眼下的工資。當然對于很多剛畢業的同學來說,工資也很重要,這點我是絕對贊同的,但是随着經驗的增長你會發現,工資開始變成第二重要的東西,第一重要的會變成你擅長做什麽,你喜歡做什麽,然後才是通過做這些你能獲得什麽回報。
#p#分页标题#e#這個時候我想起以前遇到的一個行業内很資深的獵頭和我說的一句話,她說“年輕人剛畢業時的工資都是少的,但是等你過了5年,8年之後再去看,你之前那些年損失的錢你馬上就能全部賺回來。”這一點我是真的深有感觸。
總結下來,當然我的經曆裏有一些邭鈾C遇成分,比如我遇到了很好的老板(雖然第一份工作的老板天天罵我,但是确實從她身上學到了很多東西),父母一直在一開始給予我經濟上的支持(否則一個月1900真的在上海活不下去啊……),所以經曆不可能複制,但是我認爲最重要的就是你的心有多大,并且你需要培養自己足夠強的能力來支撐這份龐大的決心。
學會摸清楚規則,從最小的一個項目的規則開始,到一個團隊的規則,一個公司的規則,一個行業的規則。同時學會包裝自己,從最簡單的簡曆開始,到後面的工作文件,EXCEL,WORD,PPT,這些都将是代表你的職業形象,所以“好看”并不隻是一個表面功夫,在這後面有很大的學問。
What you deliveredrepresents who you are.
這一點非常重要。
寫了這麽多,現在回到題主最開始的問題。爲什麽畢業三年之後大家的差距拉的這麽大?因爲這三年是你人生打基礎的階段。剛開始的三年你所處的環境,所學到的知識,所遇到的老板,都是爲你以後的職業人生做鋪墊,因此這個時候的選擇非常重要。這個時候的你就像一張白紙,而社會和工作就是筆墨,頭三年的經驗是打底,是決定你的人生畫布應該怎麽畫,而後面都是加工,裝飾和點綴。大學時候因爲大家所接受的教育,所處的環境差不多,因此差異不會很大,可是畢業以後走上社會了,那就全憑個人造化了。當年我的同學們,畢業之後外地的幾乎全部回去了,上海的同學也都大多進入了家裏父母安排的工作。像我這樣從一無所有開始找工作的算是少數,因此個中的辛苦我體會也比較深。
所以,拉開差距的不是時間,而是經驗,在這三四年時間裏,我比我的同學經曆了更多失敗、更多挫折,但是也收獲了更多,因此我才成爲今天的我。
所謂人從來都不能改變事情,隻有事情改變人。經曆的不同,才會導緻最後差距的不同。
毕业5年,我是如何做到月薪从1900到50000?
文/Chazy Cheung
最近刚回老家一趟,感慨良多。曾经一起奋战高考的好友,一起谈论人生梦想的室友,几乎全部已经向生活妥协,娶妻生子,麻将消遣。当然不是说这样不好,只是环境和机遇对于人的影响,让人和人之间产生了巨大的差异。马上我要开始筹备接下来三年的工作计划和目标,也抽个空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感受。成功的经验很难复制,因为每个人的情况都各自不同,但是我想分享一下自己的故事,希望能对大家有一点点启发。为什么大学毕业以后三四年大家差别如此之大,我也是深有体会,但是我想先从我个人的一些经历和心路历程开始说起。
想着2010年毕业到现在,也是从一个二本学校的应届生随便混着找工作,后来也交到了在上海的第一批朋友。马上进入下一个重要的人生阶段,所以想总结一下。写的不好,大家见谅。
先说我的前状:上海一所二本金融学校毕业,市场营销专业学生。2010年6月毕业,经历过一段艰难坎坷才找到第一份工作,一个月工资1900。再说我的现状:任职上海一家广告公司策略总监职位,管理3个人的小团队,月薪50000大神多的是,相信比我厉害的人一抓一大把。除了这个薪资之外,懂行的人都知道这也不是一个很牛的工作。因为广告行业说实话,良莠不齐非常严重,这个行业里会吹的人比做事的人远多多了,大部分都靠着坑蒙拐骗一路上位,我进入这个行业或多或少也受了一些影响。但是任何行业都有它自身的规则存在,无论你认同与否,当你浸染在这样的环境中时,就要学会这个行业的生存规则,否则都会被淘汰。
我写下这篇文章的目的不是为了吹嘘自己,因此不会夸大其词。如果想喷,右转出门不谢。
下面进入正篇,从我的求职之路开始写起:
我生于1988年,湖北武汉人。高考失利,一气之下一个人来到上海。当时来上海的时候无亲无故,身边的同学都是上海人,语言上面也有巨大障碍,那个时候光是融入这样的环境我就花了一年的时间。上了大学以后书没怎么读,倒是挺热衷于参加各种学校活动。由于自己喜欢商业类的书籍,那时候一天到晚泡在图书管理,看各种商业自传、人生励志的东西。那时候对这些都根本不懂,因为没有实战经验,所以都是看过就忘记,但也就是那个时候我开始对未来有了朦胧的一些想法。
后来学校里举办上海市大学生市场营销比赛,我和班上2个小伙伴组团参加。那时候凭着一份奇丑无比的PPT和我自己喝酒壮胆以后的即兴演讲最终赢得了第二名。那个时候我开始意识到,也许未来我能在这个行业做些什么。
PS. 下面这张是当时颁奖的照片,那时候说实话自己在台上紧张的要死,哈哈——
后来到了大四开始找实习,经朋友推荐去了一家4A广告公司,做策略实习生的工作。那个时候主要的工作内容就是负责帮忙整理PPT,在百度上搜索各种新闻、资料,然后帮助Team其他成员打打杂,像贴贴海报,剪剪视频素材什么的。还记得那个时候的客户是联合利华,经常会有一些消费者调研的项目需要广告公司的人去跟,因此我也有好多机会接触了一些市场营销类的工作。那个时候完全是冲着广告公司高大上的办公环境去的,也没考虑那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