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几岁住在哪里对你有多重要?
小编 03-30 次遇见二十幾歲住在哪裏對你有多重要?
文/ 孫晴悅
很久之前,讀過海明威的一句話。
“如果你足夠幸撸?贻p時候在巴黎居住過,那麽此後無論你到哪裏,巴黎都将一直跟着你。”
後來我有一個朋友真的搬去了巴黎。後來,她的朋友圈裏全部都是街拍,巴黎街頭的咖啡館,塞納河邊的畫板,打扮精緻的老婦人,踩着滑板呼嘯而過的年輕人。
她去巴黎之前有着體面的工作,薪水頗豐,她在CBD上班,住在陸家嘴滿是老外,租金不菲的小區裏。周末和閨蜜們shopping,買她愛的鞋子包包,然後在周一到來的時候,繼續加班賺錢。這是特别上海的風格。日複一日,日子過得有風有雨,但沒有巴黎。
她想起了海明威的這句話。
她說,如果我年輕的時候住在過巴黎,那麽人生到底會有什麽不同。
她就這樣去了巴黎,用存款交了學費。租住在市中心的一個小小的閣樓裏,每天除了去學校上課,還要去甜品店打工賺一點生活費。晚上打工回來踩着舊式木板爬上閣樓,發出咯吱咯吱的聲響,和她在上海的生活完全是兩個模樣。
我問她,所以,巴黎究竟有什麽魔力,能讓人此後的一生永遠懷念,或者說,能深入骨髓地去影響一個人。
她說,不是巴黎。是你年輕時候居住過的地方。
01
我好像懂了。
你年輕時候去過的地方,居住過的城市,它們都深深地影響着你。巴黎也好,紐約也好,北京也好,又或者是大理,桂林,和我們居住的三線小城。
因爲每個城市都有它與生俱來的氣質,并且這樣的氣質将在你年輕的時候,悄無聲息地浸潤你,影響你,改變你。
這個去了巴黎的姑娘,一改在上海時候快節奏生活,高頻率消費的模樣,好像住在巴黎,整個人都和這個城市一樣閑散慵懶了起來,卻又帶着一絲不苟的精緻。現在,她在塞納河邊跑步,在夕陽西下的時候停下來摸摸路邊的小狗。
她從來沒有想過自己會去甜品店打工,因爲以前她看不上這樣的工種,以前加班做項目到半夜,她蓬頭垢面穿着人字拖在高級寫字樓裏吹着冰冷的空調。
現在即使白天上課再疲累,哪怕隻是去甜品店打工,她都會打扮精緻,她認真地擺弄着蛋糕的紙托,仔細地調烤箱的溫度,她對每一個客人發自内心地微笑。并且,直到晚上下班回到小閣樓裏,眼線都不會花。
她變得細膩而美好,變得開闊而笃定。
她說,這是你二十多歲的時候,一個城市對一個人的改變。
02
如果你問我,對于一個二十多歲的姑娘來說,什麽最重要。
那麽一定是,眼界。
有一個師妹對我說過,這輩子最不後悔的事情,就是去美國讀了研,在紐約生活了兩年。哪怕是文科碩士讀的感覺像是用生命換來了一個學位,但是紐約生活令她終身難忘。這個城市的包容和多樣性,讓所有的文化和價值觀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
紐約有紙醉金迷的模特圈娛樂圈,那裏流行一句話,“如果你能夠讓紐約知道你的名字,那麽全世界都将知道你,因爲這裏是紐約。”
紐約也有各式各樣的NGO,他們爲不同的弱勢群體代言,如果你看到一個哥大女生放棄華爾街優渥的offer而去了NGO,這一點也不奇怪。
“紐約聚集了各式各樣從五湖四海過來的人,不是聰明人沒有資格住在紐約,這裏的每個人都有他們的才華和故事。紐約就像裝了一個沙漏,過濾掉了無聊的人,剩下的都是漂亮又聰明的人。”
師妹說,她終于在一個遼闊的世界裏,發現人和人之間是如此不同,大家想要的東西也是如此不同。
03
如何才能有更寬廣的眼界?
我想,關于到底大城市好還是小城市好,那個永恒的問題終于有了一個很清晰的答案。
如果有機會的話,千萬不要貪戀安逸和溫暖,你要在年輕的時候,住在一個大城市。
它給你多樣化的價值觀,它告訴你人生不是隻有一種活法。
之前也寫到過,知乎上有一個問題,去過100個以上的國家是種什麽樣的體驗。有一個答案令我印象深刻。
“懂得了這世界上沒有所謂天然正确和絕對政治正确,能夠接受别人有不同的三觀以及其衍生出來的思考方式。”
在這個充滿偏見,不理解,甚至一見不同便惡言相向的時代,能夠接受别人有不同的三觀,不同的活法,是多麽重要的事情。它直接決定了你的氣度,你的待人接物,你的胸懷抱負。
然後,你就不必去理會三線城市七大姑八大姨的催婚,因爲她們并不知道30+的姑娘,有事業,有愛情,多姿多彩地生活着,還抱怨時間不夠用,還有太多精彩沒來得及去體驗的大有人在。她們驕傲地活在商業社會以及她們想要的愛情裏,和世俗想象的大齡剩女的慘淡現狀根本就是兩個世界。
然後,你也不必去理會小學同學對你說,那個小城市裏的機關裏是多麽的其樂融融,他們下午三點,還組織一起打羽毛球呢,因爲他們并不知道在大城市努力工作的爽感,那些你的計劃書被采納,那些你做出來的産品居然有幾千萬用戶,那些辛苦工作犒勞自己買買買的時刻,他們不懂。
你隻有早早看見過最好,享受過最好,體驗過最好以後,你才有資格說,我選擇在大城市生活,還是選擇在一個甯靜的小城市裏生活。你隻有見過一切,你才有資格選擇。
認識一對三十多歲的記者夫婦,他們二十幾歲的時候,在北京以及歐洲工作,跑會寫稿寫深度觀察,至今你在網上搜索他們的名字,百度出來的稿件有幾十頁。在三十多歲的時候,他們選擇去廣西定居。如今,他們在山清水秀的地方,寫字畫畫,教小孩子彈琴,那是一種走過世界的笃定,安然偏居一隅。
04
如果你二十多歲的時候,去過最美的地方,看過最美的風景,看到過這個世界是如此的壯麗而遼闊,看到過這個世界上的人是如此不同。
那麽你會安然接受生活給我們帶來的歡樂和苦難。因爲如果歡樂必不可少,那麽我們也應該能夠坦然接受暫時的挫折和困難。
你心裏會明白,你見過這個世界上的好,你見過這個世界上真的有人在過着你想要的生活,你知道你值得一切更好的東西,所以你會更加笃定,更加心無旁骛的努力。
文/ 孙晴悦
很久之前,读过海明威的一句话。
“如果你足够幸运,年轻时候在巴黎居住过,那么此后无论你到哪里,巴黎都将一直跟着你。”
后来我有一个朋友真的搬去了巴黎。后来,她的朋友圈里全部都是街拍,巴黎街头的咖啡馆,塞纳河边的画板,打扮精致的老妇人,踩着滑板呼啸而过的年轻人。
#p#分页标题#e#她去巴黎之前有着体面的工作,薪水颇丰,她在CBD上班,住在陆家嘴满是老外,租金不菲的小区里。周末和闺蜜们shopping,买她爱的鞋子包包,然后在周一到来的时候,继续加班赚钱。这是特别上海的风格。日复一日,日子过得有风有雨,但没有巴黎。
她想起了海明威的这句话。
她说,如果我年轻的时候住在过巴黎,那么人生到底会有什么不同。
她就这样去了巴黎,用存款交了学费。租住在市中心的一个小小的阁楼里,每天除了去学校上课,还要去甜品店打工赚一点生活费。晚上打工回来踩着旧式木板爬上阁楼,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和她在上海的生活完全是两个模样。
我问她,所以,巴黎究竟有什么魔力,能让人此后的一生永远怀念,或者说,能深入骨髓地去影响一个人。
她说,不是巴黎。是你年轻时候居住过的地方。
01
我好像懂了。
你年轻时候去过的地方,居住过的城市,它们都深深地影响着你。巴黎也好,纽约也好,北京也好,又或者是大理,桂林,和我们居住的三线小城。
因为每个城市都有它与生俱来的气质,并且这样的气质将在你年轻的时候,悄无声息地浸润你,影响你,改变你。
这个去了巴黎的姑娘,一改在上海时候快节奏生活,高频率消费的模样,好像住在巴黎,整个人都和这个城市一样闲散慵懒了起来,却又带着一丝不苟的精致。现在,她在塞纳河边跑步,在夕阳西下的时候停下来摸摸路边的小狗。
她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去甜品店打工,因为以前她看不上这样的工种,以前加班做项目到半夜,她蓬头垢面穿着人字拖在高级写字楼里吹着冰冷的空调。
现在即使白天上课再疲累,哪怕只是去甜品店打工,她都会打扮精致,她认真地摆弄着蛋糕的纸托,仔细地调烤箱的温度,她对每一个客人发自内心地微笑。并且,直到晚上下班回到小阁楼里,眼线都不会花。
她变得细腻而美好,变得开阔而笃定。
她说,这是你二十多岁的时候,一个城市对一个人的改变。
02
如果你问我,对于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来说,什么最重要。
那么一定是,眼界。
有一个师妹对我说过,这辈子最不后悔的事情,就是去美国读了研,在纽约生活了两年。哪怕是文科硕士读的感觉像是用生命换来了一个学位,但是纽约生活令她终身难忘。这个城市的包容和多样性,让所有的文化和价值观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
纽约有纸醉金迷的模特圈娱乐圈,那里流行一句话,“如果你能够让纽约知道你的名字,那么全世界都将知道你,因为这里是纽约。”
纽约也有各式各样的NGO,他们为不同的弱势群体代言,如果你看到一个哥大女生放弃华尔街优渥的offer而去了NGO,这一点也不奇怪。
“纽约聚集了各式各样从五湖四海过来的人,不是聪明人没有资格住在纽约,这里的每个人都有他们的才华和故事。纽约就像装了一个沙漏,过滤掉了无聊的人,剩下的都是漂亮又聪明的人。”
师妹说,她终于在一个辽阔的世界里,发现人和人之间是如此不同,大家想要的东西也是如此不同。
03
如何才能有更宽广的眼界?
我想,关于到底大城市好还是小城市好,那个永恒的问题终于有了一个很清晰的答案。
如果有机会的话,千万不要贪恋安逸和温暖,你要在年轻的时候,住在一个大城市。
它给你多样化的价值观,它告诉你人生不是只有一种活法。
之前也写到过,知乎上有一个问题,去过100个以上的国家是种什么样的体验。有一个答案令我印象深刻。
“懂得了这世界上没有所谓天然正确和绝对政治正确,能够接受别人有不同的三观以及其衍生出来的思考方式。”
在这个充满偏见,不理解,甚至一见不同便恶言相向的时代,能够接受别人有不同的三观,不同的活法,是多么重要的事情。它直接决定了你的气度,你的待人接物,你的胸怀抱负。
然后,你就不必去理会三线城市七大姑八大姨的催婚,因为她们并不知道30+的姑娘,有事业,有爱情,多姿多彩地生活着,还抱怨时间不够用,还有太多精彩没来得及去体验的大有人在。她们骄傲地活在商业社会以及她们想要的爱情里,和世俗想象的大龄剩女的惨淡现状根本就是两个世界。
然后,你也不必去理会小学同学对你说,那个小城市里的机关里是多么的其乐融融,他们下午三点,还组织一起打羽毛球呢,因为他们并不知道在大城市努力工作的爽感,那些你的计划书被采纳,那些你做出来的产品居然有几千万用户,那些辛苦工作犒劳自己买买买的时刻,他们不懂。
你只有早早看见过最好,享受过最好,体验过最好以后,你才有资格说,我选择在大城市生活,还是选择在一个宁静的小城市里生活。你只有见过一切,你才有资格选择。
认识一对三十多岁的记者夫妇,他们二十几岁的时候,在北京以及欧洲工作,跑会写稿写深度观察,至今你在网上搜索他们的名字,百度出来的稿件有几十页。在三十多岁的时候,他们选择去广西定居。如今,他们在山清水秀的地方,写字画画,教小孩子弹琴,那是一种走过世界的笃定,安然偏居一隅。
04
如果你二十多岁的时候,去过最美的地方,看过最美的风景,看到过这个世界是如此的壮丽而辽阔,看到过这个世界上的人是如此不同。
那么你会安然接受生活给我们带来的欢乐和苦难。因为如果欢乐必不可少,那么我们也应该能够坦然接受暂时的挫折和困难。
你心里会明白,你见过这个世界上的好,你见过这个世界上真的有人在过着你想要的生活,你知道你值得一切更好的东西,所以你会更加笃定,更加心无旁骛的努力。
如果有一天,我回到圣保罗,看到之前住过的公寓,去过的露天咖啡馆,见到天生乐天派的巴西人,我想我一定会感慨,原来这么多年,它一直都跟着我,整个拉丁美洲都一直跟随着我。它们带给我对生活的启发,带给我的热情和豁达,决定了我一生对待生活的态度。
因为,你年轻时候居住的地方,影响着你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