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世时代的环保纪录片
52fw.cn 04-07 次遇见随着上百条光线照入科尔特斯海,电影《蓝色星球2》(见文首照片)为我们展现了一幅美妙绝伦的海底美景:浮游生物闪闪发光,蝠鲼在夜色中翩翩起舞,还有为避免不必要的进化而悄悄改变性别的小濑鱼——这部2018年上映的BBC系列节目给每一位观众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但是让人感触最深的可能还是最后一集。在这一集里,大卫阿腾伯格爵士和其团队通过摄像机向我们展示了人类对海洋环境的破坏,并发出了严重警告。
这部纪录片在英国一经播出便获得了1400万人次的收视率,掀起了一股海洋慈善签名和捐款热潮,并成为了环保纪录片行业的一个分水岭。
以前,有人指责BBC为了拍摄自然风光而回避报道人类对环境的破坏。但是,这次BBC却针对纪录片在全球面临严峻的环境危机时应承担的责任提出了一系列相关问题。
这部纪录片共销往30多个国家,并取得了惊人的成功。这说明,社会责任感和对艺术的感受是可以并存的。纪录片制作方所能扮演的不仅仅是一个中立的观察者——事实上,也许这才是他们应该扮演的角色吧?
“蓝色星球效应”是社会内部以及纪录片类型发生的更广泛转变的一部分。借助先进技术,利用极少的资金或众筹的方式,全球各地的新一代电影制作人正逐渐开始将目光锁定在身边的环境破坏上。
纪录片制作者通过他们的作品来检视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损失和城市化发展,让那些一方面越来越与大自然脱节、另一方面却受到各种环境因素影响驱动、并且主要通过智能设备观看影片的观众了解这一切。
那么,环保影片制作者们是如何看待自己在人类世时代所逐渐形成的角色的呢?这些作品又会对人类思考和生活的方式产生什么影响?
维多利亚布罗姆利是BBC英国公司自然历史组的一位制片人兼导演,她一直都致力于通过自己的工作提高公众对稀有和濒危物种的了解。
她早期的一部电影作品关注的是濒临灭绝的西伯利亚虎。影片拍摄时,俄罗斯西伯利亚虎栖息地由于森林砍伐和国土开发而严重缩减,致使虎群数量仅剩300只。
尽管这部电影是用英语播出的,但是在俄罗斯也能在线观看。影片播出后不久,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还亲自前往拍摄地小镇放生了几只幼虎。
去年,布罗姆利又参与制作了一部有关穿山甲的纪录片。穿山甲是一种可爱的哺乳动物。它体型较小,性格温顺,周身覆满鳞片,是目前世界上最濒危但也最不为人知的物种之一。传统中医认为穿山甲的外壳富含角蛋白,能治疗痤疮、耳聋等多种疾病。中药市场的巨大需求使得盗猎行为频发,导致穿山甲濒临灭绝。
过去十年,由于东南亚穿山甲数量锐减,由非洲走私到亚洲的穿山甲数量日渐增多。让中国观众能够看到这部作品对整个保护行动来说尤为重要。
缅甸一个小贩在贩卖非法捕猎动物的器官,包括穿山甲的皮。布罗姆利表示:“这项行动的挑战不仅在于要让人们了解这个物种,还要让人们明白,如果不采取行动,穿山甲很可能会在未来几年内完全消失。”
#p#分页标题#e#纪录片主要讲述的是南非环保主义者玛利亚迪克曼和她救助的一个名叫“小甜心”(Honey Bun)的穿山甲的故事。这个小家伙长得很像犰狳,经常用两条后腿在房间里踉踉跄跄地到处溜达。它那生动活泼的样子与我们在新闻中经常看到的死去的穿山甲截然不同。
“自然纪录片能够帮助人们构建起对一个动物的想象,了解它,进而感受到这种动物存在的价值。虽说‘提高知名度’听起来不算什么,但是能够帮助人们认识到这个物种,也是一种不小的影响。”
野生救援(WildAid)在中国通过微博发布了一条“小甜心”和著名影星杨颖的中文视频短片,共获得了4000万次的浏览量和5.5万条评论。
虽然数十家中国媒体都进行了转发,但浏览量最高的还是《人民日报》和杨颖本人的微博。
野生救援中国区首席代表史蒂夫布莱克表示:“从这次活动,以及我们其他的穿山甲保护活动可以看出,这些活动能够引发讨论。在线评论通常能够引发更多的媒体报道。如果没有这些影片和活动,我认为人们对这些问题的关注要少得多。”
布罗姆利认为,随着城市化水平的调高,远离大自然给人类心理健康带来的影响也日渐明显。来自联合国的统计显示,目前全球有超过一半以上的人口都生活在城市中,到本世纪中叶这个比例可能会增长到68%。
她表示:“我们与大自然有着无法割断的联系,但是我们正逐渐远离自然。研究显示,野生动物纪录片能够提升人的幸福感。”
在中国,环保影片本身不能算作一种电影类型。中国国内的电影行业受到严格监管,制作出来的少数电影也很少得到广泛关注。2015年,中国记者柴静拍摄的有关大气污染的电影《穹顶之下》算是一个例外,不过该片也在发布后不久便被国家审查机构撤下。
来自北京的中国电影人简艺表示:“毫无疑问,我们需要更多的电影制作者拍摄这个题材的电影。对任何文化群体来说,题材更加多样,有更多的人来探索不同类型的影片,[影片的]种类更多、更加多元才能算作一个健康的电影产业环境。”
2016年,简艺与美国智库Brighter Green合作拍摄了一部开拓性的纪录片作品——《何以为食?》,揭开了中国农村集约化养殖的“面纱”。
这部影片主要是为了回答两个问题:1)发展中国家居民能否在不破坏环境的前提下获得与发达国家居民一样的肉类和奶制品摄入量?2)他们是否真的想这样做?
他说:“对我来说,这份关于中国肉类消费及其环境影响的政策文件的确让我大开眼界。背后的真相着实让我感到震惊。”
“真正改变我们[剧组]认知的是在现场提取到的那些画面和声音。我们的音效师清楚地记得那些天在农场里听到的那些声音。她必须要记录所有可怕的声音,比如猪的尖叫声,这给她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影响。”
简艺表示,有大约70%的观影受访者已经开始践行素食为主的饮食模式。
他说,“我想这就是纪录片的力量”。他认为,这部影片与中国现代素食主义运动的兴起不谋而合。
贾亚特里帕拉梅斯瓦兰是一位来自印度的虚拟现实(VR)/360°制作人员、纪录片制片人和记者,目前在德国柏林的NowHere Media工作。这些年她的拍摄足迹遍布超过25个国家,内容涉及印度女巫狩猎、缅甸政治讽刺以及尼加拉瓜跨性别群体的抗争等多个领域。
#p#分页标题#e#2015年,在完成了一项有关童工的项目后,她开始被纪录片制作所深深吸引。
不久之后,她便参与了海洋大型食肉动物保护纪录片The Click Effect的制作,这个360度的纪录片还获得了艾美奖提名。制作团队跟随法布里斯施诺勒和弗莱德波义尔两位海洋科学家一口气潜入大开曼岛海平面100英尺以下的区域,与海豚和抹香鲸一同畅游,拍摄这些海洋生物之间秘密的沟通过程。
最近,她又参与了一项拯救渔猫的行动。由于印度北部和斯里兰卡地区红树林和湿地栖息地的不断减少,渔猫的生存受到严重威胁。这个行动让全球各地的观众都关注到了这个问题。
帕拉梅斯瓦兰的兴趣在于将虚拟现实这种强大的身临其境的方式广泛地应用于环保类项目。
“虚拟现实能够在拍摄者和观众之间建立一种亲密的关系。这是一个切身了解题材,并将其‘植入’观众脑海的机会。”
帕拉梅斯瓦兰表示,纪录片拍摄的下一个发展阶段是使用增强现实(AR)技术,用户可以通过智能手机摄像头和app实现声音、图像和文本等信息在现实场景中的叠加显示。
“虚拟现实(VR)是带你离开身处的环境,置身于另外一个世界。而增强现实(AR)则保留了你周围的环境,让你仍然身处于自己所在的环境之中,但是却在这个环境上叠加了信息元素,这种功能非常厉害。”
帕拉梅斯瓦兰指出,与虚拟现实(VR)不同,增强现实(AR)最常用的实现方式就是借助智能手机,所以制作成本也比较低。
随着气候变化和人类发展对全球影响的日益显现,世界各地的电影制作人似乎都不可避免地在调整着自己所关注的领域,将作品转向记录、分析和审视大自然将要面临的命运,以及我们人类与大自然休戚相关的联系。
翻译:Estelle
作者简介:夏洛婷,伦敦记者,中外对话前副主编,主要关注中国及环境问题。她曾为《每日电讯报》、《经济学人》、《Time Out》撰写中国问题相关的新闻和文章。
注:此文原载环境网站“中外对话”。FT中文网经“中外对话”授权转载此文。中外对话是一个致力于环境问题的中英双语网站,总部位于伦敦,是一个独立的非营利性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