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昌平区人民政府2020年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情况报告
52fw.cn 08-08 次遇见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深入推进首都法治政府建设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昌平区按照北京市2020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总体安排,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紧紧围绕中共中央、国务院《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年》和北京市2020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各项要求,结合昌平区实际,不断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深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提升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强化对行政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努力提升行政执法效能,扎实做好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为推进昌平区创新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法治保障。现将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0年昌平区法治政府建设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群策群力,做实疫情防控法治服务和保障
一是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统领。坚持始终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切实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重要工作来抓,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疫情防控,在法治轨道上统筹推进各项防控工作。二是全面提高依法防控组织和管理。各镇街、政府各部门从执法、司法、守法各环节着力,提升政府决策科学化和实效性,各行政机关提高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和依法行政水平,大力宣传防疫政策,引导群众参与、支持疫情防控工作,积极有效化解社会矛盾,保障经济和社会秩序健康发展。三是突出重点、上下联动、合力防控。动员全区各机关单位组成“下沉”小分队,充实重点地区防控力量,有力配合社区联防联控工作,取得良好效果。
(二)把握关键 ,不断深化政府职能转变
一是加强权力、收费、负面“三个清单”管理。全面梳理行政职权事项,汇总形成《北京市昌平区政府部门权力清单(不含行政处罚)》,并在政府门户网站公布,同时加强动态管理,及时调整行政职权事项,进一步规范权力运行。严格落实市级收费清单,规范涉企经营服务性收费,从源头上防范乱收费现象;对照《北京市新增产业的禁止和限制目录》,出台贯彻落实办法,紧紧围绕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准确把握全区产业发展形势,把好新增产业“准入关”。二是强化法治保障,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建立优化营商环境法治保障工作机制,整合各方法治资源力量优势,释放全区创新创业创造动能。深化简政放权,激发市场活力。全面实行市场主体登记告知承诺制,工商登记注册实现“二十四证合一”和全程电子化,今年以来即时发照3.8万件,容缺受理778件,市场主体总量达14.3万户。创新优化工程建设领域审批服务,对需要办理规划建设审批手续的123个重点项目,用好“多规合一”平台,分批次做好规划和施工手续衔接。新区不动产登记大厅建成投用,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试运行,信息实现多部门共享共用。保障企业依法平等享受政府支持政策。健全“一对一”服务企业机制,送出重点企业“服务包”114个,对接解决企业具体需求209项。建立金融服务快速响应机制,帮助528家企业新增贷款270.64亿元,为55家企业提供抗疫担保3.4亿元。落实延期缴纳税款6073万元。出台中小微企业租金减免支持措施,为7700多家中小微企业减免房租3.3亿元。 落实市区两级稳就业政策资金4.14亿元,惠及9419家用人单位、24万人次。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实施公平审慎的市场监管,结合疫情防控开展医药领域专项整治,约谈整改企业12家次。落实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指导意见,查处网络违法案件216件,罚没78万元。推进简单商事案件快速审理,大力推广使用电子送达,商事案件电子送达2672次。开展审结案件专项检查工作,着力解决虚假诉讼、违规延审、久拖不决等问题,提升审判质效。建立健全社会信用监管机制,梳理形成《昌平区行政处罚行为分类目录》,设立“区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进一步完善社会信用体系。三是有序推进行政体制和“放管服”改革。以强化基层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为重点,以加强镇街综合行政执法能力为目的,整合行政执法队伍、执法力量、执法资源向基层一线倾斜。制定《北京市昌平区街道办事处、镇人民政府行政执法责任制实施工作办法》并印发了《关于扎实做好行政执法职权下放相关事项的工作意见》,从制度建设、人员管理、工作交接、执法程序、执行行政执法制度、执法效能六个方面提出了工作要求,司法局分三次组织各单位、各镇街拟取得行政执法资格的报名考试人员参加执法资格考试,共有313名人员参加考试,通过259人,考试通过率81%,为综合执法打下良好基础。同时将各镇街行政执法考评工作纳入到区政府法治政府建设和绩效考核体系,推动街道综合执法改革、社区治理等方面的创新实践。推进“放管服”改革,加大对政务服务的管理,继续简化工作程序,进一步压减政务服务事项申报材料,完善一次性告知机制,实现申报材料“最多跑一次”目标,推行告知承诺审批制度改革,提升政务办事效率。2020年完成区级政务服务事项1916项,1595项区级事项进驻区政务服务中心综合窗口区级“最多跑一次”事项;镇街级政务服务事项1853项,100%进驻镇街政务服务中心综合窗口镇街级“最多跑一次”事项;66项纳入本区第一批告知承诺事项范围。
(三)科学论证、不断提升依法决策水平
一是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开展决策案例评审工作。严格履行听取社会公众意见、组织专家论证、开展风险评估、做好合法性审查、依法对外公开等决策程序,提高决策质量,保证决策效率。全区各镇街、各部门、各单位进一步建立健全法律顾问工作体系,形成“事前防范和事中控制法律风险为主,事后法律救济为辅”的工作机制,提高依法执政、依法治区能力。收集制作本区重大行政决策目录,参加全市重大行政决策案例的评审活动,提升区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我区收集2018--2020年重大行政决策事项20项,其中区应急管理局“《昌平区城市安全隐患治理三年行动方案(2018年—2020年)》”作为典型案例参加全市评审工作,取得良好效果。二是做好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审核。认真落实上级关于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的要求,健全全区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备案工作机制,研究起草《昌平区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审核范围、主体、程序、职责以及文件制定标准、依据等相关要求,年内先后对《北京市昌平区国有企业存款及融资管理办法》《昌平区2020年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工作意见》等60份文件进行了合法性审查并提出审核意见,完成市司法局法规规章草案的征求意见14件,完成区政府各委办局发来的各类征求意见23件,开展民法典涉及行政法规、规章和行政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共梳理出78件相关规范性文件,全部符合要求,予以保留。三是深入开展法治政府建设示范项目创建活动。围绕优化营商环境、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完善依法行政各项制度等重点领域,以实效性、代表性、可转化为标准,在全区开展法治政府建设示范项目申报工作,全区共申报39个项目,经部门自荐、材料申报、评审评定,昌平区人民法院的《“三维联动”打造无讼和谐村镇市域治理样本》作为昌平区2020年度法治政府建设示范项目参加全市项目评审,取得良好成效。
(四)突出重点,着力推进严格规范文明执法
#p#分页标题#e#一是推进基层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在全市率先组建市场监管、生态环境、文化市场、交通运输、农业、住房和城乡建设6支综合执法队伍,完成10个相关部门1062项行政执法职权划转。组建镇街综合行政执法队,区城管执法局等5个职权下放部门与22个镇街完成行政执法事项交接。通过区行政执法信息公示平台,对执法依据、程序、职责等信息进行公示。二是严格落实“三项制度”。开展行政执法培训,各执法队伍在实施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检查等工作中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三是加大重点领域、重点地区执法力度。围绕疫情防控、安全生产、环境保护、违法建设等重点行业领域,加大非法违法行为打击力度,实施行政处罚7826起。持续开展回天地区秩序整治,刑事类、治安类和秩序类警情同比分别下降66.1%、56.5%和76.4%,群众安全感指数有较大提升。
(五)完善制度,积极履行行政监督职责
一是完善执法协调与监督机制。继续开展“双随机一抽查”活动,建立行政裁决事项目录清单,充分利用行政执法信息服务平台优化行政执法考评指标,引导行政执法由数量型向质量型递进,规范型向效能型提升。二是高质量办结人大政协提案。积极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搭建参政议政的平台,在重大决策出台前,主动征求人大、政协的意见,在年度重要民生实事项目起草编制工作中积极听取代表委员的建议,按照《北京市人民政府办理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建议、批评、意见和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提案办法》,继续完善与代表委员办前联系、办中沟通、办后回访工作机制,着力办理好全市及区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今年全区承办市、区两级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310件全部办复。三是加强财政管理与监督。区财政局制发了《昌平区2020年新增政府债券资金管理办法》,加强对各类政府性债务的常态化监测机制;严格落实《北京市昌平区预算执行动态监控管理办法》和《北京市昌平区预算执行动态监控互动机制操作规定》,深入推进预算执行动态监控体系建设,完善预警规则,推进对大额项目资金进行重点监控,积极防范化解财政金融风险;加强政府购买服务预算管理,出台昌平区《政府购买服务项目预算审核操作规则(试行)》,实现政府购买服务预算随部门预算在编制系统中同步审核,开展第三方绩效评价和政府购买服务信息公开,加大财政监督力度。四是强化审计监督工作。全面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完善审计制度若干重大问题的框架意见》及其配套文件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审计工作的意见》。按照《昌平区财政资金、国有资产和国有资源审计监督协调暂行办法》(昌政办发〔2016〕28号),区审计局积极开展区财政局、区发改委、区纪委区监委纪检等部门间的沟通、协调,加大监督审计力度;依法全面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坚持党政同责、同责同审,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以及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实现有重点、有步骤、有深度、有成效的审计全覆盖,做到应审尽审、凡审必严、严肃问责,有效推进全区审计监督全覆盖。区审计局完成审计项目42个,查出主要问题342个,涉及问题金额4.04亿元,核减工程款1.05亿元。对全区56个一级预算单位开展全覆盖数据审计,对3家一级预算单位及其下属的11家二级预算单位开展现场部门预算及决算草案审计,并针对问题提出了整改建议,审计结果公告适时向社会公示。五是全面落实政府信息公开。认真落实新修订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依法做好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办理工作,确保答复形式的规范性、答复内容的针对性和答复时限的合法性。及时更新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和目录,推动依申请公开向主动公开的转化,提高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的编制质量,全面推动政务公开向基层延伸,2020年在政府网站信息公开专栏累计主动公开政府信息20056条,收到并办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623件均办结。
(六)多措并举,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纠纷
一是提升行政复议、行政应诉、行政调解工作质量。完善复议案件审理机制,规范和统一办案流程和标准。加大听证和公开审理力度。坚持行政机关负责人参与应诉机制,加强对应诉工作中反映出的重点、普遍性问题的调研。认真落实人民法院提出的司法建议。落实《北京市行政调解办法》,建立行政调解联席会议制度,推进行政调解职责清单管理,有效化解矛盾。今年接待行政复议、法律咨询等来访人员107人次,收到行政复议申请338件,另有2019年结转94件,共计作出复议法律文书578件,共办理结案124件,因受疫情影响办理案件中止205件。二是加强人民调解工作。以“人民调解+”为特色,拓展“枫桥“经验,不断扩大人民调解组织网络建设和加强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建设;推动区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设立专业性人民调解工作室,打造纠纷调解综合平台。推进派出法庭与村(居)、镇街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对接。加强智慧调解建设,提高人民调解信息化水平。全年调解案件1629件,调解成功1463件,调解成功率90%。三是依法做好信访工作。落实常态化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依法健全信访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推进信访工作源头治理和积案化解,畅通信访渠道,强化依法逐级走访。规范信访事项网上受理与网下办理相结合的工作方法,分类处理信访诉求。健全完善多元化调处机制,增强信访积案的化解实效。推进领导干部接访、下访、约访制度化。2020年区委区政府领导15次主持召开信访联席会、专题会、协调会,部署当前重点信访工作;区信访办组织10余次联合接访、带案下访;市信访办交办的38件信访积案已全部办结;办理信访复查案件30件,其中出具《不予受理告知书》9件,出具《昌平区信访事项复查意见书》21件,维持原办理机关答复意见的12件,撤销原办理机关答复意见的9件,纠偏纠错率42.9%。四是强化公共法律服务供给。统筹研究法治宣传、律师、公证、司法鉴定、法律援助、多元调解等法律服务资源有效整合途径,促进“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落实;健全企业法律顾问队伍建设和公司律师制度,为企业发展提供法律保障;司法鉴定、法律援助、公证等领域服务不断升级,实现三级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全覆盖。全区34家律师事务所的113名律师与22个镇、街道536个村居签订了《村居法律顾问聘请合同》;组建昌平区中小微企业律师法律服务团,为全区中小微企业提供法律服务。
(七)精细指导,提升基层政府依法行政能力
#p#分页标题#e#一是加强基层工作人员的法治培训。2020年先后举办两期处级领导干部依法行政专题培训班。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各相关单位主管领导及科室负责人260人次参加了培训;组织了为期6周的昌平区新任职领导干部培训班,专门开展了依法行政专题培训,明确把学法用法情况纳入公务员年度考核重要内容;组织开展镇街政府法制业务培训。通过组织依法行政培训、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能力培训、行政复议、应诉技能培训,提升基层工作人员的依法行政意识和能力。二是规范基层行政执法行为。通过深化行政检查单制度,实现市、区、镇街三级执法检查的事项、内容、标准、方法规范化,发挥司法行政机关的指导作用,解决基层执法的法律适用、协同协作、办案流程等问题,提升一线人员的执法水平。
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一是基层综合行政执法改革需进一步深化。镇街在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后存在工作流程不熟悉、职能衔接不畅等问题,在全力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方面需要持续用力。二是工作人员自身业务水平有待提高。部分单位仍存在对法治政府建设重视程度不高、投入力度不够等情况,部分工作人员习惯使用老套路、老经验,难以充分应对当前在城市治理中出现的新情况。三是对新出台法律法规学习宣贯不深不透。对新出台的法律法规宣传贯彻形式相对单一、内容浮于表面,对执法人员的培训教育缺乏系统性和持续性,对新法规的实施效果调研不够。
三、党政主要负责人切实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
(一)带头学习贯彻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理论
区委、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率先垂范,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和中央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会议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不断推动法治昌平建设。今年以来,区委常委会、区政府常务会、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新出台法律法规等有关内容10余次,带动人大、政府、政协以及各镇街各部门各单位班子成员主动学法用法,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不断强化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认识,提高法治意识、法律素养,做法治建设的重要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
(二)加强全区法治建设的统筹领导
一是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将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在区委全会上进行安排部署,并纳入常委会工作要点。召开区委依法治区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就依法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等重点任务提出工作要求。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工作,针对违建拆除、土地管控等重点任务,区委、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牵头研究制定《关于做好没收违法建筑执行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强农村集体土地资源管理利用建立健全“村地区管”机制的实施意见》等系列文件,为各相关部门、镇街打好司法强执、裁执分离、行政拆除和罚没处置“组合拳”提供坚强法治保障,今年以来,平稳有序拆除165宗历史挂账违建重点项目。二是严格依法依规决策。区委、区政府贯彻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严格履行听取社会公众意见、组织专家论证、开展风险评估、做好合法性审查、依法对外公开等决策程序,提高决策质量,保证决策效率。全区各镇街、各部门、各单位进一步建立健全法律顾问工作体系,形成“事前防范和事中控制法律风险为主,事后法律救济为辅”的工作机制,提高依法执政、依法治区能力。三是着力建设法治化干部队伍。把宪法法律和党内法规列为区委党校、行政学院必修课,在全区干部教育培训课程中融入法治教育,切实提高领导干部法治素养。组织部门把能不能依法办事、遵守法律作为考察识别干部的重要条件,优先提拔使用法治素养好、依法办事能力强的干部。
(三)以上率下坚决维护司法权威
区委、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带头遵守宪法法律,支持本级人大、政府、政协、法院、检察院依法依章程履行职能、开展工作;严格遵守《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规定》,并通过谈心谈话等方式督促领导班子其他成员和各单位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严格依法办事,不得违规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认真落实行政机关出庭应诉、支持法院受理行政案件、尊重并执行法院生效裁判的制度,今年以来,区法院共受理行政案件564件,3名区级领导、85名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
(四)加强领导“七五”普法不断深化
区委常委会定期专题听取“七五”普法工作情况汇报,多次对扎实做好“七五”普法工作和疫情防控宣传工作提出要求,推动全区普法工作不断深化,普法形式和内容不断更新。一是开展疫情防控“云普法”。发挥昌平区普法讲师团专业优势,借助“北京昌平”APP开展《法律微课堂》线上普法点单志愿活动,将疫情防控同普法相结合,用足“报、网、端、微、屏”多终端探索“网络全覆盖、普法多形式、宣传零距离”。“法治昌平”共推送疫情防控相关消息113条,阅读量达53000余次,不断提升普法宣传实效。二是线上线下联动,拓宽《民法典》宣传渠道。结合《民法典》宣传活动启动仪式,印制8000册《民法典》宣传读本在全区范围内发放,联合区普法志愿者联盟开展“跟着法官学法典四十讲”线上公益活动,邀请区法院法官和驻昌高校专家共同进行“以案释法”,切实让民法典成为人民群众的行动指引,作为维护人民合法权益的重要工具。三是加大新颁布的法律法规宣传力度。针对新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北京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养老服务市场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管理办法(试行)》《强制性国家标准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加强宣传解读,为新法规的实施打好基础。
四、2021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和《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的开局之年,昌平区将全面落实党中央和北京市委、市政府关于法治政府建设的新要求,高起点谋划本区域全面推进法治政府建设重大事项。
(一)继续强化“第一责任人”职责履行
#p#分页标题#e#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牢牢把握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认真履行党政主要负责人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法治的重要论述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带头研究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带头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和“十四五”规划,制定法治昌平五年规划和依法治区工作要点,以上率下,推进法治政府全面建设。
(二)继续全面推行科学民主决策
认真做好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公开、备案和监督。积极发挥律师及起草部门法制机构在合法性审查工作中的专业作用。加大重大行政决策程序的落实力度,从制度执行入手,严格履行听取社会公众意见、组织专家论证、开展风险评估、做好合法性审查、依法对外公开等决策程序,提高决策质量,保证决策效果。
(三)继续推进行政执法规范化
严格落实“三项制度”,落实行政处罚裁量基准制度,持续做好行政处罚案卷评查及抽验工作,提高案卷质量和优秀案卷的示范引导作用;继续加大对基层执法工作指导,确保基层综合执法合力形成、制度规范、效果提升,落实人岗关联管理制度,做到人岗衔接有序。
(四)继续加强对行政权力监督制约
自觉接受同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充分发挥社会监督机制,积极办理信访件和群众反映的问题;构建政务公开长效机制,坚持依法合规办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加强公众参与、提高政民互动主动性,规范权力运行公开透明。深化“接诉即办”,发挥北京昌平APP、回天“两张网”等社情民意直通车作用;认真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和财政跟踪监管职责,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政策实施。
(五)继续加大化解社会矛盾力度
不断推进行政复议体制改革,推进行政复议机构建设,下大力做好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工作,继续推广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制度,提升公众对复议机关、审判机关的信任度,开展行政应诉培训,组织行政机关和镇街旁听法院行政案件审理,进一步提高应诉水平;大力开展行政调解,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及时回应合理诉求,化解行政争议;发挥“人民调解+”集成化解矛盾纠纷作用,有效整合司法行政各项职能,联动社会治理资源,最大限度发挥整体合力,化解社会矛盾。
(六)继续扩大全民普法受众率
在认真总结“七五”普法成果的基础上,编制“八五”普法规划,发挥好普法讲师团作用,用足普法资源,丰富宣传方式;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形成共同参与的大普法格局,扩大全民普法受众率。
特此报告。
北京市昌平区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