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马里兰华人校长的背景才发现,这可能是场精心布置的局
52fw.cn 04-21 次遇见马里兰大学优秀毕业生杨淑萍的演讲过去两天了。
昨天,她在微博发声道歉,称自己深爱祖国与家乡,不希望大家对演讲内容过度解读。
今天,校方表态:我们为她的发言自豪。
岂不知,杨淑萍的演讲稿是经过校方层层筛选审核通过后才选她上台演讲的。
一份不合时宜争议很大的演讲稿,是如何被校方选中的?
这场闹剧的背后,校方是否是有意为之呢?
也许,这件事中,唯一应该道歉的,就是马里兰大学的那位华人校长吧。
中国留学生校友质疑:演讲稿如何通过审核
5月21日,中国留学生杨舒平作为全校学生代表,在美国马里兰大学毕业典礼上发表演讲,其内容被质疑涉嫌辱华,更遭遇各方谩骂。
据报道,针对此事,新浪国际联系马里兰大学校方,其官方回复全文如下:
校方赞扬“每个独立个体表达他们的思想和观点”的行为,并建议大家能“接受差异并且表现宽容”。
这时,有人提问:有机会站在演讲台上的,这个独立的个体是怎么产生的?
以哈佛为例,在毕业典礼上代表学生发言,一直被认为是哈佛大学给予毕业生的最高荣誉——每年毕业典礼,校方会从全校数万名毕业生中各选出一名本科生和研究生,代表毕业生发言。
而何江就是这数万分之二的代表。
据北京青年报报道,何江是第一个作为优秀毕业生代表在哈佛大学毕业典礼上发言的中国大陆学生。
哈佛大学生物系博士何江在去年哈佛毕业典礼上的发言
(图片来自美国中文网)
“努力地了解校园文化,发现各种机会之后”,他通过教授介绍,知道有申请毕业典礼登台演讲的机会。
而这个机会,是他经过三轮竞争得来的。
第一轮申请,是提交相关科研成果和演讲稿件。
然后,12个人进入了二轮评选,当时有十位不同专业的教授坐在下面听他演讲,然后他们进行讨论。
第三轮评选,是四个人脱稿模拟比赛选出一名,何江认为,自己是“提出不同的理科视角,可能打动了评委”。
敲黑板划重点:演讲从稿件,再到模拟实战,在内容上一直有校方审核、筛选。
那么,回到马里兰大学这件事上,对照何江经历的层层筛选、激烈竞争。
有人提出:为什么是杨舒平来代表自己?
据中国侨网报道,据马里兰大学官网描述,杨舒平有心理学和戏剧学研究双学位、德文辅修学位——学习经验在2017毕业生中别树一帜;另外,在昆明的经历给了她一个独特的个人世界观。
这些亮点能不能说服你?
接下来有个问题:谁决定她来代表自己?
校长在介绍她时,说了一句“是Commmitte挑选的”。
而据美国中文网报道,简介中说,她是经其专业的教授推荐成为发言者,并经过了申请。简介中不乏部分对于美中两国比较的言论。
(图片来自美国中文网 https://goo.gl/vgmgOG)
而从申请表格中可以看出,申请在毕业典礼上演讲,需要事先上传讲稿的草稿进行审核——也就是说,这稿子的内容在校方那里过关;不仅过关,还从申请者中脱颖而出。
据了解,她的初衷是,“我想提醒其他毕业生,我们毕业于马里兰大学,这是一所拥有文科教育的大学,我们有责任推动全球公平、公开、自由的环境。”
这,或许最契合校方的审核标准,所以,她被挑中了。
(图片来自mznews)
可是,演讲完毕,原本致力于推动“公平、公开、自由的环境”的她,一下子陷入“抹黑、失实”的舆论漩涡。
马大华人学生们连夜赶制了一批T-shirt,上面印着"proud of China”的字样,分发给中国学生,穿去各学院的毕业典礼。
(图片来自美国中文网)
风波骤起,马里兰大学的中国留学生则在24小时内发声:“我们不被杨舒平代表”。
而马里兰大学学生学者联合会(马里兰大学中国学生会),已经向校方咨询:“这种演讲稿是怎么通过的?”
(图片来自新浪微博“马里兰大学学生学者联合会”)
等待官方说法的同时,那位被杨舒平的演讲感动得热泪盈眶、盛赞她的校长,也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马里兰大学校长陆道逵:华裔穷小子靠教育改变命运
对杨舒平的演讲,马里兰大学首位华裔校长陆道逵,表示:“我也是自己选择来到美国的移民,你的演讲也表达了我对这个国家最深刻的感受。”
什么感受?
空气清新甜美,而不是在中国戴“五层口罩”?
民主自由,而不是从中国课本上学到的毫无意义的“人生、自由、对幸福的追求”?
这些点上,陆道逵共鸣到热泪盈眶?
其实,一切离开背景、经历谈人物的行为,都是耍流氓。
(图片来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他与中国有纠葛。
这份纠葛开始于老上海,结束在新中国。
1945年,他出生于中国上海的权贵家庭。
他的祖父母拥有上海市中心的整整五个街区。作为唯一的孙子,陆道逵注定是这笔天价财产的继承人——因此,他喜欢自我标榜:自己本该是上海的特朗普。
(“He should have been the Donald Trump of Shanghai.That’s what Loh likes to say, anyway.”此处援引自DBKnews马里兰大学学生独立报)。
他本该在上海拥有豪华楼宇,大批仆从和继承一大笔遗产。
可是,变故发生在他的四岁,新中国成立,“因受政治迫害”(此处援引自“陆道逵”的百度百科),任前政府中国外交部的雇员的父亲,带着全家开始了移民之路。
(图片来自“陆道逵”的百度百科)
起初,他随父母移民到秘鲁首都利马,寻求政治庇护。
家庭从富有到落魄,似乎只在一夜之间。
他们没工作,没钱,这飘摇的日子取代了以往在上海的奢侈生活。
日子如此窘迫又煎熬,让站在自家小小杂货店的他,充满恐惧。
高中毕业后,他到美国读书。
父母给了他300美元 ,用一生的储蓄 ,帮他开启新篇章。
(图片来自DBKnews)
1961年,英语不流利的他独自移民美国爱荷华州,自己打工完成学业。
#p#分页标题#e#据百度百科介绍:他先后取得了格林内尔学院的心理学学士学位、康奈尔大学心理学硕士学位、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博士学位和耶鲁大学法学院的博士。
在美国,陆道逵经历的自然不只是学业、事业的精进,他更亲眼见证了马丁·路德·金带领的民权运动。
他深受触动,决定投身于法律业,为平权运动尽自己的努力。
1971年,他被哈佛法学院和耶鲁法学院同时录取时,本打算选哈佛的他,被当时耶鲁派出的一名学生说服,最终选择耶鲁。那名学生就是希拉里,陆道逵也因此认识了当时还是她男友的克林顿。
九十年代,克林顿成为美国总统,陆道逵曾特意在一次白宫活动中排长队,为了与自己心目中“伟大的政治家”克林顿握手、旧事重提,为他一句“我还记得你”感慨不已。
除了靠近美国政治,他也接触了藏独分子。
环球时报报道,2013年,陆道逵曾亲自陪着分裂中国的藏独头子dalai走上大学的演讲台,毕恭毕敬地聆听了这位当年西藏的奴隶主讲述“精神追求”与“世界和平”。
一路走来,他的身上充满斗争和永无休止的变化:包括一个贫穷的童年,两次移民;也包括曾被法学院、工作、同事抛弃。
(图片来自DBKnews)
如今,他拿自己的故事激励大家:
一名15岁的“拉美亚裔”移民到美国,如何扛住他险些垫底的成绩,熬过以为要夭折的大一学业,并最终成了研究生,获得名校博士学位;
耕耘美国高校教育30年后,凭借丰富的经验,在教学、科研领域的卓越能力,从400位候选人中脱颖而出,获得马里兰大学的任命,成为创校138年来首位华裔校长。
更况且,他是美国华裔精英组织百人会成员,曾获得移民成就杰出奖,曾任华盛顿州骆家辉政府团队的政策顾问——人生履历表可以用“精彩”二字概括。
陆道逵是不是幕后“推手”,不能妄下定论
对此,知乎网友“Gotcha”也提出:(这部分内容已获得原创作者授权)
说杨小姐想出名拿绿卡的都想的太多了,杨小姐不过是被人当棋子给用了。
毕业典礼的演讲稿肯定是学校委员会审过改过的。为什么这种严重偏见,毫无营养的稿子会被选中?答案很简单,马里兰大学的校长是个有反共倾向的人。
一个本可以从小就享受荣华富贵的人,不得不经过无数的挫折挑战才最终获得成功。但这成功和他本来的人生轨迹却还是相差太远了,本可攀登巅峰,最终却发现自己的人生极限不过是一个小山头而已。
他提出:
陆校长挑杨小姐是很合情合理的一件事,一个心怀怨念,一个天真无知,两个人估计跟遇到忘年交一样碰撞,于是有了这次风波。
(图片来自mznews)
然而,这其中究竟有没有瓜葛,我们不予猜测。
陆道逵到底是不是幕后“推手”,更不能妄下定论。
这件事不能伤及无辜,时间或许会给答案。
可是,广大网友,包括留学生校友,对马里兰大学执着追问的点在于:校方是否该对这次毕业演讲的人选和内容负责任。
首先,优秀毕业生,不光代表了自己,也该是全部毕业生中的翘楚。她本人应该代表甚至引领一部分学生的精神品格,代表学校的气质、形象。
其次,演讲词本该经过多人反复推敲,审慎修改,既代表马里兰优秀毕业生的水平,更体现她本人的思想内涵,并产生对社会积极的影响。
其实,华裔学生在美国重大典礼上发言并不常见,但几乎每次都能给中美双方以震撼。
2016年,哈佛大学,何江从自己的农村故事说起,谈到自己因知识改变命运,但同时希望努力改变家乡等各地落后面貌的决心——“蜘蛛之咬”。
(图片来自美中文摘)
#p#分页标题#e#2017年,哥伦比亚大学毕业典礼上,在中国出生、德国长大的政治系博士喻俐雅从日常纠结开始,探索人性和历史的本质,回答了当代留学生子女都会碰到的身份困惑问题——“将困惑变为成长的动力”。
不久前,华裔姑娘Canwen Xu的TED演讲视频在社交媒体上引发热议。来自中国南京,两岁时随父母移民美国的她,如今在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读书。她谈到作为一个少数族裔,如何处理身上所谓“异域风情”的中国传统和主流美国人身份之间的关系——“I am proud of who I am.”。
纵观下来,不免深思:杨舒平这八分钟的演讲,为何得到校方推崇?
如环球时报报道,马里兰大学中国学生会的前主席朱力涵说:“以诋毁祖国的方式博眼球是坚决不能容忍的,校方支持此类毫无依据的攻击性言论在毕业典礼上发表不仅是考虑欠佳,更是让人怀疑是否有其他用意。”
references: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0146929/answer/173231398
?wm=3049_0016&from=qudao&sendweibouid=1893801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