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学生调查报告范文参考
小编 04-03 次遇见有時候我甚至覺得,上大學就是把父母的血汗錢給糟蹋了!他們辛辛苦苦掙錢供我上學,可我念出來之後,不但養活不了他們,連自己都養不了。”一口氣說完這些話,小趙沉默了好一會兒。
“那你後悔上大學嗎?”
“後悔!”回答很幹脆。
一個月前,小趙從北京農業大學畢業,找到了一份工作——保安,每月800元。小趙說什麽也不甘心,他和其他三個準備考研的同學一起,租了一間不到20平方米的民房,白天忙着複習考研,晚上去麥當勞打工掙點兒錢。
“上了高中就要考大學,考了大學還得考研,但是實際沒學到什麽東西,就是拿了個文憑。”他無奈地笑了笑,“雖說後悔,但也是身不由己,像是一種慣性。我現在發現,要想有出頭之日隻能接着考研。”
近日,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與騰訊網新聞中心聯合開展了一項調查(共有8777人參與),結果顯示,34。7%的受訪者在談到自己的大學生活時,都覺得“後悔”。
上大學——投入産出不劃算
現在有種流行的說法叫做“經營人生”。作爲“經營者”,不少大學生對上大學的投入産出比表示了不滿。他們認爲自己投入了過多的時間與金錢——四年的學習時間與高昂的學費,可收獲的是“沒學到什麽有用的東西”、“念了四年,出來還是找不到工作”。
之所以會“後悔”,調查顯示,51。5%的人認爲,自己在大學裏“沒學到什麽有用的東西”。幾年前,上海交通大學、清華大學博士生導師劉西拉教授,在兩校大四年級成績比較好的學生中進行的一次調查也發現,2/3的學生對大學前三年的課程“不滿意”,覺得“沒什麽收獲”。
“所謂的專業其實并不專,公共課要求很多,而且這幾年我花在英語上的時間占了一大半。我真不知道爲什麽古漢語專業對英語有這麽高的要求。”一名漢語言專業的大三學生說起這些,還是覺得“很郁悶”。
對此,高等教育研究學者、上海交通大學的熊丙奇教授認爲,我國的高等教育本身确實需要改革。“現在50%以上的大學生将經曆主要用在外語學習上,考四六級、考gre、考托福、考雅思等等。相反,他們對專業課投入的精力卻很少。另外,現在大學開設的很多課,都不是學生想學的專業知識,而是規定學、要求學的課程。”
調查發現,讓一些人覺得“後悔”的原因,還有“念了四年,出來還是找不到工作”(39。2%)。據教育部公布的統計數字,××年全國高校畢業生人數爲115萬,××年,第一批擴招本科生進入就業市場後,畢業生人數超過212萬。到了××年和××年,高校畢業生人數分别增長到330萬與413萬。
伴随着數倍于以往的畢業生數量,近年來,大學生找工作的難度越來越大,期望也越來越低。據介紹,擴招之前,應屆大學畢業生的目标月薪普遍在2500~3000元,而到了××年,求職畢業生主動将月薪要求降至1000元、800元、500元,一些人甚至不惜“零工資就業”。
與此同時,大學的學費卻一路看漲。自1994年至今,國内大學學費從每年幾百元一路飙升至每年5000~8000元不等,10年間學費猛漲20倍。大學四年,學生的花費在4萬~8萬元。“大學質量和收費不符,特别是二類大學。”一名參與調查者留言說。和他一樣,19。0%的人因爲覺得“學費太高,得不償失”而後悔上大學。
不上大學——沒文憑後悔一輩子
有意思的是,盡管調查中隻有47。6%的人明确表示“不後悔”,但被問到“如果重新選擇會怎樣”時,60。1%的人都說,自己仍然會選擇上大學。
“因爲現在找工作要看文憑啊!”小趙的想法代表了很多人對當今大學價值的認可與判定,“網上有一句話我非常贊同:上大學後悔四年,不上大學後悔一輩子。”
對此,熊丙奇解釋說,“上大學=好的工作單位=有保障的生活”,這在中國幾乎成了一條人人認可的社會定律。長期以來,人們總是認爲,考上某大學,就意味着獲得這所學校的學曆文憑,也就意味着推開了通往成功的大門。換句話說,不上大學就意味着沒出路。而另一方面,長久以來,很多用人單位認爲,招高學曆的員工才是硬道理,在高學曆的基礎上再考慮員工的工作能力。這就導緻更多的學生一味追求高學曆,造成人才浪費。
調查發現,盡管67。2%的人贊成“擴招後大學生越來越不‘值錢’了”的說法,但也有44。7%的人承認“上大學找不到工作,不上更找不到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28%的受訪者表示,如果重新選擇,自己會“上個高職,學門手藝”。有網友留言說:“當初我一心想上大學,可現在想起來,真應該聽父親的話,中學畢業去讀個高職。那樣的話兩三年就能出來工作了,有門手藝工作也好找。”
北京某技校機電一體化專業畢業生小陳,在北京經濟開發區一家合資企業實習一年後,順利留下了。和他一樣,大部分技校生都能找到實習單位并順利簽約。踏實肯幹、操作技能熟練、可塑性較強,願意從基層做起,且便于管理、穩定性強是技校生就業優勢所在。有資料顯示,近幾年,北京市技校畢業生簽約率均在95%以上。
有时候我甚至觉得,上大学就是把父母的血汗钱给糟蹋了!他们辛辛苦苦挣钱供我上学,可我念出来之后,不但养活不了他们,连自己都养不了。”一口气说完这些话,大学生活时,都觉得“后悔”。
上大学——投入产出不划算
现在有种流行的说法叫做“经营人生”。作为“经营者”,不少大学生对上大学的投入产出比表示了不满。他们认为自己投入了过多的时间与金钱——四年的学习时间与高昂的学费,可收获的是“没学到什么有用的东西”、“念了四年,出来还是找不到工作”。
之所以会“后悔”,调查显示,51。5%的人认为,自己在大学里“没学到什么有用的东西”。几年前,上海交通大学、清华大学博士生导师刘西拉教授,在两校大四年级成绩比较好的学生中进行的一次调查也发现,2/3的学生对大学前三年的课程“不满意”,觉得“没什么收获”。
“所谓的专业其实并不专,公共课要求很多,而且这几年我花在英语上的时间占了一大半。我真不知道为什么古汉语专业对英语有这么高的要求。”一名汉语言专业的大三学生说起这些,还是觉得“很郁闷”。
#p#分页标题#e#对此,高等教育研究学者、上海交通大学的熊丙奇教授认为,我国的高等教育本身确实需要改革。“现在50%以上的大学生将经历主要用在外语学习上,考四六级、考gre、考托福、考雅思等等。相反,他们对专业课投入的精力却很少。另外,现在大学开设的很多课,都不是学生想学的专业知识,而是规定学、要求学的课程。”
调查发现,让一些人觉得“后悔”的原因,还有“念了四年,出来还是找不到工作”(39。2%)。据教育部公布的统计数字,××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为115万,××年,第一批扩招本科生进入就业市场后,毕业生人数超过212万。到了××年和××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分别增长到330万与413万。
伴随着数倍于以往的毕业生数量,近年来,大学生找工作的难度越来越大,期望也越来越低。据介绍,扩招之前,应届大学毕业生的目标月薪普遍在2500~3000元,而到了××年,求职毕业生主动将月薪要求降至1000元、800元、500元,一些人甚至不惜“零工资就业”。
与此同时,大学的学费却一路看涨。自1994年至今,国内大学学费从每年几百元一路飙升至每年5000~8000元不等,10年间学费猛涨20倍。大学四年,学生的花费在4万~8万元。“大学质量和收费不符,特别是二类大学。”一名参与调查者留言说。和他一样,19。0%的人因为觉得“学费太高,得不偿失”而后悔上大学。
不上大学——没文凭后悔一辈子
有意思的是,尽管调查中只有47。6%的人明确表示“不后悔”,但被问到“如果重新选择会怎样”时,60。1%的人都说,自己仍然会选择上大学。
“因为现在找工作要看文凭啊!”小赵的想法代表了很多人对当今大学价值的认可与判定,“网上有一句话我非常赞同:上大学后悔四年,不上大学后悔一辈子。”
对此,熊丙奇解释说,“上大学=好的工作单位=有保障的生活”,这在中国几乎成了一条人人认可的社会定律。长期以来,人们总是认为,考上某大学,就意味着获得这所学校的学历文凭,也就意味着推开了通往成功的大门。换句话说,不上大学就意味着没出路。而另一方面,长久以来,很多用人单位认为,招高学历的员工才是硬道理,在高学历的基础上再考虑员工的工作能力。这就导致更多的学生一味追求高学历,造成人才浪费。
调查发现,尽管67。2%的人赞成“扩招后大学生越来越不‘值钱’了”的说法,但也有44。7%的人承认“上大学找不到工作,不上更找不到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28%的受访者表示,如果重新选择,自己会“上个高职,学门手艺”。有网友留言说:“当初我一心想上大学,可现在想起来,真应该听父亲的话,中学毕业去读个高职。那样的话两三年就能出来工作了,有门手艺工作也好找。”
北京某技校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生小陈,在北京经济开发区一家合资企业实习一年后,顺利留下了。和他一样,大部分技校生都能找到实习单位并顺利签约。踏实肯干、操作技能熟练、可塑性较强,愿意从基层做起,且便于管理、稳定性强是技校生就业优势所在。有资料显示,近几年,北京市技校毕业生签约率均在9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