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签了之”的服务合同
52fw.cn 05-03 次遇见原标题:“一签了之”的服务合同
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纪委监委近日查处了一起履职不力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典型案例。承接下城区2016年度“康复服务进家庭”项目的某公司,服务完毕后,因服务的人数次数未能达到合同标准,还结余残疾人康复服务专项资金15.567万元,直到2019年1月被相关部门追回之前,该笔资金一直静静地在该公司账户上“睡大觉”,而作为项目主管部门的下城区残联对此竟一无所知。案发后,相关责任人被严肃处理。
事情还要从一次巡察说起。2018年5月,下城区委巡察组对区残联党组进行巡察,巡察组发现“康复服务进家庭”项目的实施情况存在诸多疑点,随即将问题线索移交给了区纪委,而区残联也对该项目的实施情况进行了全面自查。
“康复服务进家庭”项目是杭州市下城区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为下城户籍且常住下城,肢体一、二级的残疾人提供上门康复服务的一项惠民举措。
“这个康复服务其实蛮好的,但是不知道为什么,给我服务了两三个月后,就毫无通知,无缘无故地停了。”
“这个服务很奇怪,没有固定的频率,上门服务也是断断续续的。”
在抽取残疾人家庭上门了解情况时,大家对服务的实施情况反映各不相同。这是怎么回事?同一个服务项目,被服务对象的感受度怎么会如此大相径庭?调查人员调取了承接该项目的某医养公司有关材料,以及他们与下城区残联签订的合同、招投标文件等相关资料进行调查。
调查发现,此项目属于政府公开招投标项目。根据招投标文件规定,监管单位需采取分段绩效考核、分期付款等随时监管的方式,制约承接方严格履行合同。但在实际过程中,医养公司与下城区残联签订的服务合同中却规定了“项目协议签署后,一周内拨付项目全部经费”。
随着调查的深入,调查人员还发现医养公司为残疾人提供的上门服务人数和次数没有达到合同的规定,15.567万元资金结余一直“躺”在医养公司的账上,下城区残联却对此并不知晓,既未使用,亦未收回。
面对铁证如山的事实,时任项目负责人的谭光义对自己的不作为后悔不已。
“你们对承接方上门服务是怎么监管的?”
“我们主要还是通过询问的方式进行监管。”
“你认为这种监管方式是否能够完全掌握承接方履行合同的情况?”
“我们是不能百分之百掌握承接方履行合同的情况,对于实际服务的人数,我们是不完全掌握的。我们主要依靠上报的数据来监管,我已经认识到这种监管的方式是不到位的。其实我们是应该请第三方来对承接方进行绩效评估的,但是一直拖着没有做。”调查过程中,谭光义说。
真相大白。正是由于谭光义签订合同“一签了之”,不仅擅自改变付款方式,连项目的日常监管也主要依靠公司上报的数据,导致惠民项目落实大打折扣。
此外,下城区纪委还发现谭光义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于2016年至2017年间接受该医养公司王某邀请前往某景区旅游。费用1500元由王某支付,并接受面值2000元的加油卡一张。
案件查处时,谭光义正处于提拔使用试用期。查清事实后,下城区纪委监委给予谭光义党内严重警告、政务记过处分,并收缴其违纪所得;下城区委常委会决定结束其试用期,按原职级安置。
同时,下城区残联原党组成员、副理事长甘汉玉作为党员领导干部,不履行工作职责、监管不力,致使下属谭光义发生违纪违法行为,负有领导责任,下城区纪委给予甘汉玉诫勉谈话处理。
目前,谭光义已上缴所有违纪款项,下城区残联聘请第三方绩效评估公司对该项目的实施情况开展绩效评价,追回了该项目所有的结余资金。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