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首位获得诺贝尔奖提名的中国人
52fw.cn 02-26 次遇见
一、鼠疫的恐怖历史
鼠疫在世界历史上有着三次大爆发。
第一次,起源于公元 542 年,爆发于东罗马拜占庭帝国。高峰期,每天有 5000 人到 10000 人死亡,总死亡人数在 20 万人以上。此后,传播到西欧,持续了两个世纪之久。它的流行使欧洲南部 1/5 的人口丧命,它以后五、六十年间里又有几起流行,估计总死亡人数达 1 亿人。
第二次,起源于中世纪,延绵400多年。也正是这一次的恐怖,奠定了鼠疫“黑死病”的恐怖名头。
1348~1351 年在欧洲迅速蔓延,患者 3~5 天内即死,3 年内丧生人数达 6200 万,欧洲人口减少近 1/4,其中威尼斯减 70%,英国减 58%,法国减 3/4。从 1350~1400 年间的欧洲人寿命从 30 岁缩短到仅仅 20 岁。直到 16 世纪末,欧洲每 10 年就发生一次鼠疫流行高峰。整个 16、17 世纪,鼠疫仍是威胁欧洲人生命的头号元凶,至少有 2500 万人死亡。
1664 年到 1665 年,伦敦再次发生鼠疫大流行,鼠疫就是在这次流行中被命名为“黑死病”(Black death)。
第三次,鼠疫来到了我们中国。东北 1400 万人口,最终死亡 6 万余人,感染者不计其数。
二、中国鼠疫爆发
1910 年,末代大清,鼠疫从西伯利亚肆虐而至,很快蔓延到日俄争霸之锋的中国东北。
10 月 26 日,第一例病例报告出现在满洲里。
10 月 27 日,哈尔滨被鼠疫攻克。
10 月30 日,长春告急。
11 月 02 日,沈阳沦陷。
11 月 15 日,疫情最严重的哈尔滨,数万中国人聚居的傅家甸因感染死亡人数过多被隔离。
大清朝野震惊!
日俄均以防疫为由,准备抢夺东北控制权,各国外交使团频频施加压力。时任外务部右丞,年仅 33 岁的政治新星施肇基挺身而出,请求担任防疫大臣。施肇基在当上了防疫大臣后,遍邀名医去东北主持防疫工作。但是均遭到了婉拒。
行医而已,谁也不希望把自己搭进去。
直到他找到了那个比他还年轻 2 岁的医生—伍连德。他时任天津陆军军医学堂副监督,年仅 31 岁的他带着自己的助手兼学生林家瑞以及简单的医学仪器,两个人迎着汹涌的逃难人潮,向东北逆行。
二、伍连德何许人也?
伍连德,字星联 ,1879 年出生于马来西亚槟榔屿(当时为英属),祖籍广东新宁。
第一个进入剑桥的华人,24 岁就拿到剑桥大学 5 个学位(医学学士、文学学士、外科学硕士、文学硕士、医学博士)。
1896 年,17 岁的伍连德获得维多利亚女皇奖学金,赴剑桥大学学习。
1903 年,7 年时间拿下 5 个学位,师从诺贝尔奖得主 Elie Metchnikoff 教授与 Frederick Gowland Hopkins 教授。
1905 年,伍连德与施肇基相识。谁都没想到,5 年后他们会再一次站在一起。
1907 年,28 岁的伍连德受袁世凯邀请,归国担任天津陆军军医学堂副监督。
1910 年,东北鼠疫。
三、大难当前,寸步难行
东北 1400 万人口,最终死亡 6 万余人,感染者不计其数,仅傅家甸死亡就超过总人数 1/4。横尸遍野,疫水横行。
而伍连德手上,只有自己的学生,和之前在东北的两位连“接触患者时自我保护”都不知道的医生。
时值年末,除夕很快到来,大批闯关东的汉子们要带着他们一年的收成,带着他们的老婆孩子,以及带着他们身上的鼠疫杆菌和因为鼠疫死亡的亲人的尸体,回到关内。
全国大爆发近在眼前!!!!
伍连德到达后立刻用英文电报向施肇基报告了现状:(1)医无素养之困难;(2)药品无储备之困难;(3)财政应付不及之困难;(4)病院隔离筹备不及之困难;(5)断绝交通之困难;(6)焚毁尸体、物品隔离之困难。
无人、无药、无钱、无地、无权、无力。
面对肆虐人间千余年的妖魔,伍连德只有一己之力!
四、寻找传染源与传播途径
有关鼠疫,日本细菌学家北里柴三郎于 1894 年,第三次鼠疫爆发之后,分离出了鼠疫的致病原——鼠疫杆菌。他认为,鼠疫是由鼠传染给人的,而人与人之间不会传染。因此,对抗鼠疫的方法也非常简单:灭鼠!
伍连德到了哈尔滨,很快发现了问题:哈尔滨的冬天动辄零下数十度,老鼠怎么会大规模活动?
就算天地有异变老鼠乱跑,跑一次也应消停了,怎么疫情还在不断加重?
他仔细调查了爆发最严重的傅家甸,发现发生在这一区域瘟疫之疫源,来自满洲里的一个俄国人和当地人捉土拨鼠的窝棚。
土拨鼠,亦称旱獭,属啮齿类,主要生存在蒙古、俄国贝加尔湖和中国东北地区,是一种穴居于干燥寒冷地带的小动物。要注意的是,学名是旱獭,和老鼠并不是同一个物种。
当时的东北,俄国人钟爱紫貂皮毛制作的各类服饰用于御寒。可人多貂少,一皮难求。而中国精明之士想到了皮毛肤色相近的土拨鼠来代替紫貂。到了 1910 年,市场上的假紫貂皮已经到达了令人瞠目结舌的 250 万件。
伍连德立刻让助手想办法找来土拨鼠进行研究。
12 月 27 日,一位旅店的店主患鼠疫而死。伍连德赶到后,立刻问小厮:之前是否有皮毛商人入住?
小厮说:有,一周前刚走。
传染链渐渐浮出了水面,接下来只需要在死者和土拨鼠体内找到鼠疫杆菌,就能明确病魔所在!
但是当时清政府禁止尸体解剖,同行的两位医生极力劝阻,伍连德不为所动,毅然不顾风险,和助手二人就地解剖尸体,获取了重要的脏器和血液标本。
回到实验室,在显微镜下很快在器官,尤其是心、肺和血液中发现了大量的鼠疫杆菌!
经过培养,三天后出现了大量鼠疫菌团。而与此同时,在土拨鼠体内,也发现了大量鼠疫杆菌团!伍连德确定这是人与人之间通过呼吸和唾液的传染,而并非鼠传染给人。
五、苦口婆心勸隔離,常遭輕視是便飯
于是,伍连德开始对哈尔滨进行全面布控,尤其是傅家甸所有的公共设施,旅馆、饭店、商店,均全面消毒,对病人和家属实行严格的隔离,对有可能接触病人者,必须呆在家里自行隔离。
然而很遗憾,当时在东北的话事人,并不是中国人。而是把东北当成了殖民地的各国友人们,尤其是日本及俄国。
想要控制疫情,必须争取到他们的支持。
伍连德首先拜访了俄国时任中东铁路管理局局长,霍尔瓦特将军。俄国当时已经派了医学专家依沙恩斯基过来。所以拜访时,二人并不相信一个来自中国的医生会有什么样正确的看法。
#p#分页标题#e#但是伍连德张口就是流利的英语,让二人震惊不已,收起了藐视之心。伍连德告诉他们,他已经通过尸体解剖、样品观察以及细菌培养,得出了此地流行鼠疫的结论,并阐述了该病菌是通过呼吸和唾液传播方式。霍尔瓦特出于保护俄侨的考虑,很快就将 1300 节火车车皮(内置取暖火炉)批给了伍连德医生,使医生有了一个较宽裕的临时疫病隔离所。伍连德说服那密切接触患者的人,并陆续将他们安置到这里。病人则送到防疫医院。相关家属和一般接触则在家里自行监测。
接下来是日本。哈尔滨瘟疫刚刚爆发之际,日本同样也派了一名医生来调查。这位医生,恰好就是北里柴三郎教授的学生。同样,出身名门大派的他看不起来自中国的赤脚医生们。
直到伍连德的助手林瑞生告诉他,伍连德医生是剑桥大学毕业的博士。但是,他仍然坚持着师门的“鼠疫源于鼠传染人”的思想,在之前已经解剖了数百只老鼠,并请伍连德观看他解剖老鼠的样本,坚持认为自己没有从一只老鼠身上发现鼠疫杆菌。因此,哈尔滨流行的并不是鼠疫。
对方毕竟是鼠疫杆菌鼻祖的得意门生,伍连德深感难以说服对方,只得做罢。
1911 年 1 月 2 日,政府第一批增援赶到。仅有一人!
北洋医学堂首席教授,法国人梅斯尼。时年 45 岁,比伍连德大 13 岁。
与日本人一样,傲慢的法国人并不相信伍连德的“人人传染”的说法,坚定地认为灭鼠才是唯一可行的防疫方法。在谈话中,他控制不住自己,面对伍连德挥舞双手,瞪大眼睛喊叫:“你这个中国佬竟敢蔑视我,目无你的尊长。”甚至还要与伍连德抢夺防疫控制权。
无人信,无人服,隔离工作举步维艰,鼠疫发病和死亡人数每日飙涨,人人自危,户户惊恐。
伍连德陷入了绝境,向施肇基求救。
施肇基上报清廷。然而,在那个西方医学远盛于东方的年代,无数西方专家的反对下,一个仅仅初出茅庐的伍连德的说法,又如何能够让清廷大人们相信呢?
六、不听科学言,早死在眼前——北洋医学教堂首席教授之死
历史在此时展现出了它黑色幽默的一面。
当时已经有很多人逃回了关内,鼠疫的恐慌开始在全国弥漫。
东三省与北京近在咫尺,清廷也开始了恐慌,担心有朝一日,这个恶魔狞笑着扑向紫禁城。
而伍连德所提出的隔离患者,全城戒严的方法让清廷大喜过望,对施肇基的奏章,毫不犹豫地批准,直接任命任伍连德为东三省防鼠疫全权总医官。并且免去梅斯尼职务。
但是仅仅有朝廷的支持是不够的。阎王好见,小鬼难缠。想要真正掌握话语权,还需要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
而历史再一次垂青了伍连德,用另一个人的生命,为他扫清了所有障碍。这个悲剧人物,就是梅斯尼。
被清廷停止职务后,不甘束手的梅斯尼去了俄方医院,现场查看病人。为防止感染鼠疫,他戴上了白袍、白帽、胶皮手套来隔绝一切可能的与老鼠接触的部位。
但是很遗憾,他仍然没有相信,那个比他小 13 岁的年轻中国医官所说的,鼠疫会通过呼吸和唾液传染。所以,他没有戴口罩。
1 月 5 日,梅斯尼被停职后立刻去看病人,之后从医院回到住处,一切正常。
1 月 8 日,梅斯尼开始出现低热,头痛,发烧。夜里烦躁不安。
1 月 9 日,凌晨开始出现咳嗽伴有咳痰。立刻被送至俄方医院抢救。
1 月 10日,注射免疫血清,连续治疗 24 小时后病情仍在加重,开始大量咯血,很快失去意识。血中检测出鼠疫杆菌。
1 月 11 日,梅斯尼死于鼠疫。距离他来到哈尔滨,仅仅 9 天。
梅斯尼之死震惊了所有在哈尔滨的各国使馆,以及当地政府。如果连中国医学最高学府北洋医学堂首席教授都不能幸免,那么没有人是安全的。
七、切断传染源——伍氏口罩的发明
在死亡的恐慌下,关内来的医生们得到了无比的优待,政府高官们甚至腾出自己的官邸,请他们和自己同吃同住。
而伍连德,也得到了当地政府的信任。
尽管在大人们的眼中,这些关外匪民的生死远不及自己身家性命紧要。但无论如何,在清廷、当地政府和霍尔瓦特的强力支持下,防疫控制有了突飞猛进的进展。
为了控制疫情,伍连德将傅家甸划分为四个区域,隔离监控。开始训练大量医务人员取代警察进行疫情监测。同时,调动了数百名军队及警察封锁隔离区,尤其严禁毛皮商人进入。
最重要的是,有了人事大权之后,果断撤职了一些无能的医官和隔离区官员。
一系列动作一气呵成,杀伐决断之下,渐渐稳住了人心。
但是面对鼠疫,仅仅有雷霆手段是不够的,还需要有千金妙方。尽管已经隔离,但是城中死尸无数,卫生状况极差,处处危险,步步惊心。
伍连德在梅斯尼的死上汲取了足够的教训,开始设计了棉纱做成的简易口罩。这种口罩简单易戴,价格低廉,他调动了大量人力物力,确保口罩源源不断地供应给市民。
这种口罩,后世被称作“伍氏口罩”。
八、解决传染源——焚尸灭疫
学过生物的人都知道,传染的三大要素是: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易感人群没什么好说的,只要不是外星人,都是鼠疫的易感人群。
口罩解决了传播途径问题,那么最后,就到了解决传染源的时候了。其时土拨鼠已不多,真正威胁最大的传染源,是那些死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