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恽铁樵:少有人知道的现代中医之父
52fw.cn 04-09 次遇见现代中医与传统中医,两者并非同一回事。传统中医讲求实名实相,而现代中医遵循脏腑虚化,这是两者之间的根本区别。一百年前的中医,还不是现在这个样子。此前的中医,对人体的五脏六腑十一个部件的描述,都是有具体所指的。
得出这个判断是有充分依据的。一是有中医元典《黄帝内经》的记载,根据其内容及意思,五脏六腑与十二经脉及奇经八脉(经络实为古人对血管、神经、淋巴管等的初步认识)都是实指器官,这个是核心证据;二是有中国许多古医书的插图为证,如《华佗内照图》《存真图》等,这个是直接证据。
其实,从《黄帝内经》成书年代开始,一直到一百以前,脏腑及经络等都是实指。正因为此阶段的中医有如此特点,因而致其不断遭受因与具体解剖实例冲突,而带来的质疑。其中,最典型、最系统的质疑有两次。
第一次是王清任的医林改错事件。清道光年间一个叫王清任的医者,写了一本叫《医林改错》的书,对古医书记录的脏腑部位的错误进行了大量纠正。其中,最著名的是例子,是指出“灵机记性在脑、不在心。”虽然,王氏的改错在当时医界有较大影响,但是在传统中医的强大力量面前,则根本不值一提,无法起到纠错作用。
第二次是余云岫的废中医案事件。1929年曾留学日本的医者余云岫为首,向当局提出《废止中医案》。这一次险些让中医翻船,当时南京政府卫生部召开了第一届中央卫生委员会会议讨论该提案,此事见诸报端后,遭到中医从业人员的强烈抗议,政府不得不取消此次废止中医的提案。
余云岫废止中医动作,之所以能弄出这么大的动静,有两个原因:一是处在民国初年科普正兴的时代,且有政府及开明人士的大力支持;二是当时的科学知识,已全面揭示出中医知识体系的错误,尤其是中医脏腑知识的错误。虽然,余云岫的此次废中医提案未获通过,但已对中医构成了致命的打击,余氏对中医的否定,几乎为当时舆论接受,虽然遭到了中医从业者的强烈反对,但是从当时的历史潮流来看,把中医拉下马只是迟早的问题。
那时,余云岫几乎就成了中医的终结者。然而,那是一个英雄倍出的时代,余云岫的对手出现了。高手似乎都是一样的,其有两大特征:一是在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