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追忆,未来可期
52fw.cn 08-13 次遇见趁着这次回家,我回母校——山西农大转了一圈。说来惭愧,自2015年毕业后就一直没有找机会回母校看看。此外,一直心心念念着想看望一下大学导师——马瑞燕老师。
很开心如约见到了马老师,还一起用了午餐。餐间的一席谈话瞬间将我拽回到了8年前。至今我还清晰的记得,马老师第一节昆虫学课给我们讲课的情景。对,她当时还特意从家里带了炸蚕蛹给学生们吃。马老师在讲台上的每一个动作和神情都充满了她对昆虫学的热爱。我当时就在想怎么会有这么有趣的老师。一下课我就追着去找马老师了,我说要加入她们团队去做科研实习。用马老师的话应该这么说:她把我们都’拐’到昆虫学专业来了。
我和马老师的合影
可能是实验站的日子太充实,也可能是大学的科研生活太好玩儿,大学四年就那么一晃而过。甚至,我都还没来得及了解我们呆了那么久的实验站是怎么建起来的?当初为什么会建立实验站?直至今天,才从马老师那里听到了实验站以及马老师团队的成长故事。马老师说2005年从动物所博士后出站,本打算留在北京发展,无奈家人都不同意,也只能作罢并且选择了回到家乡回山西农大工作。初到农大,马老师想着把喜旱莲子草在农大种植起来,方便后续进行天敌防控的研究。前前后后在学校里选了十几个地点试种,最终发现温暖且潮湿的温室里莲子草才长的最好。此时,初步萌生了自己建立一个温室的念头。但在哪里选址又是一个难题,同样是前前后后画了好几个框框,才最终决定在学校外面的荒草地上建一个温室。马老师说,温室的建立学校没有给过一分钱。完全不懂设计的她,自己设计了施工图纸,然后亲弟弟带着工程队帮忙建设。
当时并没有什么多余的钱,马老师只能通过问姐姐,问弟弟,问亲戚,问邻居东拼西凑的借到了砖、玻璃、钢筋材料等。之后的一年多,每个月发工资之前必会接到催债的电话。甚至都不敢接听电话。因为每个月那点儿工资太微不足道了,连一家的钱都还不起。但天空总有晴朗的的时候,申请到科研基金之后,马老师还清了实验站建设债务,又用其中很大一部分为实验站配置了各种实验器材和设备。马老师说,当时最让她感动的是,温室里面的土都是她的学生们(赵龙龙,胡荣山)拿着麻袋一袋一袋从其他地方扛回去填起来的。后来的后来,实验站还有很多很多故事,实验站因为有小偷偷东西,装了铁栅门,装了摄像头,还有学生们勇斗偷车贼。身为农大人,马老师还带着学生们在实验站的院子里种植了各种果树,有枣树,桃树,李子树等等。除了可以让学生们随时观察到病虫害,还有’早生桃李’的寓意。现如今,
实验站院落
当我们这一级的学生加入的时候,站里所有的设备都已经比较齐全了(温室、缓冲室、饲养室、学习室,行为实验区、分子设备等等),可以说我们是最幸福的一批学生了。记得当时马老师还没有现在这么多事情这么忙,每周会定期召开实验室会议。每位同学需要就自己的研究工作,做成ppt给大家汇报。还记得每次会议前大师姐(孔维娜)还有博士师姐(王怡)认真的帮我修改ppt,纠正我讲报告的措辞。我很感谢在Maryoffice的这段时光,在这样一个平台,培养了我的科研意识,也让我锻炼了我自己,不论是人际交往,工作汇报还是书面写作能力。还有当时我和我的小伙伴们(廖波,王瑞兴,董宇娇,盛丽梅),每天早上五点多开着小三轮去桃树地里收桃小食心虫。每隔一段时间还需要更换诱芯,给诱盆里加水……真心感谢所有这些磨砺了我的心智和体魄。
学习室(以及大学时期我们做的标本)
过往种种,已经成为美好回忆。我们能做的便是努力前行。正如马老师说的,所有的荣耀背后都是更加辛苦的付出。前路很长,我一定要继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