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昊扬文:学生时代(个人著述一节选)
52fw.cn 10-28 次遇见陈昊扬文:学生时代(个人著述一节选)
黄安年推荐 黄安年的博客/2020年10月28日发布(第26313篇)
【按:这里授权发布的是我们认识的成功的年轻创业家陈昊扬先生正在著述的一节,资源共享。原书中的图表从略,感谢陈昊扬先生同意在 博客发布】
2020年9月中旬陈昊扬先生携家人专程来我家的留影
我出生在海南岛,爸妈是当地最好的中学海南中学的老师。当时海中的老师都住在校园的住宅楼里面,我的童年和少年时期是在海中校园度过的。校园里有一起快乐玩耍的小伙伴,有可以自由奔跑踢球的操场,有来来往往朝气蓬勃的住校小哥哥小姐姐,是记忆中乐趣无穷的乐园。
这个乐园里最重要的元素之一是:书。爸爸是化学老师,妈妈是语文老师,家里放满了书,又住在校园,我从小就生活在一个无与伦比的读书氛围里。记得妈妈在我小时候让我看一些很难的大人书籍,包括水浒传等等,并没有提起我的兴趣,直到小学五年级时我无意中翻到一本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感觉就好像天堂打开了一扇精彩纷呈的大门,这种欲罢不能的快乐让我从此爱上了阅读。那个时代没有手机,我少年时的最爱除了踢球,就是找各种书来读,武侠小说,言情小说,古典名著,读者文摘,等等等等,我喜欢读五花八门能找到的任何文字。记得我很享受从家里的老箱子里翻出来几年前的旧报纸,阅读上面的体育新闻,还经常在没人的假日爬窗户到老师阅览室里读平时看不到的香港报纸,最爱看里面的娱乐版新闻,因此还学会了看繁体字。
这种从小培养的大量阅读的习惯,在我走上职业投资的道路后给了我很大帮助。因为做投资最重要的基础工作就是海量阅读各种资讯,了解所投资行业和公司的各种信息,不能享受阅读乐趣的人很难忍受这种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从早上起床睁眼到晚上睡觉闭眼都要不间断阅读的枯燥过程。
不过我在上大学之前从来没有阅读过关于经济金融方面的书籍,那时是八十年代,这方面的书很少,关于股市投资的书更找不到。1990年我考上北京的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外贸日语专业,开始接触经济学方面的课程,毕业时拿的是经济学学士学位。大学期间,我保持了和小时候同样的爱好,除了在球场上踢球,最喜欢的就是泡在图书馆看书,有时遇上不喜欢的课我干脆就直接翘课到图书馆看我喜欢的书籍。在大学时代,我开始接触并沉迷阅读各种关于企业管理,宏观经济,金融知识方面的书籍,唯独很少有机会读到关于股市投资方面的书。上交所是在1990年12月成立,深交所是1991年7月成立,当时中国的股市刚起步,关于股市投资的书还很少。
在大四的时候,我们专业来了一位日本外教,松本光太郎。松本老师当时年仅30多岁,长相酷似当时的日本皇太子,是东京经济大学最年轻的经济学教授,同时对人类文化学有深入研究,能说一口流利的带四川口音的普通话。松本老师年轻,喜欢和我们打成一片,有时候会邀请我们到他住的外教公寓去吃饭聚会,还时不时上到学生宿舍和我们聊天,深受大家欢迎。印象最深的是他在上课时的一句话,说我们搞经济的,每天都要阅读当天的财经报纸以及保持不断阅读各种财经杂志和书刊。当时松本老师每隔一两个月就会回东京,每次再回来时都会带上一整行李箱的各种日文原版最新经济金融书籍,同时发给我们好几本厚厚的原版书,要求我们一周内阅读完毕。读原版书已经是困难,何况是高难度的原版专业书籍,一周内看完一本就很不容易了,同时看完几本简直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现在回想起来,我特别感谢松本老师,他的一周数本原版经济书刊阅读挑战其实在我心里埋下了海量快速阅读的种子。在当前这种资讯爆炸的互联网时代,如何在天量的内容里面迅速铺抓到最关键的信息点,是需要反复训练的核心投资能力之一。
记得当时读的日文原版书籍里面,有大量关于90年代日本泡沫经济破灭的描述和讨论。日本泡沫经济指的是日本经济在二战后持续发展,勤劳高效的日本人生产的产品价廉物美,畅销全球,导致日本成为当时世界第一制造业出口大国,为了降低日本出口贸易顺差,1985年美国联手英国,德国,法国和日本签订《广场协议》,目的是推动日元升值,降低日本出口竞争力,提高日本进口动力。五国政府联手的结果是,协议签订短短一年内,日元对美元汇率升值了一倍,从1985年的一美元兑换240日元升值到1986年的一美元兑换120日元,日本出口大受影响,日本经济在1986年出现短期的衰退,史称“日元升值萧条”。日本央行在经济衰退日元升值的背景下采取了降低利率的符合逻辑的例行规定动作,把基准利率从5%降低到2.5%,是当时日本史上最低利率和当时世界最低利率。日元急剧升值本来就已经引起套利的国外资本大举进入日本买入日元资产来套利,刺激了日本土地和股市快速上升;日本央行在1986年一口气把利率降到世界最低,又极大刺激了日本国内资本大举借入低成本的债务来投入快速上行的资本市场做套利。实体经济增长困难叠加股市房市不断上涨叠加央行放水叠加本币急速升值,大量资金不停流入股市房市以赚快钱,创造了资产泡沫形成的最佳环境。日本股市从1985-1989年上涨了2.7倍,日本一线城市房地产价格1986-1990年上涨了3倍,形成经济学史上著名的“日本泡沫经济”。
日本在1986年开始的低利率货币扩张政策一开始并没有引起全面物价上升,归功于日元升值带来的进口价格下降以及经济高速发展多年形成的过剩产能。不断上涨的股市和房市吸收了日元升值和央行宽松引发的过剩资金,不过不断上升的土地成本和资产价格,最后终究会传导到实体经济,造成成本上升引发的通货膨胀。日本的物价指数CPI在1989年开始抬头,1990年开始加速,日本央行不得不从1989年5月到1990年8月,5次上调基准利率,从2.5%提高到6%。和历史其他所有的资产泡沫一样,在加息环境下,脱离基本面上涨的日本股市和房市开始破灭。日本股市日经指数在1989年12月创下接近4万点的历史高位后开始下跌,一直跌到1992年8月的14000点,直到30年过后的今天依然没有回到当时位置。日本土地也从1991年开始下跌,直到30年后的今天也还没有涨回到当年位置。日本泡沫经济破灭直接带来了从1990年开始整整10年的经济衰退,日本GDP至今没有回到1989年的高位,甚至不少经济学家在30年后的今天把日本经济从1990年开始定义为“失去的30年”。
#p#分页标题#e#
在1993-1994年大量阅读日本泡沫经济有关书籍的同时,我的家乡海南发生了全国著名的“海南房地产泡沫”。1988年海南建省成立经济特区,大批南下淘金的弄潮儿带来大量资金涌入当时海南的房地产市场。顺着1992年初邓小平南巡讲话极大解放和激励了市场经济思想的春风,海南房地产市场彻底爆发,房价从1991年的1400元每平米在一年半时间暴涨到1993年的7500元每平米然后随着1993年6月国务院颁发的宏观调控收紧银根的“国16条”,极度脱离收入基本面的海南房地产泡沫轰然崩塌,海口市短时间内风起云涌成立的1.3万家房地产公司在这场市场下跌中倒闭了95%以上,全市留下了让人触目惊心的600多栋烂尾楼,成为海南的第三大景观“天涯,海角,烂尾楼”。我从1994年开始工作后每年返家探亲都会看到海口市里各处的烂尾楼,这些泡
沫破灭留下的城市伤疤,一直延续到十多年后还没有完全消失。
我的大学生涯末期,在研究日本泡沫经济破灭的同时,在自己家乡发生了类似的泡沫破灭,耳濡目染的感同身受,使我对经济危机资产泡沫的警惕从此深深地印刻在自己的脑海和血液里面。这种危机意识对我日后形成攻防兼备的股票投资策略有很大帮助,股市投资在进攻的同时绝对不忘记防守,面对资产价格节节上升时牢记脱离了基本面的资产价格最终会回归正常,这种危机意识让我在2006-2007年和2014-2015年两次股市大牛时可以冷静地两次成功逃顶。
2020年9月中旬陈昊扬先生携家人专程来我家的留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