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国民政府时期青岛粮价波动与政府应对(1929—1937)
02-13 次遇见摘要: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青岛是华北地区重要的粮食集散、消费市场,凭借成熟的粮食流通网络与国内外粮食市场紧密相连。20世纪 30年代,由于青岛区域粮食产需缺口增大、世界经济危机及帝国主义粮食倾销,青岛出现粮价波动现象。为应对粮价波动现象,青岛市政府在乡村建设过程中,通过青岛农林事务所推动农业改良增产,通过青岛农工银行促进农村金融流通,推动了青岛农村现代化进程,走出了一条“青岛模式”,但并未有效弥补青岛产需缺口。青岛市政府在监管调节粮食市场的过程中,通过胶海关、青岛市港务局等促进国内粮食运输与流通,减少帝国主义经济干预,通过青岛市商会、青岛市商品检验局等挽救粮食对外贸易的不利局势,在平抑粮价方面取得一定效果,但粮食对外贸易未见实质性起色。
20 世纪 30 年代中国粮食问题长期受到学术界关注,其中涉及华北地区粮食研究的论著较为集中,学者多结合农业经济学、社会学等理论对农村经济、粮食运销及粮食价格等方面展开研究,为华北地区粮食价格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乡村建设是政府应对农村危机的路径之一,在关于乡村建设的研究中,部分学者指出青岛形成了以城市资源和标准建设乡村的“青岛模式”,肯定了青岛市政府在乡村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及其对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视。近代青岛粮食档案资料较为丰富,但此前相关专题研究相对缺乏,档案整理及初步研究成果多见于近代政府统计报告及少量期刊文章中。近代青岛曾被德占日据,渗入了大量帝国主义势力与资本,后被南京国民政府收回并列为直辖市,逐步发展成为华北重要粮食集散、消费市场。青岛粮价波动是粮食市场供需失衡的表征,由于青岛特殊的历史缘由和商业地位,政府对其粮价波动的应对主要围绕在农业改良和市场调控两方面,颇具地方特色。本文在挖掘整理近代青岛粮食档案基础上,探索青岛地区的粮食流通网络与粮价关系,挖掘青岛粮价波动缘由,以期进一步拓展青岛地方史粮食研究区域观照,深化近代中国粮食问题研究。
一、近代青岛粮食流通网络
青岛地处山东省沿海,是季风性大陆性气候和海洋性气候的共存区,地形以丘陵和山地为主,耕地少且土壤硅砂含量高,农业生产条件不算理想,属于缺粮区。受粮食量大体重、不易运输的特性影响,明清时期,“鲁西平原、山东半岛两大经济区的粮食流通各自与相邻省区互为依重,而未能形成一个全省统一的粮食流通中心”。清代中期以前,青岛多依赖山东半岛供给,也通过海运输入部分粮食,采购市场集中在东北奉天及江南沿岸。开埠以来,在德、日帝国主义殖民统治下,青岛城市经济功能不断增强,逐渐成为华北地区重要的粮食消费、集散市场。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青岛凭借青岛港、胶海关的海路优势及胶济、津浦铁路的陆路优势构建了成熟的粮食流通网络。
1933年,青岛人口总数为 444690人,当地农民种植的麦、薯、豆、花生、小米及高粱等主要粮食作物的产量只有 90731606 斤,而从外地流入青岛市场的粮食高达 177521740 斤,由青岛销往外地的粮食达76363181斤,可见其粮食流通量。青岛市面上的粮食以麦类、面粉类、豆类、杂粮类、米类为主,各类粮食的来源地与销往地不尽相同。分析粮食的来源及销路可知(见表 1),胶济铁路联通了青岛与山东其他各县的粮食市场;津浦铁路串连起青岛与皖北、津、沪等地区的粮食市场;青岛港和胶海关则沟通了青岛与苏北、东三省等地区及日、美、澳等国家的粮食市场,故青岛粮食贸易的腹地以山东各县为主,但不局限于山东,也囊括辽东、江南、华南等区域及亚欧美等洲。作为粮食流通市场中的节点,各级流通市场发挥着产地市场、消费市场、聚散市场的功能,并通过各种交通运输线和流通渠道衔接起来,呈现出一张纵横交织、层次分明的粮食流通网络。
……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