兕觥其觩:商周青铜觥之功能小议
02-13 次遇见商周青铜觥数量稀少,据笔者统计约有80余件(不计单独觥盖),但均制作精美、装饰华丽,乃商周青铜酒器中之珍品。此类器皆出土于高等级墓葬之中,是商周时期身份地位的重要标识,但长期以来,此类器物之功能备受争议,主要形成饮酒、盛酒、注酒、注水器等四种观点,通过对其形制的系统梳理、铭文记载、出土情况、出土文献与传世典籍记载等多方面的综合研究可知,此类器物的主体功能应为注酒器,与今之分酒器功能类同。
一.已有研究的简要回顾
中国青铜器之研究,肇于赵宋而盛于有清,然当此之时,青铜觥虽有其实而无其名,多称其为“匜”。将觥独别为一门类始于王杰《西清续鉴甲编》,王氏在其书中始用“兕觥”之称,后来者多沿袭之。近代以来,青铜器研究之风大炽,青铜觥之研究为学者所重,然迫于其数量稀少而又缺乏自名,故研究者寥寥可数,但却一以贯之,对其命名、功能的探讨成为学界长期关注之焦点。
青铜觥与传世文献中“觥”、“兕觥”的名实对应问题,前辈学者多已详辨之,本文不再赘述。限于目前所见材料难以说明青铜觥必非“兕觥”,更难以证明“兕觥”即为角状器。因此,本文仍遵从学界一般的称呼,将其名为“觥”或“兕觥”。传世文献记载,“兕觥”为酒器,这与青铜觥的功能相合。可知,文献记载应渊源有自,并非向壁虚造。总之,本文的研究思路是从青铜觥本身及相关古文字材料入手,对其功能进行探究,传世文献记载仅作为重要参考。
青铜觥之专门研究发端于王国维先生,他在《说觥》一文中首先对青铜觥的命名问题进行了探讨,肯定了兕觥作为此类器物之名的正确性;接着对觥与匜的区别进行了分析,将匜与觥彻底区分开来,并首次定其为酒器。尽管有学者认为王国维先生的命名不是很准确,但他对青铜觥之研究所做出的奠基性之功则有目共睹。由于小文着重探讨青铜觥的功能问题,故而具体的类型划分从简。自王氏之后,学者对此类器物之研究多用其力。
20世纪40年代,容庚先生著《商周彝器通考》,首次对商周铜器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是中国青铜器研究史上丰碑性的著作,容先生在书中收录青铜觥16件,但未作型式划分,关于青铜觥的功能,他指出觥有与斗同出的例子(守宫觥),故定其为盛酒器。
80年代,马承源先生在《中国青铜器》一书中,将青铜觥划分为十五式,值得注意的是他将山西石楼桃花庄出土的角形圈足器亦划入觥类,关于青铜觥的功能,他认为是一种盛酒器。90年代,张增午先生收集传世及出土青铜觥50多件,根据腹部及足部形态将其划分为兽形四足或三足、圜腹圈足、方腹方圈足、角形四种型式,关于青铜觥的功能,他认为“兕觥在商周时代是一种盛酒器(斗觥同出,守宫觥、引觥,见图五),亦是一种饮酒器”。
21世纪以来,学者又对此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其中主要有朱凤瀚先生、刘莹莹女士。朱凤瀚先生在《中国青铜器综论》中根据足部特征将青铜觥分为A、B两型,各型之下又有两亚型,关于青铜觥的功能,仍然赞成盛酒器之说,但对青铜觥的命名及与相关器物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卓有见地的观点,应引起足够重视,详见后文。刘莹莹女士在前辈学人的基础上,对商周青铜觥进行了全面研究,她搜集传世与出土青铜觥102件,根据足部及腹部特征将其划分为三种类型,A型三足或四足觥、B型圈足觥、C型角形觥(西北岗M1022角形器、山西石楼桃花庄龙角形圈足器),各型之下又分若干亚型和式,关于青铜觥的功能,她认为A、B型觥为盛酒器,C型觥为饮酒器。以上均大陆学者之研究,另外还有台湾学者及日本学者的相关研究,试介绍如下。
台湾学者中,首先对此问题进行研究的是孔德成先生,他于1964年发表的《说兕觥》一文,对青铜觥的命名及形制作了论述,关于青铜觥的功能,他认为属于饮酒器。1971年,屈万里先生对此问题进行了研究,他在《兕觥问题重探》一文中,根据青铜觥的形制、文献记载等对其命名、功用等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他认为“兕觥为像兕角的饮器。它的用途很广,不但不专作罚爵之用,乃至是否用作罚爵也还是问题。”,关于青铜觥(指朱凤瀚先生所划A、B型)的功能,他认为是盛酒器而非饮酒器。1989年,陈芳妹先生对商周青铜酒器做了较为宏观的研究,关于青铜觥的功能,她认为是“注酒器”,由于是特展图录之说明,故而未作具体论证,但却是一种值得肯定的观点。另外,日本学者林巳奈夫先生认为兕觥(角形器)是一种饮酒器,将一般所称之觥归入水器。
综上所述,就青铜觥的类型而言,主要有二型(朱凤瀚)、三型(马承源、刘莹莹)、四型(张增午)之分。值得注意的是,马承源先生将桃花庄所出角形圈足器亦划入觥类,刘莹莹不仅将桃花庄角形圈足器划入觥类,而且将西北岗M1022、丹徒烟墩山墓所出铜角形器亦划入觥类。需要指出的是,尽管这种铜角形器与觥可能在源头上有十分紧密的联系,但在发展过程中已然成为两种截然不同的器类,故而不宜将如西北岗M1022所出铜角形器划入觥类。就青铜觥的功能而言,主要形成以下四种观点,第一,盛酒器,持此观点的学者最多,有容庚、马承源、朱凤瀚、张增午、刘莹莹、屈万里、刘昱午、解洪兴等;第二,饮酒器,持此观点的有王国维、孔德成等;第三,注酒器,主张此说的为陈芳妹;第四,注水器,持此观点的为日本学者林巳奈夫。可见,就青铜觥的功能问题仍然存在较大分歧。
一种器物的功能根本上是由其形制决定的,故而一旦器物形制发生了改变,其功用也会随之发生变化,比如青铜觯,西周早期后段以前基本作敞口或直口束颈、深垂腹较粗、圈足,早期后段以后变为喇叭口、直腹、圈足形,形制上与觚已十分接近,因此这种大喇叭口之觯可能已非饮酒之器,而应为祼酒之器。总之,器物功能的研究绝不能忽视其形制的发展变化。
……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