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水岭墓地青铜器的铸造工艺和矿料来源
02-13 次遇见分水岭墓地位于山西省长治市北城墙外,墓地范围东西长约2、南北宽约0.75千米。20世纪50~70年代对该墓地进行了多次钻探和发掘,发现墓葬550余座,清理墓葬270余座,时代从春秋中期延续至战国中晚期,出土铜容器、兵器、乐器、车马器及杂器等1985件,为研究东周时期墓葬制度、文化特征提供了重要资料。
2009年,韩炳华、崔剑锋曾对分水岭墓地59件东周铜容器、乐器、兵器、车马器等金相组织、合金成分及19件铜器的铅同位素比值进行了科学分析,并就制作技术和矿料来源进行了研究,取得一些重要认识和收获。本文在以往研究基础上,对分水岭墓地春秋中期墓葬M269、M270及战国早期墓葬M26和M229部分铜器取样进行了金相组织、合金成分、铸造工艺及铅同位素比值分析,同时结合以往科学分析数据进一步探讨了该墓地铜器材质、工艺及矿料来源特征。
一、样品描述
分水岭墓地年代为春秋中期至战国中晚期,以往科学分析铜器主要为战国时期,春秋时期铜器仅有铜鼎M269:9一件。M269和M270是分水岭墓地重要的春秋中期墓葬,出土铜器对进一步认识东周时期社会变革及春秋中晚期晋国铜器风格变化、技术演进及晋系风格铜器形成均具有重要意义。本次取样分析铜器包括4座墓葬的7件铜器,其中M26铜鼎2件、M229铜鼎1件、M270铜壶2件、M269编钟2件。其中,M26、M229均为战国早期墓葬。另外,取样时遵循最小干预原则,取样位置也尽可能选择铜器残损之处或底部铸缝。
……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