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伊犁人口变迁与人口结构特征探析
02-13 次遇见内容提要:本文对清代新疆伊犁人口变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探讨了人口结构特征,主要包括经济结构和民族结构特征。清代伊犁地区人口变迁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迁移人口对伊犁人口增长产生了重要影响。人口经济结构特征的形成以清政府治新政策中的人口布局思想为主导影响因素,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游牧业人口比例不断上升,尤其是建省后人口再聚集和恢复发展时期,牧业人口恢复较快,这进一步表现了自然地理环境一定程度上所决定的经济形态对人口经济(职业)结构的深刻影响,也表现出各民族社会生产形态的惯性发展。人口民族结构变迁的主要因素是受到了清政府的民族政策及战乱的影响。
“伊犁”的地域范围,随着时代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既有指称地区范围的,也可以指称城市。本文所考察的人口地理空间范围,中心区域一致而外围地理范围前后不一致,即建省前伊犁惠远城“以城辖域”、“属境八城”,以及驻防军事人口覆盖的地域范围;建省后伊塔道辖境(包括了塔尔巴哈台地区,以及精河厅所辖地区)中以伊犁府(“府治全境辖城九,领县二”所辖范围为人口考察的地理范围。这个选择,是为体现清代伊犁地方直接统治地域范围基本一致的原则,以使两个历史时期的文献所据政治地理范围,与人口地理范围基本保持一致。
对伊犁历史人口的考察,有多篇以各驻防营人口或民族人口为主题的专题研究。俄国人维纽科夫《准噶尔边区居民考》,人口数字过于粗疏,且地域范围涵盖了中国边外。阚耀平的论文《清代伊犁地区人口迁移研究》,没有对伊犁地区的满洲、索伦、厄鲁特人口进行统计分析。赖洪波的《伊犁历代移民开发与世居民族的形成》,比较全面地研究了从古代到1949年的伊犁人口,但没有展开对人口结构的研究。本文对清代伊犁人口变迁加以考证,并对人口结构进行初步的研究。
一、清代伊犁人口演变
(一)乾嘉时期
清朝统一新疆之初,就对南疆各地进行了社会调查。成书于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的《大清会典》、《钦定大清会典则例》都有南疆人口数记载。同时期北疆伊犁地区则没有具体的人口统计。此后,由于迁移驻防人口及农业屯垦人口,伊犁人口增长迅速。伊犁人口包括以下三个部分:
1.军事驻防人口。包括伊犁六营人口和满营人口及其家眷。(在《中国人口史》第六卷中,没有对伊犁此项人口作出统计。而对惠宁城人口统计中,包含了满洲蒙古兵、锡伯营官兵、索伦营官兵、察哈尔、厄鲁特官兵总数,这是不恰当的。)
2.从南疆各地移入伊犁的屯垦人口,即文献中的“回户”人口。
3.民户和遣犯为民人口。内地民户自愿移入伊犁地区,从事农业、商业等经济活动。伊犁为清政府流放人犯的地区之一,因此有遣犯为民人口。
《西域图志》未将军事驻防人口计在户民内:“驻防满洲、蒙古、锡伯、索伦、察哈尔诸兵,虽携眷居住,未可与彼中户口同论,不备登。”在兵防中记载有各营官兵人口资料。《(乾隆)大清一统志》载:“伊犁户口:驻防满洲蒙古兵6384名,锡伯兵1000名,索伦达呼尔兵1000名,察哈尔兵1800名,绿旗兵3000名,和硕特属厄鲁特3115名口,土尔扈特属游牧种厄鲁特25595名口,回户6406户,20356名口。民户71户,209名口。遣犯为民244名口。”其回户等与《西域图志》所录相同,而土尔扈特属游牧种厄鲁特在《西域图志》中明确表明“乾隆四十二年,全移赴塔尔巴哈台居住”,在人口统计中应不计此项人口数。驻防人口在这两个记录中,仅记兵数,无眷口数。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由陕甘各营移驻,眷兵3098员名。建绥定、广仁、瞻德、拱宸、熙春、塔勒奇六城分驻。”绿营兵数多有记载,但口数一直到嘉庆末时才有记载,为10700人,乾隆时期估算则为9000人。
……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