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人容易落入的职场陷阱
runsly 03-30 次遇见文/方奕晗
核心提示
不論什麽行業、什麽工作,個人職業發展的路徑大緻都是一樣的:從最開始的新鮮、不适應,到後來的熟悉、提升,再到平台期的倦怠、退縮和煎熬,隻有經過長期積累,才會迎來接下來的又一次提升。那些念叨着“不過如此”的聰明人,往往是在快步沖上平台期之後,先于其他人迎來了職業倦怠,而過于強悍的自信心使他們更容易向外歸因——他們更習慣說“這工作如何如何”,而不是反思一下“我到底是怎麽了”。
很多時候,阻礙我們前進的,正是我們自己。反倒是那些對每件事都懷有敬畏心的、看上去有些笨拙的人,在緩慢地一步步接近最終目标。
職場上,沒有人不喜歡聰明的人。
理由顯而易見:腦子好,上手快,隻需大緻囑咐幾句動作要領,交代的工作就能基本完成,幾乎不會出現大的偏差。
和同樣站在起跑線上的其他競争者相比,反應快的人無疑更容易在最開始階段占據先機。但職業生涯拼的不是起跑速度——它是一場漫長的馬拉松,開始時的有利位置固然重要,但笑到最後的,卻很可能另有他人。
成爲反應最快的那一個
腦子聰明,反應快,這是同事們對劉藝的一緻評價。
當年求職面試,小組讨論環節的主題是模拟一個營銷方案。其實大家都提前有所準備的,但拿到任務單的時候,還是有些發懵。劉藝第一個反應過來,率先發言,幾句話就把方案的目标、現有的資源、面臨的困難、可能的機會等梳理了一遍,爲後面的讨論定下基調。她的話并不多,也沒有讓人印象特别深刻的閃光點,但正是因爲敏捷、恰當的第一反應,讓她在這一環節脫穎而出。
首先發言的人其實面臨着很大的風險,容易給人留下過于強勢的第一印象。而且一旦思路出現偏差,就很可能成爲“炮灰”,或者幹脆把後面的讨論引入歧途——前不久看到一則趣聞,英國“北部馬拉松”比賽中,由于領先者跑錯了路線,導緻5000名參賽者中隻有1人完成了全程。
劉藝的高明之處在于,她沒有紮在設定情境裏論述具體的設計方案,而是第一時間站出來幫助團隊搭建了很好的讨論框架。對一個剛剛走出校門的大學畢業生來說,這樣的反應能力和大局觀是很難得的。憑着這股聰明勁兒,她順利地拿到了入職通知書。
劉藝是個學習能力很強的姑娘。她不是那種需要人手把手指點的“辦公室嬰兒”,組長布置的工作,無論是打印報告還是做會議記錄,她隻需要一個範本和幾個問題,就能做到不失水準——她的最大優勢就是,擅于發現每一項工作的要點是什麽,應該着重把精力放在何處。
在同一年進入公司的新人中,劉藝很快脫穎而出。在那批人裏,她第一個進組跟項目,第一個被組長帶出去見客戶,在别人還在幹“髒活兒”的時候,她已經可以嘗試着獨立做方案了。
聰明人的聰明之處在于擅長總結方法,而這其實更是一種經由後天養成的思維習慣,而非天賦:把雜亂的過程變成簡潔清晰的操作步驟,在諸多線頭中拎出主幹和枝節,認清重點、分好層次,在操作的過程中逐漸将總結出的方法内化,并且根據實際情況不斷調整精力和時間配比,盡可能使其變得更簡單。
這個過程說起來未免空泛,但它卻實實在在體現在每一件事情中。糊信封、印文檔、回複郵件、整理名片……在做這些看似簡單枯燥的小事時,試着擺脫思維定勢,想想有沒有更适宜的途徑、更優化的配置,可以事半功倍。
先于别人找到行之有效的方法,你就會成爲反應最快的那一個。
聰明不是成功的必備品質
那天朋友突然抛過來一個問題:一個頭腦聰明但不怎麽努力的人,一個反應稍慢但足夠用功的人,二選一,你更傾向與誰合作?
這是她面臨的現實選擇。
聰明的那個,交回來的活兒水平不差,但你清楚地知道,他明明可以做得更好。但他不。在他的價值體系中,這樣的常規工作輕松拿到80分足矣,爲了那20分的提升空間花費更多時間、精力,得不償失。作爲合作者,你知道他身上還有巨大的潛力,至于這潛力什麽時候釋放、究竟能不能釋放,卻毫無把握。
用功的那個,對他的現狀你并不滿意。一個簡單的調研,别人研究3家,他恨不得找來10家挖數據。你眼看着他做無效勞動,卻拉也拉不回來。這人有時候木讷得恨不得讓人踹上兩腳,但那股刻苦勁兒卻讓你不忍心放棄。在他身上,你能看得到未來,雖然不那麽完美,但清晰可見。
如果是剛工作的那幾年,我肯定毫不猶豫地選擇前者——聰明伶俐,一點即通,作爲合作者,至少他能提供一種平均水準之上的安全感。但年齡漸長,也陸續見過一些職場人士的下落,于是越來越覺得,聰明從來都不是成功者的必備品質,反而是那些看上去有些笨拙的人,在職場上走得更遠。
同學曾經帶過一個女實習生,和其他年輕人比起來,她的腦子真的算不上靈活。但她特别用功,起早貪黑,每次在公司見到她,都是盯在電腦前,不是在整理文案,就是準備外圍材料,或者實在閑了,就翻翻以往做過的成功案例。她幹活并不快,很多時候還特别執拗,隻要是她認準的事情,誰說都沒用。同學講起這個“極品實習生”的時候,語氣裏充滿了無奈。但幾年過去了,那天忽然又聊起了這個當年的傻丫頭,我發現她現在過得并不差,職業發展的每一步走得穩健而堅定,在一條可以預見的路徑上不斷向前。而那些曾經在實習生界叱咤風雲的少男少女,反倒在一次接一次的跳槽中,不知去向了。
頭腦聰明的人往往容易落入這樣一個陷阱,他們在做事時習慣性地不斷優化解決方案——如何找到一個更好的方法,花更少的時間、更少的精力達到同樣的效果。這當然無可非議,但你要知道,那些節省下來的時間和精力,絕少會被用在提升工作質量上。
因爲擅于總結方法,聰明的人在起跑階段很容易獲得領先,如潮的好評也會進一步強化他們這種自我認知:隻要找到合适的方法,不用費太大力氣就能完成得八九不離十。換句話說,他們可以輕而易舉地在許多事情上得到80分,但很少拿到哪怕是一個100分。
對他們來說,在一件事情上從80分提升到100分的過程,遠不如換個地方再拿個80分來得劃算。
小心腦子裏的“不過如此”
一檔正在進行的選秀節目裏,一個女孩的出場引發了評委間的争論。
雖然沒有接受過正規訓練,但她唱得還不錯,更重要的是,她看上去足夠聰明,反應迅速,一副志得意滿的樣子。于是有人力挺她晉級,因爲“她很聰明,有很大提升空間”;但也有人當即畫了叉,“我讨厭她的不認真,自信得爆棚”。
這恰恰是很多聰明人容易遇到的另一個陷阱。從業績到口碑,職場上他們一路走來積累了太多的正面評價,自信心提升的同時,很容易産生一種“不過如此”的輕浮态度。
一個朋友,畢業之後的第一份工作是審計。兩年之後他跑來訴苦:這職業也太無聊了,就那麽點兒東西算來算去的,還天天加班,其實真都沒什麽難的,不知道他們怎麽那麽慢!不久之後,他轉行去做銷售。開拓市場階段還見他鬥志昂揚,等業務量穩定了又來抱怨:“我每個月也就随便跑兩天,業績都能進前三,那些同事天天在客戶那耗着還簽不下單子,真服了他們。”
後來他去做市場營銷,覺得“團隊其他人跟不上自己的思路”,轉行做設計,發現“這行業在國内起點實在太低”。兜兜轉轉了将近10年,現在的他賦閑在家,以炒股爲生。
每次說起這個朋友,我們都會替他覺得可惜。明明是才華橫溢的一個人,卻因爲專注力不足以及缺乏對每個職業的基本尊重,成了“聰明反被聰明誤”這句話的最好注腳。
聰明的另一個表現,就是擅于總結經驗。
誰都難免犯錯誤,但同樣的錯誤一再出現,就是能力的問題了。如果你仔細觀察就會發現,職場上的成功人士往往有這樣的習慣:在每一次失誤中尋找原因,不輕率地将問題歸咎于“馬虎”,而是從方法上、流程上加以改進,杜絕類似錯誤的發生。
同樣是交學費,越是擅于總結經驗的人,收獲越大。
但事情也有另一面——過于依賴既往經驗,很可能會被束縛住手腳,放棄嘗試新機會和突破現有格局的勇氣。就像一個在賽場上嚴重骨折過的足球邉訂T,即便傷愈,下次再遇到同樣的激烈拼搶場面,他的本能反應多半是躲開,而不是像當初那樣迎上去死磕。
不論什麽行業、什麽工作,個人職業發展的路徑大緻都是一樣的:從最開始的新鮮、不适應,到後來的熟悉、提升,再到平台期的倦怠、退縮和煎熬,隻有經過長期積累,才會迎來接下來的又一次提升。那些念叨着“不過如此”的聰明人,往往是在快步沖上平台期之後,先于其他人迎來了職業倦怠,而過于強悍的自信心使他們更容易向外歸因——他們更習慣說“這工作如何如何”,而不是反思一下“我到底是怎麽了”。
很多時候,阻礙我們前進的,正是我們自己。反倒是那些對每件事都懷有敬畏心的、看上去有些笨拙的人,在緩慢地一步步接近最終目标。
聪明人容易落入的职场陷阱
文/方奕晗
核心提示
#p#分页标题#e#不论什么行业、什么工作,个人职业发展的路径大致都是一样的:从最开始的新鲜、不适应,到后来的熟悉、提升,再到平台期的倦怠、退缩和煎熬,只有经过长期积累,才会迎来接下来的又一次提升。那些念叨着“不过如此”的聪明人,往往是在快步冲上平台期之后,先于其他人迎来了职业倦怠,而过于强悍的自信心使他们更容易向外归因——他们更习惯说“这工作如何如何”,而不是反思一下“我到底是怎么了”。
很多时候,阻碍我们前进的,正是我们自己。反倒是那些对每件事都怀有敬畏心的、看上去有些笨拙的人,在缓慢地一步步接近最终目标。
职场上,没有人不喜欢聪明的人。
理由显而易见:脑子好,上手快,只需大致嘱咐几句动作要领,交代的工作就能基本完成,几乎不会出现大的偏差。
和同样站在起跑线上的其他竞争者相比,反应快的人无疑更容易在最开始阶段占据先机。但职业生涯拼的不是起跑速度——它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开始时的有利位置固然重要,但笑到最后的,却很可能另有他人。
成为反应最快的那一个
脑子聪明,反应快,这是同事们对刘艺的一致评价。
当年求职面试,小组讨论环节的主题是模拟一个营销方案。其实大家都提前有所准备的,但拿到任务单的时候,还是有些发懵。刘艺第一个反应过来,率先发言,几句话就把方案的目标、现有的资源、面临的困难、可能的机会等梳理了一遍,为后面的讨论定下基调。她的话并不多,也没有让人印象特别深刻的闪光点,但正是因为敏捷、恰当的第一反应,让她在这一环节脱颖而出。
首先发言的人其实面临着很大的风险,容易给人留下过于强势的第一印象。而且一旦思路出现偏差,就很可能成为“炮灰”,或者干脆把后面的讨论引入歧途——前不久看到一则趣闻,英国“北部马拉松”比赛中,由于领先者跑错了路线,导致5000名参赛者中只有1人完成了全程。
刘艺的高明之处在于,她没有扎在设定情境里论述具体的设计方案,而是第一时间站出来帮助团队搭建了很好的讨论框架。对一个刚刚走出校门的大学毕业生来说,这样的反应能力和大局观是很难得的。凭着这股聪明劲儿,她顺利地拿到了入职通知书。
刘艺是个学习能力很强的姑娘。她不是那种需要人手把手指点的“办公室婴儿”,组长布置的工作,无论是打印报告还是做会议记录,她只需要一个范本和几个问题,就能做到不失水准——她的最大优势就是,擅于发现每一项工作的要点是什么,应该着重把精力放在何处。
在同一年进入公司的新人中,刘艺很快脱颖而出。在那批人里,她第一个进组跟项目,第一个被组长带出去见客户,在别人还在干“脏活儿”的时候,她已经可以尝试着独立做方案了。
#p#分页标题#e#
聪明人的聪明之处在于擅长总结方法,而这其实更是一种经由后天养成的思维习惯,而非天赋:把杂乱的过程变成简洁清晰的操作步骤,在诸多线头中拎出主干和枝节,认清重点、分好层次,在操作的过程中逐渐将总结出的方法内化,并且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精力和时间配比,尽可能使其变得更简单。
这个过程说起来未免空泛,但它却实实在在体现在每一件事情中。糊信封、印文档、回复邮件、整理名片……在做这些看似简单枯燥的小事时,试着摆脱思维定势,想想有没有更适宜的途径、更优化的配置,可以事半功倍。
先于别人找到行之有效的方法,你就会成为反应最快的那一个。
聪明不是成功的必备品质
那天朋友突然抛过来一个问题:一个头脑聪明但不怎么努力的人,一个反应稍慢但足够用功的人,二选一,你更倾向与谁合作?
这是她面临的现实选择。
聪明的那个,交回来的活儿水平不差,但你清楚地知道,他明明可以做得更好。但他不。在他的价值体系中,这样的常规工作轻松拿到80分足矣,为了那20分的提升空间花费更多时间、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