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道理,为什么我踏入社会才明白(成长篇)
admin 03-30 次遇见最近又開始了一年一度的工作總結,回想自己的2016,果真是又成功地在這個熱鬧又冰冷的城市裏厮殺了一年,沒有退縮,沒有敗下陣來,對我來說就是成功。
想想沉潛剛畢業時還是初出茅廬的單純工科女,從無憂無慮的象牙塔到了到處是(火)坑的社會,經曆了太多事,沒有什麽大的成就,也沒有什麽大的起落,沒有那麽多熱血的故事可講,隻是一步一步踏踏實實地走着。
但最讓我欣慰的是,我越來越在這險惡的社會裏遊刃有餘了。
這個遊刃有餘來自于快速的自我更新、無時不刻的學習,更來自于被社會教育了太多太多,各種價值、各種思維的大破大立。
很久以前看到一個問題說:“哪些道理你後悔沒有早些知道?”
當即覺得我能答出幾十條來。
從今天開始,我把我這些年來和過去完全不同的思想、價值觀整理了出來,并分成了三類——成長篇、職場篇、生活篇,在該解釋的地方做了說明。
那些道理沒有人告訴過我,隻希望你能早些明白。
成長篇
1、以前覺得隻要自己努力就可以過上想過的生活,我真信了那些陽春白雪的雞湯。
踏入社會我才明白,努力隻會增加成功和變好的可能性。
踏入社會,我開始清楚地明白,努力隻是一個成功的必要不充分條件。
很多時候更需要客觀條件、人脈資源、家庭背景、思維方式、待人處事等等的加持。這些都是成功路上的重要籌碼。
但爲什麽大多數人仍然喜歡願意努力的孩子呢?
因爲其他的籌碼太難評估,太難改變,或者說某種意義上已經生而界定。
而努力幾乎是唯一一個未知變量,這微不足道的可能性,就足以讓我們普通人拼命去争取了。
越往高的平台走,努力産生的影響也會越來越小。
但是,不努力就真的沒有可能。
2、以前我覺得自己總是有好多的問題,我覺得好麻煩。
踏入社會我才發現,是這些問題讓我成爲我,一個成年人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比什麽都要珍貴。
我從小就有一個不大不小的毛病,同齡人都活得挺好,就我每天總會爲各種各樣的問題而煩惱,爲什麽小朋友要上學?爲什麽同樣一件事,我會選A,其他人都選了B?…小時候很多人連老師連父母都怕了我一見面就有問題。
後來我才知道,原來對這個世界充滿好奇是非常珍貴的習慣。
尤其是年輕人,對世界求知若渴的同時,非常有必要去對“自我”充滿好奇,腦海裏習慣性裝着一些所謂“偉大的思考”:
我要到底要建立一個什麽樣的價值觀?
我到底要如何去選擇我的人生道路?
我該如何處理随着時間和閱曆的推移在漸漸變化和成熟的價值觀?
…
Stay hungry,stay foolish。
這句喬布斯在斯坦福大學的最後一句演講背了很多遍,但卻在踏入社會後的某一天給了我新的啓發——任何時候,都不要覺得自己看透了什麽。
連精确的數學、物理問題都會在不同的定量、變量下有不同的答案,更重要的是,好奇心因此而來。
但當你真正開始引導自己思考這些沒有标準答案的問題的時候,你才能看見自己内心深處一些真正的内核部分。
3、以前覺得做每一件事都要算好投入産出,看看值不值得。
現在發現一些核心的能力、認知,都是需要長期投入的,需要不計回報去做才能真的有回報。
以前在學校還是比較浮躁的,連進個學生會都要算好能拿到多少行爲積分,最高能到什麽職位,能學到多少。
但看過我的《大學生可以通過哪些方法大幅提高自身實力?》的小夥伴一定記得,我還是比較建議大家去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不要太過看重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