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木渎中学培东班
52fw.cn 08-06 次遇见
摘要:苏州木渎培东班对家长们来说,既神秘,又严肃。苏州奥数网整理一位培东班家长的培东日记,记录女儿在培东班的点点滴滴。(查看全部日记)
在培东(七)-----华华的语文演讲稿
华华最近迷上了纳兰词,在本周的语文演讲课上,她选了一首纳兰的《浣溪沙》作为她演讲的主题,老师为了培养孩子的自信,所以演讲活动会要求孩子脱稿演讲,下面就是华华当时准备的草稿:
浣溪沙
残雪凝辉冷画屏,落梅横笛已三更,更无人处月胧明。
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断肠声里忆平生。
今天我要为大家演讲的是《浣溪沙》。这首满怀惆怅之情的小令,出自清代大词人纳兰容若之手。对于纳兰容若,他的惊才绝艳相信大家已有几分了解,但今天我要通过一首小词来讲述纳兰在政治上遭遇的波折。
纳兰容若,名性德,诞于清顺治十一年,满清正黄旗人,其父明珠是康熙朝权倾一时的首辅之臣。如此显赫的家世,为容若在仕途上提供很大便利。但容若清风亮节,并未依靠父荫,而是凭借自己的才华胆识当上了一等侍卫,常随君出巡边塞,可惜他“空负凌云万丈志,一生襟袍未曾开”,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当时康熙为了克制纳兰家的势力,给了容若一个世人羡慕的职位,但这个职位根本无法给容若一展抱负的机会。于是,容若在一次随君出巡的路上,写下了这首饱含惆怅,落寞之情的小令,这种感情融于词中的每一个字,不信你看:
第一句中“残雪”指尚未化尽的雪,道出当时的天气,画屏则是指绘有山水图画的屏风,指出当时地点在室内,这两个词采用了“意象”的手法。而一个“冷”字不仅写出了气温寒冷,更写出作者内心的孤寂,落寞,这是“意动”。 第二句“落梅横笛已三更” 词人视角转换,从听觉上道出当时的时间。第三句“更无人处月胧明”则指微明。
短短二十一个字描绘了这样一番清冷孤寂的景象:院子里未消的白雪映衬着月光折射在画屏上,使得彩色的屏风看上去也显得凄冷。夜已三更,帘外月色朦胧,人声寂绝。不知何处落梅曲笛声响起,呜呜咽咽地惹断人肠。
小令的下篇则承接上篇,容若因笛曲起意,发出自伤身世的叹息。
这两句中似乎有相对的两个主体,一个是“我是人间惆怅客”中的“我”,另一个是“知君何事泪纵横”中的“君”,前一个很显然是词人自己,而后一个指的是谁呢?
现在请同学们猜一猜,这个君是纳兰思念的人呢,抑或就是纳兰本人?(华华设置了一个和同学们的互动环节)
没错,就是纳兰自己!这个“君”字将整个世界客体化,并把自己抽离出来,大有一种被世界抛弃的感觉。这两句可谓奇峰突起,但最后一句才是全词真正的高潮!
“断肠声里忆平生”一句犹如妙绝的音乐,虽然停止,但余音绕梁,不绝于耳。。而且,这句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是联系上阙与下阙,将夜半笛声和忆平生结合起来;另一方面,用一个结尾来营造一个新的开始,也就是“忆平生”三个字,是一个很好的留白,让人产生无限的遐想。
整首词残雪冷,画屏冷,月光冷,但作者的心更冷!
下面请大家同我一起,带着对纳兰的同情,及他非凡才华的感佩,一起大声朗诵这首惆怅无比的清冷小令吧!
--------------------------------------------------
虽然华华的这篇演讲稿,对于纳兰作品的解析还很显稚嫩,所选的也并非是纳兰的代表作,但当时看着她用心感悟作品,积极准备演讲稿,还是很感动! 我想不管结果如何,从讲稿的准备过程中华华能感受到诗词的优美,领悟到文学作品憾动人心的魅力,就已是最大的收获了。
培东用别开生面的方式让孩子们提高了自信的同时,也增强了自身的文学修养,华华因为充分的准备及自身的表现力,在本周通过同学投票获得了演讲赛的周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