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冲突:莫让认知分歧成为合作的障碍
52fw.cn 05-26 次遇见中美贸易冲突升级的一个原因在于双方的认知分歧,特朗普将两个国家之间的贸易差额理解成两个公司之间的盈利竞争,认为中国出口商支付的关税充实了美国国库,认为打贸易战美国稳赢,认为中国的崛起抢走了美国制造业的工作。尽管双方贸易谈判进展有顺利的一面,但是跟踪外媒报道就会发现,在贸易采购,技术专业,产业政策和政府补贴等核心议题上,认知分歧不仅没有缩小,反而有扩大的迹象。
特朗普5月5日上午在推特上表示要升级中国出口商品的关税之时,我正在美国奥马哈参加巴菲特年度股东大会。为此我精心准备了十期“颠覆你对巴菲特的认知”的讲座,根据最新的研究成果,解释为什么绝大部分人对于巴菲特的投资哲学和行为的认知并不准确。其中一小部分内容早已发表在FT中文网《量化投资趣谈》系列文章里。
只要观察一下近期微信群的讨论就会发现,围绕贸易冲突情绪性的言论此起彼伏,基于扎实研究的讨论几乎没有,认知分歧在不断扩大。今天,我来聊聊欧美学者对于贸易问题的最新研究成果,帮助大家梳理一下常见的观点是否靠谱。丘吉尔有句名言“谎言都绕了半个地球了,成为摸象的盲人,陷入毫无思考价值的微信群纷争,就必须要了解最新的研究成果。
谁支付关税?
与特朗普想象的相反,在现实中关税由进口商支付。考虑到商品价格上升后进口商会寻求低价可替换商品或者向出口商压价,因此被征收的关税在进口商和出口商之间的分配,将由双方的谈判实力和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来决定。如果中国出口商品的可替换性或者需求弹性很小(很大),那么美国进口商(中国出口商)将承担绝大部分关税成本。
近期,国内有券商分析师引用欧洲经济与财政政策研究网(EconPol)的分析,认为为了应对美国加征25%的关税,中国出口商将平均降价20.5%,美国商品价格在税后将比税前平均高出4.5%,这个观点在国内迅速传播。此前,特朗普多次在推特上表示,中国出口商承担了大部分关税成本,在5月13日的推文中,特朗普引用了上述数据。
那么,这个认知是否准确?
早在两个月前,我已经多次向投资者详细介绍了美国三位学者Mary Amiti,Stephen J. Redding,David Weinstein关于向贸易伙伴征收关税对美国价格和福利造成负面影响的研究。他们比较了美国向贸易伙伴六个回合征收关税之前和之后的价格变化,以及被征税商品和未被征税商品的价格变化之后,总结出几个重要发现:
一是,整体上,没有出口商降价的明显证据,关税成本几乎完全由美国家庭和进口商承担。截止到2018年11月,估计美国家庭和生产商为新征关税支付了123亿美元。在不变情况下,未来将每月支付30亿美元的关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