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0~12岁,给孩子一个好性格》:棍棒底下出孝子还是出“逆子”?
admin 10-02 次遇见在中国,有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即大人有严惩孩子的强烈倾向。也就是说,家长会出于爱而惩罚孩子,因为他们坚信这是教育爱子的最好方法。
许多家长自己就曾深受体罚之苦,而且他们所受的惩罚可以用严酷甚至残忍来形容。小时候,他们一有什么不对,父母就会严厉斥骂和责备他们;现在,他们又反过来以类似的态度和做法对待自己孩子。然而,时代变了。虽然还有人宣称,“那些惩戒式的好方法在过去并没有怎么损害一个人”,但是那些所谓的好方法完全可能妨碍孩子的发展,损害孩子健康的自我价值观,而且其负面影响会持续一辈子。
现代心理学表明,儿童的自我价值观水平对他们在学校的学习有着巨大影响,而严厉惩罚可能对儿童的自我价值观产生永久性的影响。父母只要一开始斥骂与惩罚孩子,由于效果不大,他们就不得不这样继续下去。他们只会在家里制造出一种非常不快的气氛,并会永久性损坏他们孩子的潜力。不错,惩罚也许会产生立即的效果,但是孩子的未来及其与父母的关系会因此受到严重破坏。
一位很聪明的中国女子告诉我们,她母亲以前经常狠狠地揍她,原因是她的学习成绩不够好,令父母不满意。她曾和老师发生过一次严重的冲突,因此就再也不想学习了。此后,老师就向她父母告了状。然而,责打并未起到什么作用,她还是顽固地认为,学习没什么用处。但整个事件却永远地改变了她跟父母以及他人的关系。即使到现在,她与父母的关系也不怎么亲密。在与别人的接触中,她也遇到了很多困难。当她与别人的关系变得过于接近时,她会离开,走得远运的。还有,她去看望父母时,也不怎么亲近他们。她通常都是离父母远远的。
有一位母亲在前来咨询我们之前,经常揍自己七岁的儿子。顺便说一下,这位母亲很喜爱自己的儿子。实际上,她跟儿子的关系是很亲密的。小孩的父亲总是不在家,他是一个重要人物,一个大亨,总是忙着赚大钱。原来,母亲要儿子弹钢琴,但儿子就是不给她弹,于是她就不停地揍儿子。她坚信,责打对儿子的发展是有好处的。那个男孩告诉我们,他恨钢琴。他的焦虑程度很高。他对生活的期望不外乎是一个天天挨打的男孩的期望罢了。他觉得生活会发生出人意料的残酷变化,而你是不能依靠与他人的合作的。
有没有别的办法呢?
我们可以放弃那些损坏孩子人格、妨碍他们未来的老方法,转变观念,开始使用能够维护他们的自我价值感、不会使他们受辱的方法。我们在对待孩子的态度和行为中要表现出对孩子的尊重。
如何做到这一点呢?我们应该对孩子既尊重又坚定。阿德勒学派的科学家和全世界的教育家业已科学系统地研究、试验过一些新方法。阿尔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创建了一个主要致力于教育的心理与精神疗法学派。该学派方法科学,为科学界所认可。阿德勒在教育领域的工作后来由德莱屈尔(Dreikurs)继续推进。艾尔弗雷德•阿德勒和德莱屈尔用合作性纪律、积极性纪律等好几个术语来称呼这种新方法。简而言之,这种新方法包括以下重要方面:
1训练孩子时要坚定,但也要尊重他们。
2我们既不应惩罚孩子,也不应纵容他们,而要理解他们。我们应认识到,让孩子承受自己的错误行为所导致的后果,我们实际上是在帮助他们。这跟我们大人的经历是相似的。我们会从自己的错误造成的后果中吸取教训,孩子也是一样。我们大人要以适当的方式鼓励孩子,好让他们从自己的行为后果以及与他人的交往中学习。
3理解孩子意味着理解孩子的目标。
4自然合理的后果是教育孩子的强大武器,能让孩子实实在在地体验生活。我们采取这种方式时,孩子既不会失去对我们的尊重,也不会失去自尊。
5鼓励是很有效的;不论从短期还是长远来看,鼓励都会产生积极的结果。
要理解孩子。阿德勒的一些观察所得已被转化成了原则:
1孩子同样也是社会的人。一个孩子的任何行为,如果放到社会的环境下,都是可以理解的。
2一切行为都是以目标为导向的。不过孩子一般意识不到自己想要达到的目标。德莱屈尔说过,孩子是敏锐的观察者,但却是差劲的解释者。我们要懂得孩子的目标,并给他们解释这些目标,这样做时要尊重孩子。
3孩子总想有归属感,总希望自己对环境有用。如果孩子对获得归属感和重要感的方式理解不对头,他们就会产生不良行为。
4品行不端的孩子总是气馁的孩子。如果我们了解一个品行不端的孩子想通过他的不良行为达到什么目的,我们跟孩子的关系就会改进。
5社会兴趣:如果孩子对他人的幸福与快乐有所贡献,对他们的社会环境越来越负责,他们的社会兴趣就会增加,他们的不良行为就会消失。
6平等意味着人人都应得到尊重和尊严。大人是不允许羞辱小孩的,因为这会严重伤害孩子的人格。尊重应是相互的,孩子应该学会尊重自己的父母,尤其是母亲。在许多文化中,母亲没有父亲受孩子尊重,而这对子女的发展是有害的。
我们听过太多“爱之深,责之切”和“不打不成器”的教育手段,见过太多迷信“棍棒底下出孝子”的父母,我们习以为常,我们代代如此,可是,当回忆起自己幼时犯错,面对父母扬起的巴掌,我们的心中除了恐惧、怨愤、失望,还有什么?低下愤怒的头颅,放下你粗暴的棍棒,让我们听一听,孩子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