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理琛使团首领殷扎纳生平事迹辑考
02-13 次遇见康熙五十一年至五十四年,清朝假道俄国遣使伏尔加河土尔扈特部,是清前期民族关系史和中俄关系史上的重要事件。使团成员图理琛回国后根据沿途经历和见闻撰写了《异域录》,因其影响较大,后人由此将该使团称之为“图理琛使团”。事实上,该使团首领是当时以内阁侍读学士衔充任使臣的殷扎纳。因此,准确来讲,该使团应称之为“殷扎纳使团”。关于这一史实,国内外学者多有辨析。但长期以来,学界对使团首领殷扎纳缺乏相应的关注与研究。缘此,笔者拟在前辈学人的基础上,依据相关档案资料,梳理使团首领殷扎纳在奉使土尔扈特前后的活动轨迹,以期更为深入地认识和了解第一个出使土尔扈特的清朝使团的全貌以及康熙皇帝与卫拉特蒙古部落首领之间交往与互动的历史细节。
一 殷扎纳的出身及奉使土尔扈特前的主要经历
殷扎纳,生于顺治十二年,八旗蒙古镶红旗人,姓博尔济吉特氏。其祖班布固英,原系蒙古察哈尔部人,随察哈尔大宰桑德森济旺率众归顺清朝后,于崇德元年受封一等甲喇章京世职(即轻车都尉)。其父杜霸,于康熙十八年去世。殷扎纳袭父职后,于次年以一等甲喇章京世职委充夸兰达,随征南大将军赖塔由广西进击云南,参加征剿吴三桂残余势力的战事,“六年效力,经大仗三次,小仗九次”,屡立战功,战后加授拖沙喇哈番(即云骑尉)。康熙二十五年经旗保举,殷扎纳补授员外郎,同年补为骁骑参领,后又升为郎中兼任参领。
康熙三十四年,准噶尔首领噶尔丹再度东进喀尔喀,行至克鲁伦河上游巴颜乌兰列营驻扎。驻牧于乌珠穆沁附近布哈和赖的喀尔喀车臣汗部盟长纳木扎勒遵旨令所属各旗内徙,避敌锋芒,并派其子旺扎勒跟随郎中殷扎纳前往喀尔喀河晓谕扎萨克罕笃率部内徙。罕笃因此前多次诱夺堂弟锡喇布的部众而怕被问罪,不愿内徙,遂拘执殷扎纳等叛遁俄罗斯。关于此行所历惊险,殷扎纳在奏疏及晚年自述中有较为详细的描述。据其奏报,殷扎纳带领旺扎勒等行至喀拉呼济尔地方驻扎等候罕笃。十月初四日,罕笃率部前来。初六日晨,罕笃等率众“身擐甲胄,执我等四十余人,劫去诸物,褫去衣服而北徙”,至五站外临近俄罗斯之纳罕台地方将伊等释放。之后殷扎纳等以雪为食,步行五天五夜抵达喀尔喀地界。罕笃亲兄车布登派人携带衣食等物迎接,于十五日回到车布登牧所。其后,殷扎纳乘驿入京,将罕笃反叛情形奏入,受到康熙皇帝召问,并被授以内阁侍读学士。
殷扎纳所任内阁侍读学士为蒙古侍读学士。该职为内阁蒙古房主官,定额二员。内阁蒙古房亦称蒙古堂,掌翻译与蒙、藏、回疆等藩部及与俄罗斯等外国往来文书事宜。就任后,殷扎纳即着手办理与蒙古各部及俄罗斯等国的往来文书事务。如康熙三十五年二月二十二日,内阁将所拟索额图致俄伊尔库茨克城长官之复文,交索额图等进呈御览后,由侍读学士拉锡、殷扎纳等于当日将该复文的俄文、拉丁文译件及满文原件,交付理藩院。
康熙三十五年,经周密筹划,康熙皇帝决计远征屯聚于克鲁伦河的噶尔丹。五月初四日,康熙皇帝亲率中路军抵达距克鲁伦河一两日程的拖陵布喇克,为等候西路军按期而至完成对噶尔丹的合围,遂按原计划采取缓兵之计遣使招降噶尔丹。此次遣使以长史多禅为首,携带敕书、赐物及准噶尔俘虏四人,由一等侍卫喀瓦尔达等率兵护送,行前康熙皇帝嘱咐喀瓦尔达等“勿得过燕图库列图……倘遇厄鲁特,勿与之战,但令敕书使臣,到彼则已”。随同中路军出征的侍读学士殷扎纳,亦参加了此次行动。初五日,多禅等人行抵克鲁伦河,但未见准噶尔人行踪;次日黎明,噶尔丹心腹大将丹济拉率千余骑前来截夺马群,清军仓促应战,“马群中护军、伙军人等,发矢射之,收马匹至本营”,随后喀瓦尔达“喝止诸人勿动,敕书重大”,遂令殷扎纳带准噶尔俘虏前往丹济拉军前送交敕书。关于送交敕书的具体情节,康熙皇帝谕旨及《亲征平定朔漠方略》和《清圣祖实录》所述大体相同:殷扎纳“往控丹济喇马勒,言曰:我等系圣朝使臣,不得无礼。又厄鲁特俄齐尔自言,既不杀彼,又赏赐遣回。告之以圣上亲来矣,将军费扬古亦下俄尔洪、土喇而来。丹济拉大骇失声,遂领敕书收兵急去”。但在殷扎纳的晚年自述中,有着不同的叙述:“我手捧敕书交给了丹济拉,丹济拉属下将我的坐骑、马鞍、辔头、撒袋、腰刀、衣服甚至裤子皆一抢而去。”对比两处内容,可以看到两个截然不同的使者形象,一个大义凛然、威震敌胆,一个窘态百出、备受羞辱。殷扎纳作为亲历者,在晚年自述中不必无中生有,自取其辱,其所言应属实情。而方略、实录等作为官修文献,此种有损天朝威仪的细节反倒有必要隐而讳之。执行护送任务的喀瓦尔达等因“违旨越过燕图库列图,巡警不严,被厄鲁特夺去如许马匹”,兵部议奏应将喀瓦尔达、阿拉布坦革职问罪,但康熙皇帝以其“并非战败,著从宽免罪”。多禅则在此次出使途中遇害身亡。两军阵前送交敕书,可谓是殷扎纳使者生涯中的又一次惊险历程。
昭莫多之战后,殷扎纳随中路军回到京城,继续担任蒙古侍读学士,处理与蒙古各部及俄罗斯等国的往来文书事务。如康熙三十五年七月,理藩院将索额图为剿灭噶尔丹事晓谕俄尼布楚城长官萨维洛夫的咨文撰拟后送呈御览,康熙皇帝命交内阁译成俄文及拉丁文,殷扎纳与主事喇嘛张勘验后交付理藩院。康熙三十六年十月,俄尼布楚城新任长官尼科列夫为请准许商人等来华贸易事致函索额图,咨文经翻译后呈览,殷扎纳于二十六日将咨文译件及俄文原件交付理藩院。次年九月,俄尼布楚城长官为送还逋逃罕笃等事致函黑龙江将军萨布素,萨布素将函件奏呈,理藩院转请内阁翻译具奏,侍读学士拉锡、殷扎纳与主事柏寿立即会同蓝翎侍卫罗多浑译成满文,交大学士阿兰泰等奏呈。康熙三十九年十月,理藩院奏请内阁翻译俄莫斯科城安德烈及尼布楚城长官伊万致索额图的咨文,殷扎纳等接收后,即命人译成满文并缮清,交大学士伊桑阿等呈览。康熙四十一年五月,理藩院奏准请内阁翻译俄尼布楚城长官伊万为告知尚未查获逃人库尔臣图等事致索额图的咨文,殷扎纳等收下后,即与罗多浑一同翻译,缮成清本后由大学士伊桑阿等呈览。闰六月,理藩院奏准请内阁缮拟为严禁与喀尔喀接壤之俄人骚扰事致俄尼布楚城长官伊万的咨文,殷扎纳等接收后立即缮拟,经大学士伊桑阿等阅定后报送。次年二月,理藩院奏准请内阁缮拟黑龙江将军沙那海为收到逋逃事致俄尼布楚城长官阿列克谢的咨文,殷扎纳与主事华善等收到后立即缮拟,并交大学士马齐等呈览。三月,理藩院奏准请内阁翻译俄尼布楚城长官为索还逃人事致理藩院的咨文,殷扎纳等收下后即交人翻译,交大学士马齐等呈览。四月,理藩院奏准请内阁缮拟为遣还俄逃人事致俄尼布楚城长官的咨文,殷扎纳与主事华善等收下后立即缮拟,并由大学士马齐等呈览。五月,理藩院奏准请内阁缮拟为送还俄罗斯逃人事致俄尼布楚城长官的咨文,殷扎纳与主事华善等接收后即行缮拟,送大学士席哈纳等呈览。七月,理藩院奏准请内阁翻译俄尼布楚城长官米哈伊尔为俄国商队前往北京贸易事致索额图的咨文,殷扎纳与主事柏寿等接收后即交人翻译,并送大学士马齐呈览。八月,理藩院奏准请内阁缮拟黑龙江将军博定为索还逃人及同意嗣后行文兼送蒙俄文本事致俄尼布楚城长官的咨文,殷扎纳与主事华善、柏寿等接收后即行缮拟,送大学士马齐等呈览。十月,理藩院奏准请内阁缮拟黑龙江将军博定为俄人隐匿逃人事致俄尼布楚城长官的咨文,殷扎纳等接收后即行缮拟,并送大学士席哈纳等阅定呈览。
在内阁蒙古房掌事多年后,康熙四十四年,殷扎纳奉命与曾经羞辱他并在噶尔丹败亡后投清的丹济拉前往推河驻扎,探听策妄阿拉布坦信息,“如有举动,调附近喀尔喀兵马,以防御之”。次年,殷扎纳因揭参笔帖式通保之故,交部议处,将所加拖沙喇哈番及侍读学士之职一并革去。康熙四十八年十二月,康熙皇帝第十五女和硕敦恪公主回京省亲,不幸去世。次年三月,归葬科尔沁部,宗人府奏请遣官护送,削爵革职的殷扎纳随同安郡王华玘、平郡王讷尔素等护送前往。
二 殷扎纳奉使土尔扈特及其主要经历
康熙三十七年,土尔扈特阿玉奇汗之侄阿拉布珠尔与其母及随从经准噶尔前往西藏熬茶礼佛。返回时,受散扎布事件影响而滞留于嘉峪关外,阿拉布珠尔遣使入京请求内属,康熙皇帝同意接纳,并于康熙四十三年封其为固山贝子,赐牧于色尔腾。但阿拉布珠尔与其母及属下人等心念故土,以致发生属下喇嘛私自潜逃回籍之事。康熙皇帝深知阿拉布珠尔等思乡心切,并“一直记在心上”,适逢俄国商队入京贸易,康熙皇帝得知可借助俄商队通达信息,遂命阿拉布珠尔“缮写书信,派尔属下四五人驰来(京城),与俄罗斯人同往尔之原籍,查明尔之游牧所如何了及家境生计情形如何后返回”。此后不久,阿玉奇汗派遣的以萨穆坦为首的使团抵达北京。于是,康熙皇帝决定借机假道俄国遣使土尔扈特,商讨遣返阿拉布珠尔等事宜。康熙五十一年五月,由侍读学士衔殷扎纳、郎中纳颜、主事衔图理琛、护军校雅图、五品官舒格以及阿拉布珠尔属下人等组成的使团,离京北上。
从使团成员构成来看,削爵革职的殷扎纳与革职赋闲的图理琛一样,都是被赐予原官品级担任使臣。正如日本学者涩谷浩一所谈到的,无论从年龄(57岁)、官阶(侍读学士)还是出使经验(多次出使喀尔喀)来看,殷扎纳都应是此次出使土尔扈特部的使团首领。此外,如前所述,殷扎纳在内阁蒙古房掌事多年,办理与蒙古各部及俄罗斯等国往来文书事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再者,在理藩院致俄西伯利亚总督的咨文中多以“我遣往土尔扈特地方之侍读学士尹扎纳”、“出使土尔扈特地方返回之侍读学士尹扎纳”等语来指称此次出使。由此,可以确信,此次远赴俄国出使土尔扈特部的使团首领是殷扎纳,该使团应称之为“殷扎纳使团”。
康熙五十三年六月初一日,殷扎纳一行抵达阿玉奇汗驻地马驽托海(今伏尔加)。次日,阿玉奇汗正式接见了殷扎纳一行。关于此次欢迎仪式的具体细节,图理琛在《异域录》中记言:“次日,臣等捧旨前往,土尔虎特国台吉番僧前导,鄂罗斯国官兵随后拥护,至阿玉气汗帐幄前下马,交付谕旨,阿玉气汗跪接,恭请东土大皇帝万安毕,作乐筵宴,排列部下及鄂罗斯借来官兵,放炮迎送。”作为俄国护送军官的瑞典人施尼茨克尔在其报告中则有着更为详细的描述:“他们的总头目殷扎纳拿着国书,用双手举过头顶四分之一俄尺,和自己的其他同事一起,十分肃穆地走进帐幕,一直走到(阿玉奇)汗的座位前。汗坐在丝绒座椅里,座椅置于一块高四分之一俄尺,上面铺着波斯地毯的地方。致辞完毕,殷扎纳向汗递交本国汗的国书,然后双手拥抱了阿玉奇的双膝。阿玉奇则把自己的右手放到使臣的肩上,以示感谢,而后又坐了下来。”对比来看,图理琛记称“阿玉奇汗跪接”敕书,施尼茨克尔则明言殷扎纳“双手拥抱了阿玉奇汗的双膝,阿玉奇汗则把自己的右手放到使臣的肩上,以示感谢”,即殷扎纳向阿玉奇汗行了抱膝礼。抱膝礼是明清时期我国北方少数民族重要的相见礼。《西域图志》载称:准部“众台吉及图什墨尔以下,见大台吉,跪而敬抱台吉之膝,台吉以两手抚跪者之肩”;回部“自阿奇木以下等官见汗之礼,凡大年、小年令节,及远方使回,见时屈一足,如著地状,以双手捧汗膝,问安好。汗以一手抚其背而慰劳之”。因施尼茨克尔不代表双方利益,其所言应不虚。殷扎纳向阿玉奇汗行使了下对上的抱膝礼,有损天朝尊严,故而如同此前在两军阵前递交敕书时被羞辱的情节一样,有必要隐而讳之。由此,我们不难体味到与正史记载有所不同的康熙皇帝与卫拉特蒙古部落首领之间使者交往的历史细节及其隐含意味。
殷扎纳等住留期间,阿玉奇汗及其家人相继设宴款待,并馈送礼物。在会谈中,双方专门讨论了阿拉布珠尔的遣回事宜。阿玉奇汗表示:“将阿拉布珠尔作何遣回之处,大皇帝自有睿裁。南路断不能来,如从鄂罗斯国行走,必假道于察罕汗方可。若差人往察罕汗处去,必需时日。天使必至久待。今请天使先回,随后差往察罕汗去,如允我遣使时,再行奏闻。”六月十四日,殷扎纳等起程回国。
十一月初七日,殷扎纳一行返回至托波儿。在与总督噶噶林的会谈中,清朝使团提出了欲先行遣人返回奏报康熙皇帝的计划。噶噶林表示同意,并致函清政府:“今至圣皇帝之使臣扎尔固齐那彦、主事图理琛、领催噶扎尔图及四名跟役皆欲先往至圣皇帝处。故我等特令我色楞格城校官杜纳耶夫,派两名贵族官员率领二十名兵丁护送。其余使臣等,因暂不启程,现仍留我城,不久亦将启程返回。”噶噶林随后拨给驿马、拖床,派兵护送纳颜与图理琛等先行回国。康熙五十四年三月二十七日,图理琛等抵京。殷扎纳则于康熙五十四年正月初十日带领其余人员自托波儿启程,几天后抵达萨马罗夫,因河流尚未解冻而在此等候。停住期间,使团成员哈布恩去世。料理完丧事后,殷扎纳等继续出发,于康熙五十四年五月二十七日抵京。
纳颜与图理琛在归国后都获得了重用。图理琛先是调补兵部员外郎,屡次入值内廷。又于康熙五十四年五月,再次使俄,向俄边界楚库柏兴城长官通报策妄阿拉布坦侵扰哈密及清朝发兵征剿之事。郎中纳颜则升任内阁蒙古房侍读学士。使团首领殷扎纳则未获职务升迁或变动,仅是官复原职,继续担任蒙古房侍读学士。究其原因,应与此次出使过程中发生的阿拉布珠尔所派四人逃散不归之事有关。此四人为康熙皇帝命阿拉布珠尔选派的信使,负有“查明尔之游牧所如何了及家境生计情形如何后返回”的重要使命。但该四人抵达后逃散,为寻还逃人,殷扎纳返回至托波儿时专门与俄总督噶噶林交涉,噶噶林对殷扎纳表示:“此四人由本总督奏闻我察罕汗后,务向阿王奇索回送还”。殷扎纳归国后,理藩院再次为寻还此四人致函噶噶林。但直至雍正九年(1731),雍正皇帝派遣德新使团前往土尔扈特时,仍在责备土尔扈特未遣回阿拉布珠尔属下四人。阿拉布珠尔属下四人在土尔扈特逃散不归,殷扎纳作为使团首领,负有主要责任。或许这便是殷扎纳晚于图理琛等人归国并未获升迁的主要原因。
三 殷扎纳归国后的主要经历
殷扎纳归国后继续担任侍读学士,与纳颜同掌内阁蒙古房,处理与蒙古各部及俄罗斯等国的往来文书事务。康熙五十五年十月,理藩院奏准请内阁缮拟署黑龙江将军麻喀礼为重申俄商前来贸易需有俄督执照事致俄尼布楚城长官的咨文,殷扎纳与主事桑格等缮拟后,送大学士马齐等阅看呈览。康熙皇帝批准后将咨文之译件及满文原件,再由殷扎纳与主事桑格等送大学士马齐等阅定后交理藩院。同月,理藩院奏准请内阁翻译俄督噶噶林为选派良医入京事之咨文,殷扎纳等接收后命人译出,送大学士马齐等呈奏。十二月,理藩院请内阁翻译俄督噶噶林为理藩院要其同征策妄阿喇布坦事致函近侍大臣之咨文,殷扎纳等接收后命人译出,送大学士马齐呈览。次年三月,理藩院奏请内阁缮拟为俄罗斯神甫往托波尔地方取经书事致俄督噶噶林的咨文,殷扎纳与大学士马齐等缮拟后呈览,获准后交人翻译。随后,殷扎纳、纳颜与主事桑格等将咨文之拉丁文、俄文译件及满文原件,交付理藩院。三月二十一日,理藩院奏准由内阁缮拟请俄方护送四名厄鲁特人前来事致俄督噶噶林的咨文,殷扎纳、纳颜与主事桑格等缮拟后,送大学士马齐等阅看后呈览。在此期间,殷扎纳作为内阁蒙古侍读学士,还负责督管内阁下设之俄罗斯馆,办理该馆学额与钱粮等事宜。
策妄阿喇布坦派兵侵扰哈密后,康熙皇帝调兵遣将驻防巴里坤、阿尔泰两路。至康熙五十六年三月,为加强两路大军协同作战,康熙皇帝派人分赴两路传旨:“巴尔库尔一路,授富宁安为将军,给与靖逆将军印。阿尔泰一路,授公傅尔丹为将军,给与振武将军印”,并令“俱于七月前进兵,乘秋季而回”。殷扎纳跟随护送靖逆将军印信的队伍来到巴里坤大营效力,并于同年六月跟随富宁安参加了奔袭乌鲁木齐的战事。七月初十日,富宁安率军抵达乌鲁木齐,次日整兵前进“至通俄巴锡地方,分派队伍,搜查山林,拏获回子男妇幼童,共一百六十九名,并获驼马牛羊等物甚多,将乌鲁木齐赛音他拉、毛他拉等处耕种地亩,俱行践踏,于十二日,将兵撤回”。
康熙五十七年十月,康熙皇帝密派亲信道士李庆安来到巴里坤大营,以六丁六甲之法操练军士,希图以道教法术剿灭策妄阿拉布坦。次年正月,策妄阿拉布坦派使者阿旺达希等五人携带奏疏至巴里坤,富宁安经请旨后将阿旺达希及随从一人护送入京。此时,道士李庆安提出:“今策妄喇布坦遣使,此甚好之机,皇上倘遣使,乘此便我与之前往,我不会蒙古语,前往使者凡事告我不加隐瞒,易于我行。策妄喇布坦倘畏惧认过归降,皇上既如天地好生,我不犯伊,伊倘照前文过饰非,无归降之状,则不可明杀,我必施神法,暗变其心肝,迷惑其灵魂,数日之内自灭。策妄喇布坦灭,属众自然溃散。”富宁安深表赞同,并告诫李庆安:“务谋成功行刺,成仁为妥。策妄喇布坦乃奸宄狡诈之人,有胡乱归降状,靠其伪善之语,心不可无主见。”康熙皇帝得报后表示:“自李庆安去以来,所奏事无此要者,况亦符其原语。即照此则妥,策妄喇布坦之人抵达京城,朕即派遣人员。”五月,准噶尔使者阿旺达希自京城返回巴里坤,富宁安遂按原定计划,选派殷扎纳为正使、笔帖式齐纳尔图为陪使随同阿旺达希出使准噶尔,并将李庆安化名安玛利作为笔帖式以绘制舆图为名,遣往策妄阿拉布坦处。行前,富宁安交代殷扎纳:“凡坐立时,音札纳尔既为侍读学士,则为首席,接坐为笔帖式齐纳尔图,李庆安继齐纳尔图坐。凡有问,勿告为绘制地图而遣,仅告我等乃同遣之笔帖式,问名字,告之为安玛利。”随后,富宁安亲自将殷扎纳等护送出卡,“观之启程前往”。对此,康熙皇帝非常高兴,称:“事似很顺利,所办所遣者甚好,惟将好消息,随得随问明,火速报闻。”但此后再无道士李庆安的消息,李庆安是否抵达准噶尔实施了“行刺”计划以及结局如何?因缺少进一步的史料而难以知晓。不过,策妄阿拉布坦直至雍正五年方才去世。殷扎纳事后亦返回巴里坤,继续在军前效力。携道士李庆安出使准噶尔,可谓是殷扎纳使者生涯中一段特殊的经历。
康熙五十九年,为配合入藏清军的驱准保藏行动,西路清军再度出击乌鲁木齐,并分兵袭取吐鲁番。殷扎纳跟随富宁安参加了出击乌鲁木齐的战事,但此时的殷扎纳年事已高,并深感“自本年始,病情益重,食物也不能消化,宿疾缠身,已力不从心”,遂于雍正元年恳请富宁安代为转奏,准其休致,雍正皇帝批示:“音扎纳多有效力,昔日皇考在世时即甚出力,兹既有病乞休,赏给袭职,原品休致,著回京城。”其后,68岁的殷扎纳回京以正三品世职致仕。
结 语
殷扎纳,八旗蒙古镶红旗人,博尔济吉特氏,以三品世职从军,积军功起家,历任员外郎、参领、郎中、内阁侍读学士等职,一生经历了清朝平定三藩之乱、平定噶尔丹之乱、征剿策妄阿拉布坦等一系列重大事件,其间先后出使喀尔喀、土尔扈特、准噶尔等蒙古部,并在内阁蒙古房掌事多年,拥有丰富的外藩和外交事务经验。作为使团首领出使伏尔加土尔扈特部,是其一生最为显赫的历史功绩。即如雍正皇帝所言:“音扎纳多有效力,昔日皇考在世时即甚出力”。但不知是时运不济抑或是个人能力问题,殷扎纳每次出使总会发生一些不愉快的经历,如出使喀尔喀时遭劫持、两军阵前送交敕书时备受羞辱,出使土尔扈特时随行人员逃散不归,出使准噶尔时同行道士下落不明。
通过对殷扎纳个人生平事迹的研究和梳理,不仅可以窥探康熙皇帝与卫拉特蒙古部落首领之间交往的历史细节以及双方关系发展演变的历史脉络,亦能够对清朝第一个出使伏尔加河土尔扈特部的使团有更为全面的认识。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