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蔽在历史表象背后的精神世界:北魏常太后与代王夫人的思想契合
02-13 次遇见摘要:北魏高宗文成帝拓跋浚的“保母”常太后死后,由于按照礼制规定,不能葬入皇家园陵,因此,便遵照她生前遗愿,安葬于她另选的葬地磨笄山。她之所以选择此地,与磨笄山埋葬着代王夫人有关。在春秋末期,晋国赵氏为了吞并代国,施行和亲之计,将赵襄子之姊嫁为代王夫人,以此麻痹代国;赵简子死后,赵襄子便设计在宴席间谋杀了代王。这一重大变故,使代王夫人陷入难以自拔的矛盾之中:受害之国是其夫家,加害之人属其娘家。在身处两难的煎熬下,代王夫人不得不磨笄自刺身亡。她的自杀之地,也因此得名为磨笄山,此后又讹转成为鸡鸣山。代王夫人死后大约九百年,北魏太后常氏路过磨笄山,闻听当地人讲述此典故,内心深受触动,决定也以磨笄山为归宿之地。常氏之所以作出这一决定,与她的身世有关。原来,常太后的娘家与夫家本是北燕国臣民,北燕被北魏灭亡之后,常氏沦为宫人。岂料,在“正平事变”后,因保护其乳子登基为帝有功,常氏因此受封为太后。不过,常太后虽然在敌国已享得尊贵,却摆脱不掉别夫抛子的孤寂和国破家亡的悲愤。为了释放心存的孤愤和曲折地表达抗议,她刻意将父亲的陵墓迁至曾是北魏敌国的北燕所在地辽西,并为父亲在那里树碑立庙,安置守冢,以此寄托她对于故国故乡故亲的哀思。在选择百年之后的栖身之地上,常太后也像代王夫人一样深陷两难的折磨:一方面,贵为北魏太后,已不可能再葬回故乡;另一方面,常氏的乳母身份,使她既不能也不想葬入皇家园陵。正是思想上的契合,使常太后与代王夫人在精神世界产生共鸣,于是孑然一身的常太后选定鸡鸣山这座孤峰作为归宿,以追随代王夫人。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408—452)是鲜卑族拓跋氏中的雄杰,他指挥数十万大军东征冯燕,西讨凉州,北伐柔然,南下江淮,陆续铲除盘踞各地的割据势力,终结晋末以降的十六国分裂局面,开创出南北分治的对峙形势。然而不幸的是,这位叱咤风云的人物却身败于宫闱之变,惨死在宦官之手。发动政变的宦官首领宗爱(?—452)还设计将众皇子与后妃陆续诛杀,企图偷天换日,攫取朝政大权,而此时群臣将相居然都手足无措。在这危急关头,一位平时并不受人注意的宫廷“保母”竟将皇孙藏匿起来。随后,又以皇孙作为号召,联络一批将领发动兵变,终于反制宦官势力,为拓跋氏夺回政权。这位皇孙登基后,成为北魏第四代皇帝,即高宗文成帝拓跋浚(440—465);这位宫廷“保母”姓常,没有名字,先被尊为“保太后”,不久被尊为皇太后,此后俨然以帝母的身份在宫廷内外发号施令。
一
常太后(?—460)得势后,她的家族也随之飞黄腾达,成为显赫一时的常氏外戚势力。《魏书·外戚传·常英传》记载:
先是,高宗以乳母常氏有保护功,既即位,尊为保太后,后尊为皇太后。兴安二年(453),太后兄英,字世华,自肥如令超为散骑常侍、镇军大将军,赐爵辽西公。弟喜,镇东大将军、祠曹尚书、带方公。三妹皆封县君,妹夫王睹为平州刺史、辽东公。追赠英祖、父,苻坚扶风太守亥为镇西将军、辽西简公,勃海太守澄为侍中、征东大将军、太宰、辽西献王,英母许氏博陵郡君。遣兼太常卢度世持节改葬献王于辽西,树碑立庙,置守冢百家。太安初(455),英为侍中、征东大将军、太宰,进爵为王。喜,左光禄大夫,改封燕郡。从兄泰,为安东将军、朝鲜侯。䜣子伯夫,散骑常侍、选部尚书;次子员,金部尚书。喜子振,太子庶子。三年(457),英领太师、评尚书事、内都大官,伏、宝、泰等州刺史。五年,诏以太后母宋氏为辽西王太妃。
上述引文中先后出现的人物“䜣”“伏”“宝”与常太后的关系不明,显然文字有所脱讹。好在这些脱讹没有发生在与常太后关系紧密的人物身上,因此不会影响本文的判断。由上述引文知道,在常氏被尊为太后以后,她已故的祖父、父亲、嫡母都被追赠为王公郡君,她尚存的生母、长兄、弟弟、妹妹、妹夫乃至从兄和子侄都被封以高官,赐以尊爵。在《魏书·外戚传》的上下两卷中,共列有十三家外戚。除常家之外,各家都是正牌的外戚,只有常家之后的文明太后冯家、文昭太后高家、灵太后胡家的荣光超越常家,其他各家的待遇都难与常家匹敌。
不过,荣光可以无限,出身却难掩饰。常太后的娘家,本是一个有嫡有庶的大家庭。常太后庶出,生母是宋氏,其地位原本处于弱势。常太后发迹之后,家庭地位发生了掉转性的变化,矛盾就显著表露出来。对此,在上引记载之后,接着就有一段文字,作了生动的描述:
初,英事宋不能谨,而睹奉宋甚至。就食于和龙,无车牛,宋疲不进, 睹负宋于笈。至是,宋于英等薄,不如睹之笃。谓太后曰:“何不王睹而黜英?”太后曰:“英为长兄,门户主也,家内小小不顺,何足追计。睹虽尽力,故是他姓,奈何在英上?本州岛、郡公,亦足报耳。”
文中描述,身为嫡长兄的常英原先不能尊重其庶母即常太后的生母宋氏,倒是作为妹夫的王睹能够在困难之际照应岳母宋氏(笔者就此猜测,王睹之妻应是宋氏所生、常太后胞妹)。常英的作为令宋氏记恨在心,因此常太后得势之后宋氏就有意抬举王睹,而贬黜常英。然而,此时的常太后却能以克制的姿态调停常家嫡庶两室之间的纠葛。不仅如此,在常家封赐的顺序上,也是本着先嫡后庶的原则。最明显的对比是,在封赐常太后父亲常澄的同时就追赠了正室常英之母许氏;至于身为侧室的常太后之母宋氏,则在六年之后才获诏受封为辽西王太妃。人们只看这个“妃”字,就知道宋氏始终未脱掉妾的名义,其实这又何尝不是压在常太后心头的一桩块垒。
不仅如此,常太后始终抹却不掉的是,她进入北魏皇宫时的卑微身份。常太后虽然贵为后妃中的至尊,门阀世族们却不买账,士大夫一直没有忘记常氏的身世,所以史家魏收(507—572)为常氏撰写的传记清楚地标明着常氏最初的乳母身份。而且,这篇传记虽然载入《魏书·皇后列传》之中,却是附着在《景穆恭皇后郁久闾氏传》之下的副篇。然而,就历史地位而言,正篇的主人公郁久闾氏(525—540)是北魏历史上几无声息的角色,她绝难与常氏相提并论。现将这篇《高宗乳母常氏传》的全文抄录如下:
高宗乳母常氏,本辽西人。太延中,以事入宫。世祖选乳高宗。慈和履顺,有劬劳保护之功。高宗即位,尊为保太后,寻为皇太后,谒于郊庙。和平元年崩,诏天下大临三日,谥曰昭,葬于广宁磨笄山,俗谓之鸣鸡山,太后遗志也。依惠太后故事,别立寝庙,置守陵二百家,树碑颂德。
这篇传记只有106个字,与同卷其他传记体例相仿,看似平淡无奇;然而,主人公常氏的生平事迹深埋其间,字字值得细细推敲。例如,“正平事变”发生后,常氏竟能力挽狂澜将文成帝推上皇位,文中在“高宗即位”之前,只用“保护”二字就加以概括了。又如,为了强调常氏已经脱“保”即真,视同货真价实的太后,于是在看似不经意间点出“谒于郊庙”四字,其实却是特意表明常氏经恩准而厕身皇家系列了。
值得玩味的,是“以事入宫”的“事”字,它着实透露了常氏当初成为北魏皇家宫女的原因。按照史家体例,此处所谓的“事”字,表明常氏是以罪家眷属的身份没入宫廷的。不过,犯“事”者并非常氏本人,而是她的娘家或夫家。至于犯了何“事”,虽然未载无考,但均属重罪无疑。其惩处的措施为,男子处死,女子没入宫廷或官府,幸存的男童则阉为宦者。比如,北魏太武帝的“保母”窦氏,“以夫家坐事诛,与二女俱入宫”,这是受到夫家犯罪的连累而被没入宫廷成为罪孥的例子。又如,文成帝皇后冯氏,因“(父)朗坐事诛,后遂入宫”, 这是受到娘家犯罪的连累而被没入宫廷的例子。常氏入宫,应该属于夫家犯“事”之例。因为,常氏入宫不久就被“世祖(太武帝)选乳高宗(文成帝)”了。这表明,她在入宫之前就已怀孕在身,或者生育不久,她理应有夫家,甚至有子女。
被迫舍弃自己的子女,而身陷皇宫成为乳娘,实在是天降巨大祸灾;然而不意之间,忽因平息“正平事变”而摇身成为太后,这在常人看来或许竟是大福。但是,常太后并不如此思量。后人读《魏书·高宗乳母常氏传》,所述内容如同流水之账,然而仔细咀嚼就会感到,这看似平常的记录,却深蕴着常太后的精神世界。
二
其实,《魏书·高宗乳母常氏传》中最值得注意的,是“葬于广宁摩笄山,俗谓之鸣鸡山,太后遗志也”等字样,尤其是“太后遗志”四个字。
由于受到原本乳母的身份的限制,常太后虽然生前可以厕身皇家,但是死后却不能像正牌太后那样葬入北魏皇家墓区——位于云中的金陵。像常太后这样出身的人,必须另选葬地。这是有先例的。《魏书·明元密皇后杜氏传》附《世祖保母窦氏传》记载:
真君元年(440)崩,时年六十三。诏天下大临三日,太保卢鲁元监护丧事,谥曰惠,葬崞山,从后意也。初,后尝登崞山,顾谓左右曰:“吾母养帝躬,敬神而爱人,若死而不灭,必不为贱鬼。然于先朝本无位次,不可违礼以从园陵。此山之,上可以终托。”故葬焉。别立后寝庙于崞山,建碑颂德。
这是关于北魏世祖太武帝的“保母”窦氏之葬制的记载。窦氏虽然抚养了北魏太武帝,并且被尊为皇太后,但是死后没有被安葬在皇家园陵,理由是“本无位次”,否则就是“违礼”的事件。所以,在窦太后之后的常太后,死后必须“别立寝庙”,这并非不正常。不过,鸣鸡山在今河北省张家口市下花园区境内,距离北魏都城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有千里之遥,在当时属于十分偏僻的地区,常太后的“遗志”何必专注于“鸣鸡山”呢?这倒是引人思索的。
鸣鸡山原名摩笄山,或作磨笄山,一度还称为马头山。“摩笄”“磨笄”“马头”,乃至“鸣鸡”,由于彼此音近而一讹再讹,传至现在竟演变成为“鸡鸣”。鸡鸣山是一座孤立耸峙的山峰,近年已发展成为香火旺盛的福地名胜。在如今的鸡鸣山风景区,既建有道观,亦存在佛窟,还有辽朝皇家花园的遗迹。其实,这座山峰的历史文化远比现存的所有建筑遗址更加悠久。
早在战国时期,游说之士张仪(?—前309)已经向燕昭王(前335—前279)谈论过鸡鸣山的典故。《战国策·燕策一》记载:
张仪为秦破从连横,谓燕王曰:“大王之所亲莫如赵。昔赵王以其姊为代王妻,欲并代,约与代王遇于句注之塞。乃令工人作为金斗,长其尾,令之可以击人。与代王饮,而阴告厨人曰:“即酒酣乐,进热歠,即因反斗击之。”于是酒酣乐,进取热歠。厨人进斟羹,因反斗而击之,代王脑涂地。其姊闻之,摩笄以自刺也。故至今有摩笄之山,天下莫不闻。
张仪对燕昭王游说的内容,是春秋末年晋国的四卿之一赵氏为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设计灭亡毗邻的代国事件。张仪的宗旨在于抨击“赵王”(当时只是“卿”)的阴险与狠毒,谈论的主角是赵王,配角为代王。赵氏嫁女做代王之妻,原本是蓄谋消灭代国而用于迷惑对方的伎俩。因此,在张仪的言论中,代王夫人只是用于烘托悲情的陪衬而已。
不过,到了史学家笔下,代王夫人的角色地位上升了,她成为晋国赵氏灭代事件中尤为引人关注的人物。司马迁(前145—?)在《史记·赵世家》赵襄子元年(前457)是这样记载的:
襄子姊前为代王夫人。简子既葬,未除服,北登夏屋,请代王,使厨人操铜枓,以食代王及从者。行斟,阴令宰人各以枓击杀代王及从官,遂兴兵平代地。其姊闻之,泣而呼天,摩笄自杀。代人怜之,所死地名之为摩笄之山。
这段文献与上引张仪的言论所述为同一事件,不过侧重不同,可以互参互补。文中的赵襄子(?—前425),正是张仪议论的“赵王”;赵简子(?—前476)则是襄子的父亲。此时,赵简子去世不久,赵襄子尚在为父亲服丧期间,便利用这个容易使对方麻痹的时机,施展阴谋杀害了姊夫代王。代王夫人先被父亲和弟弟利用为联姻工具,随后成为夹在赵、代两家政权激烈冲突中的牺牲品。对此,她万般无奈,只得“摩笄自杀”。代王夫人的悲惨命运受到司马迁的深切同情,以“泣而呼天”四个字将她的形象凸显起来,渲染出了喧宾夺主的效果。史家如此深情地运笔,那是因为他也曾迫不得已地遭受过令人耻辱的腐刑。
继司马迁之后,唐人张守节也对代王夫人寄予深切的同情。他在为《史记》作“正义”时,以《括地志》所引《魏土地记》的记载,更加细腻地描写了代王夫人矛盾而痛苦的心理:
代郡东南二十五里有马头山。赵襄子既杀代王,使人迎其妇。代王夫人曰:“以弟慢夫,非仁也;以夫怨弟,非义也。”磨笄自杀而死。使者遂亦自杀。
作为政治冲突的双方,赵地是夫人的娘家,代国是夫人的夫家。冲突的结局,其弟襄子藉阴谋获胜,其夫代王惨遭杀害。亡国失家的夫人呼天抢地,陷入极度痛苦之中。她既不能“以弟慢夫”,又不愿“以夫怨弟”,夹在或则非仁或则非义之间不知所措。夫人深处矛盾却无以自拔,只得磨笄自杀。这则典故凄凉委婉,令代人恻隐,于是将代王夫人自杀之地称为磨笄山。
后来,北魏时期的地理学家郦道元(472—527)诠注《水经》,在《灅水篇》“延水条”下也记载了磨笄山得名的典故:
《史记》曰:“赵襄子杀代王于夏屋而并其土,襄子迎其姊于代。其姊,代之夫人也,至此曰:“代已亡矣,吾将何归乎?”遂磨笄于山而自杀。代人怜之,为立祠焉,因名其山为磨笄山。每夜有野鸡,群鸣于祠屋上,故亦谓之为鸣鸡山。
接着,《水经注》该条还引《魏土地记》云:
代城东南二十五里有马头山,其侧有钟乳穴。赵襄子既害代王,迎姊。姊,代夫人。……磨笄自刺而死,使者自杀。民怜之,为立神屋于山侧,因名之为磨笄之山。
这两条史料均表明,直到北魏统治之际,在磨笄山附近依旧流传着早年代王夫人自杀的典故,或许还能见到当年祠屋的残垣遗迹。
北魏太安年间(455—459),已经成为当朝太后的常氏路过磨笄山,她久久地驻足,仰视这座在宽阔平原上兀自矗立的险峻山峰,俯听乡老诉说代王夫人的悲惨情由,不禁悯然叹息,浮想联翩。悲悯之后,常氏竟然选定磨笄山作为自己的归宿。和平元年(460),常氏去世。朝廷果然按照她的遗志,将她葬于磨笄山即今鸡鸣山。
三
在北魏时代,鸡鸣山长期处于战乱频仍的区域;即使在和平时期,这里也常有绿林强盗出没,被行人视若畏途。何况,代王夫人自杀的典故并非吉庆瑞兆,她的呼天之状伴随野鸡哀鸣之声在山间回荡,她的悲泣常常化作为磨笄山上密布的阴霾。常太后为何偏偏要留下葬于此山的遗志呢?这其中一定有曲折的苦衷。
常太后是北魏平城时代中期的重要历史人物,“正平事变”的善后、文成帝的登基、文成帝元皇后李氏的处死、文明皇后冯氏的崛起,这些政坛斗争事件都有她的参与或受她的主使。常太后的事迹远不止前引《高宗乳母常氏传》所记的百余文字,在《魏书》中的《文成帝纪》《皇后列传》《外戚列传》《阉官列传》,以及《北史》的相应纪传中,都能发现她的踪影。为此,笔者撮合相关文字,与常氏本传对照阅读,略加揣摩而推演其事迹如下。
北魏文成帝拓跋浚的祖父是太武帝拓跋焘,父亲是监国的太子拓跋晃,所以他一生下来就被视为未来君主的候选人了。北魏后宫有子贵母死的规则。按照这条规则,储君之母将被处死。然而,幼小的储君却需要有人照顾,因此,就派生出由“保母”或乳母抚养储君的惯例。为了确保安全,幼小的储君及其乳母会被安顿在别宫抚养,不得与储君的亲生母亲同居共处。所以,文成帝自幼便脱离其母郁久闾氏,一直由乳母常氏抚养。
常氏虽然出身乳母,但是她的家族也曾显赫一时。常氏的祖父常亥曾在前秦苻坚朝任扶风太守。扶风郡隶属于司隶校尉,管辖京师长安以西诸县,是拱卫京师的要地,可见常亥颇受前秦的器重。常氏的父亲常澄当过后燕国的勃海太守。勃海郡领南皮等十县,辖有今河北省东南部的沧州市一带。然而,后燕后来被北魏攻灭,常家随之破落。那时候常家的掌门人是常氏的长兄常英。常英带领家族逃难,到达辽西龙城,成为冯氏北燕国的臣民。
常氏之母宋氏是常澄侍妾,所以常氏在娘家的地位低下。常氏早早就出嫁了,夫家的情况现已无从得知。常家在辽西安定不久,岂料北魏太武帝发动大军东征,将北燕败灭了。北燕臣民大多被掳掠到北魏国都平城,其中就有常氏及其亲属。接着,常氏的夫家出“事”,常氏被没入北魏后宫,陷入命运未卜的境地。谁知不幸之中竟有侥幸,常氏被选中成为刚刚出生的皇孙拓跋浚的乳母。
太武帝的穷兵黩武,招致朝廷政局动荡不安。原本监国的太子被太武帝逼死,接着太武帝被阉官宗爱谋杀,皇孙拓跋浚成为孤儿。幸亏有乳母常氏的机警隐藏与竭力保护,皇孙免遭不测。阉官宗爱势力被镇压之后,皇孙受到群臣拥立,登基当上皇帝,是为高宗文成帝。此时的文成帝年仅十三岁,在宫内受制于常氏。文成帝先尊常氏为保太后,进而尊保太后为皇太后,从此常氏尊贵无比。
常太后享尽物质上的荣华富贵,精神上却极度空虚,她不断地想起自家的亲人。过去作为乳母,她出不得宫廷,无法与亲属联系;如今成为太后,她可以为所欲为了。常太后让文成帝追赠她的祖父为公,追赠她的父亲为王。她又让朝廷封她的兄长常英为太宰,封她的弟弟常喜为左光禄大夫,还将常家其他亲眷陆续找到,不管血缘亲疏远近,都为他们一一封赏官爵和财产。
历史给予常氏契机,让她登上北魏后宫权力的顶巅,而造成契机的原因则是后宫子贵母死的规则。北魏订立这一残忍规则的目的,在于杜绝母后及外戚干预朝政的可能。然而,储君的生母死后,其位置却被乳母或“保母”取代,其结果便是冒牌太后及其外戚势力的恶性膨胀。这真是历史的报应。
子贵母死规则的施行,既使皇家自己的后代失去母爱,也使他人的子女失去乳养。从《魏书》记载看,众多因常太后的恩惠而蒙受封赐官爵者,全部是常太后的娘家之人,并无常氏夫家之人。显然,在众多受惠者中,除了生母宋氏之外,多数人并非常太后由衷挂记的至亲;因为,她是庶出之女,早先在常家自难得到如正室子女般的深切厚爱。在常氏的心中念念不忘的,应该是她那断了奶的亲生孩子,或许还有孩子的父亲。常太后命人遍寻亲人,唯独她的丈夫和孩子下落不明,不知是在常氏进宫之际就被除掉了,还是事后因穷困或灾难而不幸殒命了。
想到往昔,常太后自然痛心疾首。她不会忘记,正是北魏大军焚毁了她的家园,屠戮了她的亲人;也是北魏大军强令她离开故土与亲属,迫使她在冷酷的宫廷里苟活。至于乳子文成帝,虽然对常氏不薄,但是他的祖父却是灭绝她安定生活的仇敌。常太后如今虽已养尊处优,但以往抛子别夫的沉重代价是永远难以补偿的。对于文成帝,常太后毕竟难以寄托真正的亲情,她必然日夜感受着孤独的煎熬。为了释放心存的孤愤和曲折地表达抗议,常太后刻意将父亲的陵墓迁至曾是北魏敌国的北燕所在地辽西,并为父亲在那里树碑立庙,安置守冢,以此寄托她对于故国故乡故亲的哀思。
由此我们就不难理解,何以常太后路过鸡鸣山时会久久地驻足(见图),因为代王夫人的悲剧勾起了她的联想。如同代王夫人那样,常氏身后的安排也处于两难的地步。一方面,贵为北魏的太后,常氏已不可能再葬回故乡辽西的坟茔;另一方面,常氏原本只是乳母,在北魏皇家并无位次,她既不能也不想葬入皇家园陵。由于与代王夫人的思想契合,孑然一身的常氏遂选定鸡鸣山这座孤峰作为归宿,追随代王夫人去也。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