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藏事改革对西藏建省论的回应及其实践选择
02-13 次遇见摘 要:在英俄竞相侵藏,尤其是英国发动两次侵藏战争,致使西藏形势岌岌可危,西南边疆危机空前的清末时局中,西藏建省论者无疑为清廷筹藏固边提供了一种改革思路。然而清末藏事改革者选择了不求建省虚名,但求“以治行省之道而治之”的改革进路。这一实事求是的改革思路与实践,既着眼于应对西藏严峻的边疆危机,同时兼顾西藏的特殊性,兼具原则性与策略性,体现出一定的政治智慧。清廷对西藏建省与否的纠结,实际上是在西藏出现反对分裂、维护主权新情况时,对治藏路径选择的一种艰难探索。清廷的探索及失败表明:随着西藏反对分裂、维护主权这一新问题的出现,传统的治藏体制已不能适应,必须打破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建立新的治理体系。同时,西藏具有边疆、民族及宗教等多重特殊属性,与内地划一的省治模式在此并不适合。清末藏事改革进路及建省探索,给后世治藏以深刻启示。
清末西藏建省论是朝野为应对西藏边疆危机而形成的一股改革呼声。台湾、新疆以及东三省先后成功改置行省的实践,更助长了西藏建省的呼声。在英俄竞相侵藏,尤其是英国发动两次侵藏战争,致使西藏形势岌岌可危,西南边疆危机空前的时局中,着眼于反对分裂、维护主权的西藏建省论,为清廷筹藏固边提供了一种思路。在此背景下,作为清末藏事改革开启者的张荫棠与继续推行新政的联豫二人,为何选择了不求建省虚名,但求“以治行省之道而治之”的改革进路?关于此问题,相关研究虽有论及,但因研究主旨不同,未专题讨论。本文运用相关核心资料,拟从清末西藏建省论具体主张,清末藏事改革中政治改革方案及其实质,清廷对西藏建省的态度及其结局等方面进行专题探讨。不足之处,祈请方家指正。
一、清末朝野的西藏建省论
清末西藏建省论是朝野为应对严峻的西藏边疆危机,试图从根本上达到治藏固边的目的而提出的。孙宏年指出,清末西藏建省论的提出,主要是因为在英俄争夺加剧的形势下,清前期形成的西藏行政管理体制本身暴露出某些弱点。李勇军认为,清末西藏建省论从民间舆论、督抚朝议最后上升到政府的实际作为,体现了晚清政府收回西藏主权和治权的决心。目前文献所见,十九世纪八九十年代就已出现了西藏建省论。当时有论者以台湾、新疆建省为例,指出“屏障藩篱迥非守在四夷之旧”,台湾、新疆建省“示久安长治规模”,由此提出“藏与滇蜀相邻,逼近印度,有不得仍恃驻防者”,不若“改为行省,徐策富强”,“既可杜旁伺之心,复不致前功尽弃,时哉”。
清末舆地学家王锡祺进一步提出:
西藏紧邻印度,英人久欲假道以通市于川、滇,所不敢公然争占者,因我驻有重臣,地久内属,……然处心积虑,匪伊朝夕。猝遇事变,必多要求。不如未雨绸缪,固我藩篱,绝其窥伺。考西藏辖城六十八,营一百二十四,设戴唪治兵,设碟巴治民,设堪布治喇嘛,虽受制于达赖喇嘛,而总其成于两驻藏大臣。形格势禁,井井有条,酌建行省似甚易。如前藏、中藏、后藏、拉里,可分驻提、镇、司、道也;里塘、巴塘、察木多、拉里等粮台可建府也;江卡、乍丫、洛龙宗、硕班多、冰坝、江达、墨竹、工卡等处可建州县也。
光绪二十八年(1902),《时务汇报》一篇题为《西藏置行省论》的文章提出设西藏巡抚,官邸设拉萨,总理全藏事务;改驻藏大臣为西藏将军,移驻后藏扎什伦布,以控遏江孜;改四川总督为川藏总督。同时,文章注意到西藏设省面临三大困难:1.西藏地广人稀,设官少不足以控制,设官多则难以供给;2.藏地苦寒,农业不发达,建省后面临粮食供给问题;3.西藏建省所需巨款,只能依靠四川,而四川财力有限。文章最后指出不能以为建省即可高枕无忧,还须加强军备,巩固边防。光绪三十二年(1906),《东方杂志》一篇题为《拟改西藏行省策》的文章指出:
故中国不欲保西藏,西藏可以不改为行省。中国若欲保西藏,为两川之屏蔽,使人之势力不能由印度以直达西藏,长驱直入,贯通于扬子江诸行省,则保藏即所以保两川,保两川即所以保湘、鄂、皖、豫、宁、苏六省之腹地。西藏改为行省一策,万不能坐失事机,再缓须臾。
由上可见,面对西藏边疆危机,时人对西藏建省寄予了极高期许,呼声高涨。西藏建省论者抵御侵略、维护主权的立意固然良好,但大多只是大体性意见,未有具体方案。尤其是上述除《西藏置行省论》一文外,其他论者忽视了西藏建省将面临的巨大现实困难,建省论者对西藏地方的诸多特殊性更是认识不足,甚者有不切实际地认为“酌建行省似甚易”。
……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