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隋李静训墓及其葬仪
02-13 次遇见摘要:李静训墓是一座体现了特殊葬仪的隋代贵族墓,本文从遗存堆积状态、墓志、墓主身世等方面对考古遗存进行了重新解读。首先根据考古遗存复原了葬仪的过程,认为下葬时没有举行通行的墓内祭祀礼仪,因此墓室空间形态极为特殊,呈封闭式的椁墓结构;其次,根据墓志信息和墓上建筑遗存,认为有意模拟了佛教舍利瘗埋之法,此与墓主的特殊身世和隋代的舍利瘗埋活动有关。此外,李静训的石棺形制和画像内容也较为特殊,源自于北朝的房形石椁,又是唐代殿堂式石椁的前身,呈现出北朝和唐代之间高等级葬具的过渡形态。
1957年在西安玉详门外发掘的隋大业四年(607年)李静训墓,是一座保存完好的隋代贵族少女墓,丰富而精美的随葬品彰显了这位贵族小孩(墓主李静训字“小孩”)的显赫身世。墓葬被发掘以来,研究者对出土的来自西方的金银器最为关注,就其反映的中外文化交流等问题展开了很多讨论。同样值得关注的还有其特殊的埋葬方式,以往的研究对此都有所涉及,但言之未尽。此墓保存完好,遗存堆积状况明晰,为我们了解其葬仪的特殊性提供了极为理想的条件,虽然发掘已经过去了六十余年,但还有再次审读的价值。本文拟根据遗存状况对当时的葬仪情况做一个简单复原,并对墓主的身世和周、隋之际的丧葬礼仪与文化变迁作一个粗浅的解读。
一、墓葬遗存所见葬仪
李静训墓是一座带斜坡墓道的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口小底大,方向正南北。墓道长6.85米,墓室口部长6.05米,宽5.10米,深2.90米。这种结构不同于关中地区十六国、北周以来流行的土洞墓,也不同于隋代新出现的砖室墓,而是一种早已被淘汰的西汉中期以前贵族的竖穴土坑墓。在墓室中央放置一具石椁,石椁内还有一具石棺,棺盖上放置陶俑及井、灶、房屋模型,棺前放置镇墓武士和镇墓兽各一对,棺的四周摆放陶俑群、家禽家畜模型及青瓷壶。棺内除了包裹遗体的丝麻织物外,还有大量金银首饰、梳妆物、金银和玻璃器皿等。
……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