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励志:高职学生的梦想在职场
网友 03-28 次遇见職場勵志:高職學生的夢想在職場
徐老師,
您好,我是武漢一名在讀高職學生。
去年初,想闖蕩社會的欲望強烈,休學外出創業,經曆大起大落撞得頭破血流後,于今年初再次返校繼續讀書,非常認真的讀。
不知道是時間在開玩笑,就在我離實習不到半年的現在,我有機會進入一家大型公司工作,本來是件高興的事——但是我卻無法開心。我不知道是繼續留校,還是依然離校就業。
家人幫我想了一個萬全之策,向學校提出半工半讀的申請,但是學校以全日制大學爲由拒接我一廂情願的提議,我找到教育部2006(16)號文件中的大力推行工學結合,突出實踐能力培養,改革人才培養模式來反駁,還是被拒絕,我不知道現在該如何選擇,是留在學校,還是去報到上班。由于工程現在已經上馬編制必須做出來,錯過此時就無法再進入,對于一個家庭不算富裕的我來說機會難得。
非常期待徐老師的指點。
小高同學:
我覺得你真是一個可愛的、值得敬佩的青年,居然敢于休學出去創業。創業失敗,正是爲下一次創業提供最佳的經驗教訓——我這可不是在說大話:我在1993-94期間也曾回國創業并且失敗,這次失敗,可以說是我1996年回新東方再次創業的預習,給我再次創業帶來無比寶貴經驗。
現在這家大公司給你入職的機會,我建議你考慮一下下面三個因素再做決定:
1、這家公司給你的工作機會、收入待遇,比起現在你們學校那些畢業生得到的工作機會,是一個怎樣的比較?如果高一些,就趕快接受,如果差不多,就可以接受,如果低一些,就再三考慮之後再說。
2、同樣的思路:你覺得你畢業後有把握得到比此時這份工作更好的機會嗎?如果把握不大,那就趕快接受,如果把握一般,那就可以接受,如果很有把握,那就不要接受。同時,還要考慮這個爲問題:一鳥在手,好過二鳥在林,未來的事情,總不如現在的實在。
3、第三個思路:你從事的工作,高職學曆很重要嗎?如果很重要,那就三思而行,如果不重要,那就趕快工作,如果很不重要,那就将來再說吧!多少人通過邊工作邊讀書完成了學業,我想你也可以。對你而言最佳的選擇,就是接受這份工作,然後和學校商量一個方案,允許你在特定的年限内回來完成學業,于你、于公司、于學校、于社會,都是皆大歡喜的事情。
我曾經寫過一篇文章,曰:職高的未來是高職。意思是讀職業高中的人就應該把較高的職位當做最高追求。你現在是高職,我不知道是中專還是大專,但無論是什麽學曆,要記住這一點:職校的夢想在職場。現在職場向你誘惑招手,我想你内心深處肯定知道自己想法!
最後,我實在不理解你的學校——說實話這也是中國教育招人恨的一個地方:在就業這麽難的今日,貴校的學生能夠得到公司的召喚,爲什麽不創造一切便利讓你自己的學子入職呢?向其他學校學習一點先進的學籍管理經驗吧,在限定的時間内必須回校完成學業,而不是現在讓學生在左手與右手之間任選一手。這真是太不從學生利益考慮、心目中太沒有學生了!
我希望,你能拿着我的這篇文章,以及博客裏必将很多的支持你的留言,去和你的學校領導好好談一下——記住:一定要溫柔和藹,學會和各種人等打交道。這也是對你的一個考驗。
我希望你一切順利,希望你的學校以學生爲本,解決這個其實一點都不難的難題
站長爲你推薦文章:[“職場五魅”助你成功] [職場十八條成功秘訣]
职场励志:高职学生的梦想在职场
徐老师,
您好,我是武汉一名在读高职学生。
去年初,想闯荡社会的欲望强烈,休学外出创业,经历大起大落撞得头破血流后,于今年初再次返校继续读书,非常认真的读。
不知道是时间在开玩笑,就在我离实习不到半年的现在,我有机会进入一家大型公司工作,本来是件高兴的事——但是我却无法开心。我不知道是继续留校,还是依然离校就业。
家人帮我想了一个万全之策,向学校提出半工半读的申请,但是学校以全日制大学为由拒接我一厢情愿的提议,我找到教育部2006(16)号文件中的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来反驳,还是被拒绝,我不知道现在该如何选择,是留在学校,还是去报到上班。由于工程现在已经上马编制必须做出来,错过此时就无法再进入,对于一个家庭不算富裕的我来说机会难得。
非常期待徐老师的指点。
小高同学:
我觉得你真是一个可爱的、值得敬佩的青年,居然敢于休学出去创业。创业失败,正是为下一次创业提供最佳的经验教训——我这可不是在说大话:我在1993-94期间也曾回国创业并且失败,这次失败,可以说是我1996年回新东方再次创业的预习,给我再次创业带来无比宝贵经验。
现在这家大公司给你入职的机会,我建议你考虑一下下面三个因素再做决定:
1、这家公司给你的工作机会、收入待遇,比起现在你们学校那些毕业生得到的工作机会,是一个怎样的比较?如果高一些,就赶快接受,如果差不多,就可以接受,如果低一些,就再三考虑之后再说。
2、同样的思路:你觉得你毕业后有把握得到比此时这份工作更好的机会吗?如果把握不大,那就赶快接受,如果把握一般,那就可以接受,如果很有把握,那就不要接受。同时,还要考虑这个为问题:一鸟在手,好过二鸟在林,未来的事情,总不如现在的实在。